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觀世音

第989章 觀世音

第989章觀世音

馱遮梨帝是一位四品魔君。

現在他快死了。

另外一個四品的瘋子正在追殺他,而且他居然打不過!

這個瘋子是從他掌握的城市裏突然冒出來的,應該是突然從五品突破到四品的,一般而言,這種角色都會成為他的食量。

馱遮梨帝可是相當厲害的四品,按理來說很少有野生的四品能在他手裏走過一招,就算是天下大道統出身的四品,能和他平手的,也最多十之一二而已。

但是,當他施展神通的時候,卻被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

打不過!

他媽的怎麼會有這種事?一個野生四品,剛剛突破,就能追着他殺?

搞什麼,這是哪位大能者投胎不成?

但不管馱遮梨帝怎麼想,眼前的這位四品顯而易見的很厲害,已經追殺他到另一座夢想之城了。

不過,馱遮梨帝到了這裏,鬆了一口氣。

這裏,有一位三品坐鎮,再強的四品也不至於能贏三品吧?當初有一位人稱魔王子的天才,已經是很多很多億年前的事情了。

據說他就是在四品橫壓諸天,沒有四品能夠贏得了他,哪怕是圍殺也不行。

但就算是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對抗三品。

品級越是往上,差距就越大。

三品和四品的差距,比四品和九品的差距都大。

馱遮梨帝放下心來。

果然,三品出手了,這邊的這位三品……他記得是五蘊魔一脈的,直屬於陰魔屬下,名叫覆藏。

覆藏出手了,魔影涌動,四周的世界開始動搖起來,無數的『竊竊私語』開始出現在眾生的耳畔。

口出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語,所謂:不可喜語、非善法語、不悅意語、不可愛語、非仁賢語、非聖智語、非聖相應語、非聖親近語、深可厭惡語、不堪聽聞語,以是言辭毀辱。

然而,這個時候,一尊護法神突然降臨。

身體為黑藍色,呈蹲坐姿,腳踩魔鬼,生有兩面,一面兩臂,雙臂抱一寶杖,另一面右手持鉞刀,左手持嘎巴拉碗。

這身打扮,是大黑天。

覆藏馬上轉身就走。

大黑天是護法神,殺力在三品之中極為巨大,尋常三品也是難以抵擋。

這一座夢想之城也隨之破滅。

馱遮梨帝也瞬間被毀滅。

這時候,天空之中浮現出陰魔的影子。

大黑天馬上和覆藏一樣準備跑路。

然而,李啟的法身也隨之出現在了這裏。

於是,陰魔只是看了一眼,也跟着離開了,他並不準備和李啟正面衝突,起碼現在不行。

事情就這麼結束了,一座三品坐鎮的大型夢想之城就這麼被毀掉了。

而大黑天則對李啟行禮道:「見過秩祝。」

李啟看着眼前的大黑天,不禁有些感慨。

不僅僅是身份地位的差距,還有對大黑天印象的差距。

當初他見識的大黑天,是兇惡的護法神,實力強大,兇惡霸道,並且李啟曾經和得到過他手中的魔血,算是和對方有一段淵源。

但在佛滅之後……

話說很久很久之前,佛陀剛剛涅槃的那段日子,當敵人的隊伍快殺大黑天庇護的寺廟之時,所有班智達和僧侶都聞風逃竄,大黑天也肩掛甘蔗木杖逃往深林。

當時有僧侶問:「護法,您是金剛持授命,僧眾時刻供奉,能夠保護佛法、懲戒毀壞佛法者的護法神,如今這般大事,怎麼可以這樣倉惶逃命呢?」

當時大黑天答道:「業力已經成熟,我也沒有辦法,且待時機成熟時,我自然會為你們報仇。」

說完他就跑了。

李啟聽說,不久后,大黑天出手,將燒毀了佛寺的人道將軍擊殺,親自結束了燒毀了爛陀寺的人的性命,並將其屍體扔在眾班智達面前說:「扒了他們的皮,做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神像,此像與我無分別。」

怎麼說呢,李啟有點綳不住。

當遇到比他更強悍的對手,大黑天倉皇逃跑,但到時機成熟時,就會兇狠的對凡人報仇雪恨,實在是很沒品啊。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護法神,這樣的阿羅漢乃至於大菩薩們的存在,最終世尊如來才會選擇佛滅吧。

「那麼,就繼續吧。」李啟微微頜首,對大黑天說道。

就算說那些,但大黑天在滅魔這塊確實專業對口,現在用用也是無妨。

除了大黑天之外,『啟殿』也在正常運作。

之前那個突破四品,追殺馱遮梨帝的人,就是啟殿的人。

就在那座夢想之城破滅之後,虛空裏飄出來一大堆人,這些都是李啟召集的人手,他們馬上開始工作,有序進行救助。

除此之外,宇宙之中,其他地方也在不斷開始重新傳播『佛法』。

不過這些佛法都是經過篩選的,李啟無意再造佛門,那沒有意義,他傳播的是術,是抵抗魔念的修行法和咒文之類的,至於佛門的思想,那是半個字也不提。

啟殿的資源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大量的人力,每個人都攜帶着充沛的資源,按照李啟的安排,緩慢在這個宇宙中剔除著魔道夢想之城的痕迹。

