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丁承淵終於出人頭地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丁承淵終於出人頭地了

建鄴皇宮。

此時的孫權已經將都城遷到了建鄴,並在這裏執掌國家大事。

來到這裏的孫權起初還有些不適應,但在這裏居住一段日子后,他把曾經的過往與戰敗的事情全都忘的乾乾淨淨,絲毫沒有被那些戰績所影響。

而且,吳國的步軍訓練也已經提上了日程,丁奉受命此任的那一天,特意被陸遜囑託,讓他一定要好好操練兵馬,將來定是他統領大吳的軍隊踏平魏國。

得到萬分信任的丁奉當然要加把勁,為自己的前程搏一搏,畢竟早在建安年間的時候,自己是最晚追隨孫權的,因為自己作戰勇猛,所以才在軍中任一些官職,但大多都是小官,根本沒有接觸到權力中心。

甚至,就連那些與自己幾乎同時加入孫權麾下的弟兄,都成了他的頂頭上司,每次率軍出擊,都是他來當那些兄弟們的副將,而不是主將。

因此,丁奉便在心中暗暗發誓,自己必須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要是再次與機會失之交臂,那以後的未來可就真的沒有任何希望了。

「陛下!大吳步軍已經投入大規模訓練,並根據魏國每次對我大吳展開陸上攻勢的戰法做出了詳細的兵要,以此為綱,訓練我大吳自己的精銳步兵。」

只見丁奉滿臉容光,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試試自己的練兵術能否讓大吳的步兵成為天下強兵。

坐在上位的孫權饒有興趣地問道:「承淵將軍乃我大吳元老,追隨朕已有十餘年,但卻與那些晉身高位的將軍相差甚遠,朕想問問你,你可曾後悔過追隨朕嗎?」

要說後悔,他也有點兒後悔,為什麼別人晉陞的速度這麼快,而他自己就一直在中下層軍官來回遊盪,這是因為天意,還是因為自己實在是太非,以至於自己沒能晉身高位?

「臣未曾後悔過!」

丁奉也就只能違著本意向眼前的孫權拱手回應道:「臣自追隨陛下以來,從未想過能夠身居要職,只是想為陛下獻一份微薄之力!」

「哈哈哈哈!!」孫權嘴上是笑着,但他的雙眼卻是時刻在盯着他的舉動,良久過後,他微微一笑道:「很好,很好……承淵乃我大吳棟樑,日後若逢大戰,朕必以將軍為鋒!」

聽到這番話,站在眾人身前的陸遜不覺有些熟悉,這不是他曾經講給那些將領們的話嗎?

雖說他們都曾當過先鋒,但也得分對時間啊。

諸如赤壁之戰,每個人都是先鋒,如果硬是要說的話,黃蓋作為焚船先鋒把敵軍的戰船燒成了一片火海,其餘將領都是先鋒,從四面八方一同殺去,互不統屬。

此後就是石亭之戰,再就是數次的合肥之戰,也就只有石亭之戰有所收穫,數次合肥之戰每次派個先鋒都覺得是個高危工作,以至於他們都已經聽膩了這些話。

要說畫餅,沒有人比孫權還能畫餅,以前承諾過要讓陸遜成為大吳三軍統帥,使其提領三軍各部,結果現在雖然成了統帥,但軍權卻是在孫權那裏,自己這個統帥根本一點兒用處都沒有。

況且這次合肥之戰,孫權根本就不用他,更別提統領三軍各部北上討伐魏國了。

緊接着,陸遜走上前來向孫權拱手拜道:「陛下,丁將軍如今不過驍騎將軍,統領步軍,恐難以服眾,臣請陛下遷丁將軍為揚威將軍,統領大吳步軍諸部!」

「嗯……」孫權眯了眯眼,他盯着眼前的陸遜,又看了看站在後面的丁奉,心裏做好了打算,然後振起精神對其說道,「著丁奉為奮威將軍,加都亭侯,統領大吳步軍各部!」

這一令,

讓眼前的丁奉瞬間提起了精神,由於自己已經臨近不惑之年,這個時候才被封侯,着實有些晚了些。

但苦苦等待終於還是會有收穫的,只見丁奉痛哭流涕地拜在地上,向眼前的孫權高聲拜道:「臣丁奉只盼今日之事,卻沒想到臣之夙願終於實現,謝陛下!謝陛下!!!」

「臣願以生命向陛下發誓,大吳步軍必會成為天下鐵軍!!!」

這一次,丁奉被徹底地感動哭了。

自己苦苦熬了十多年,今日終於能夠出人頭地,是他堅持了十多年的結果,這十多年等得太久了,久到已經讓他自己都覺得自己並非是那塊料。

但在今天,孫權的正式命令一經下達,讓丁奉的心情瞬間被調動起來,這是他苦苦等待的結果,苦心人天不負啊!

而坐在龍椅上的孫權卻是笑了笑道:「朕如果看不到將軍說的鐵軍,那朕就要好好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做鐵軍!」

卻沒想到,孫權還留了一個後手,他讓左將軍朱桓協助丁奉,卻沒想到自己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居然淪落到協助一個年輕人的地步。

這讓他很不爽,但迫於無奈,孫權的命令他也只能聽從。

「左將軍,朕知你通曉兵法戰陣,尤其是步軍戰陣,朕以你為副,協助丁將軍訓練步軍,朕要在三年內,看到一支全新面貌的鐵軍!」

孫權很是嚴肅地對眼前的朱桓說道。

「臣遵旨!」

這下,有了副手的丁奉顯得更為激動,要知道朱桓是他一直敬仰的將軍,能有他作為協助,那豈不是如虎添翼?

不過,孫權又想到了身為盟國的季漢。

他嘆了口氣道:「如今蜀國的勢力越發強盛,朕有些不安啊。」

「陛下,臣聽聞蜀國有一名年輕小將叫做李休,兩次大戰皆為先鋒大將,乃是諸葛亮最為倚重的將領,奪取涼州之事,便是他提出來的。」全琮這時走了上來向孫權介紹道。

孫權對此有所耳聞,李休其人二十六歲便統領大軍作戰,並以城中兩萬力阻曹真主力十萬兵馬旬月,雖然有魏延坐鎮,但出大頭的是李休,可謂是文武全才。

這不禁讓滿朝文武為之驚嘆,如此年輕的將領便能統領大軍而力阻敵軍主力不退,這得是多麼大的勇氣才能做好的事情?

只見步騭走上前來又說了一嘴:「臣聽聞李休改良農桑技術,他們的糧產與原來的產量多出了三倍,糧倉都已經被裝滿了!」

剎那間,眾人頓時陷入了沉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從街亭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從街亭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丁承淵終於出人頭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