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宣化店之行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宣化店之行

當天下午5點,喬治、周恩lai、徐永昌從南京飛抵漢口之後,隨即就在漢口的武漢行營大樓會議室舉行了會談。這是一次唇槍舌劍的會談,周恩lai首先講了關於中原問題的前前後後,以及當前的危急形勢,提出解決中原**部隊的轉移問題,再次提出到中原軍區實地看一看。

對此徐永昌只是慢吞吞地說道:「周將軍危言聳聽了,我聽說的情況卻並不是這樣。」

周恩lai針鋒相對地反駁道:「徐將軍說好像中原的情況並不嚴重,但是從我們的觀點來看,中原的形勢頗為複雜,而且關係到6萬多人的生命安全。假如這裏的形勢不複雜,那麼整軍計劃就可以順利實施了。」

每當談到關鍵問題的時候,徐永昌不是不表態就是不說話,喬治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會談立刻僵持了下來,這時候正好到了吃飯的時間,周恩lai於是說道:「我提議咱們吃完晚飯之後再繼續開會討論。」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喬治和徐永昌的贊同。

晚上10點,軍事三人小組會議繼續進行。喬治表示對去宣化店進行視察沒有意見,而徐永昌看到周恩lai要求前往宣化店的態度異常堅決,只好推說自已偶感風寒,派出武漢行營副參謀長王天鳴作為他的代表陪同喬治和周恩lai前往宣化店。周恩lai心想誰去都可以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去。於是便說道:「我衷心希望徐將軍能夠親自前往。不過如果您身體不適,我自然同意你派代表隨我們一起前往宣化店。」

5月6日一大早,喬治、周恩lai、王天鳴三人以及40多名軍調部執行小組人員和隨行記者分乘4輛吉普車和2輛卡車駛離漢口,向位於漢口以北200里之外的宣化店進發。當車隊離開武漢的時候,大雨就驟然而下,周恩lai今天穿着很少穿的國民黨軍黃呢色將軍服,身體靠在車後座上面,雙臂交叉於胸前。這是周恩lai乘車時最喜歡採用的一種姿勢,似乎這樣可以使身體的重心下沉,從而沉穩地集中注意力思考一些問題。

一座巨型碉堡突然迎面撲來。眨眼之間即閃向車后,然後又是一座接着一座的碉堡。周恩lai一一清點着碉堡數量,默默地計算著碉堡的密度,漸漸地他突然覺得胸口有點發悶。他隱隱預感到那凝重沉滯、籠罩於中原大地的戰雲,正挾雷裹電洶湧而來,豆大的雨點砸在美式吉普車的車篷上面,分明擊打出一種軍鼓般的緊張節奏。

「嘎吱!」吉普車突然一個急剎車,停在了河岸邊上。由於突降大雨,上游爆發了山洪,灄水支流的洪水沖毀了公路橋,把通往宣化店的公路給攔腰切斷了。王天鳴於是立刻趁機對周恩lai提議道:「周將軍,車過不去了。我們還是先回武漢,等路面幹了之後再去宣化店吧。」

然而周恩lai卻堅決表示反對。他說道:「不行!我們不能回去,必須繼續前進!」

王天鳴指著被洪水沖斷的公路橋說道:「但是我們的車已經過不去了啊。」

周恩lai望了望遠方,突然指著前面說道:「你們看那裏,有老百姓過來了,我們去請他們抬着車過去吧。」

周恩lai立刻讓秘書找來幾十個當地群眾,他笑着對大家說道:「鄉親們,我們要到宣化店去進行和平談判,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幫我們過河?」

秘書立刻介紹說道:「這位是我們的周副主席。」

群眾們聽說眼前這位和藹可親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周恩lai,紛紛簇擁過來。一位五六十歲的老伯圍着吉普車轉了一圈,讓人到村裏拿來繩子、抬扛。點了十來個彪壯的漢子,把吉普車捆綁停當,硬是打着赤腳,喊著號子把車抬了起來,4輛吉普車就這樣全部抬過了河。不過卡車就不行了,喬治只好打發一些不想繼續跟着前去採訪的新聞記者坐那2輛回漢口去了。

等到把吉普車都抬過河之後。喬治和周恩lai兩人又挽起褲腳,準備涉水過河,其他人看到他們兩個已經做出了表率,也只好紛紛捲起褲腳涉水過河。在場的一位美國記者對此驚訝不已,連着抓拍了好幾張眾人過河的照片,還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

到了第二天山洪終於退了,喬治一行人來到了宣化店以南的河口鎮,周恩lai告訴喬治說道:「寇蒂斯將軍,這裏就是國民黨18軍、72軍在上個月14日分6路進攻**中原軍區,破壞《羅山協議》的地方。」周恩lai口中所說的《羅山協議》是指1月10的停戰命令簽署之後,國民黨方面背信棄約,不斷進攻中原解放區。經過**多次抗議和要求,北平軍事調停處執行部派出執行小組在河南信陽羅山縣城和**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震舉行會談,雙方就中原戰事和給養問題進行談判。執行小組於1月22日下午由國民黨駐信陽第66軍軍長宋瑞珂陪同抵達羅山,王震偕秘書和翻譯各一名同時到達。23日上午10點,宋瑞珂和王震在執行小組的調停之下達成諒解,下午5點簽訂了《羅山協議》決定在中原地區進行停戰。

