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速之客

第15章 不速之客

當北風一陣緊似一陣,最後幾片秋葉在樹上搖搖欲墜的時候,東丹王越來越感覺到時間的急迫。從皇都傳來的消息說那裡的軍隊正在集結,陸續有十餘萬兵馬進入城郊兵營,緊鑼密鼓地進行整備操練。兩年多前,新即位的年輕皇帝雄心勃勃,發兵平烏古叛亂,取得全勝的同時,大張旗鼓去打定州。然定州之戰打了一年,最後大敗而歸。契丹軍隊還從來沒有敗得這麼慘過,全力援救的王都自焚身亡,契丹援軍主帥被活捉,押到洛陽當街砍了頭,十幾名主將被俘,至今沒有放歸。據說皇帝非常後悔,從那之後,收斂了鋒芒,再也沒有進行大的對外軍事行動,忙著在國內變法改革、振興經濟、休養生息。現在忽然調兵是要幹什麼?國內,邊疆的部族叛亂不是沒有,但只是小打小鬧,地方官查看朝廷風向,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國外,入侵的威脅只能來自南邊,而後唐正忙著打兩川,無暇北顧。東丹王猜想用兵的目標只能是東丹了。

這天宰相郭仙成奉命覲見,正在帳中不安地踱來踱去的東丹王一見面就抓住宰相的衣領吼道:

「孤要的糧食絹帛呢?已經立冬了,收上了幾成?什麼時候收齊?孤要的軍隊呢?兵營里為什麼還是空空蕩蕩的,操練的人馬只有那麼少的人?」

郭仙成的臉皺成一團,心裡苦不堪言,想說王上既想做仁君,又要人要錢要糧,神仙也做不到,口中卻說道:

「王上,微臣恨不能生出十雙手,一天有二十四個時辰,總算沒有白忙,到現在,能收的稅都收上來了,為了完成任務,不得不用嚴刑厲法,砍了上百顆人頭。農民的田賦、徵調、力役、雜賦,一樣都沒少。可是耕地縮小,人口少了十之八九,王上又嚴令新移民不徵稅,老戶兒不加稅,可征的就這麼多。這是再英明遠見不過的,總得給百姓留下活命口糧和種子,不然東丹怎麼繁盛起來呢。數兒是上報過王上的,王上查查,有沒有少。王上命加征商稅,可是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土地房屋沒人買賣,煙酒茶沒錢買,開礦、曬鹽的都跑光了,剛開始回來收拾攤子重新開張。過去商稅和土地稅各占朝廷收入的一半,現在商稅連土地稅的一半都收不上來。」

耶律倍聽得頭昏腦脹,面對宰相的頭頭是道說不出話來。他懂事以後就只做了十年太子,一直跟著父皇南征北戰,想的都是軍事韜略排兵布陣,從來沒有管過軍需糧餉、戶部賬目。如今統治一個國家,才知道財政是根本,事事離不開銀子,銀子從哪裡來,銀子不夠花怎麼辦,讓他束手無策。昨天仁部,也就是戶部主事的侍郎來報告,哭哭咧咧地叫苦說,今年收的稅,刨除朝廷王室開銷、官員俸祿等等必須的項目,能拿來做軍餉的還不夠目前軍隊要的零頭,各地平叛的軍隊天天催餉,說再發不出來就要鬧兵變了。新招的兵馬別說人數不夠計劃的一半,就是目前這些人,答應的餉銀拿不出來也集合不了。他今天立即找來郭氏責問,沒想到解決不了一點問題,反而更添加煩惱。他原本還指望能有其他收入來源,比如佔領更多土地得到新的稅源,從外國得到援助,實在不行還可以從皇都借。可是也都落了空,戰事沒有進展,外國援助都是空話,和朝廷的關係越來越緊繃。耶律倍失望地甩開手,冷峻道:

