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四方夷狄遞國書開啟盛世太平

第567章 四方夷狄遞國書開啟盛世太平

.

騎兵、步兵、海軍、方陣、戰車.

各兵種依次從朱雀大門外走過,看得文武百官、四方夷狄,好一陣拍案叫絕,甚至還有一些此前沒有展示過的炮兵,也在這次閱兵儀式中,首次亮相。

尤其是四方夷狄,在見到炮兵的首次亮相后,在瞬間便感受到了強大的威脅,同時思緒飄飛,幻想着漢庭必定還有沒展示出來的兵器。

面對如此強大的漢庭,對方給自己機會臣服,自己又豈能上杆子找死呢,於是乎很快大家便形成了統一意見。

「漢庭的強大已經遠遠超出了想像,依附強者,才是咱們生存下去的機會。」

「我原以為步度根已經探出了漢庭的實力,但不曾想,這只是漢庭的冰山一角罷了。」

「步度根死的不冤啊,他若非搶佔了先機,估摸著非得被嚇死不可。」

「沒錯,誰能想到伏火雷霆彈的射程,居然可以達到數千步遠。」

「若是一排打過去,即便是騎兵,也未必能衝過來。」

「這才是漢庭真正的實力!」

「.」

等四方夷狄從宮牆上下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被漢庭展示從來的軍力,徹底折服,一個個全都在幻想着,在夕食的國宴上,要如何表現,贏得皇帝陛下的青睞。

他們已經不單單想要讓邊郡互市,溝通有無,更希望能夠得到漢庭的庇佑,成為他們的臣屬,從而保障子民的延續。

所幸。

他們來之前,就知道是要參加漢庭的冬節祭天大典,各個部落已經準備好了禮物,只是某些首領的禮物,有些拿不出手而已。

唯今之計,就是趁著這一個時辰的空擋,盡全力想些力所能及的辦法,來彌補此前因為不屑而犯下的錯誤。

尤其是鮮卑、烏桓,一個個急得是焦頭爛額,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在禮物上,花費心思,彌補之前得不足。

崇德殿。

劉辨端坐在上首,眸子裏閃爍著淡淡的悅色,略一思忖后,輕聲言道:「換言之,京中的四方夷狄,絕大多數從內心已經臣服。」

郭嘉頷首點頭,極其肯定地道:「沒錯,尤其是鮮卑、烏桓,步度根的事情對他們影響實在太大,加之今日的閱兵,更令他們感到震撼。」

「蹋頓此次前來,原本便有與咱們交好的想法,因此始終保持的比較友好的態度,但閱兵儀式后,他們似乎感受到咱們的強大,尤其看到素利、彌加千方百計尋找禮物,因此變得愈加着急。」

一旁荀彧捏著頜下一縷鬍鬚,輕聲道:「據我所知,南市中的中興廣場,現在有很多都是四方夷狄的人,他們盡皆在搜尋好的東西,想要充當禮物。」

「西羌的迷當大王聽說已經把他父親賜給自己的寶物,當作禮物要獻給陛下,現在也派人在城裏搜尋盛放寶物的禮盒。」

「聽說.」

荀彧皺着眉,有些想不起來,是什麼禮盒。

一旁的郭嘉笑了笑,直接補充道:「聽說是從一個典當行那裏,搜羅到了一個鑲嵌寶珠的紫檀木禮盒,當真可謂是價值連城。」

「陛下,西羌的這位迷當大王,看來已經不僅僅折服於馬超,從現在開始,更要折服於咱們漢庭了。」

「嗯。」

劉辨極其肯定地點點頭:「理當如此!孟起年輕,前途無量,早晚還要引兵打仗,豈能一直呆在涼州,當他鎮羌的天神。」

「這種任務還是交給朝廷來做吧,只有朝廷真正強大起來,他們才會真正臣服,這樣將來即便是朕走了,羌胡也不敢雖以冒犯

。」

「靠人?」

劉辨哂然一笑,搖了搖頭:「是靠

第567章四方夷狄遞國書,開啟盛世太平!免費閱讀.

.

