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相煎何太急(三K)

第221章 相煎何太急(三K)

戀上你看書網,尊師孔仲尼

鄟澤之畔,晉軍大營,高台之上。

晉國代表成何、涉佗、魯國代表宰予、衛侯悉數到場。

衛侯看了眼今日參與盟會的成員,勉強的笑了笑,與眾人寒暄了幾句,便示意隨行護衛的虎賁將事先準備好的祭牛牽上來。

雖然他的表情變化幅度不大,但宰予和子貢還是看出了衛侯心中不情不願。

不過好在衛侯屈服於晉國強大的實力,沒有當場指出盟會的違禮之處,一直神經緊繃的宰予終於輕輕舒了口氣。

誰知還沒等他把這口氣喘勻呢,便聽見衛侯開口了。

「不知二位大夫,誰願執牛耳?」

成何聞言冷哼一聲,呵斥道:「衛國,蕞爾之國而已!不過和我國溫地、原地差不多大小的地方,也敢與諸侯並列!」

此話一出,不止衛侯變了臉色,就連宰予和子貢等人也倒吸一口涼氣。

子貢更是忍不住嘀咕道:「我還以為衛侯服軟了,鬧了半天,是在這裏等著呢……」

諸侯盟會,通常以牛耳歃血,但具體由誰來割下牛耳,則是有講究的。

按照周禮,實際操作割牛耳的,都是國弱位卑者。

而按照夷禮,則是由盟主國執牛耳。

而歃血的順序,則是按照國家實力分出先後,『爭先』這個詞最早說的也是爭奪歃血之先。

現在衛侯請成何、涉佗執牛耳,顯然不可能是他打算按照夷狄之禮進行盟會。

他多半是對於晉國派遣普通大夫與他盟會的態度不滿,但又不敢直接進行指責。

所以便打算通過這種委婉的方式為衛國挽回些顏面,如果成何、涉佗答應執牛耳,那就說明在這次盟會中,是以衛侯為地位最高,以衛國為尊。

像是這樣暗地裏通過禮儀使壞的招數,在春秋時期屢見不鮮,魯國作為禮儀之邦,就是玩這一套的箇中好手。

當年魯國的先君魯襄公去楚國朝拜,正好碰見楚康王去世,於是楚國人就把魯襄公扣在了楚國,非要讓他親手給楚康王穿上壽衣。

襄公本來就瞧不上楚國,來朝拜也是迫於楚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況且他作為魯國的國君,如果真的答應了楚國人,那等這事傳出去,魯國的臉以後還往哪兒擱?

正在兩難之際,魯國大夫叔孫豹給襄公出了個主意。

叔孫豹說:「我們可以先派巫祝用桃木、掃帚祓除凶邪之氣,然後再給躺在棺材裏的康王送屍衣,那就沒有問題了。」

魯襄公一聽,這個主意不錯。

因為叔孫豹所說的這種禮儀叫做巫祝桃茢,而巫祝桃茢通常是君主為了褒賞死去的忠貞臣子才會行使的。

於是魯襄公就在楚康王出殯那天,給他來了一全套的巫祝桃茢,還嚎啕痛哭了幾聲,感情運用的十分到位。

楚國人一看這情況,還以為自己佔了多大便宜,於是便高高興興的給襄公送了許多禮品,一路把他禮送出境。

等到別人告訴楚國人真相時,襄公已經一路溜回了魯國。

縱然楚國人因此感到憤怒,可因為這件事興兵討伐魯國,實在是太丟臉了。

因為這旗號一打出去,不就等於拿着大喇叭沖着天下人大喊『所有目光向我看齊,我們楚國宣佈個事——我是沙比』嗎?

所以楚國只能吃個啞巴虧,

知道了也純當不知道處理。

而衛侯現在的做法,顯然是準備效法魯襄公當年的行為,只不過,他顯然低估了晉國知禮的程度,也高估了成何、涉佗的個人修養。

成何、涉佗雖然不可能像魯國人那麼懂周禮,但人家也不至於像是楚國人那樣一無所知。

衛侯的小伎倆被識破,他們自然是勃然大怒。

只不過直接開口罵人,確實是有些過分了。

宰予一看情況不對,趕忙出列道:「晉國是大國,也是天下的霸主,在盟會中當為尊者。

而衛國則是康叔封所建立的國家,康叔封是太姒的第九個兒子,是周公旦的弟弟,也是我國先君伯禽的叔父,二國又都是天子欽封的侯國。

所以魯衛兩國應當並列而起,而我身為魯國的臣子,有怎麼敢與康叔封的後人排列尊卑呢?

宰予無德,願請為執牛耳者。」

宰予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場面上的氣氛終於有所緩和。

成何、涉佗本就是沖着衛侯去的,至於宰予與趙鞅的和睦關係,他們作為親附趙氏的晉國大夫,對此早有耳聞。

給宰予面子,就等於是給趙鞅面子,給趙鞅面子,等於給自己裏子。

而衛侯的一肚子火氣也是沖着晉國去的,昨日宰予也給他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今日盟會又是宰予出面替他解圍,這怎麼能不讓他心懷感激?

