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三節湖廣經略

第六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三節湖廣經略

第六章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三節湖廣經略

康熙十七年六月二十五,由紅軍第二騎兵集團軍五萬人、紅軍第五集團軍三萬人組成的北伐第一方面軍在強大的炮火的掩護下突破了清軍的金沙江防線,在幾十里的江面上,大船、小船、木排、竹伐浩浩蕩蕩的橫渡過江。金沙江邊的清軍根本沒想到紅軍在重圍之中還能從江上突圍,加之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在正面與紅軍對陣,側翼的兵力不多,因而很快就敗下陣來。紅軍北伐第一方面軍八萬多人馬不到三天就全部過了江。

北伐軍按計劃向湖南挺進,各地清軍見紅軍勢大都往風披靡。在六百裏外的貴州遵義,當地駐軍是由原紅八軍為根基組建的貴州綠營,北伐軍一到,下級軍官竟打開城門將紅軍先頭部隊迎進了城,城中清軍總兵落荒而走。紅軍馬不停頓的一直向湖南殺去,出征的半個月後北伐軍佔領了湘西重鎮:永順。稍事休整,紅軍繼續向湖南中部挺進。

紅軍突然從寧遠殺出,各方反應強烈。康熙知道紅軍是要乘機搶奪戰略要地,忙令順承郡王、大將軍勒爾錦會同湖廣總督董為國率南方各省鎮兵十五萬人迎擊北上的紅軍。但是紅軍騎兵的進展速度很快,雙方竟同時趕到長沙。原本湖南、江西、湖北各省留守的鎮兵都不過兩、三萬而已,聽說紅軍要來都沒命的逃了。有些聽到勒爾錦率大軍到了,各地督鎮紛紛歸附。清軍人數漸漸達到二十多萬了。紅軍快馬加鞭,搶先戰了長沙,長沙的地庫銀財產、軍需糧草被紅軍悉數繳獲。面對即將趕來的清軍大軍,方面軍司令員高大節和第五集團軍司令員趙宏燦都認為紅軍實力並不弱於敵人,應集中力量迎敵而戰。但參謀長戚振邦卻不同意,他認為此仗紅軍可能仰仗着騎兵和火力優勢戰勝敵人,但也可能打成僵持。紅軍新到。沒有根據地,沒有群眾基礎。長沙又缺少堅固的防禦工事。一但打成相持,不僅會消耗大量的物質,而且傷員、病號無處安置,日子久了必然難以為繼,這與我軍在湖南建立牢固的根據地的目的不符。政委高靜嫻也認為不能硬拼,應用運動戰和游擊戰來消耗敵人,然後選擇有利時機全殲敵人。經過了川陝作戰地高大節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臨走時丁勉一再叮囑不要與清軍爭一時地長短,最重要的的任務是建立根據地。因此清軍一到,紅軍竟向四處走了,長沙周圍的各州縣相繼被紅軍佔領,紅軍開始在湘西一帶建立根據地。

勒爾錦一到湖南就得了長沙,心中當然高興。可過了幾天,心情卻越來越沉重。湖南連年征戰,民生凋敝。人口急劇減少。聽說紅軍來了,原本長沙僅有的十多萬人跑了十之二三,滿清大軍一到,人又跑了不少,全城僅剩下不到八萬人了。紅軍將長沙的糧草軍需全部奪走,佔領長沙的清軍二十多萬大軍地軍糧就沒了着落。勒爾錦只得向湖北、江西求援。接着就是四周各州縣警訊不斷,勒爾錦一時也不能判斷紅軍主力的位置,只得派人四處去打探。不久,探馬回報到,各地的紅匪都不過數千而已,而且大多是騎兵,他們往往是夜裏偷襲和火力進攻為主,原本各州縣的守軍都不超過幾千而已,往往幾個時辰內即盡墨於敵手。