「那就是說,沒有辦法可想了?」

「實在是該用的法子都用上了。」

「那好,既然如此,孤只好不平叛了,也不擴軍了,坐等東丹亡了。或者還有一條路,就是重新啟用耶律羽之,孤隱居醫山享清福,由他依附上國,讓東丹國名存實亡。」

這話直戳老郭的心窩子,真那樣的話,國王可以頤養天年,他可就要被抄家滅族了。如果說在東丹王歸國之前,他還可能有一條生路的話,經過這半年的重掌大權,以收稅不利、剿匪失敗等各種藉口殺了、抓了一批政敵之後,那條路就徹底堵死了。現在他比國王更加需要孤注一擲。郭氏一咬牙說道:

「只剩一個法子了。微臣帶頭,讓官員認捐,為王上分憂。」

耶律倍看著瘦了一圈的宰相,原本又高又胖、白皙滋潤的俊美丰儀不見了,變得又黑又瘦、鬍子拉碴,知道他盡了力。可是提到認捐,又想到郭氏掌國多年,都說他富可敵國,家財比王府內庫還多,冷笑道:

「看來孤沒有用錯人。多餘的話不必說,都是明白人。以後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現在是困難關頭,大家要同舟共濟。聽說李存勖的劉皇后不肯拿內庫的銀子出來用做軍餉,落得國破家亡。孤不是那種人,已經命王府內庫將帳本交給戶部,併入國庫。丞相捐多少?」

郭氏怔了一怔,他沒有想到東丹王竟然交出了內庫,將原本想的數字吞下肚子,吭哧了半天紅著臉說道:

「臣也傾囊而出,讓管家把帳本交出來,微臣不管家,不知道細數,估計全加起來,折成銀子有二、三萬兩吧。」

他既不想也不敢捐得太多,捐多了不但心疼,更是授政敵以把柄,坐實了巨貪的罪名,更能要了他的命。他家的賬本有好幾個,管家手裡的一本只是全部家財的九牛一毛,另有一本在寵妾枕頭底下,最要害的一個,則鎖在密櫃里,除了自己誰也不知道。還有不少家財分散到了成家出嫁的兒女名下。

東丹王一聽這個數字就恨不能立即下令抄家滅門,他聽說養一個騎兵,就是在契丹戰馬自備的兵制下,一年也最少要五十兩銀子,兩萬兩隻能養幾百兵馬。宰相頂了頭,其他人遞減,像這樣下去,所有官員就是認捐,銀子加起來也最多養一兩萬兵馬,頂個屁用。可是殺了姓郭的更沒有人替自己出力了,現在不是陣前換帥的時候,只能等等再說。於是道:

「丞相好慷慨,不是要錢不要命的人,你好自為之吧。別的都交給你和戶部去想辦法,但本宮的親兵兩萬人和遼陽府的衛戍軍兩萬人,無論如何這些人的軍餉不能拖,三天之內必須發下去。」

儘管擴軍徵兵進展不利,但好歹已經補齊了國王要的兩萬親軍。按照規定,東丹王的親軍只能有一萬人,但天高皇帝遠,耶律倍要兩萬沒有人能攔著。這支國王親軍是按照皇帝身邊皮室軍的標準組建的,個個年輕力壯,身家清白,集中以後嚴加訓練,軍餉裝備更是一點不允許馬虎。見郭氏勉強點了頭,耶律倍頹喪地揮揮手:

「你去吧!」

丞相離開后,東丹王頓時覺得筋疲力盡,倒到窗下一張木榻上,拿起榻几上備好的水煙斗。進來換茶的小宮女立刻上來拿火摺子幫他點著,跪在旁邊捶腿伺候。耶律倍閉著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慢慢地從鼻腔里送出一口氣,辛香的氣味讓腦袋陶醉,驅除了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煩惱。他的眉頭略略舒展,剛剛吸進第二口,就聽見侍衛在窗外氣急敗壞地喊道:

「王上,有人求見!」

耶律倍昏昏欲睡,連罵人的力氣都沒有,全當沒聽見,又從鼻子里噴出一股煙。忽然就聽臉跟前有人笑呵呵說道:

「王上,請恕在下冒昧,不請自入了。」

耶律倍猛地睜開眼睛,只見一個人站在榻腳,向前俯身,一張臉正對著自己的腦袋。明媚的陽光從外面透過窗紗射進來,照得清清楚楚。這人四十多歲,臉圓似餅,小眼如豆,膚色蠟黃,鼻頭扁圓,耳朵後面的兩條小辮子耷拉到腮邊,相貌實在不怎麼好看,可是笑容讓這張臉顯得慈眉善目。

