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工作比較忙

十月份工作比較忙

布列提人已經有對大漢用兵的念頭了嗎?

這個念頭一出,李雲棠的精神一下子緊繃了起來。

不是他太過敏感,而是這本書在歷史、地理、軍事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價值;甚至在前世,此書被一位著名歷史學家譽為「古往今來最重要的歷史軍事地理著作」!

而李雲棠第一次聽說這本書,還是因為一則歷史故事:

某年,黃埔常校長調集大軍,試圖像清軍於大渡河畔圍殲太平軍石達開部一樣,將那隻承載着希望的軍隊,剿滅在安順場。

可人與人畢竟是不同的,圖書管理員的學識遠勝於石達開,博覽群書的他據說是從上得知,大渡河上有一座瀘定橋,從那處可以過河,跳出包圍圈。

後來的戰鬥眾所周知,戰鬥的記載甚至被選去了課文上,名為——!

……

但很久以後李雲棠才知道,成書的14年後,瀘定橋方才開始修建,因此這事大概率為後人杜撰;但既然用這本書來編這個故事,也足可見此書在地理軍事方面的地位。

不過有一件事情令他頗為困惑,這的作者顧祖禹,是因痛惜明朝不會汲取古今用兵成敗的教訓,才寫下了這本對於山川險易、古今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之跡,敘述非常詳盡的著作,以便為未來的反清復明的大業作出貢獻。

可一百多年前,漢家江山已被太祖皇帝廓清寰宇、一掃腥膻,這本書怎麼還是被創作出來了呢?

張憲秋看着李雲棠臉上露出疑惑,還以為這位天使未曾聽說過此書,於是接着解釋道:

「昔日太祖皇帝尊奉明帝討伐東虜,天下間致力於驅虜的義士,聞之皆紛至沓來,此書的作者顧文慎公便在其中。」

顧文慎公?愣了一下后,李雲棠方才意識到,這應該是大漢朝廷賜給顧祖禹的謚;張憲秋並未留意前者神色變化,嘴裏還是繼續介紹到:

「太祖皇帝知人善用,更兼顧文慎公熟稔地理、通曉軍事;因而軍機戰策,多有顧公於其中參贊謀划。

顧文慎公從太祖轉戰南北,凡數十戰,屢有功績;每克一地,便先收攬其地縣誌,而後總覽城廓山川,稽問道里關律,以明縣域沿革,山川形勢、關隘道津。

后太祖克服神都、論功行賞之際,顧公拒不受祿,辭官歸家,潛心著書,寫下了這部洋洋洒洒三百萬言的!

其書一述歷代州域形式,二明山川河流變遷,三敘山川關隘戰守之利害,更附國朝總圖,各省分圖及河運、海運、漕運之圖。

讀罷此書,足可言大漢天下之堪輿,存乎一心!」

「張局總的意思是,布夷此舉,意欲圖謀我大漢疆土?」李雲棠越聽越是心驚,若是這套書真的被帶了出去,那後果可太嚴重了!

「眼下應是不會。」

張憲秋緊接着便寬慰了一句,臉上的神色較李雲棠而言,要緩和不少,說話的語氣更是中氣十足:

「他布夷憑什麼圖謀我大漢,就憑在那天竺招募的幾萬土人所編練成的土軍?那些烏合之眾,絕非國朝平緬軍之敵手;守御天竺諸處、平定土人叛亂尚且乏力,又有何餘力進犯天朝。

再言布列提國去大漢萬里有餘,走海路尚需半年;暫且不論布軍戰力如何,如從萬里之外遣兵、舉傾國之力征伐大國,那布列提人就不管泰西局勢了么?

他們難道不怕,

那弗蘭斯再出一位那坡里嗯?

聽說弗蘭斯之百姓,無不懷念其舊主那坡里嗯,而此人尚有侄輩流亡他國;倘若布夷一意孤行勞師遠征,一旦時局生變,那坡里嗯之侄振臂一呼,想必應者如雲!

如此一來,布夷剛剛在泰西諸國之間建立的均衡態勢,則有傾覆之危!」

「拿破崙三世貌似跟我現在差不多大,指望年紀這麼小的一個廢柴,去恢復弗蘭斯第一帝國的榮光么?」

李雲棠心中暗暗反駁了一句,雖然拿破崙三世確實是依靠「拿破崙」這個姓氏當上的總統,但人家跟布列提國的矛盾,卻沒他叔叔當皇帝時那麼大,甚至後來兩國還一起揍了毛子。

但另一方面,李雲棠又不得不承認張憲秋前面的觀點——老皇帝前瞻性地攻滅東吁,將其國變成了大漢的緬甸都司,駐紮在緬甸的漢軍,就對天竺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短時間內,駐紮在天竺的布軍應處守勢,要是敢出來,說不定被在側的漢軍偷了家。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漢軍,尚保留着相當的戰鬥力,起碼有些十五萬以上的合格封建軍隊。

軍備方面,雖然大部分依然裝備的老式燧發槍,但已經零星地開始研發、試用擊發槍,前裝滑膛炮的技術,則與西方不遑多讓。

而戰鬥意志方面,則比「見賊而逃者為上勇,望風而逃者為中勇,誤聽而逃者為下勇」的那批人,高到不知哪裏去了。

雖然說破了大天也是封建軍隊,但封建軍隊之間,也有差距!

在李雲棠的記憶里:英國人的對手中,-其他諸如錫克、波斯、祖魯、緬甸、蘇丹、阿富汗等國,都或多或少給英軍造成了一千至幾千不等的陣亡;唯有我大清這個特例,一場戰爭下來,殺敵兩位數。

而漢軍有平緬的戰績在前,若是以英緬戰爭為對比,漢軍應不比現在的天竺布列提軍要差;當然,歷史有了些許改變,大漢朝還沒建立的時候,太祖皇帝便着手經營緬越,其地久沐漢化,滅東吁的阻力,比歷史上要小許多。

「天使,布夷近期或許沒有覬覦我天朝的打算,但收集一類的書籍,顯然是對我朝有所遠謀!」

見李雲棠緘口不言,臉上表情確實變幻個不停,張憲秋終於還是出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前者也很快給出了答覆:

「張局總與我所見略同,我這就回宮,將此事上稟皇爺,定要勸得皇爺知曉嚴查入境之布夷,以及遣使通傳至各省、各都司,嚴禁此類書籍流出!」

「天使且慢,布夷竊書一事尚屬遠慮,眼下卑職這裏,或許有一樁近憂,天大的近憂!」

張憲秋一手拉住了意欲離去的李雲棠,聲音陡然提高了半調,而另一隻手則從懷裏掏出了一疊毛了邊的羊皮紙,同時又介紹到:

「此布夷之航海日誌,其中有處蹊蹺,卑職不得不重視!」

航海日誌?

李雲棠不知什麼事情這麼嚴重,望着那疊黃紙最上面一頁上所寫的單詞「logbook」,臉色逐漸陰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
上一章下一章

十月份工作比較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