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公審大會

第二六四章 公審大會

對於周人來說,周成王姬誦是一位不錯的天子。

但是現在,商王箕子卻要召開對周成王的公審大會。

為了消除姬誦對洛邑的影響力,胥余派出了許多宣講員,開始對洛邑的百姓洗腦。

這些宣講員將姬誦執政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親政之前,這時候是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輔政。

所有的政令都出自三公,也就是說,西周這些年迅速發展的功勞其實應該歸功於三公才對。

姬誦只是一個黃口小兒,他做不了主。

而另外一方面,西周的發展又歸功於和東商的貿易。

西周百姓現在衣食住行的種種便利,都來自東商的科技。

而這一切的源頭,皆來自由箕子發起,兩國簽訂的《洞庭之盟》。

於是洞庭之盟的內容又成了宣講的重要部分,這下人們算是徹底明白了現在之所以能過上富足生活的來龍去脈了。

早在十五年前,商王箕子就擒獲了周成王姬誦。箕子本可以殺掉姬誦,不過他沒有這麼做,反而饒了姬誦的性命,和他締結了和平的盟約。

從那以後,兩國貿易往來頻繁,人們逐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這一部分宣講,屬於直接否定了姬誦的功勞。

而第二部分,就是姬誦親政之後。

親政之後姬誦幹了什麼呢?

他先解除了三監造反的危機,這一點可以說姬誦功勞很大。

但宣講的重點卻跑了偏,着重強調是三監主導了這場叛亂。

是你大周的三個王叔親自發起的叛亂。

這三個王叔是看管殷商遺民的人,殷商的遺民要聽從他們的命令,所以……殷商遺民是被三監裹挾的。

就算有罪,商民也只是從犯,主犯是大周的三個王叔。

而姬誦幹了什麼呢?平定三監之亂后,他跑到朝歌和殷墟,把那些無辜的平民給殺了。

這就太過於殘暴了,這是人君該乾的事嗎?這跟禽獸有什麼區別?

事已至此,也就罷了,結果姬誦又悍然撕毀兩國締結的和平條約,單方面發動戰爭,使得丹東城毀於一旦,淪為廢墟。

這說明什麼?說明姬誦就是一個禽獸不如,殘忍嗜殺的暴君!

西周人民如果在姬誦的帶領下,遲早會走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更有甚者,姬誦把東商開設在西周各地的商業廣場,商店的人都給殺了。

商業廣場洛邑百姓可太熟了,平時誰得了空,不去逛一逛啊?

他們給洛邑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便利啊。

廣場里的那些員工一個個都和藹可親,說話又好聽,居然就被殺了。

而反觀東商,雙方開戰時,唐叔虞還在平安邑,箕子完全可以扣留他當人質,甚至殺了他泄憤。

但他卻被全須全尾的送回來了,這是何等的仁義啊?

而從朝歌回來的周軍士兵更是到處都在傳商軍阻止了爆炸,拯救了十幾萬條人命的事情。

凡此種種,一對比起來,誰殘暴,誰仁義,一目了然了。

要是按照姬誦的尿性,那箕子打贏了周軍,就應該把洛邑屠了,以絕後患。

可是箕子有這麼做嗎?並沒有。

箕子不但沒有屠城,甚至對殷商的宗室,也都秋毫無犯。

整個洛邑,沒有死一個人,大家該幹嘛幹嘛,什麼限制都沒有。

而且,商品又恢復了供應,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又充塞了商業廣場的貨架。

而且,為了慶祝華夏統一,所有商品都打八折,持續一個月。

一個月啊!

戰爭結束了,只有很少的人死去,商場還打折,那還等什麼?

於是,整個洛邑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現在,大家張口閉口,就是統一。這個詞是商王箕子說出來的。

統一,意味着大家以後都是一家人,再也不用打打殺殺了。

好啊!

到處都在傳頌著商王箕子的仁慈,至於那個乳臭未乾的周成王姬誦,已經被大家忘在九霄雲外了。

在公審大會的那一天,許多洛邑的百姓甚至站出來,作為證人,揭發姬誦的種種暴行。

姬誦的靈竅已經被箕子摧毀,他使不出任何靈力,就和一個普通人沒有區別。

姬誦就跪在台上,靜靜地聽着那些聲淚俱下的控訴,慷慨激昂的指責。

這些,都是曾經愛戴自己的子民啊,才一轉眼的功夫,就站在了殷商的陣營去了。

他想笑,可是笑不出來。想哭,卻又欲哭無淚。

成王敗寇,無話可說。

這些年來,他為大周做出的種種努力,全都在這一刻付諸東流了。

很多年以後,如果還有人說起這一段歷史,自己只能是一個殘忍暴虐,使得大周二世而亡的昏君罷了。

在臨刑前,姬誦最後看了一眼那座金碧輝煌的王宮。

那是他花了大量的心血的錢財建立起來的,現在歸箕子了。

忙忙碌碌十幾年,最後都為箕子做了嫁衣。

呵呵!

在寶刀砍下,腦袋滾落之前,姬誦咧嘴笑了!

而隨着他的人頭落地,圍觀的人群發出了一陣歡呼!

箕子沒有去參加姬誦的公審大會。

一個手下敗將,不值得他去一趟。

攝影機已經將公審大會的整個過程拍了下來,之後將會製作成影片,在大商的各大城市,免費放映。

箕子正在和文武群臣商議著西征的事。

西方的聯軍就在玉門關外坐山觀虎鬥,必不可能輕易退回。

萬里而來,必有一戰。

值得慶幸的是,商周兩虎相爭,卻並沒有太大的傷亡,兩軍的建制,幾乎都完好無損。

那現在問題就來了,西征的話,應該派誰去?

照理來說,周軍新附,人心不穩,派出去迎敵的話,風險太大,應該讓商軍去。

可是商軍孤軍深入玉門,把周軍留在關內,如果周軍生出反叛之心,又當如何?

商量來商量去,各有利弊,最後胥余直接拍板,一起去。

現在既然統一了,成了一國,那也就沒必要互相防備,搞得那麼生分。

如今的情形,就應該一致對外,這一戰打下來,一起出生入死過,那麼不論勝敗,也都無分彼此了。

畢竟人生三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嫖過娼,一起扛過槍嘛!

從洛邑去往鎬京的公路上,無數的卡車裝載着西征的士兵,裝載着各種各樣的物資,川流不息。

這些卡車都是用最快的速度從平安邑運過來的,有了卡車,商軍就用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玉門關外。

士兵們被一車車的運往鎬京,到達鎬京之後,就只能改乘戰馬,或者直接步行。因為沒有公路了。

不過上一次西征的時候,西周曾經修建過一條簡易的道路,運人不行,會顛死。運貨倒也勉強可行。

這樣一來,倒省了許多事。

士兵們輕裝簡從,不用攜帶太多的物資,路途上輕快了許多。

一旦缺少物資,就卡車上取就行了。

這樣只花了二十天時間,大商四十萬西征大軍,就已經橫跨千里之遙,抵達了玉門關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殷商玄鳥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殷商玄鳥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六四章 公審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