不住的。」

荀彧趕忙欠身拱手:「陛下還年輕,肯定能帶領我等」

「打住!」

劉辨擺手打斷荀彧的話,輕聲道:「這種事情不是說朕年不年輕的問題,朝廷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來讓漢庭始終保持強大,且能不斷強大。」

「而不是因為換了一個皇帝,就會因為其能力不足,而迅速變弱,成為別人口中的肥羊,朕從來沒有因為自己年輕,就想着可以一輩子帶着朝廷強大。」

「人固有一死,早晚而已。」

劉辨顯然對生死看得非常淡定:「朕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探索出這樣一套制度,讓朕即便是去了,漢庭依舊可以在這套制度的支撐下,繼續傲然於世。」

「奉孝、文若。」

「在。」

「你們同樣很年輕,當與朕共勉。」

「諾。」

言至於此,劉辨扭頭瞥向郭嘉,叮囑道:「尤其是奉孝你,務必要戒掉五石散,飲酒更要適量,不可過渡,一切當以身體健康為主,明白嗎?」

郭嘉倍感榮寵,欠身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已基本上戒掉了五石散,至於飲酒,也沒有之前多了,現在身子骨比起往年,已經強了不少,多謝陛下挂念。」

劉辨綻出一抹淡笑:「嗯,如此甚好,切記,身體是事業的本錢,不能為了要搞事業,便把自己的身體累垮了,那是不可持續的。」

「陛下什麼都懂。」

「但是.」

不等郭嘉開口,便被荀彧打斷道:「您自己不比我們都要忙嗎?統籌全局,事無巨細,甚至連雒陽皇宮的規劃,都是您親自主持、繪畫。」

「有一個這般勤政的陛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又豈敢懶政,陛下呼籲臣等要注意身體,不能為了事業,便讓身體垮掉。」

「那麼.」

荀彧躬身行禮,輕聲道:「這樣的話,臣等同樣要送給陛下,如今朝廷已經走上正軌,凡事沒必要那般匆忙,千萬別因此累垮了身體。」

郭嘉急忙附和道:「文若之言,甚是有理,陛下固然比我等都要年輕,但同樣要愛惜自己的身體才是。」

「哈哈哈!」

劉辨仰天哈哈一聲,饒有興緻地打量著二人:「你們倆呀,還真是說得對啊!即便是朕,也要注意身體,放心吧,朕答應了。」

荀彧、郭嘉齊齊拱手:「陛下英明。」

劉辨擺了擺手,長出口氣:「好了,你們下去準備吧,夕食的國宴是今日最後一道程序,千萬不能出了岔子。」

二人頷首:「諾。」

旋即。

躬身退出了大殿。

望着二人離開的背影,劉辨長出了口氣。

然而此刻,直播間的網友,已經為此嗨翻了天:

「郭嘉身體的確比以前強壯了一些,調出以前的視頻,感覺就是個麻稈。」

「是呢,郭嘉雖然比較風流個儻,但這身子骨太單薄了,感覺一陣風就能把他吹走。」

「不過這倆人還挺有意思的,他們不知道辯爺有咱們幫助,壓根沒那麼累的。」

「辯爺一個人,頂得上他們上百個,單從腦容量來說。」

「豈止上百個啊,至少也得上萬了,哈哈哈。」

「.」

劉辨沒有理會心底的聲音,只是緩步走出了崇德殿,負手而立,遙望着逐漸西斜的曜日,那璀璨的雲霞當真嫵媚之極。

沒錯!

若只是曜日一輪,又有何美麗,只有把它和絢爛雲霞放在一起,才能證明它有多麼美麗,它具有多麼大的能

第567章四方夷狄遞國書,開啟盛世太平!免費閱讀.

.

