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備戰出兵

第二章 備戰出兵

「慢!」

忽然,正當李休轉身離開營帳的剎那間,諸葛亮猛然叫住即將踏出帳簾的李休讓他暫留片刻,自己有些問題要問問他。

本就對這個世界陌生而又不熟悉的李休聽到諸葛亮如此叫聲當然緊張不已,但他也不敢繼續向前走下去。

於是李休拼盡全力定下身心轉過身體又走回剛剛他站在的那個位置向諸葛亮躬身抱拳道:

「不知……丞相叫住末將有何見教?」

「哈……孝然莫要緊張,亮只是想提出一個問題,想讓你來回答一番。」諸葛亮那雙炯炯有神的丹鳳眼仔細打量着眼前有些不太尋常的李休微笑着說道,「若是你來坐鎮街亭,有幾分把握抵擋張郃一月?」

說到這裏,驟然間營帳之中溫度降至冰點,此問題對於年紀輕輕的李休確實是個很困難的問題。

倘若回答得太過絕對,自己在戰鬥當中失誤打的就是他自己的臉,但如果反之未免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輕。

很顯然,諸葛亮拋出來的問題角度十分刁鑽,倘若將這個問題拋給同樣李休這個位置的校尉來回答的話,估計大多都會回答連十天都抵擋不住。

而李休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神經不知搭錯了哪根筋,居然敢面對當朝丞相說有七分把握擋下張郃。

拂拂——

營外一陣清爽的春風吹來使人享受不已。

剎那間,這座營帳的氛圍變得越發奇怪,每當諸葛亮提出一個問題想要難住李休,而李休卻偏偏劍走偏鋒把最困難的問題簡單化。

一時間,諸多複雜與無法解釋的問題皆迎刃而解。

或許是他自己長期以來將一身才幹埋藏在心,待有朝一日再顯露出他的光芒,這樣的人往往是最有潛力的。

「既如此,末將能否前去調動麾下兵力前去街亭戰場?」李休在一一答完諸葛亮的問題之後,在這一刻他終於將自己現代的內心穩定在這個時代之中。

恍然間,諸葛亮有些對這個年輕人感到好奇,但卻又不知道哪裏有特殊之處。

而當他抱拳提醒自己的那一刻,自己那獃滯的眼神忽然變得和藹,手中羽扇緩緩揮動示意其走上前來,而後將剛剛寫好的一道軍令遞給了他,李休見狀深深一拜:

「唯!」

望向他的背影,諸葛亮依舊有些意外,他在出征前曾卜算過一卦,卦象所言:「麒麟出天水,貔貅顯漢營」。麒麟這隻瑞獸還好說,姜維此人被天水中人稱為「麒麟兒」,但這貔貅又是誰?

「貔貅者,帝寶也。昔漢武劉徹曾聞貔貅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封為「天祿獸」,專為帝王守護天下財寶。亮觀李休面露吉色,談吐間雖緊張急促,但卻不失果斷堅毅……」

……………

此時,李休隨着腦中記憶來到本軍營帳麾下,看到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忽然變得有些拘束起來。

但營中諸將看到李休前來,左右紛紛向他躬下身子抱拳行禮,這讓他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參見將軍。」

「諸君免禮…免禮!」李休很顯然還不太適應這種說話方式,但他根據記憶也已經了解到眼前這些將領們的大致情況,於是他略為自然地走到案前撩動披風轉身面向帳內諸將回應道,「曹虎聽令!」

卻見站在右側首位面色古黃,身長七尺九寸,生得孔武有力,腰間橫挎一柄環首刀威風凜凜的百夫將曹虎走上前來抱拳應道:

「末將在!」

「速點一千軍馬於營外集合!」李休在他腦海所想的指引下,

一切命令與調度分毫不差,相對於剛剛人地生疏,現在就顯得輕車熟路。

其中不明所以的將軍忽然面露疑色,也包括曹虎在內的幾個將領有些不理解為什麼要把這一千人調出營去?

見眾將疑惑不解,李休也就只好走到他們身邊為其傾囊倒篋,把這件事情的事因經過大致對他們道出一遍。

諸將聽罷,如此艱難重任壓在他們的身上着實令人難以接受。站在曹虎身後的羅羽也覺得有些不妥:

「孝然,就憑我等兵力要與那參軍合流,姑且不說能否順利兵合一處,就看他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樣,我等想也是白搭啊!」

「大哥,既然小弟在丞相面前誇下海口,那我等就要認真緊張些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李休盯着眼前這位被他稱之為「大哥」的羅羽很是嚴肅地說道,「倘若我等與王平將軍順利匯合併拖住張郃一個月,或許這十天我等會全軍覆沒,但能以小代價換取丞相北伐大勝利,諸君認為值或不值?」

雖然帳內這群人很想反駁李休那冒險的策略,但是他已經向丞相請命去街亭支援馬謖,這件事情就不可能再去改變。

身為李休兄長的羅羽無可奈何地緩緩嘆息,自己清楚已經勸不住這個弟弟,那何不如賭上一把?