喬治對此點了點頭表示了解,而王天鳴則在一旁冷冷地說道:「一個巴掌拍得響嗎?再說,後來軍調部也進行了調停。」

「什麼調停?!」周恩lai的神色頓時嚴峻起來,「當時,我方提交的備忘錄就提出,讓72軍把河口至長軒嶺和宋埠的碉堡悉數平毀。釋放我方被俘人員。但是時至今日。國民黨對我方人員不但不放,反而越抓越多,碉堡不僅不平毀,反而還越修越多。寇蒂斯將軍,這一路上你不是都看見了嗎?」

喬治再次點了點頭表示了解,「周先生,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吧,既然這一切都已經發生了,那我們還是思考如何彌補吧,這些問題等到了宣化店我們再好好研究。」

久雨初晴的大別山脈。被陽光鍍上一層金輝,顯得更加蔥鬱,車隊沐浴在陽光之下向著河口北邊的宣化店疾馳而去。宣化店是湖北大悟縣的一個山區小鎮,全鎮只有一條街道。居住着百十戶人家,坐落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一個小盆地裏面。宣化店四面環山,地形險要,北踞大勝關,南扼古驛道,倚大勝、墨斗二關之險,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既是南北商品的集散地,又是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都曾經在此駐軍。細流涓涓的竹竿河穿鎮而過。中原軍區司令部就設在河東岸,河西岸的「湖北會館」現在駐有軍調部執行小組的國、共、美三方人員。湖北會館之所以要建在這裏,是因為宣化店歷來就是湖北的進京要道,這裏歷史悠久,地處要衝,所以成為了鄂、豫、皖三省物資交流的集散地、轉運站。

為了歡迎周恩lai、喬治、王天鳴的到來,中原軍區司令部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當車隊於5月8日中午11點左右抵達宣化店的時候,喧囂的鑼鼓聲和鞭炮聲已經響成了一片。隔着老遠,周恩lai就望見了宣化店南頭街口。中原軍區的幾位領導人正在迎候他們:那身材適中、腰扎寬皮帶的是李先nian,那鬍鬚濃黑、咧嘴憨笑的是王震……當周恩lai迫不及待地跳下車,和這些分離多日的老戰友一一握手時,他發現每個人的眼裏都閃著淚光。

周恩lai和李先nian、鄭位三、王震等人親切握手之後,又把他們和喬治、王天鳴相互一一介紹。

因為前世的喬治乃是四川人。而「宣化店」在四川話之中的發音正好類似於「鮮花店」,於是喬治便興緻勃勃地對李先nian問道:「這裏為什麼要叫『宣化店』呢?」

李先nian笑着解釋道:「『宣化店』這裏在古時候被稱之為『仙花店』。因為傳說在附近的仙花山上面生長著一種色澤如玉,久開不謝的八仙花。」

喬治於是玩笑似地問道:「那麼李將軍是否見過這種八仙花呢?」

李先nian笑着說道:「八仙花我倒是沒有見過,但是寇蒂斯將軍如果有興趣我可以陪您上山去找一找。」

周恩lai的臉上雖然也帶着笑,但是心裏卻很着急,於是立刻對李先nian催促道:「先nian同志,趕快安排寇蒂斯將軍、王參謀長還有隨員記者住下休息,他們一路太辛苦了!」

等把喬治和王天鳴一行人安排妥當,周恩lai自己卻顧不得休息,就立刻隨李先nian等人向中原軍區司令部所在地走過去,爭分奪秒地開起會來。走進司令部,周恩lai看到桌子上面放着麵包等食品,於是便順手拿起一個麵包直往嘴裏塞,因為他連日奔波實在太餓了。剛剛咽了兩口,周恩lai又對李先nian說道:「先念,你馬上談談這裏的情況吧。」

李先nian看到周恩lai又累又餓,於是便勸說道:「周副主席,不着急,您還是先吃點東西再說吧。」

周恩lai立刻搖了搖頭說道:「不行,馬上談,時間不夠用。」

李先nian知道周恩lai時間抓得很緊,再加上中原軍區的情況也的確非常緊迫,於是便讓作戰參謀肖子健鋪開那張五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由他親自向周恩lai彙報了中原軍區部隊的情況和敵我雙方態勢。李先nian拿起指示棒指着地圖對周恩lai說道:「現在我中原軍區部隊共計有6萬餘人,主力編為2個野戰縱隊。第1縱隊由副司令員王樹聲兼任縱隊首長,這個縱隊的政委是戴季英,參謀長為熊伯濤,下轄3個旅;第2縱隊司令員是文建武,政委由任質斌同志擔任,參謀長方正平,下轄4個旅。另外,還有江漢軍區司令員賀炳炎、政委廖漢生、參謀長王紹南,該部下轄2個旅;鄂東軍區司令員張體學、政委聶洪鈞、參謀長羅通,該部下轄2個旅,河南軍區司令員韓東山、政委劉子文、參謀長李迎希,該部下轄2個旅。自從今年1月以來,國民黨軍劉峙部30萬大軍將我軍圍困,他們先後佔領了我襄陽、襄南、鄂中、鄂東等解放區。現在,國民黨軍在駐馬店、花園、潢川、商城等地駐紮了重兵,隨時都有向我軍發起襲擊的可能。目前,我軍醫藥十分缺乏,供給也很困難……這裏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我們要想方設法不使中原地區變成第二個皖南。」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利堅之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利堅之鷹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宣化店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