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涼州見聞

第一百五十三章 涼州見聞

「一共派去了四人,都是涼州本地出身的精猛漢子。可是……」

「唉!如今只回了一人……」

馬車上,段思文一臉的苦澀慘淡,顯然這一次行動的失敗,以及為此付出的損失,讓他備受打擊。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頭:「先過去看看情況再說吧!」

現在情況不明,他只能催促馬車再快一些,儘快趕到段思文的府邸。

這一次,前往涼州的任務,段思文很是上心,他在李承乾面前拍了胸脯作了保證。

而後,段思文又在遊俠之中,擇了四名涼州本地出身的漢子,前往調查。

但這四人去了一個月,回來時,已只剩一人,而且據說還負了傷。

至於其他三人,段思文沒有明說,但看他的臉色,李承乾也能猜到,怕是凶多吉少。

馬車一路南下,直趕到段家府邸。

段思文又引著李承乾直朝後院,到了一處安靜的小屋前。

敲了敲門,段思文朝里喊道:「高老哥兒,是我!」

門內傳來一個很是虛弱的聲音:「進來吧!」

段思文立馬推門,引著李承乾進屋。

進到屋中,李承乾便見到一個中年男人半靠在床上,正不住咳嗽。

這男人的相貌,倒是出乎李承乾的意料,有些過於瘦弱了。

照段思文的說法,他派出的,都是龍精虎猛的壯士,但這位高老哥,顯然不夠精猛。

他約有四十上下的年歲,生得瘦弱不堪,說是瘦骨嶙峋,一點都不算誇張。

他雙眼深陷,鼻樑又高又挺,還略有些齙牙。

這副五官本就極為張揚,再加上他臉上幾乎看不見二兩肉,便顯得那外凸內凹的五官,格外猙獰。

他左臂上纏着繃帶,繃帶一直延伸到上臂處,整個左手,都被吊在了脖子上。

此刻他正以右手按在胸口上,奮力咳嗽。

那隻暴露在外的右手,看起來就跟個雞爪一般,乾瘦枯柴。

這副模樣,實在與李承乾印象里的遊俠,相去甚遠。

李承乾不知道,這人究竟原本就生得這樣,還是因為受了傷,導致體內元氣大失,才會變得這般瘦弱。

段思文已率先介紹道:「這位老哥,名喚高勝。此次行動,正是由他領頭,引著另外三位兄弟一起前往的涼州。」

他又看了看李承乾,伸手向那高勝介紹著:「這是高公子……」

李承乾已然抬手打斷他:「你直說罷,幾位兄弟為了替我做事才遭此大難,在他們面前,不必遮遮掩掩。」

段思文「嗯」了一聲,又看向那高勝:「高老哥,這是當今太子殿下。此次前往涼州調查,便是替殿下去查探一樁大案。」

「哦?」

一聽見李承乾的身份,那高勝稍顯錯愕地看了看段思文,而後又扭頭朝向李承乾。

他對於李承乾,倒未有過分奉承的舉動,只是微微點了點頭:「見過殿下。」

李承乾不以為忤,這些遊俠多是如此,對朝堂人物,從不盲目推崇。

走上前去,李承乾在那床邊的凳子上坐了下來,與他客氣了兩句,在了解此人傷勢並不傷及性命后,便直入主題,詢問起涼州的情況。

去了四人,如今只剩一人。其他幾人究竟出了什麼意外,他們在涼州那邊有沒有收穫,又是否驚動了那隴西李氏……

李承乾心中有太多疑惑,等著這高勝解答。

一提起涼州的情形,這高勝便嘆了口氣,他抿了抿嘴,臉上表情變得落寞。

「這一次,我們一行四人,以我高勝為首,另有李三郎、趙猛以及李大魁三員壯士。」

「我們四人,都是涼州人士,打小就在涼州地境上活動。」

「這次奉了段兄弟的令,前往調查那涼州季家。」

「那季家是涼州本地行商,靠跑商帶活積攢了些家底。我們幾人對這一家族,都早有了解。」

「到了涼州之後,我們幾人商量一番,便決定先偷摸跟蹤那季家的商隊,想從他們身上探知些消息。」

他說道季家時,眼神突然凌厲起來,顯然對這一家族,已是恨之入骨。

李承乾不免打斷他,問出了第一個問題:「這麼說來,你們這次蒙難,便是栽在那季家人的手上?」

高勝停了下來,抬頭望了望李承乾,他先是點頭,而後又略皺了皺眉:「這事……我也不確定……」

「什麼?」李承乾不明白這似是而非的回答,究竟是什麼意思。

高勝又皺眉道:「我們對那季家的底細,其實是比較了解的。但這一次季家多了很多高手。我們幾人十分小心地跟蹤,卻還是被他們發現了端倪……」

「高手?」李承乾微一思慮,又問道,「是……漢人?」

他猜想這季家可能參與到通敵賣糧的事件中,第一時間就猜有突厥人參與其中。

高勝點了點頭:「都是漢人……」

都是漢人,看來突厥人並沒有參與此事。

但這並不能洗清季家清白,畢竟那隴西李氏,也養了一些供奉,很有可能是李家派人進駐了涼州,與那季家人勾結在了一起。

李承乾又揮了手,讓高勝繼續說下去。

高勝點了點頭,又道:「到了涼州,我們打算跟蹤季家的商隊,於是偷偷前往季家在涼州城開設的商行。」

「可是……一連在商行門口盯了幾天,我們才發現,那季家的商行,幾乎已不再行商。幾日工夫,只出了一趟車隊,而且那車隊只有寥寥數人和兩架貨車……」

高勝似是怕李承乾沒能聽懂,又加了一句:「在我們涼州,行商多是朝西域方向去,路途遙遠,又極其艱難。所以每回出行,至少要帶上十多車貨物才堪堪夠本,那麼少的貨物,除非是極其珍貴,否則即便運到西域,也掙不迴路費錢的……」

不用他說,李承乾自然也能理解。所謂商人,不過賣東賣西,將貨物由價低的地方賣到價高的地方,賺取差價。

這其中的成本,一是關卡稅費,二是路上吃喝消耗,三是一路要承擔的風險,比如盜匪或者惡劣天氣造成的貨物損失。

這路上的折損,在行商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每走一趟商,必須要儘可能多地運送貨物,通過貨物的價差,來彌補路上的消耗。

而遠距離行商,運送貨物太少,那絕對是要賠本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涼州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