勒爾錦心想既然紅匪分兵四處出擊,那我就集中力量擊他一路。他派出八萬多人撲向澧陵。誰知紅軍早已退了。接着是邵州府、寶慶府相繼都失而復得,清軍逐漸狂妄起來。五萬多人就向湘西殺來。但是紅軍早在冷水口設伏等候,第二騎兵集團軍先以重炮群猛烈攻擊敵人隊形,騎兵們乘亂殺出。原本得意忘形的清軍被這一陣炮火給打蒙了,當下就炸了窩。在寧遠保衛戰的後期,紅騎兵們幾乎沒有參戰,在湖南的前期作戰中又一再撤退,大家早已憋了一股悶氣,此時正如那猛虎入羊群,斜劈、豎砍、提挑、直刺,只聽到嘁里喀嚓的刀劍劈砍聲,哀叫慘呼連天,清軍成群地砍倒在地。清軍開始還在抵擋,可那閃光的鋼刀不斷的將他們擊倒、劈開,清軍前隊被殺退後,后隊還在前沖,可後面的紅騎兵也沖了上來,清軍被圍堵在一個方圓不過七八里的山坳中。這番好殺真是:鋼刀飲血淋淋然,人頭翻滾心膽寒;征雲陣霧遮日月,寡妻遺孤恨漫漫。

統帥這一隊清軍的江西綠營統領趙應奎也是久經沙場地驍將,他見綠營兵根本都抵擋不住騎兵的衝殺,立即命令各部向山上突圍,誰知紅軍早已在山上佈置了大量的步兵,火槍、弓箭、手榴彈一陣狠砸,清軍的多次突圍行動都被粉碎了。趙應奎將剩餘的清軍收縮在半山坡上,組成箭陣和長槍陣拚死的抵抗。由於山地崎嶇,戰馬行進困難,紅騎兵在攻擊時傷亡不小,攻擊的效果卻不好。高大節命令騎兵後退,開始用火力向敵人實施打擊,炮火很快在敵群中爆炸了,敵人一亂,紅軍再次進攻,接連幾次以後敵人被打散,最後成了紅軍漫山遍野的抓俘虜了。這一仗,紅軍消滅清軍四萬,只是讓清軍統領趙應奎跑了。

由於紅軍行動太快,清軍的援兵尚未趕到戰鬥就已結束了。這一仗讓勒爾錦老實了許多,按趙應奎所言他們遇到的是紅匪地騎兵部隊,其統帥是高大節。對這支騎兵地驍勇善戰勒爾錦早有領教,那高大節更是威名顯赫,當年在湖南他帶着幾千人的飛虎隊就將清軍打地到處跑,如今他又統帥著十萬虎狼之師,那紅騎兵戰士強悍無比,加之有配有強大的火炮,因而許多清軍將領都輕易不敢與他們對陣。勒爾錦知道自己十幾萬人真要與他們打起來怕是不佔上風。此時在湖南遇到這等凶神,他不禁有些心怯,再也不敢輕易派兵追擊紅軍了。這樣紅軍繼續在湖南各州縣發展,清軍卻死守長沙、岳陽數郡。這期間清軍曾出城打過幾仗,清軍人數多了,紅軍多以游擊戰、襲擾戰、地雷戰應對之,更有紅軍特種兵進長沙偷襲敵人的重要機構。有一次竟將清軍地總督衙門給炸了,一時間長沙城裏風聲鶴唳、雞犬不寧。清軍只能在長沙留下更多的兵力。出城的人少了,城外的戰鬥就吃了虧,遇到紅軍炮火和騎兵部隊的衝擊,傷亡太大,只得退回城裏,雙方開始在湖南進入僵持階段。而紅軍在外線的發展卻十分迅速,湖南的西部、南部先後被紅軍控制。接着紅軍繼續向湖南東部和北部發展,常德府、衡州府先後被紅軍佔領。不過一個多月,長沙地清軍就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缺少糧食,處境艱難,派出幾批征糧隊都被紅軍打了回來,清軍在夏收季節卻不得不在城中搶奪百姓地糧食,城裏的百姓也開始向城外逃。長沙的清軍已經亂了陣腳。恰在此時,湖北又傳來消息,紅匪已沿江而下,鄂西數郡已現匪蹤,眼看荊襄也要亂了。

