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孫太后的反擊

第三十四章:孫太后的反擊

奉天殿。

今日是正式的朝會,主基調還是一個,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瓦剌大軍。

「啟奏陛下,京師九門外,順天府衙正在發動全城軍民共同堅壁清野,搬入內城居住。」

朱祁鈺現在已經有些習慣坐在御座上從容的面對這些朝臣,而且說實在的,現在這四五十人也不算很多,完全沒有後世電視劇上那種動輒一兩百人的大場面看起來激蕩人心。

「勞煩愛卿主持此事了,待擊退瓦剌,朕一同升賞。」

戶部尚書王直說道:「陛下過譽,此乃為臣者之本分。」

說完,便回了班列。

他甫回去,于謙便站出來道:「啟奏陛下,從南京調運,以及土木堡戰場撿來的輜重、兵械、甲仗,已全都下發到守城的兵士手中。」

朱祁鈺笑道:「有於愛卿守城,朕當可高枕無憂了,闔城百姓,總算能安穩的睡一個好覺。」

王直於班列中笑道。

「有于謙,乃是國家之幸,陛下之幸。」

這話說完,余的朝臣們亦紛紛做起了捧哏。

「是啊是啊。」

「有於尚書,我等可高枕無憂了。」

面對如此多的讚揚,于謙面色不動,看不出絲毫的高興之情。

「諸位同僚,此言差矣。」

「十團營雖經操訓,有了一戰之力,但瓦剌騎兵戰鬥力甚強,不可輕視。」

「我等當做好城破國亡,殉國成仁的準備,與瓦剌死戰不休!」

朱祁鈺看着于謙,也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他就是這樣,喜歡和所有人對着干。

大家都覺得守不住京師時,是于謙站出來力挽狂瀾,使城內兵精糧足、人心安定。

但是當大家覺得萬無一失后,也是于謙,給所有人以當頭一棒,澆了滿朝公卿一頭冷水。

朱祁鈺多少有些明白,為什麼歷史上有如此多的人想要殺他了。

「於愛卿說的是,瓦剌手中還有太上皇,這於朝廷而言,也是一枚釘子,說不得什麼時候便要扎你一腳。」

「虜寇來勢洶洶,上皇北狩,百姓、軍士可以飽含信心,但諸卿切不可過分樂觀,以免樂極生悲。」

既然景泰皇帝都為于謙打了圓場,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是啊是啊。」

「陛下說得對,於部堂真乃高見。」

眾人又是一陣的吹捧,但居於上位的朱祁鈺,分明從他們中不少人的眼中看出些許的冷嘲熱諷。

這就是老師視角嗎,還真是一舉一動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正在朱祁鈺想着的時候,殿外兩名大漢將軍忽然半跪在地,太監金英跑進殿來。

「皇太后駕到!」

朝臣們紛紛一驚,連忙轉身山呼。

「臣等恭迎太后萬福金安!」

孫太后帶着極度威嚴的陣勢一步步走向御座時,朱祁鈺如坐針氈,也在心裏考慮,自己要不要起來行禮。

但是等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坐着不動。

「太后怎麼來了。」

「皇帝的龍威已抖到哀家的慈寧宮去了,能不來嗎?」

孫太后斜睨了一眼御座上的朱祁鈺,緩步走到垂簾后安坐,高聲道:「諸卿家可有要事啟奏?」

方才還是無大事可言的朝臣們,頓時紛紛出班。

「臣山東監察御史曹田,奏請太后聖聞。」

「講。」

「庚午年山東登萊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忍飢挨餓,求朝廷給予賑災糧款。」

孫太后說道:「准奏。」

話音剛落,又是一名官員出列。

「臣戶部屯田司郎中吳渙,奏請太后,兩淮屯田於戶部賬目不合,如何處置?」

孫太后靜靜說道:「山東監察御史曹田。」

「臣在。」

剛才回到班列中的一人,連忙出列。

孫太后望向一側,問道:「哀家之意調曹御史往兩淮稽查衛所田務,釐清賬目,內閣的意思呢?」

內閣,現在大明最可有可無的地方。

現在的內閣,並未發揮出朱棣設立它的真正作用。

土木事變發生前後,內閣作為與皇帝最為親密的輔政機構,卻令人大失所望。

本應在朝中擁有最多話語權的內閣輔臣們,既未阻止先期的王振擅權,在土木堡之變發生至今也毫無建樹。

以至於朱祁鈺這個景泰皇帝即位以來,竟未曾聽到內閣主動發言一次。

現在的文淵閣,一共有五名輔臣,無一例外都是正統年間入閣輔政。

奇怪的是,自從朱祁鈺即位,這五人至今都未曾有過一句建言。

土木堡之變后,第七位內閣首輔曹鼐殉國身亡,此後,文淵閣大學士陳循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大明的第八位內閣首輔。

陳循隨即出列。

「回太后,內閣無異議。」

他話音落地,其餘四名閣臣也都紛紛出列,高聲附和。

「臣等無異議。」

孫太后十分滿意,說道:「既如此,便調山東監察御史曹田,立即往兩淮稽查田務。」

曹田立即說道:「遵旨。」

眾人回去不久,孫太后又問:「諸卿都是國家的肱骨之臣,有什麼話便提,哀家與皇帝會一同視聽。」

朱祁鈺聽了這話,於心底冷笑。

說什麼一同視聽,這不就是這老娘們的一言堂嗎?

想到這裏,反而覺得有些好笑。

看來,自己之前的動作已經威脅到她,不然不會如此急切的回到奉天殿上繼續垂簾聽政。

這時候,徐有貞出列道:「啟奏太后,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徐有貞,有本啟奏。」

「講。」

「靖遠伯王驥率領南京備操軍於前日抵京,臣以為,不該將這部分人馬歸於十團營制下。」

徐有貞說道:「王驥三征麓川,戰功赫赫,不輸於武將,此已是人盡皆知。」

「應命王驥提督十團營,行監察、練兵之權!」

聽到這,朱祁鈺覺得有點不太對勁了。

十團營現在的制度是這樣的,十個營各設一名都督,之上有京師總兵官石亨統帶。

但是徐有貞的建議,是放一個王驥進去但任提督,行監軍之權。

王驥名聲很大,可以說在軍中的威望甚至還高於石亨,但是根本問題在於,這貨是文官出身。

說白了,徐有貞的建議是要放一個軍功比所有統兵武將都高的文官進十團營。

王驥要是真進去了,只怕石亨也是鬥不過的。

現在的石亨,還是頂着一個戴罪立功的名頭,是靠于謙才到的如今位置,話語權根本不如身為文官,卻以軍功封爵的王驥。

鬧了半天,這才是孫太后今天來的主要目的。

看起來,自己稍有動作,就已經被她全盤掌握了。

還是太嫩了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真的沒想當皇帝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真的沒想當皇帝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孫太后的反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