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功夫》的熱度還是相當高的。

本身電影質量足夠,再加上又是功夫片,所以可以說一時間幾乎沒有其他的對手。

而討論的話題也格外的多,格外的熱烈。

比如其中有一個話題是「為什麼《功夫》裏面幾乎沒有人有一個完整的名字?」

回答也是五花八門。

有人覺得:「這是導演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這些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可以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人,包括主角阿星!」

也有人認為:「因為這是一部小孩子的夢的電影,在小孩子的眼裏,或許更多的就只是這些綽號一般的名字吧?」

也有人認為:「你在《功夫》中,看到那些功夫名家都是只有外號和名頭,而沒有真實的名字,比如包租公包租婆的綽號是:楊過、小龍女,而九龍城寨中的三大功夫名家後來也都是出現了門派名稱,比如十二路譚腿、五郎八卦棍、洪家鐵線拳。而反派中的琴音雙煞、火雲邪神。

他們各自代表的是各門各派在歷史和江湖圈中的地位和聲名,我想或許是導演希望通過這一個個符號,來重現民間功夫。而他們這些人所共同代表的群體,也就構成了曾經的我們對於功夫世界中的回憶和惋惜。

其實在我們古代,名字真的是挺重要的,它不僅僅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需要,更是一個家族香火延續的需要,往大處說還是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專家說,華國文化能綿延五千年不斷,跟華國人的家族香火傳承有一定關係!所以,官宦人家,或名門望族一般都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家族譜,靠着這個家族譜,就可以追溯某個姓氏的源流。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豬籠山寨很多是躲避仇殺而隱去姓名的。因為地位卑微本來父母就沒有給取名字的,各個人物性格迥異姓名無法說明白性格特點的。最後,也許是導演真正要表達的,那就是,小人物可以沒有姓名,沒有出處,但是不可以沒有人格沒有尊嚴!

我們很多人都夢想着能夠完成小人物的逆襲,功夫中的主角也是一樣。至於為什麼沒有名字,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最多人認同的,乃是無名小卒四個字。本是無名小卒,哪怕成為了絕世高手又如何呢?

還有一個很多人認同的,便是低調二字,正所謂大隱隱於市,高手在民間。第三種解釋就是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那個小男孩做的夢,夢裏面他成為了絕世高手。正因為是夢,所以夢裏的人都沒有名字。

雖然《功夫》這部電影中每個角色都沒有名字,但這些外號似乎非常符合這些人物的特點。其實以外號來稱呼,讓觀眾看的更貼切,人物更形象,竊以為這是導演有意為之,《功夫》想要體現的就是小人物的英雄夢,所以導演採用不同手法讓電影貼近生活的形式之一。就算主角、配角有了名字也都是一閃而過,不會重複好幾次。

大部分的角色沒有名字,這是他有意為之,小人物是不需要名字的,有了名字就不是小人物了。而小人物通常也是不知道大人物的名字的,尤其是黑幫的成員,他們能記住的也只有他們的外號。他們於這個大世界之中,就如螻蟻一般,誰能知道螻蟻的名字呢?,就算知道了,誰又會記住他們呢?

電影中小阿星被欺騙,買了根本沒有用的武林秘籍,可能也是很多人兒時他真的做過的傻事。而被其他孩子欺負也可能是我們很多人小時候的日常。被人起外號也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雖然外號大多是貶損,但必然是一個人最突出的特點。他深知這些外號比原來的名字更生動,更容易被人記住。

還有一種解釋是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那個小男孩做的夢,夢裏面他成為了絕世高手。正因為是夢,所以夢裏的人都沒有名字,你做夢時會知道夢裏的人的名字嗎?電影最後,阿星變成了小男孩的樣子,也就是夢醒的時候。

無論是《大話西遊》也好,或者是《功夫》,我覺得李易導演的無厘頭電影更多的包含了現在很多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往往是通過小人物去折射這個世界的殘忍!可是喜劇的內核不就是悲劇嗎?」

當然還有一個被討論的最多的就是,這部電影到底是不是一個孩子的夢?

早前劉飛的解讀,其實也代表着不少觀眾的觀點。

但是這種話題依然是被討論的最多的。

而有趣的是,這些影評,這些解讀,並沒有影響大家對電影的觀感,反而還讓不少人反覆地去電影院觀看多遍。

有某位網紅影評人表示自己反覆地觀看,發現了許多自認為是不為人知的關於《功夫》的秘密。

「我不妨把這部電影里,很多人沒有看到的秘密,跟大家做個分享。

個人認為在這部電影的架構上做得最妙的動作就是結尾處,男女主角在糖果店門口相遇會心一笑,恍若當年,他們重返童年.

這部電影的全部內容只是那是那個花了所有零花錢的男孩從乞丐手裏購買了一本《如來神掌》所發的一個夢,如果觀眾細心一點,就會看到包租公、包租婆、四眼仔、齙牙珍、醬爆、乞丐還是如日常中一樣生活在市井,用最日常的模式在度過經年。那些所謂的隱於市的一個個絕世高手,只不過是那本《如來神掌》引發的一連串想像罷了,這和意識里「人人都是高手,或者根本就沒有高手」亦真亦幻,若隱若現的基本認知高度統一,這也就很好理解,導演聰明地用這個結尾寄託了他電影如夢,人生如夢的思想與情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電影裏面出現的最多,或者說反覆出現的一個圖案,我稱之為「惡之花」!

在我看來這個圖案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圖案,甚至是圖騰,在影片中反覆的出現,異常精巧地表達了導演對善惡的通透理解。

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斧頭幫集體舞的時候,地板上的花紋和火雲邪神的暗器都採用了「蓮花」的基本構圖,蓮花在東方文化里象著着純凈、平和、善良、美好,但是矗立在蓮花上的斧頭幫和火雲邪神的「蓮花杵」中的毒針都是善惡互為一體象徵,而周星扮演的主角阿星自身也有一個由善轉惡、由惡轉善的自我蛻變和救贖的過程,在影片結尾他拔掉了「蓮花杵」中的毒刺,並沒有置反派於死地,他用人性中的善,遏制了人性中的惡,一句「想學啊,我教你啊」,讓那朵「惡之花」心悅誠服地成為了美好和善良的傳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催淚系導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催淚系導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