滿清湖廣總督董衛國從順治朝開始就任江西巡撫,后又加封工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銜。他是康熙朝中不多的文武雙全的漢臣。當年在江西,他配合滿清大兵平滅了吳三桂的叛亂。蔡毓榮戰死後,康熙對董衛國更加重視,立即提升他為湖廣總督。董衛國當然也十分用心,他不僅積極在湖廣、江西徵兵征糧,支援四川作戰,而且還親率綠營參加剿匪行動,他手下也有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前時那個趙應奎就是其中之一。鑒於十幾萬大軍被困在長沙城裏不能動彈,各種軍需物質奇缺。董衛國向勒爾錦建議道:「王爺。老臣督撫江西多年,各方根基算得厚實。糧秣兵源也有着落,更可與閩浙地康親王合兵一處共同禦敵。故而臣以為我軍應立即退守江西。」

勒爾錦與董衛國合作多年,知道他心思縝密,經驗老道。勒爾錦也感到在湖南很難堅守,可他心裏尚有些擔憂,前期對陣吳三桂時自己有些怯陣,皇上對自己已經不待見了,此時再要擅自撤出長沙,後日論起來皇上還那裏還能有好?他對董衛國說:「中堂大人,退往江西不失為脫困良策,只是尚未知皇上心意如何,他日追究起來怕是難脫干係。再說失了湖南,江西必再致罹患,屆時豈不得不償失?」

董衛國道:「王爺,能奪地爭勝固然可喜,可明知不敵偏要爭強鬥狠,實為下策,蔡中堂罹難前後皇上也有此意。眼下天下紛爭四起,朝廷一時不會在湖廣再用重兵,因而我湖廣大兵應以防禦為上。只要我大兵及時退卻,在江西可從容構築堅實營壘防禦紅匪,待等皇上在京師得手,方可於此再次用兵。」商議停當,清軍就開始策劃退兵江西。

多年的戰亂,湖南原本就地廣人稀,有些縣裏總人口不過三、五萬而已,加之朝廷忙於川陝剿匪,因此各地的官府衙門尚不健全。紅軍一到,各府衙鄉所立即土崩瓦解,衙役鄉勇一鬨而散。由於建立要牢固的根據地,因此紅軍主力在全力對清軍作戰以外,大量的政工人員都投入到建立基層政權的工作中,從湘西開始縣府級的政權逐步的建立起來,只是由於新解放區擴大地太快,因此各種政工人員和幹部奇缺,更基層的工作並沒有進一步開展起來。紅軍的主要精力在於對清軍的作戰,整體上對新區的工作投入不夠。不久,新解放區出現了不少問題。由於多年的戰亂,湖南地百姓盼望和平安定,吳三桂被擊敗以後,雖然滿清還不斷在徵兵征糧,但湖南終究是處於和平的環境中,百姓的生活平靜了,加上許多人對紅軍的政策不了解,因此許多人們對紅軍採取了不離不即的態度,紅軍與百姓的關係不夠融洽;缺少管理,在一些地方局勢失去控制,盜匪興盛起來;一些地方大家富戶藉機用豢養的私人武裝四處搶地掠財,有些甚至與逃逸地滿清官員和官軍將士沆瀣一氣。組織起更大的地方武裝對抗紅軍。在湘南,先後有三個縣的百姓黨衙門遭到這些地方武裝襲擊,許多政工人員被敵人殺害。不得已紅軍派出一些部隊前去圍剿這些地方武裝,可他們也採取了游擊戰術,遇到紅軍大部隊就走,遇到小股部隊就打,由於缺乏群眾基礎。因而開始地剿匪戰鬥並不順利。

敵我雙方都遇到一些困難,而清軍大軍卻突然出長沙向湖北而去。由於岳陽府尚在清軍手中。紅軍判斷敵人要與湖北清軍聯合作戰,因此紅軍開始向長沙進攻。可出城地清軍卻突然轉向向江西急進,待到清軍已進至江西瑞安府時,紅軍才得知消息。當年曾經在江西鏖戰過的高大節等人立即判斷出敵人有退守江西地企圖。實際上,鑒於敵人死守長沙,北伐軍已有首先奪取江西地打算,清軍的行動使高大節和高靜嫻產生了要與清軍爭奪江西地想法。但參謀長戚振邦卻認為應首先攻克長沙,穩定湖南的局面,然後再進入江西作戰。這時紅軍在湖北的戰鬥也日趨激烈,丁勉派來了聯絡員指示北伐第一方面軍要困住湖南清軍使敵人不能輕易合兵。鑒於此,高大節立即命令騎兵第二集團軍進入江西作戰,紅軍第五集團軍圍攻長沙。在江西,紅軍先佔領了袁州(宜春),然後向瑞州進攻。此時清軍卻集重兵在上高、銅鼓數縣郡據守。紅騎兵的多次攻擊都不奏效,大量清軍卻逐漸撤往九江、南昌築壘防禦,紅軍開始在江西與清軍展開了長時間的拉鋸戰。

