第108章 會張祿

第108章 會張祿

聽到蒙驁的問話,眾公乘皆道:「與內史有舊者,非公乘緩莫能比也。」

蒙驁遂對公乘緩道:「公乘其往咸陽報內史綰,可乎?」

公乘緩道:「臣願直入咸陽,報於秦王,內史綰雖與臣有舊,非所司也,奈何報之?」

蒙驁道:「王稽,秦王之所信也,而有薦秦相之大功。與諸侯通,陰事也,未達於人。卒然暴於朝,於國不利。」

公乘緩道:「秦律,若不便暴於朝者,當以密件報於相府,直達殿下。報於內史,非法也。」

蒙驁道:「秦相應侯,王稽薦之於王,而居相位;河東守王稽,應侯所薦於王,而居郡守。是二人皆共其利,苟有其私,無可回也。」

公乘緩道:「秦律,報而不達者,遲半日笞五十,一日笞百,一日以上,貲金二兩!且急件,收則即報,焉得誤?」

蒙驁道:「秦相收於府,復達於何人?何以言遲半日、一日?」

公乘緩似乎未念及此,一時語塞。

蒙驁道:「吏傳公文,故當以日計之。然王與相未可一例也。稽,王之所信,而相之所親,非可易言。必也重臣所託,以絕其私。」

四名公乘似乎到現在才明白過來,原來秦律只能約束普通人,對那些位高權重者,秦律幾乎沒有約束力,還是只有依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公乘緩想了想道:「臣願先往相府投報,復往內史告之!」

蒙驁知道公乘緩還不死心,想考驗一下自己信奉的秦律到底能不能在這種大事上管用。他不願直接摧毀公乘們的信仰,道:「誠若是,吾當書二簡,分別投之。」

公乘緩問道:「先至相府耶?先至內史府耶?」

蒙驁知道公乘緩開了竅,回答道:「汝往相府投書畢,勿待回書,即往拜內史。」公乘緩應喏。

蒙驁道:「自端氏至咸陽,道路千里,多涉山川,且有盜賊。本當多備護衛。然恐露行跡,反為敵乘。故但與大夫二十人同行。」公乘緩再次應喏。

蒙驁請四名公乘各選五名大夫,與公乘緩同往咸陽。各公乘離開。少時,帶着本部中可靠的大夫過來。蒙驁一一問了姓名鄉里,對他們道:「公乘緩且往咸陽,將報河東與諸侯暗通。此事非小,汝至咸陽,勿同居一驛,每日當少聚,以通消息。設有人未至者,當急分往廷尉府、內史府、咸陽縣、鄉里明報其官,慎勿誤也。」

公乘緩聽了蒙驁的囑咐,心情有些沉重。他雖然不相信在秦國還會發生這種事,但也明白蒙驁的用心。其他大夫對此理解不深,只以為是一般的常規操作,皆應喏。

蒙驁再次囑咐道:「設人有失,必也亟分往各府報官,勿得遲且漏也。」諸大夫再次應喏。

蒙驁將剛剛書就的公文當面封好,交給公乘緩;再向他們派發了上黨守的節符,讓他們取道河內南陽,從洛陽經殽函道進入函谷關。這條路雖然要擦過趙軍佔領的高都,但相比起王稽治理的河東,這條路還相對安全一些。蒙驁叮囑他們務要兼程而行,儘快進入河內南陽。進入秦地后,每處驛館均要留下記錄;如果在途中發生任何意外,要立即在當地報官,並向端氏通報。

公乘緩心情沉重地領受了一應物件。當天吃過晚餐,一行人立即出發,沿少水而下。由於高都已經陷落,在通過高都境內時,由秦軍在各地的駐軍派兵護衛,在軍營所在的邑里居住。

由於有秦軍在少水沿岸進駐,高都的趙軍未敢出兵切斷出山的道路。秦大夫們混在商旅中,從山間小道下了山,進入河內南陽。進入秦地后,他們在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邘城休息一夜,第二天即出發前往孟津,趕在天黑前渡過黃河,在洛陽投宿。然後一路西行,進入函谷關。從端氏取道高都至函谷,路程近千里,他們雖然拚命加快速度,也用了十天時間才走完。

到了函谷關,公乘緩暫時緩了一口氣。在高都恐懼被趙軍發現,在南陽恐懼被王稽探知,從洛陽到函谷的新安、澠池諸城嚴格意義上還不是秦地,雖然有秦國的驛站,但公乘緩絲毫不敢大意。只有進了函谷關,才算真正回到了家。

向函谷尉出示了上黨守的節符,並出示了標示有「急件」的公文,函谷尉立即批准了十匹馬,沿途更換,前往咸陽。這樣一來,公乘緩一行就被分成了兩批,十人騎馬快速前往咸陽,另外十一人只能在後面步行。有了腳力,從函谷到咸陽五百里,公乘緩只用了兩天時間就走完了。

