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博士畢業第三節如果當年

第十章博士畢業第三節如果當年

老田後來終於在外審申請書上籤了字,三個月之後,我也順利地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成為他當博導十多年以來,畢業的第三個博士。答辯結束的當天晚上,我約了在成都的幾個同學聚會。以前每次回成都,都不怎麼敢去約同學,因為博士沒畢業,而且感覺有些遙遙無期,害怕別人問起來無言以對。這次終於畢業了,揚眉吐氣,所以才勇敢地約了大家。我們先在一家古色古香的餐廳聚了餐,我在網上訂的包房。結果李洋最早來了,他現在已經是成都周邊某縣交通局的局長,有專職司機接送,司機送完他先回去了。看到我們陸陸續續地進來,李洋一臉不悅:「老子從郊縣過來,一個多小時呢,這麼早就來了,你們倒是好,在成都的還來得這麼慢。」隨後我拿起了菜單,轉而交給羅剛:「剛哥你來點吧,記得當年本科時你還參加過學院組織的廚藝大賽呢,這個你最擅長了。」於是羅剛翻開菜單點起了菜。「來來,大家先喝點茶,吃點瓜子哈,多謝大家今天能來捧場。」我主動張羅了起來。幾個同學也好久沒見都很開心,談起以前上大學的很多趣事,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李洋照例成為全場的活寶:「王小草,一會吃完飯怎麼安排,請洗腳不。」

「洗腳沒問題,呆會吃完飯我讓廚房提桶水過來,我親自給你洗。」我說。

眾人齊聲大笑。「博士畢業了,說話就是有水平吶。捨不得就算了吧,還找借口。我今天是因為李丹才來的。」說完這話,他又跑到我班當年的班花李丹身邊坐下。李丹是全場唯一的女生,成都本地人,當年在我們班真是陰星人物,人長得漂亮,學習成都又好,本科畢業后保送讀了碩士,現在在設計院做行政管理。想當年我對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她要是讀博肯定早畢業了,可她沒走這條路。而我這種本不適合讀博的,卻堅持到了最後。人生,有時真的是很戲劇呀。其它的幾個同學呢,畢業十多年了,大家變化也都挺大。

李洋碩士畢業后在成都交委當個科員,蟄伏積累了幾年,去了郊縣當副局長,今年提了正職,在仕途上也終於有了一步大的跨越,成為主管領導了。李洋雖然外表有點玩世不恭,但是工作能力其實是挺強的。當年大一他就是當班長,而且當得也不錯的。李洋平時為人處事方面做得都很周全,做公務員最重要的不就是看這個嗎?而且李洋是交通運輸專業科班出身,在交通局工作專業也對口,屬於典型的專家型領導,未來前途真是不可估量呢。

羅剛碩士畢業后也有機會進高校的,但是他選擇了企業,而且是自己在人才市場找的,沒有通過校園招聘會,而且他還沒有從事交通運輸行業,而且大膽地跨行業做了安全管理工作。這幾年換了幾家公司,每次跳槽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聽說現在一個月工資也用好幾萬。當然他的職場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跨國油氣開發公司,待遇是還可以,但是工作的環境很不理想,是在離成都很遠的山區,油氣開發肯定不會在大城市。那時候羅剛每次回成都,小汽車加坐火車,單程都是五六個小時,真的很磨人,要是羅剛堅持了三年多,當初他是這家公司學歷最高,為了適應國際化的工作方式,他專門跑去上了英語培訓班,後來可以流利地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和彙報。積累了幾年專業經驗后,練就了一身本領,他就跳槽到成都了的一家大型國企,幾年後又跑到外資企業安全管理部門的主管。每一次跳槽都伴隨着工資待遇的上漲,羅剛的活法,讓我相信真正的鐵飯碗並不是找一個穩定的單位,而且是有一種穩定的技能。他是能在市場經濟上很好地活下來的人。

在鐵路設計院的鄭永高工評了好幾年了,前幾年一直在海南工作,修建環島高鐵,在外面辛苦了幾年,回來沒多久就提幹了,他現在是院裏的一個設計所的副所長,下面管着二十多號人,完全可以獨擋一面了。聽說鄭永還拿過行業的一個全國性獎項,馬上要評教授級高工了,這可相當於大學里的教授博導,四十歲不到的鄭永,雖然沒有讀研究生,可是以他行業積累的豐富的項目經驗,讓他同樣能成為行業有影響力的專家。

在瀋陽鐵路局工作的小軍也來了,我笑着問小軍,你不是為了吃這頓飯專門來成都的吧,他說當然不是,他們單位組織業務培訓,培訓地點就在交大,所以他就趕上了這頓飯局。小軍現在幹得不錯,現在是單位的業務骨幹,在調度所主管一攤子事。去年春運期間,他還上了一次新聞聯播,穿個西裝接受採訪,對着鏡頭不慌不忙地,介紹他們調度所如何在春運期間調整列車出行圖。

好像每位同學都有較大的進步,反觀自照,看自己,真的有點自慚形穢。畢業后一直在學校工作,單位到是很穩定,個人技能的提高卻極其有限,在市場經濟上的生存能力幾乎沒有,工資收入也不高,想想真是自己耽誤了自己呀。

有時我在想,如果當年,沒有進高校,我會走出一條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呢?

當年我也有機會做公務員的,而且當年碩士學歷算是高學歷,進交通局只需要面試就可以,但是我沒有選擇。因為讀碩士期間,我在成都周邊一個縣的交通局掛職鍛煉了半年,半年的體驗讓我覺得我並不適合做公務員。做公務員極其考驗人的性格和情商,感覺這種單位的人情事故,人事鬥爭太厲害了,簡而言之,就是複雜。大量的精力,是在處理人事關係。而我嚮往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我的性格不夠圓融通過,情商也不夠高,估計會在公務員系統會活得很辛苦。

去設計院倒是相對純粹一些,重點是把技術做好。但是設計院存在着經常出差,工作強度高的問題。我又擔心我的身體素質能不能跟得上,我腸胃不好,睡眠不好,常年跑工地和加班,會不會累出病來。而且,就是技術而言,我也不是在喜歡鑽石技術,讀書時很多課程設計都是跟着別着合作,矇混過關的。設計院拼的主要是技術,我會不會幹得很得心應手呢?難說。所以我也沒有選擇去設計院。

去企業上班嗎?當前我到是有機會去江西南昌的一家國企的。可是當年我年輕氣盛啊,一心想去一線城市打拚,不甘心在小地方窩著,覺得好男兒志在四方,一心想在大城市混出一點名堂來,期待着有一天能夠衣錦還級,榮歸故里。。

思來想去,我以進大城市的大學為職業目標,一個是安逸舒適,二是名聲好聽些,三是在大城市機會多。最後也順利進了廣州的高校。卻發現面臨收入低,單位科研平台差,自身科研能力不夠的問題。是我的選擇錯了嗎?從剛工作的前幾年來講,似乎是的,因為收入低,平台差,自身能力有限,導致我工作這六七年幾乎止步不前。而其他同學則因為有好的平台,幾年下來,每天一點點進步,日積月累,進步就會很大。

事到如今,我也不可能再選擇別的職業。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在高校工作的出路和前途在哪裏呢?向那些優秀的教授看齊吧,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教書育人是本職工作,也是情懷所在了。從事科學研究則才助於評職稱,職稱高工資也高,也有利於拿更多的項目。總的還說,前途還是光陰的,不必盲目和他人攀比,你所擁有的,或者正是別人所羨慕的呢,把握當下,做好自己吧,加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博士班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博士班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章博士畢業第三節如果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