量。

大漢便是這輪曜日,四方夷狄便是被曜日映紅的雲霞,五十六個民族只有團結在一起,這才是劉辨真正想要的強漢的模樣。

沒一會兒。

夕食國宴的時間到來。

崇德殿。

劉辨端坐上首,下方文武百官、四方夷狄分坐兩旁。

殿中身穿粉色長裙的仙子,正隨着悠揚的琴音,翩翩起舞,數丈長的水秀在空中舒展着它的身姿,令人賞心悅目。

文武百官欣賞著美麗的舞蹈,彷佛見證著大漢的中興,一個個喜笑顏開,不時點頭稱讚,與身旁人一起品評國宴上的舞姿。

曲終。

劉辨舉起酒爵,相邀眾人:「來人,讓咱們一起為大漢的中興,幹了爵中酒,明年大家一起努力,爭取再創輝煌。」

眾人紛紛舉起手中酒爵,一仰脖子,酒到爵干。

正在這時,烏桓蹋頓起身離席,學着漢人的禮節,朝皇帝陛下欠身拱手:「陛下,臣乃烏桓蹋頓,此番受邀入京,參加祭天大典,倍感榮寵。」

「因此,臣帶着我族中的舞蹈,希望可以為大漢的國宴,增添一份不一樣的樂趣,還望皇帝陛下可以恩准。」

雖然,這口蹩腳的漢話,讓劉辨聽着有些難受,但他還是面帶微笑地擺了擺手:「你能有此心意,朕豈能不準。」

「准了!」

劉辨大手一揮,朗聲言道:「正好,朕也想欣賞一下烏桓的民族風情。」

蹋頓心下大喜:「多謝陛下。」

旋即。

早已準備好的數個粗壯漢子,穿着烏桓人的禮服,來到崇德殿中,當悠揚的號角聲搭配着極具民族特色的胡笳響起,粗壯的漢子一邊扭動身體,一邊發出極具穿透力的草原之聲。

嗚嗚吼吼的聲音在崇德殿中響起,搭配着極具草原特色的樂器,頓時有種萬馬奔騰,狂風呼嘯的既視感。

這聲音時而疾促,有如奔馬;時而沉悶,宛如悶雷;時而又輕盈,如同草原上展示翱翔的巨鷹;時而又變得柔和起來,像是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潺潺流水,滋潤着水草。

眼前的視覺、聽覺盛宴,頓時讓直播間的網友興奮起來:

「作為一個內蒙人,看到這一幕,內心真的被出動了。」

「是啊,有種夢回草原的感覺,雖然我現在在外地。」

「我已經十年沒有回家了,這一曲彷佛讓我一下子回到了故土。」

「該怎麼說呢,多謝辯爺可以不顧時代的阻礙,兼顧我們的感受。」

「是啊,作為一個內蒙人,我真的非常感謝辯爺。」

「雖然這樣做可能會造成隱患,但我還是要說一聲感謝。」

「辯爺已經把能做的,全都做了,至於剩下的,就交給天意了。」

「如果接下來,鮮卑、烏桓還會造反,即便消滅了他們,我也不會心疼。」

「沒錯,辯爺已經做到最好了,這次主動的民族融合,希望可以成功。」

「爭取避過五胡亂華,不讓這一悲劇上演。」

辯爺加油!」

「加油+1」

「+2」

「+10086」

「+身份證號」

「.」

接下來,東西鮮卑、羌胡、氐人、山越、武陵蠻等族,全部獻上了他們精心準備的禮物,有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東西,時常能引起直播間網友的興奮。

甚至,是一些已經失傳的技藝,再次重現在直播間間中,讓聯盟里的專家都為之振奮,這對於華夏文明的傳承,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第567章四方夷狄遞國書,開啟盛世太平!免費閱讀.

.

今日的國宴雖然沒有一句涉及到政務,但大家卻心領神會,從心底深處感受到了來自大漢的濃濃善意,年輕的皇帝陛下是真心實意想要跟他們做朋友。

曲終人散。

國宴在歡愉的氣氛中結束。

翌日清晨,鮮卑、烏桓、羌人等夷狄,便獻上了國書,盡言要與漢庭攜手共創和平盛世,希望能夠友好往來,互市通商。

「陛下。」

尚書令荀彧將國書呈上,臉上遮掩不住的喜悅:「四方夷狄盡皆遞上國書,咱們至少在二十年以內,不必擔心有兵禍發生。」

這樣的結果自然也在劉辨的預料之中,他緩緩點了點頭:「二十年,應該足夠咱們施展下一步計劃了。」

荀彧揖了一揖,輕聲道:「陛下,咱們不給他們一點緩和的時間嗎?」

劉辨堅定地搖了搖頭:「打鐵就要趁熱,先把溝通建立起來,讓商隊得以介入,這件事讓子敬負責去辦,朕之前便已經跟他商議過了。」

「此外,要將苜蓿傳入草原,爭取讓游牧民族的同袍,能夠安定下來,只有這樣,才能方便咱們將來的深入管理。」

「.」

針對皇帝陛下提出來的東西,荀彧逐條記錄。

他能清楚地感受到,這件事皇帝陛下已經是深思熟慮,否則不可能脫口而出,連思考都不帶思考的,彷佛是水到渠成一樣。

「你可記清楚了?」劉辨長出口氣。

「嗯。」荀彧肯定地點點頭,「陛下放心便是,已經記清楚了。」

求自訂!月票!

本章完

第567章四方夷狄遞國書,開啟盛世太平!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軍師聯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軍師聯盟
上一章下一章

第567章 四方夷狄遞國書開啟盛世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