在四川,丁勉指揮紅軍主力部隊開始攔截敵人撤退的戰鬥。首先由排船幫主喬金娘指示排船幫將埋藏和沉江的船都挖掘出來,李柱地騎兵第一集團軍和譚洪的第三集團軍開始派出突擊隊沿江而下,自夔門入湖北對撤退的清軍展開游擊戰。只是由於紅軍出川的人不多。清軍對紅軍的地雷戰和襲擾戰也很熟悉,因此清軍也有一套應付的手段,清軍還在繼續有計劃的撤退。

在四川的正面戰場,滿清大將軍岳樂統帥著滿清最強悍地軍隊,在面對十幾萬紅軍的進攻時他們並不怯手。岳樂將三十萬大軍抱成一團,逐城逐地的築壘逐次抵抗紅軍的追擊,有時岳樂還採取紅軍的戰術來反擊,從側翼包抄紅軍的進攻隊形,有兩次紅軍竟吃了虧,這使地紅軍不能從容的對清軍實施追擊。最後丁勉決定用部分兵力繼續牽制岳樂。用特種集團軍和第一騎兵集團軍、第三集團軍共十萬人進攻重慶。

王屏藩自從得知紅軍北伐。心中已有動搖,又見紅軍被岳樂阻攔。他對重慶還有些戀戀不捨。當紅軍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重慶,大江上一夜之間竟有上百條船隻向重慶開來,火炮從船上竟可直接打到王屏藩的軍營中。王屏藩軍中的重炮因沒有彈藥都成了擺設,軍中士兵聽說清軍戰敗也驚慌起來,躲避、逃逸的情形時有發生。王屏藩知道夜長夢多,連忙集起自己已不足六萬人的綠營軍慌忙向貴州逃去。兩天後,重慶被紅軍攻佔。岳樂得知重慶被占,也害怕被斷了後路,他統領着大軍不顧一切的開始向湖北撤退了。

佔領重慶后,紅軍成立了由特種集團軍、第一騎兵集團軍、第三集團軍組成的北伐第二方面軍。他們從水陸幾個方向同時向湖北挺進,丁勉、袁宗第隨這一路一同出征。北伐軍進入湖北以後,除抽出部分兵力阻擊清軍撤退,大部分紅軍分路出擊,鄂境內隕陽、襄陽、宜昌數郡相繼被紅軍佔領。此時康熙的大軍已經退到了武昌,又得湖南戰報,湖南清軍奪回長沙據守,而紅匪卻在四處的搶奪地盤。康熙正要下旨讓勒爾錦出擊應敵,四川地紅軍已經出川入鄂,眼看着湖北又起戰火。原本尚善地前鋒已經出湖北,康熙卻命尚善回頭向出川紅軍出擊,清軍回援京師的腳步慢了下來。八月里雙方會戰於荊州,各不相讓,恰逢大江洪水,荊襄多為澤國,戰事停頓。紅軍則藉機出擊河南南陽府,與正在此堅持戰鬥地紅軍先遣隊會合。眼看中原大地戰火將起。

這時京師地情形卻十萬火急,紅軍佔領京師后,朝廷根基被毀,皇室宗親多是下落不明。而京師紅軍卻四路出擊,一敗穆薩哈,再擊阿密達,滿清京師拱衛體系被紅軍擊敗。保定、涿州先後被紅軍攻克,眼看着河北、山東亦要不保了。此時康熙手中尚有五十萬大軍。看看四面烽火,心中焦急,一時卻舉棋不定。若分兵應對,則難免各處都陷入困局,湖南戰局已是明證;若合兵攻起一處,其餘各地紅匪必然迅速做大,湖廣、中原、京師必然有失。康熙召岳樂、尚善、索額圖、明珠、王熙等幾位重臣商議對策。眾人都說應迅速回援京師。索額圖道出其中原由:一則京師乃大清心樞,關係命脈,不能有失;二則京師乃大軍生存根基,失了京師,不說糧秣用度,只是火藥兵器他處都難以充盈;再說京師事關國體,舉國影響甚巨,實不容有失;大清在北方盛京尚有堅實根基。守住京師前可用命大兵清剿紅匪,后可依託關內外地勢禦敵,實為爭勝之必取之地。