「既如此,那為兄就陪你闖上一闖鬼門關,記着你要是活下來了,逢年為兄忌日要給我燒些香火錢。」羅羽見自己這個表弟去意已決,身為兄長的他自當勇猛精進敢為人先,若是自己戰死沙場,也別忘了給他燒些錢。

說罷,李休臉色沉默,整座營帳頓然化為他記憶中的「家」,想當初羅羽與李休兄弟二人共投軍旅,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吃穿、一起打仗,真到最關鍵的時刻還是自家兄弟能夠成為自己的靠山。

「傳我軍令,出兵!」

剎那間,他猛地從記憶中的溫馨掙脫出來,自己清楚不應該再被束縛在這樣的過往沉浮。

無論是古代的李休還是現代的李休,他只記得自己只不過是萬千人中的「幸運兒」,自己的目的只有一個——追隨夢想而前行。

況且方才諸葛亮遞給他一道軍令讓李休不明所以,打開后才明白這道軍令的良苦用心。

有了它,李休就可以在街亭戰場便宜行事,到時候馬謖即使是不聽眾將勸說,憑這道軍令在手,他想不聽也難。

這或許就是他的契機,平步青雲的機遇。

踢踏踢踏——

在他下令出兵的一瞬間,帳內諸將同聲答「唯」,李休徑直走向帳簾旁取下佩劍,身後八將皆神采飛揚意氣風發,這將是他們出征北伐以來面臨的第一次大戰,當然,是生是死還需看天命如何。

天空湛藍,如海滔天,碧波蕩漾。

放眼整座大漢軍營戰刀霍霍、殺聲滔天,各營兵馬都在摩拳擦掌緊鑼密鼓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李休率領麾下八將以及一千精卒來到轅門之外,剛想對這群「陌生」的將士們說明此戰兇險萬分,但卻被一支裝備精良軍隊的步踢馬踏蓋住了聲音。

踏踏踏——

「出征!」

卻見一員老將臉色面若重棗,髯長一尺,其身着雁翎鎖子甲,手持一桿九環金背刀,胯下黃鶴翻雲駒,生得氣勢威面八方。此人被李休看得目瞪口呆,而腦海中閃過的名字卻讓他更為吃驚。

「此人就是魏延魏文長?!」

「喂,孝然!」魏延這時看到率軍出營的李休忽然對其喊叫道,「聽聞你的部隊被丞相特許追隨幼常前去街亭,你小子又給丞相灌了什麼迷魂湯了?」

見魏延與自己搭話,李休也只是尷尬一笑,然後臉色變得頗為正經地對其抱拳回應道:

「因將軍與高將軍分別駐紮街亭以東與列柳城一帶分身乏術,因此末將便主動請戰隨參軍身後而前往街亭助陣。」

「哇哈哈哈!!!嗯,老夫一直向丞相讓你來我麾下任職,可他呀,就是不幹!沒想到就憑你這三寸不爛之舌也能說動丞相前去街亭,老夫沒看錯你。」魏延不覺被李休的言語感到興奮,心想不愧是自己看重的年輕人。

當然,此戰他們將要面對的不是魏國雜牌軍,而是張郃率領的主力軍,因此馬謖要承受的壓力要比各部都要大。

所以魏延也在擔心王平能否勸住馬謖,不過有了李休的一千人助陣,再有他丞相親兵身份在旁,馬謖應該不會做出一些讓人感到出格的事情。

緊接着,李休便短暫拜別魏延使其先行離開,自己則是轉身看向眼前眾軍高聲令道:

「此番出兵街亭,乃我一人力爭得來,想必諸君不理解我為何這麼做!但我要告訴諸君,此戰成敗關鍵在於我等,守住街亭一月將是大功一件!汝等將會是大漢北伐的頭等功臣!話不多說,出發!」

說罷,李休調轉馬頭朝着東北方向策馬而去,身後一千精卒各持兵刃大旗緊隨跟上。他們或許不知道街亭之戰將要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場面,而身為穿越客的李休卻是非常清楚,想擋住張郃並非易事,但有那封軍令可就猶未可知了……

嘩啦啦——

漢軍旗幟迎風招展,李休提劍策馬意志堅定的走在大軍最前方,倘若自己能夠守住街亭挽回此戰大敗的戰局,天下大勢能否就會因此而改變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從街亭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從街亭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備戰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