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1058將在外

第969章 1058將在外

第969章1058將在外

魏廣德想的對不對,只能說還真讓他蒙對了。

緬甸的民族關係複雜,緬甸國王只是對平原地區實施統治,在山區少數民族實行土司制度。

英國人保留了這一制度並採取分而治之政策,利用少數民族間招募雇傭軍鎮壓反抗。

古代緬甸政治結構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鬆散而雅緻,除了首都及近郊地區在緬族貴族和官員的細膩照料下盛開之外,偏遠少數民族地區則主要實行「土司制」。

宛如各具特色的花瓣,在當地首領的統治下獨立綻放,他們以進貢、通婚或提供兵員等方式與中央政府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臣屬關係。

當英國人涉足緬甸,他們的目的並非僅僅是為了加強殖民統治、削弱本土勢力,而是有意識地煽動各族之間的對立,宛如一陣陰風,使得原本和諧的民族關係變得風雨飄搖。

英緬總督不僅保留了山區少數民族原有的土司制度,更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巧妙地在少數民族間招募雇傭軍,利用這些軍隊去鎮壓緬族或其他各民族的反抗。

在鎮壓山區少數民族的過程中,英國人逐漸發現,這裡的民眾性情彪悍、桀驁不馴,就像一匹匹未被馴服的野馬,只聽從於原來的土司。

這個發現彷彿為英國的殖民統治打開了一扇大門。

1886年,殖民地官員在給英國政府印度事務大臣的信中寫道:「撣族、克欽族和其他山區部落是在世襲頭人的統治下生活,他們的權威足以維持他們的秩序。

在那兒不需要對付分散的大眾,而只需對付具有高度組織、以道德和行政管理的個人統治者。

如果我們獲得了這些統治者的忠誠,我們將會儘可能快地實現我們的目標,所有的徵兆都表明這不是一個困難的任務。」

而在這一時期,英國人還將罌粟的種子帶到了緬甸。

緬北的撣邦、克欽邦,如同一片神秘的樂園,是世界上最優質的鴉片生產地之一,這裡的土壤似乎特別適合罌粟的生長。

在當地勢力發現了這個發財機會後,他們迅速擴大罌粟種植,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武裝軍隊,「以軍護毒,以毒養軍」。

這片鴉片王國逐漸演變成「金三角」最大的制毒、販毒地區,猶如一個無法破解的詛咒,使緬甸人民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分而治之」作為一種統治政策十分古老,歷史上,羅馬帝國、埃及、波斯帝國以及拿破崙時期的法國都曾經實行過這種政策。

英國是典型的海權強國,其基本地緣特徵就是領土面積有限且遠離大陸,經濟和商業主要靠海洋通道將其不連貫的領土連接在一起。

這使英國具有將歐亞大陸國家分裂為較小單位的固有傾向——因為國家越小,就越要依賴強國,國家越小也越容易被掌控。

英國統治者明確提出「分而治之」政策是在印度發生民族大起義后,莫拉達巴德地方駐軍司令官瓊·柯克中校在一份文件里寫道:「我們的態度是儘力維護現存的宗教和種族分裂,而不是使之融合,分而治之應該是印度政府的原則。」

孟買總督愛爾芬斯頓非常讚賞這種觀點,他在一份備忘錄中寫道:「分而治之是古羅馬的座右銘,也應當是我們的座右銘。」

因此,英國「在每一個殖民地里進行分化,利用這一部分去反對另一部分。」

這就是英國在其殖民地統治中慣用的「分而治之」政策,而這種統治方式也被推廣到其他的英國殖民地。

值得注意的是,二戰後,英帝國從其殖民地精心撤退之後出現的印巴分治問題、南非種族問題、新馬問題、中東領土糾紛及族群衝突等問題,某種程度上與英國的殖民統治遺痕不無關係。

大明有沒有實力殖民這些地方,就當下肯定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最多就是通過蛙跳的方式,在沿海建立一些據點,通過水師航線相互連接在一起。

