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場風雲》的背景介紹 之一

《獵場風雲》的背景介紹 之一

大陸地區本沒有獵頭這個行業,在2000年前後人們知道更多的是「中介」。至今,仍有相當數量的人誤以為「獵頭=中介」,這其實是個類似「百貨商場=便利店」的錯誤。

獵頭特指對中高端管理人才及核心技術人員、骨幹崗位的招聘,也就是說一般、可替代性強的崗位,或者同崗位大批量勞動力需求的,均不屬於獵頭範疇。

為什麼呢?因為獵頭是根據崗位特定需要或執行該崗位人才的特定技能需要產生的定製化服務,所以它不適用於上述大眾型崗位。比如流水線作業員、交通整理員,企業是不會傻到拿出相當於該崗位年薪20%到35%的資金,用於支付獵頭服務費的。

如果這個說法還令人迷茫,究竟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崗位才能進入獵頭服務範疇?那有個辦法可以簡單區分,就是看該崗位發給員工的錄取通知書或崗位描述中,對報酬的描述是用「年薪」還是「月薪」,大凡前者肯定在獵頭服務範疇內。但也不排除有少數月薪崗位會交給獵頭運作,這類職位我們稱「小獵頭」,屬於獵頭至中介之間的部分,如果企業判斷可以承受高額服務費,那麼也會交給獵頭公司運作。這類崗位的服務費略偏低,大概在15%-20%之間。

1998年中國開始出現「類獵頭」業務,到2003年這個行業隨着開放的步伐允許外資進入,海德思哲、萬寶盛華等知名外資獵頭開始設立代表處並試運行開展業務,也就是這年筆者第一次在國內接觸到尚且稚嫩的獵頭顧問,對這個新生業態給與了關注。

如果說2003至2006年是萌芽的三年,那麼2006至2009年就是民營獵頭批量出現的三年。這幾年時光不但有線下獵企湧現,而且還開始出現線上平台。最早的招聘平台例如中華英才、智聯、無憂都是提供簡歷搜索業務的,模式簡單粗暴但直接有效,一下子解決了獵頭公司對簡歷的渴求。人家老牌外資獵頭在華十年積累耕耘,結果我們民營三五年就邁過去了!2008年有幾個人同時開始思考是否有線上新模式,比如銳仕方達、獵聘網和東方高人,後來東方高人就有了舉賢網,我們開創了面試付費的新模式。

但無論銳仕方達的獵企內部SAAS平台化模式、獵聘網動搖於究竟服務人才或顧問或甲方HR的超級智聯模式,還是舉賢的面試付費和後來的人才銀行,都只能片段或短期或暫時地解決行業需要。後來又出現了獵萌、獵上、拉勾等等各種嘗試,在2012至2019年間風起雲湧、層出不窮!但無論哪種模式,至今絕大多數都陷在提供簡歷的模式里難以自拔並形成了怪圈,在筆者受聘擔任市勞保局創業顧問以來數年,還沒有看到任何新的突破。

2020年以後,由於環境的變化SOHO顧問越來越多,但市場上獵頭平台卻依然故我地原地打轉,還在流連於老而落伍的簡歷概念。

這就是獵頭行業目前現狀。千軍萬馬年年博弈,但也有慘烈的陣亡比。某些公司超過45%的年流失率不是文藝加工,而是血淋淋的現實!隨着大批應屆生走向社會和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幻,希望加入獵頭隊伍的小朋友越來越多。我們甚至驚訝看到有985院校的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生直接進入本行,這要在十年前簡直是業內新聞了!

《獵場風雲》講述的,大致相當於2014年以來六年左右的光陰。讀者從中可以領略獵頭行業的迷人、驕傲,也多少知道其搏殺、競爭的另一面。我總和來面試的新人講:不要把它想像太美好。成功了大把獎金是可能的,但在此之前全部是付出和辛苦!希望能有人從書中看明白這話,也希望其它行業的朋友看后理解顧問們的艱辛與不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獵場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獵場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獵場風雲》的背景介紹 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