耶律倍將玉嘴銅頭的竹制煙桿啪地丟在榻几上,一骨碌坐了起來,一臉驚訝道:

「覿烈,怎麼是你?」

耶律覿烈是耶律曷魯的弟弟,耶律羽之的哥哥,可他們都不是一個母親所生。他們的曾祖父和阿保機的祖父是親兄弟,到了阿保機這一代,是隔了三代的從叔侄。曷魯是阿保機的第一謀士、開國功臣,官至於越大丞相,他死後皇帝繼續重用他的兄弟,覿烈長期跟隨太子南征北戰,做過他的副將和前鋒,打渤海時也是太子的麾下。二人既是君臣又是兄弟還是摯友。覿烈一直被人視為太子親信,人們甚至傳說如果太子登基,覿烈就會成為丞相。耶律倍去行營奔喪時覿烈和他一起離開東丹,後來一直留在皇都。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就是皇帝任命的南京留守。東丹王記得這項任命宣布時自己正被困在皇都,兩人曾經有過一次對話。東丹王沒好氣道:

「恭喜你啊,什麼時候你這個南京留守走馬上任呢?」

覿烈尷尬笑道:

「我這個南京留守只是個虛名,有你東丹王在,我上什麼任呢?」

這個任命不能不令覿烈感到難堪。聖旨宣布「升東平郡為南京」,而東平郡就是在故遼陽城基礎上建的遼陽府,朝廷在此之前已經下令移民,將渤海故都忽汗城等處的居民全數遷移至此,並在城中修建了王宮大內。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但事實上遼陽府就是東丹國的新國都。東丹國既是一個獨立的藩國,它的國都怎麼會同時是宗主國的一個京都呢?這樣說來,東平郡的首長是契丹的南京留守還是東丹國國王任命的首府府尹呢?當時耶律倍人身沒有自由,連自己的生死去留都決定不了,不要說去向太后和皇帝提出質疑和抗議了,只能對覿烈發泄不滿。他嘿嘿冷笑道:

「接下來朝廷大概就要宣布東丹國變成南京道了。」

覿烈想說不可能,那樣的話東丹王往哪裡擺,可是這會戳痛東丹王的自尊,換了個說法道:

「不會的,東丹國是先帝宣布建立的,是東丹王的封國,怎麼會變成南京道呢。」

「怎麼不會,變的東西還少嗎,我這個太子都不算數了,東丹國算什麼。」

因為覿烈是自己人,耶律倍說話便少了顧忌。覿烈嚇得去捂他的嘴,說道:

「圖欲,你怎麼還是亂講話,要不是你說話不管不顧,怎麼會得罪太后呢。皇上算是仁厚的了,為什麼要我當這個南京留守,就是知道咱們關係好,不會鬧出亂子來。事情壞都壞在一幫小人身上,他們既然站了邊就要把對手整死,不能讓對方有翻身餘地,整天變著法挑撥離間,說什麼斬草不除根,必留禍殃。皇上罵他們,他們總覺得皇上是故作姿態。圖欲,你相信我,我對你和從前一樣。當時太后讓大臣們牽馬站隊,我就站了你這邊,恨只恨小人太多,改變不了太后的決定。現在只要能做到,我絕不會讓你為難。」

也許真像他說的,皇帝心裡也將南京留守當作虛名,所以東丹王得以歸國,覿烈一直留在皇都沒有到遼陽府就任。可是現在在這個敏感時刻他突然出現是幹什麼來了呢?覿烈見東丹王一臉狐疑,一屁股坐到榻上,隔著榻幾面對他笑著說道:

「我來看看你總成吧。」

如果不是他的南京留守身份,耶律倍也許會信,然頂著這個頭銜,又是在這個時候,他才不信覿烈會千里迢迢跑來只為探望故人呢。

「無緣無故看我做什麼?」

覿烈還是一副憨厚的笑臉:

「你撤了羽之,重用那個混蛋,招兵買馬,暗地和外國聯絡,你以為太后和皇上是瞎子不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捺缽王朝之遼太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捺缽王朝之遼太宗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章 不速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