只是當下的通信條件限制,地理太遠的地區,還是任命全權總督為好,統領一地的軍政大權。

而這樣的封疆大吏,要想贏得穩定的統治環境,自然離不開大明背後的威懾。

以前的大明之所以在鄭和下西洋獲得巨大成功后,為了所謂節省國力收縮了海外的擴張,那是因為沒人意識到其中巨大的利益。

可魏廣德來自後世,自然知道其中巨大的好處。

西班牙一個在歐洲中流的國家,就是憑藉先人一步進行的大航海時代,在美洲獲得無數財富,一躍成為歐洲第一強國,甚至有膽量單挑歐洲其他國家,發動所謂神聖戰爭。

書案上的紙張,魏廣德不打算現在交給張居正他們,讓他們參與商討,他要等李成梁那邊的反饋。

看看李成梁這樣的沙場宿將有沒有其他辦法,解決緬甸統治難題。

不管怎麼說,李成梁做了幾年的遼東總兵官,對安撫女真諸部辦法肯定很多。

就在魏廣德做好記錄,準備先收起來的時候,蘆布從外面進來,手裡還拿著一份文書。

他走到魏廣德書案對面,躬身小聲說道:「老爺,兵部譚大人派人送來一份文書,是直接交到我手裡,讓我交給你。」

「嗯?」

魏廣德愣了愣,伸手就從蘆布手裡接過那份文書。

這份文書應該說屬於兵部那邊的文件,沒有通過司禮監登記再轉到內閣,那就不屬於正式上奏。

對於這樣的事兒,以往都是私下裡,幾個人當面說,可沒有出現遞過來文書卻不走正常流程的情況。

拿到手裡,魏廣德快速打開翻看,隨即就明白過來。

手裡的文書是一份抄本,是戚繼光接任遼東總兵官後上的一份治理遼東的韜略。

對於遼東,戚繼光在了解遼東的情況后,覺得原本的分而治之的策略是對的,所以並沒有多話,而且他是總兵官,負責女真諸部的是遼東巡撫,他也就是管著怎麼打仗,自然也不會主動涉及其中。

即便遼東一直都是實行軍事管制,可在遼東最大的還是遼東巡撫。

他這份文書的主要內容,其實是明軍在抓獲王杲后,如何剿滅王杲殘部。

王杲雖然已經授首,可是王杲的兩個兒子還在,明軍大軍壓境的過程中,兩個兒子一個躲在察哈爾,另一個則銷聲匿跡,完全隱藏在遼東茫茫大山裡。

東北那邊地形複雜,除了大家熟悉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還有外興安嶺等等,此時嚴格說起來都算是在大明朝的控制之下。

因為這些地區居住的女真部族,原則上還是臣服於大明的,他們佔據的這些地方,自然也是大明的疆域。

而這次,戚繼光發回兵部的公文,就是他對如何處決王杲兩個兒子和殘部的想法。

王杲早就已經在京城被處決,時間過去這麼久,他留下的兩個兒子也都重新露頭,開始召集舊部打算東山再起。

不管怎麼說,王杲家族也算是女真部族裡的望族,原先明軍剿滅古勒寨后,也對其他幾處城寨進行了圍剿,不過明軍到達的時候,王杲殘部許多人已經逃進山林躲藏起來,明軍之後的成果並不大。

現在王杲之子阿台和阿海已經冒出頭來,阿台回到了被明軍一把火燒掉的古勒城,而阿海則去了沙濟城,重新豎起了大旗。

在遼東,現在意見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是應該趁王杲殘部羽翼未豐時儘快剿滅,斬草除根,二就是戚繼光的打算,那就是放任阿台和阿海,等他們糾集舊部以後再出手。

