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遼寇退中原,漢朝稱正統!

第146章 遼寇退中原,漢朝稱正統!

恩奈商社所屬的汴梁郊區、揚州郊區、長安咸陽、長安驛馬鎮等四大商貿藩鎮,經過幾十年發展后,各藩鎮通過土地及產業購買、聯婚聯盟等方式大量地兼并了周圍很多中小地方藩鎮和勢力,形成包括商業貿易、運輸、物流、工業、農業、畜牧業等產業在內超大型商貿軍事集團。

各藩鎮的人口、城鎮和產業等規模擴大后,每個藩鎮都在湖泊區和山區建設躲避戰爭的堡壘村寨。

在和平時期,這些村寨駐紮和訓練藩鎮的軍隊和預備役部隊;在戰爭時期,這些村寨可以安置從藩鎮城市裏撤退而來城鎮軍民。

藩鎮城市及商貿基礎設施是藩鎮必須堅守經濟及社會基礎,因此,不論是和平或者戰爭,藩鎮守備軍都必須保衛藩鎮,血戰到底!

由於恩奈各藩鎮與朝廷、地方衙門,以及國外主要勢力都要有着良好商貿關係,因此,真正與恩奈商社下屬藩鎮為敵的軍閥勢力很少,就算在戰爭期間,恩奈商業系統也能安然無恙!

契丹軍在攻擊後晉的馬家口、陽城等要塞失敗后,他們不甘罷休,與後晉形成僵持對峙局面,而後晉軍也在陳列重兵準備伺機反攻!

大遼會同九年(946年),契丹以欲取故予之計,派遼將趙延壽詐降晉軍,誘晉軍出兵攻遼!

晉出帝石重貴果然中計,在不察真偽的情況下,他馬上調宿衛禁軍及諸道兵會集廣晉(今河北大名),企圖攻取瀛(河間)、莫(雄縣南)二州,進圖幽州(北京)。

同時十一月,石重貴以杜重威為帥,引兵三十萬進抵瀛州,前鋒將梁漢璋率先出戰,未捷身亡。

契丹軍大舉反攻,杜重威懼戰,退兵武強。

契丹軍追擊至恆州(河北正定),扼中渡橋(正定東南),與晉軍夾滹沱河而峙。旋契丹出奇兵迂迴至欒城,斷晉軍糧道。

晉帥杜重威心懷異志,以腹背受敵,挾眾將降。

契丹以降將張彥澤為前鋒,倍道疾驅,攻入大梁(開封),晉出帝被迫投降,後晉滅亡。

大遼會同十年(947年)正月初一日,遼太宗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

其後他召集後晉群臣,表示要擇一人為中原之君,後晉群臣則請願推戴遼太宗。

大遼大同元年(947年)二月初一日,遼太宗耶律德光於穿着通天冠、絳紗袍,登東京皇宮正殿,接受胡漢百官朝賀,宣佈大赦。

下詔建國號為「大遼」,改會同十年為大同元年,升鎮州為中京。

耶律德光帶領遼軍入主中原稱帝時,他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草原游牧部落及軍事集團的首領,對於如何統治一個以農業、工業及商業為經濟支柱,以定居民居住的城市及村莊等為基礎的國家?他幾乎一竅不通!

因此,耶律德光帶領部隊進入中原后,他還是按照契丹的老規矩,讓他官兵們放開手腳去「打草谷」,也就是官府和老百姓家裏搶劫財物、拉夫搶女、燒死姦淫!

契丹軍所作所為極大地破壞了中原的社會及經濟基礎,中原人民紛紛逃亡南方避難,通過他們惡行激起了中原血性民眾強烈抵抗!

耶律德光在汴梁待了幾個月之後,他感覺中原民眾已經沒有什麼東西讓契丹軍搶劫了,他們從草原趕來牛羊(這是契丹軍的移動糧倉)已經快要吃完,加上中原老百姓的反抗越來越猛烈,對於常年穿着厚實皮衣皮褲,喜歡寒冷和乾燥的契丹兵而言,他們無法忍受夏天裏中原的天氣悶熱和潮濕的天氣!

因此,耶律德光將中原統治交給他助手打理,他帶上所有的戰利品,帶領契丹軍撤離中原!

深居太原城的劉知遠通過他在中原各地使節及安插的密探,密切地監視着契丹軍在中原的一舉一動!

後晉開運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河東行軍司馬張彥威與他的文武將吏等,認為中原沒有主人,劉知遠的威望日益隆盛,眾心所歸,寫信勸他登上帝位,劉知遠謙讓不答應!