進入咸陽后,公乘緩反而變得忐忑不安起來。他不相信蒙驁所說的那般陰險事,但又惟恐蒙驁的話成為現實。他按蒙驁的囑咐,先前往咸陽宮,登記了緊急公文,然後迅速回頭,前往拜訪內史綰。和他一起來的十名大夫,三人與他共同前往咸陽宮,其他六人分別到三家驛館登記入住。

皮綰接待了公乘緩,聽說王稽有和諸侯暗通的行為,也嚇了一跳。他問公乘緩現在住哪裏,公乘緩回答說,自己將按結合前往咸陽宮旁邊的驛館投宿。皮綰道:「善!」遂令家臣通知咸陽令、尉俱來內史府聽令。

咸陽令從道理上說,歸內史管轄,但咸陽令、尉地位太重要了,都是由秦王親自任命,通常由劍士出任;咸陽城內的治安也由劍士負責維持;關中的刑徒和民軍則由內史管理。劍士和關中軍形成一種相互牽制的局面,哪一家也不能獨大。當然,最強大的秦國軍隊是由秦尉管理,而宮中的宿衛則由衛尉負責,主要成員是年輕的郎衛。郎衛是從各地良家子弟選拔的優秀人才,既是秦王的秘書,又是秦王的侍衛。一旦出兵時,他們有機會代理低級軍官,從而走上仕途。如此複雜的軍事體系,保證了誰也不可能在咸陽一家獨大。

咸陽令、尉很快就來到內史府。皮綰道:「公乘緩自上黨至,在重大軍情,身負機密。彼居咸陽驛,務要護衛周全,外人無令勿得近也。」兩人立即應喏。從皮綰府中出來,兩人陪着公乘緩到咸陽宮旁邊的咸陽驛,向驛吏說明情況,單獨給公乘緩開了一個院子,並調來十名士卒(劍士),就在院中貼身侍衛,確保無關人員無法接近這四個人。

當天夜裏,相府即派人來找公乘緩,要他迅速進府,當面報告一切。由於來人有相府的節符,侍衛將來人領到院中。來人見院中有劍士戍衛,也大感驚訝,問道:「何以劍士守之?」

為首的劍士回答道:「奉咸陽令、尉教,侍衛公乘緩!」

來人點頭道:「公乘緩身負機密,不可稍令有失!」劍士應喏。

來人即請公乘緩上車前往相府。公乘緩道:「臣願與大夫同往!」

來人道:「相但招公乘一人,他者未聞也!」

公乘緩道:「事出倉促,臣所知未能周也,願與偕往!」

來人道:「車只一乘,何能許多?」

公乘緩道:「未敢乘,願步往,惟恐失對!」

來人道:「既如是,願即起!」

公乘緩帶上兩名大夫,出門到了院中,只留一名大夫看家。院中劍士已經列好隊,準備隨同出發。來人道:「君等亦同往乎?」

為首的劍士答道:「有教,必也隨衛,不敢稍離!」

來人無可奈何,只得和這些人一起出了門,牽着馬車,與公乘緩一起步行前往相府。

到了相府,來人準備把劍士們安排到廂房歇息。為首的劍士道:「請留於廷上,未敢離也!」就在院中席地而坐。

來人和公乘緩一起上了台階,進入大堂內的一間房間里,關上門,自己出來,與劍士們同坐一處。

房間里會談持續了很長時間。雖然有家臣們在外守候,但卻無一人進入。劍士頻頻請使者進入房間探詢,每次都出來說:「未也!」家臣們奉上清酒和蜜水,劍士們道了謝,但全都不沾唇。一直到天邊放亮,劍士們有些不安了,房間的門才打開,公乘緩和那名大夫出來,張祿在後面送出來,致禮道:「慎勿泄也!」

公乘緩和大夫也謝道:「未敢露也!」

張祿來到院中,對眾劍士一禮,道:「甚勞諸郎!」

劍士們皆起立道:「豈敢!」

張祿令備車相送,公乘緩道:「前途未遠,敢請自往,勿敢勞相之贈。」張祿也不勉強,將一行人送出府門,轉回驛館。

張祿回到房間,房間里還有兩人,乃是芒未和兵曹。張祿問二人道:「當何以處之?」

芒未道:「事未得其實,當遣陳四密探其情!」

兵曹道:「雖然,當報於王也。」

芒未道:「咸陽至安邑,不過數日,可緩之!」

兵曹道:「未可!咸陽以近衛守公乘,且入相府,是有所疑也。若緩之,則疑深也!」

芒未還要再言,張祿道:「吾計決矣!當使四兄密訪其事,令得其實。吾當朝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平長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長平長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8章 會張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