成何勸道:「魯國乃周公旦之後,周公有平三監之功,擁制禮樂之德,我們怎麼敢讓您來執牛耳呢?」

衛侯原本也存着和晉國較勁的心思,宰予這麼一弄,他也不好意思了。

衛侯同樣勸道:「如果以德行來論,我國的先祖康叔不及周公。如果以長幼來排,周公的年紀又比康叔更長。無論如何,衛國的排位都應當居於魯國之後。」

宰予道:「周公的德行不是我可以評價的。但我的德行淺薄,又比在場的眾位都要年少,如果不讓我來執牛耳的話,宰予於心何安啊?」

宰予敢說這話,也是在心中仔細衡量過的。

如果真讓晉衛兩國吵起來,那借糧食的事多半是黃了。

而他出來勸架,為兩國執牛耳,雖然明面上看起來魯國好像在位次上吃虧了,但實際上這事傳出去,究竟影響如何還不好說。

再說了,就算回國後有人打算那這件事戳他的脊梁骨,不是還有陽虎頂着呢嗎?

反正糧食借回來了,虎子還能連這點小事都不幫我擺平?

虎子控制的上軍,可不是擺設!

總而言之一句話:怕什麼?有兵在!

宰予再三請求執牛耳,眾人勸阻不得,於是也只得讓他去做。

宰予向眾人拜謝,走下高台,衛侯也急忙命令衛國司馬王孫賈手捧珠盤緊隨宰予身後。

只聽見蒼空之下,牛牛哞的一聲悲鳴。

不多時,宰予與王孫賈一個手捧牛耳,一個手捧盛滿鮮血的珠盤返回。

衛侯見了,趕忙說道:「魯國願執牛耳,寡人實在心中不安,既然如此,歃血時,便請您位列寡人之前吧。」

「僅僅是列於衛國之前就行了嗎?!」

涉佗一聲怒喝,竟邁步直接朝着衛侯走來,揪住了他的手。

衛侯被涉佗突如其來的行動弄得又驚又怒,他喝罵道:「匹夫!你意欲何為?!」

涉佗只是哼了一聲,隨後也不管衛侯願不願意,竟然直接按着他的手,要他去端住那盛滿牛血的珠盤。

衛侯奮力掙扎,一揚手竟然直接將王孫賈手中的珠盤打翻。

只聽見砰的一聲,珠盤落地,血液激濺而出,灑了衛侯滿身。

血行順着他的手腕流出,一滴滴的落在地上。

衛侯氣的臉色大變,下意識的就將手按在了腰間的佩劍上。

成何與涉佗見狀,也紛紛按劍,只待衛侯拔劍出鞘,他們便準備當場還擊。

而守候在高台之下的晉軍、衛軍也紛紛跨步上前,滿場都是金鐵交戈之聲。

看這情況,只要兩國主帥拔出劍來,他們便準備直接開戰。

至於台下由菟裘甲士為主體組成魯軍,也各個面色一變。

申棖則是上前一步,一手按在腰間佩劍,一隻腳跨在土階之上。

看他的樣子,似乎只要情勢再惡化哪怕一步,他都要立馬帶人直接衝上高台,護送宰予離開。

就在危急之時,站在宰予身邊的衛國大司馬王孫賈快步上前,按住了衛侯即將拔劍的手。

衛侯扭頭瞥見了王孫賈急切的面容,深吸了兩口氣,這才緩緩鬆開了劍柄。

王孫賈見衛侯終於冷靜了下來,這才向成何與涉佗進言道。

「我聽聞,自古以來,結盟便是用來伸張禮義的,就像各國的列位先君所做的那樣,如果各位可以遵守禮儀,難道衛國敢不奉行禮儀而接受這個盟約嗎?」

成何與涉佗互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猶豫。

宰予情急之下,邁步唱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在場一片沉默。

這首《七步詩》並不難理解,對於這些活在春秋的謎語人來說,宰予甚至不用為他們多做解釋。

晉、魯、衛三國同是姬姓的兄弟之國,然而今日盟會之上,卻弄成這樣,怎能不叫人唏噓呢?

成何與涉佗放下佩劍,沖着衛侯拱手道:「方才是我們無禮了。」

衛侯抿了抿嘴唇,黑白變幻的臉上多了抹寒霜。

他將腰間佩劍解下,交給了身旁的王孫賈,只留下一句。

「無妨!」

宰予站在高台上望着半袖帶血的衛侯一路遠去,再看看身旁的成何與涉佗,只覺得怎麼看怎麼覺得尷尬。

「這……」

王孫賈面沉如水,向三人行禮道:「接下來的盟誓,便有我來代替國君完成吧。」

------題外話------

我明天回起點求票,你考慮一個價錢吧!

——節選自《宰予日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尊師孔仲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尊師孔仲尼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1章 相煎何太急(三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