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吳國使臣又來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吳國使臣又來了

因為有了上次的前車之鑒,這次吳國派來的使臣沒有按照朝廷給他們的時間出發,而是提前三天的時間順着長江抵達江陵,然後一路向西至白水關。

雒縣方面得知吳國來訪,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使者前往成都,縣令則是帶着一眾縣吏出城迎接,穩定住這些不速之客。

「敢問使者名諱?」

「大吳諫議大夫趙咨。」

「原來是趙公,久仰大名。」

「縣令謬讚。」

要不是因為趙咨出使大漢獲知到了許多情報,估計孫權都不會再讓他充當兩國之間的使者前來出使。

而這一次,趙咨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遵從聖旨,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兩國之間的貿易、政治兩方面的問題。

雒縣府衙。

縣令帶着使團的吏士來到了縣衙,並將趙咨奉為上賓,讓其坐在縣衙上位,自己則是坐在旁座以示誠意,並命庖廚擺下接風宴,聲稱是諸葛丞相的命令,讓他們在這裏休息一晚,次日由縣令親自帶着城中兵馬護送使團前往成都。

「趙公曾在魏國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曹丕,真是令在下佩服,就憑您的才能,就足以讓在下尊敬,請舉起酒爵,我們痛飲一番,如何?」

只見飯菜都擺在了桌案上,放在桌案旁的酒爵也都斟滿了美酒,坐在趙咨右手邊的縣令抿嘴一笑,那和善的笑容讓人很容易放下戒備,於是乎,趙咨便放下了戒備之心,與其共飲美酒。

「縣令如此款待,真是讓我等感激不盡,待本使明日前去成都,定將今日之事如實稟報諸葛丞相!」

聽到這番話,縣令也只是微微一笑,但心裏頭卻是沒有任何波瀾,畢竟他已經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卻沒想到會讓他碰上今天的事情,真是令他意想不到。

不過縱橫官場二十多年的他,自然清楚對方的來意,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搞上一場突襲,讓大漢對此始料不及,從而吳國便有了由頭貶斥大漢的禮節。

而他偏偏看破了對方的意圖,於是便以各種手段,各種理由為借口,堵下對方任何要在今日離開雒縣直奔成都的理由,這便是他做官的道理。

「哈哈哈……趙公的好意,

在下心領了,如今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即將告老還鄉,也不必再這樣大費周折。」

縣令臉上笑容依舊,但說出的話卻是讓趙咨有些遺憾。

年近五旬,僅僅是一位縣令,這是讓趙咨沒有想到的事情,但當他詢問縣令的官途生涯時,縣令卻緘口不言,只是一味的勸酒。

沒有辦法的趙咨也就不再問這些,只是與眼前的縣令推杯換盞,一直喝到半夜三更才結束。

「唔……嗝!周縣令今日款待,趙…趙某實在是榮幸之至…嗝!」

「呵呵,趙公今日能喝得盡興,那便是在下的榮幸,最起碼您喝得高興,就是對大漢待客之道的認可。」縣令攙扶著身旁的趙咨晃晃悠悠地走出府衙,並讓兩旁未飲酒的縣吏把他帶到驛館去休息。

「今日就先這樣,明日一早,在下會親自送您前去成都。」縣令在他的耳旁輕聲說了一句,然後便向兩旁的縣吏令道,「來人,把趙公送到驛館歇息。」

說罷,那兩個體格健壯的縣吏走了過來,把喝得醉醺醺的趙咨給抬了過去,一直到聽不到他那模糊不清的話語,縣令才鬆了一口氣。

要說為何縣令沒有醉,那是因為他根本就沒喝酒,旁邊的縣吏是他找來的人,酒壺裏根本就沒有酒,全都是後來換的水。

而趙咨喝的酒則是真正的酒,性烈,是蜀中烈酒的佼佼者,幾樽酒下肚,可能會有種火辣辣的感覺在胃中來回衝撞,但過了片刻,那種感覺就會返到頭頂,形成合力致使頭腦麻痹,也就是俗稱的醉酒狀態。

踏踏踏——

緊接着,跟在縣令身後的縣丞走了過來,只見他雙手一拱:「縣令,這吳國使團此番不打個照面就貿然前來,是不是有些不合乎兩國之間互派使者的規矩?」

「雖說不合規矩,但對方都已經這麼做了,我等還能怎麼辦?就讓那些吳狗等著看笑話嗎?」縣令抬頭遙望天空的月光不禁嘆了一口氣,「如今我已年老,不能再為大漢效力,此番過後,我也要告老還鄉了。」

「你在縣丞任上政績卓著,我打算向朝廷舉薦你為下一任的雒縣令。」

站在他身後的縣丞有些受寵若驚,自己跟了他五年光景,在任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待任何工作都一絲不苟,也因此而受到府衙中人的讚賞。

「縣令,下官不過縣丞,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還請您另擇人才來當這個縣令吧。」

很顯然,他還不想這麼快就當一把手,只因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勝任這一職務,不過縣令卻不是這樣想的。

「你出身寒門,若非家中變故,你的位置不應該這麼低。」縣令回頭瞥了一眼無可奈何地說道,「如今你已經充分證明了你自己的能力,不把你給舉薦上去,我又該把誰舉薦到朝廷呢?」

這個縣丞在任上提出了不少合乎縣裏發展的建議,比如放寬百姓自由度,讓他們都有一定的生活空間,而且加大打擊地方豪強力度,如今已經有不少貪贓枉法的豪強被他親手送進大牢並處死,當地的百姓對他的作為都頗為讚賞。

而他如今也已經年老,怕事,對待任何危險的事情都優柔寡斷,他需要一個手段強硬的官吏來接替自己的位置,這樣一來,雒縣的問題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我……」

「你是羅羽將軍的弟弟,雖然位居文官之列,但總歸是殊途同歸嘛!」

這個縣丞名叫羅蒙,是羅羽的族弟,也是歷史上蜀國最後一任永安督羅憲的父親。

羅蒙聽到這番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這麼多年以來,總想着能夠和兄長一樣征戰四方,結果卻成了一方縣吏,一直打拚到縣丞的位置上。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他也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於是乎……

「下官多謝縣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從街亭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從街亭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吳國使臣又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