同時,留下阿台和阿海,還可以趁機查明女真各部中有多少人還和王杲私底下有勾結,以便於朝廷接下來一網打盡。

戚繼光就是支持第二條派系的,而他壓著不發兵圍剿,自然免不得受到對方派系的攻擊。

這段時間裡,遼東軍政官員因為這件事兒吵得不可開交,遼東巡撫張學顏也遲遲拿不定主意。

戚繼光是見識過文官厲害的,筆如刀可不是誇張。

想想當初還在剿倭的俞大猷,可不就因為某些人傳言他通倭,直接從浙江總兵官的位置被人拿下。

要不是俞大猷福大命大,京城有人保他,現在墳頭草都三尺高了。

說俞大猷通倭,那時候的浙江,除了那幾位,誰都不會相信,因為有俞大猷在,倭寇在浙江根本不敢造次。

因為有前車之鑒,所以這次面對和文官的紛爭,戚繼光第一時間選擇先向兵部上報此事。

顯然,他是支持第二條意見的,而遼東的文官,從督糧道到御史,大多支持第一條,要求儘快剿滅王杲殘部,不留絲毫隱含。

這或許又是遼東一次小小的文武之爭吧。

戚繼光為了保險,把分歧捅到兵部來了,等待兵部的指示。

到時候,有了兵部背書,不管選擇哪一條,事後都不會有麻煩找到他身上。

完全沒有自主的權利,這或許就是明朝武將的悲哀,一切只能看文官老爺的意思行事,而不能純粹從軍事角度思考問題。

魏廣德看完文書,略做思考就問道:「兵部的人在外面等著嗎?」

「是的,那書吏是譚尚書房裡的,還在宮外候著。」

蘆布小聲說道。

拿出一張票擬的紙條,魏廣德提筆在上面寫上「將在外」三個字,就放下筆,拿起紙條輕輕吹了幾口氣,讓上面水跡快些干。

之後,才把紙條對摺交到蘆布手裡,吩咐道:「拿去,讓他交給譚尚書。」

「是。」

蘆布答應一聲,拿著紙條就轉身出門。

魏廣德把文書和自己先前所寫的記錄收好,放進旁邊一個放私人物品的盒子里。

他選擇支持戚繼光,雖然這段歷史是全新的,魏廣德也不確定這麼做對還是錯,但是他選擇支持他。

戚繼光早在遼東戰事結束后,就向京城傳遞過消息,那就是古勒城和王杲身邊的隨行人員,已經全部誅殺乾淨,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那些沒有死在遼東的女真人,也在京城被處決,是真的一個不留。

對歷史白痴魏廣德來說,在他眼中,那個後來在遼東叱吒風雲的努爾哈赤應該已經是死了。

努爾哈赤死了,李成梁也離開了遼東,女真的崛起就變得完全不可能重現。

不過針對女真的削弱計劃,大明依舊還是要進行,絕對不能再出現王杲那樣強大到敢於對抗朝廷的勢力。

也因此,利用王杲之子阿台和阿海,讓他們為大明朝找出女真部族中反對朝廷的部族來,在魏廣德看來比擊殺他們更加有利。

誰會相信阿台和阿海對明廷的恨意,只要是他們經常聯絡的人,魏廣德相信八九不離十,就是女真部族中反對朝廷的餘孽。

所以,把圍剿他們的權利給戚繼光,由他判斷出手圍剿的時機,在魏廣德看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收拾好心情,魏廣德重新開始處理奏疏,這些才是他的公務,是他必須儘快處理的。

福建月港外海,三條大福船在風帆的推動下,快速向著港口駛來,此時站在福船高台上,已經可以遠遠看到大陸的輪廓。

「快到了,看到陸地了。」

船樓上,負責瞭望的船員沖著下面人興奮的大聲喊道。

甲板上的船員聽到上面的喊聲,不少人激動的跑到船頭,眺望著前方。

船頭上,一面日月旗迎風飄揚。

大明並沒有國旗,所有出月港的船隻都會領到一面「日月旗」,算是大明國號的象形版。

是的,中國古代通常都是國號,便於文字記載,而忽略了國旗。

而寫上國號的旗幟,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國旗,只不過沒什麼講究,所以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國旗。

國旗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歐洲,第一面被承認的正式國旗據說是丹麥國旗,出現在1219年。

傳說在這一年,丹麥國王發兵征伐愛沙尼亞,在一場陷入困境的戰鬥中,一面帶著白色十字圖案的紅布出現在丹麥人手裡,不知誰說只要跟隨這面旗幟,他們就能取得勝利。

以這面旗幟為前導,丹麥軍隊不可思議的取得戰爭勝利,於是這塊布被認為是聖物帶回丹麥。

丹麥人認為它擁有神力,所以白色十字紅布成為丹麥的象徵,帶領丹麥人前進。

而在此以前的歐洲國家,使用的都是印有家族徽章的旗幟。

月港來往的夷人船隻帶來了他們的國旗,所以福建官府才製作了這種旗幟作為明船的標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隆萬盛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隆萬盛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969章 1058將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