此後眾官三次上書,諸軍將吏、貴臣耆老,一個接一個地懇切陳請,劉知遠才發佈文告應允。

同年同月十五日,劉知遠看準時機,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他沒有馬上改國號,但棄開運年號,而延用石敬瑭的年號,稱天福十二年?。

接着,劉知遠下詔禁止為契丹括取錢帛;慰勞保衛地方和武裝抗遼的民眾;在諸道的契丹人一律處死等等。

於是,晉朝舊臣紛紛投誠歸附後漢。

契丹軍退出中原后,同年六月劉知遠帶領後漢大軍從太原出發,漢軍一路勢如破竹,最終他們拿下汴梁城及開封,並在這裏建立國都,改名為劉暠,改國號為漢,改天福十三年為乾祐元年,蠲免賦稅,大赦天下,正式稱帝。

劉知遠果斷採納了皇后李氏的建議,一改過去靠括民財犒軍的慣例,而是拿出宮中所有財物賞賜將士,果然深得人心。

同時,契丹軍進入中原后,到處以「打草谷」的名義掠奪財物、殺害無辜百姓,中原地區人民反抗不斷,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蕭干守衛汴京!

劉知遠看準形勢和時機,採納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進而圖天下」的正確建議,命史弘肇為先鋒,舉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很快拿下了洛陽,以及河南、山東及河北等中原重地。

劉知遠穩定中原局勢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鎮歸德(今河南商丘南),與原歸德節度使高行周對調,杜重威抗命不從,劉知遠令高行周與慕容彥超率軍討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漢軍日久無功,劉知遠恐生他變,親自來攻,雙方死傷非常慘重!

劉知遠見強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承諾不殺他,此時魏州糧草用盡,城中將士多逾城逃亡!

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劉知遠言而有信,沒有殺杜重威,封其為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楚國公。

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

耶律德光在逃回北方根據地途中,遭到中原起義軍和漢軍圍追堵截!

此時,各地民眾起義軍風起雲湧,起義軍大部多至數萬人,小部不下千百人,他們攻破州縣城,殺死契丹任命的官吏。

澶州起義軍首領王瓊,攻入州城,圍擊契丹將領耶律郎五!

東方起義軍攻破宋、亳、密三州,威逼東京汴梁。

遼太宗耶律德光帶着後晉降官數千人,宮女、宦官數百人,以及晉府庫所有財物,離開汴梁,但是由於人多、財物和物資多,他們行進的速度非常緩慢,因此,耶律德光非常擔心他們被起義軍和漢軍圍殲。

對於起義軍的攻勢,遼太宗耶律德光很害怕,他逃走的路上,他命令遼軍對他們沿途遇到村鎮和城市一定要格外小心,發現異動和抵抗一律殺光、燒光!

耶律德光帶隊路過相州時,因守將梁暉反覆無常,刁難遼軍,遼軍馬上攻破相州城!

城中男子都被遼軍殺害,婦女都被遼軍擄走,嬰兒被遼軍官兵擲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以此行樂,其狀慘不忍睹!

事後查點,相州城因此死了十餘萬人!

但是,耶律德光只能靠殺人泄忿,震懾抵抗力量,因此,遼軍所過之處人鳥散盡,一遍荒涼!

耶律德光對自己入主中原稱帝的事情非常後悔,他曾經對身邊的蕃漢群臣說:「讓中原破敗到這個地步,都是燕王趙延壽的罪過。」

由於操心勞累,遼軍走到欒城(河北欒城縣)時,耶律德光病死了,時年四十六歲。

隨後,他屍體被送回遼國,下葬於鳳山,陵墓曰懷陵,廟號太宗。

遼聖宗統和二十六年(1008)七月,耶律德光奉上尊號謚為孝武皇帝。

大遼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九月,耶律德光增謚為孝武惠文皇帝。

後漢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因過度悲傷長子劉承訓之死而病重!

劉知遠召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等人託孤,臨終前,劉知遠認為杜重威反覆無常,於是授意託孤大臣除掉他。

隨即劉知遠駕崩!

劉知遠謚曰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廟號高祖,葬於睿陵。

其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隱帝。

劉知遠稱帝不到兩年,他就匆匆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往後劉承祐能夠繼承他的漢朝江山,他已經管不了!

此時,劉承祐17歲,他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親生兒子,母為李皇后。

後晉時期,他擔任過晉朝授節院使、檢校右僕射。

後漢建立,他被授左衛大將軍、檢校司空,遷大內都點檢、檢校太保。

劉承祐不是長子,因此他沒有要當皇帝的準備,因此,他對於突然當皇帝感到非常迷茫和恐懼!

他與他父親給他任命的這些託孤人員沒有任何交情,他不了解他們,更不可能信任他們,因此,他首先想要做的事情是,想辦法將這些佔據朝廷和軍隊重要位置的託孤重臣趕走,讓自己熟悉的親信來幫他把持朝政、治理國家!

劉承祐的這個幼稚想法,很快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幽玄輪迴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幽玄輪迴劫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6章 遼寇退中原,漢朝稱正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