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宮

第1章 入宮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不覺時光到了1410年既永樂八年。

一天幾頂華麗的轎子進入了金磚碧瓦,龍樓鳳閣的大明皇宮。映入眼前的是一望無盡,逶迤不絕錯落重迭的宮殿,飛檐斗角展翔雲霄。無形之中顯示出的帝王威嚴,高高在上的天子之氣,讓人不覺頓生敬畏之感。著甲佩刀的宮中侍衛早已識得此轎中坐着的是何等貴人,此乃當今皇帝朱棣的親家母,河南永城來的彭城伯夫人,既皇太子妃張晗的母親。

河南永城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城,張家是城西的大戶人家,只有極少數的知底細的人才知道他們本是全真武當派掌門張三丰的族人。張家之所以顯赫那也是憑本事來的,因戰功卓著被太祖皇帝封為彭城伯的張麒,他的女兒張晗於洪武二十八年進宮選為燕世子妃,有「女中堯舜」之稱。他的兩個兒子俱為武將,,多年來跟隨燕王朱棣南征北戰立有不世功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彭城伯夫人她可不是一人來的,隨彭城伯夫人進京的還有一個小女孩,她就是不滿十歲的河南永城主簿孫愚之女孫若薇,乳名傾城。

這傾城小姐,她是在剛滿一周歲時隨父親來到永城的,父親因彭城伯的舉薦任永城主簿,是個文官,主要是替地方官府掌管簿籍、印章,書寫文書等。孫家舉家從山東遷來永城在孫廠居住,由於和張家交好,時常往來,彭城伯夫人很是喜歡聰明俊秀,知書達禮的小傾城,所以經常在進宮時看到外孫朱瞻基,就會當着已身為皇太子和皇太子妃的女兒女婿的面,對小傾城讚不絕口,致使二人一致好奇,便奏請父皇朱棣,說皇長孫朱瞻基即將要行冠禮了,須得替他預備挑選個合適的女孩兒,想讓傾城進宮一見。

不用說,皇家和平民一樣,也有一些沒有必要讓外人知曉的私密家事,想當初太祖皇帝朱元璋東征西戰馬上得天下,但他並沒有忘本,他知道勝利的取得靠得不只是武力還要有智慧。那些在關鍵時刻指點迷津的佛門高人是他的智囊,他的恩師張三丰在他招兵買馬實力大增,卻缺少將帥之才時派給他的八千武當弟子助他統領千軍克敵制勝。所以在他權定天下之後給他的二十六個兒子都請有佛門高僧為師。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四皇子朱棣從小沒有留在父母身邊,說是回安徽鳳陽老家陪皇爺爺去了,其實不然,應該說他是去陪張三丰去了。當然這個「張三丰」已不是早年的張君寶,他是張君寶的兒子張翠山。這也是為什麼張三丰行動詭秘,隱瞞蹤跡的原因之一。

「三豐」這個號可不一般,它是有講究的:三代表陽,是乾卦,豐則是三中間被一豎打斷了,乾卦變成了坤卦,代表陰,因此「三豐」就代表乾坤合一,陰陽變化。是世間絕美的無以倫比的最高境界,豈能隨意更名?更何況因為武當弟子只信奉張三丰,並相信他已得道成仙,所以不可能像凡人一樣幾十年就會衰老而亡。同時也是為了充分利用「張三丰」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和地位,方便為朱氏朝廷辦事。至於張三丰為什麼會選中朱棣,而他又在後來的皇位之爭中勝出,應該說有張三丰選擇的眼光在其中起作用。

早年太祖爺時有一次張三丰入宮,太祖爺朱元璋曾令他的兒子們來見師傅。過後張三丰對朱元璋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讓皇四子朱棣隨他去武當山為伴。朱元璋當然不好拒絕,他尊敬師傅,師傅對自己的大恩大德無以為報,現在師傅老了又不肯進宮,想要自己一個兒子陪伴,豈能捨不得?就這樣年僅六歲的朱棣就去了武當山,整個少年時期都是在張三丰的身邊度過的。

張三丰帶走朱棣一是看好這個天資聰穎、身姿秀逸是練武的好材料的少年,二是為了培養他以備將來朱氏江山有難時的不時之需。另外,還有一個不能示人的原因,那就是為了保護朱棣。張三丰的弟子遍佈軍中,有什麼秘密能瞞的過他?這朱棣身上還真是有一段不能言傳的往事。