索額圖的一番話頗合康熙的心意,眼下朝廷大軍所到之處,各地官府要員大多是盡心儘力,加之正值大收季節。糧草暫可無慮。可火藥兵器、器具兵馬卻不是易得,清軍的彈藥用具也十分缺乏。徵招兵馬用具的詔書接連不斷的發往各地,只是少了京畿樞紐的調度,眼看着彈藥將絕了。康熙心裏看到透,京師一失,好似那鐘擺丟了芯樞,看看大清王朝要停擺了。康熙定下心意要回軍京師,南方各省只有聽天由命了。清軍用河南、湖北、安徽各省綠營十幾萬人留守湖北,其餘人馬急匆匆趕向京師。

丁勉心中也在盤算,紅軍雖能暫時將清軍滯留在湖廣。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隨着京師紅軍地不斷擴展。康熙定會轉回京師。因而北伐紅軍的任務就是要儘早擴大解放區,使清軍首尾不能相顧。爭取在短期內使戰火在全國範圍內燃燒起來。為此,紅軍總司令部向各路紅軍發佈命令:向全國各地地滿清統治地區進攻,在敵人尚具備一定實力的局部可以採取避其鋒銳、奪取農村的策略,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來圍困敵人,直至將他們消滅。為此,紅軍北伐第二方面軍乘清軍大隊撤退之機佔領了湖北的安陸(孝感)、黃州(黃石)兩郡,紅軍逐漸進入到大別山區。

湖北清軍五萬乘夜偷襲安陸,留守的紅軍第三集團軍第十四師和第十九師促不及防,竟被清軍佔領了南城門,雙方立即在安陸城裏展開了激戰。紅十四師是譚洪的老部隊,第十九師中多是新戰士,兩個師共有一萬六千多人,第十四師長楚大千身經百戰,他命令戰士們逐次抵抗,並不斷地組織火槍隊反衝鋒。清軍火力不濟,一時也占不得便宜。同時紅軍第十九師則派出部分兵力繞襲敵人側后,而清軍也在派人四圍安陸,雙方在安陸城外遭遇上了,由於紅軍火力遠強於對手,第十九師的五千多人一個突擊竟將敵人的隊形沖斷了,雙方在安陸城裏城外大打了起來。清軍戰至第二天傍晚,紅軍的陣地出現鬆動,戰鬥集中到城北和城西兩城門處,這裏紅軍已經構築起堅實的環形陣地,清軍每次的進攻都要遭到來自各方的火力打擊,戰事膠着,此時清軍卻增添了一些信心。到了夜裏,清軍集中弓箭手向紅軍陣地發射火箭,紅軍陣地上立即四處起火,清軍也藉機發起強攻。上萬的清軍蜂擁而上,聲勢可觀。可紅軍對此早有準備,滅火隊手中水槍、水袋一起開動,許多戰士也加入滅火之中,大多數火焰很快被撲滅了。而紅軍地飛炮和炸藥包也準備停當,清軍一到射程之內,爆炸聲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沖在前面的清軍立即被炸上了天。對此陣仗,剛從四川下來的清軍已領教了多時,看那犀利的火力,聽到如此炮火,許多人膽怯起來。正在此時,四處響起嘹亮的衝鋒號聲,紅軍地援軍到了。紅騎兵們藉著四處燃起的火焰光亮殺入敵陣,火光中只能見那清軍一個個象被點中穴道先停后倒,甚至能看到有些人的身頭飛離的景象,好一番痛劈狂砍,嘁里喀嚓、啊喲唉嗨,痛叫連天。清軍原就猶豫不決,此時只恨爹娘生的腿少,沒命的逃了。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虹日映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虹日映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三節湖廣經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