誰都知道朱元璋與馬皇后十分的恩愛,他甚至還有點怕她,因為皇后馬秀英原是郭子興的養女,當年是郭子興看上了朱元璋的才幹,為了籠絡他才將養女嫁與他,讓他做了自己的女婿。所以他們本是患難夫妻,長期以來他依賴馬皇后,視她是如母如姐,他們生有四個嫡子: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卻不知這四子朱棣實際上並不是馬皇后所生。

朱元璋一生曾數次北征蒙古,他將名字改成「元璋」就是把自己比喻成一把克元的玉刀,致力於推翻元朝的統治,建立漢人的江山。那是在一次血與火的征戰中,精銳的大明鐵騎踏碎蒙古王廷,一片慘叫的殺戮聲中血流成河。刀光劍影之中朱元璋卻看到了一個面不改色視死如歸的女人,她驚人的美貌,面如朝霞,笑容溫婉的迎接即將刺向她的刀劍,這不禁令朱元璋心中一動,竟不忍下手卻把她帶回了軍帳。不久這個女人被朱元璋的誠心傾慕所感動做了他軍中的妃子,被封為「碩妃」。

但沒有想到在她為朱元璋生下一個男孩的第二天,卻趁朱元璋放鬆警惕,帶劍入內看望她時,突然拔出朱元璋身上的佩劍自刎,鮮血噴濺之中倒地而亡。朱元璋心痛萬分追悔莫及,急火攻心竟暈厥過去,醒來不吃不喝不理軍務,身邊人無人能勸,只得報與馬皇后。

這馬皇後來到軍營看到萎靡不振的朱元璋,不但不給與安慰和勸解卻大聲斥責道:

「朱皇帝,我與你貧賤夫妻生死患難多年,你如今貴為皇帝,軍中寂寞喜歡個女人,我也不與你計較,可這碩妃自刎是殉情於其前夫,你如今這般是打算為碩妃殉情而死嗎?」

朱元璋聞聽馬皇后的話頓覺羞愧,淚流滿面的向馬皇后認錯:

「皇后,是朕錯了,朕糊塗,朕這就改過---。」

而馬皇後到底賢惠,從此就將碩妃所生的兒子作為自己的孩子撫養,對外稱四子朱棣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

張三丰一見到皇四子朱棣,就看出這個小小年紀就器宇軒昂的孩子與眾不同,將來必成大器。而宮中皇子妃子眾多,朱棣天資出眾難免遭妒,無親生母親的庇護成長堪憂。所以才將他接來自己身邊培養長大,朱棣十一歲被封為燕王,十五歲時張三丰才把他送回宮中。這時的朱棣已是一清雋冷傲胸藏文韜武略的翩翩公子了。

朱棣被封了王,有了封地,還得要娶王妃。父皇朱元璋曾問兒子朱棣喜歡什麼樣的女子?朱棣對父皇直言自己喜歡的是賢淑漂亮又讀書懂詩文的女子。朱元璋想起聞得自己的好兄弟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自幼文靜好讀書,很有文采,人稱「女諸生」。便召見徐達,當面為自己的兒子提親:

「朕與愛卿是布衣之交,自古以來君臣相契兒女結姻。聽說愛卿有個好女兒,愛卿肯不肯將她嫁與朕的兒子朱棣?」

徐達一聽皇帝竟有如此美意,受寵若驚,當即頓首謝,應允了這樁婚事。

洪武九年,中山王徐達十五歲的長女徐妙雲,頭戴九翚四風冠,身着青質九翟衣,在隆重的典禮之後正式成為十七歲的燕王朱棣的嫡妃。三年後,朱棣在宗廟中行過加冠之禮,攜王妃離宮就藩去了燕京封地。

知道了這些原因,也就能明白為什麼皇太子妃張晗能得到朱棣的特別重視和信任,在朱棣因不滿意皇太子朱高熾的能力幾次想改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的情況下,最終還是保住了太子之位後來得以繼承皇位,那皇太子妃張氏的關係和來歷雖不言而自然清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宣宗皇後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宣宗皇後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入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