滅魔行動正在緩慢的進行,想來魔道的做出反應的時間應該也快了。

但李啟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很快就過去了大概十五年。

十五年,確實是很短的一段時間,對二品來說幾乎是轉瞬即逝。

而這麼點時間之後,目犍連也給李啟帶來了好消息。

他聯繫上了阿彌陀佛的隨侍菩薩,觀世音菩薩。

而觀世音菩薩,也答應了和李啟見面。

這讓李啟高興非常,他幾乎是立刻就放下了手裏的事情,就趕了過去。

在路上,他也在不斷學習一些觀世音菩薩的事情,這樣才能和對方好好交流,希望能夠達成滅魔的協議。

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故名『觀世音』。

這是他的大神通,觀世音,能觀聽十方圓明,遍十方界。

佛偈曰: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觀世音菩薩也是神通一脈的,擅長以大神通救拔世人,所以世人常念其名,皆因每次念誦他都能聽見。

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

這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曾經發下宏願,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如果他能夠憶念自己,稱念觀世音的名號,即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

所以,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是最著名的『佛號』,僧侶們有事沒事都喜歡念兩句,就連凡夫俗子也喜歡念念。

和阿彌陀佛一樣,世人念誦其名,只是想要求得其庇護而已。

僧侶們最喜歡的就是神通一脈的佛與菩薩了,因為只要念誦姓名就能拿到好處,於是他們的名字便被傳頌了起來。

可這樣……真的是世尊如來想要的嗎?

李啟越是了解佛門,就越是感覺到世尊如來所面臨的處境。

設想一下……

當一個人說『佛』的時候,他想的是世尊如來,還是『自己』呢?

如果他說『佛』的時候,想到的是世尊如來,那佛法便不是佛法了,世尊如來得到的所有佛法,便都成了世間的枷鎖。

佛法,不是神通。

佛法追求的是『覺悟』,而『佛』是覺悟者的意思。

覺悟者為什麼不能自己,而非得是大神通者呢?

當眾生都認為別人才是覺悟者,別人才是『佛』的時候,那麼……確實應該佛滅了。

李啟想着這些,終於趕到了觀世音菩薩如今的道場。

但見無數寶光,遠灌十方微塵。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雨百寶蓮花,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惟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

李啟看着周圍,然後看見了眼前的觀世音菩薩。

結跏趺坐,儀容豐滿端莊,神態溫柔雋逸,頭戴寶珠天冠,身披天衣,坐於蒲葉座和蓮花蕊,兩手在胸前合十,左、右兩側各有二十隻手側舉。在側舉的四十隻手中,分別拿着日、月、凈瓶、金剛杵、乾坤帶等法器。

李啟仔細打量着眼前的觀世音菩薩。

然後,他感嘆了一句:「原來……菩薩也是這樣。」

之所以這麼感嘆,是因為李啟很清晰的看見了觀世音菩薩的那無窮『應身』。

上觀世音,由普現色身三昧示現,具三十三種身。

也稱『三十三觀音』。

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三十三其實是虛數的分類,其實遠遠不止三十三身之數。

而且這些『身』也各有不同,簡單數一數,就有聲聞身,梵王身,自在天身,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優婆塞身,童男身,童女身,天人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身,執金剛神身,畜生身等等。

這並非變化之術,而是真切存在的『身』,這些不同的身,其實都是『獨立』的。

完全獨立,所有的心智都是獨自存在的,壓根沒有本體可言,所有的相面都是她的本體。

這和李啟的形態其實很像。

李啟現在也是這樣的。

他的無數碎片,就好像觀世音的『三十三身』一樣,都是獨立存在的,而他們組合起來,也依然是獨立的。

怎麼說呢……凡人應該很難理解。

對凡人來說,一個人的肉體是統一的整體,那麼靈魂也應該是統一的。

但是,對於李啟和觀世音這個類型的大神通者而言,他們的心智和靈魂,從來不是統一的,甚至都不一定存在『共性』。

凡人們經常通過非常天真幼稚的、簡化的、充滿謊言的公式的有色眼鏡觀察世界和自己,尤其在觀察自己時更是如此。

但實際上,就連凡人們也不是這樣的。

因為從表面看,所有的人似乎都具有一種天生的、必然的需要,他們必須把自我想像為一個整體,這樣他們才能維持自身一致性的存在,不會產生『我之為我』之類的動搖。

這種狂熱儘管會經常地受到巨大的衝擊而動搖,但它每次都能復原如初。

這就像是,人和同伴站在天空塔上面,直盯着下方的深淵,在某一瞬間,他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發現發現自己有殺人犯的感情、能力和可能性。

他會想推同伴下去,或者自己跳下去。

但這種念頭只會出現一瞬間,分裂感只有一瞬間,他很快又變成了一個整體,又成了一個理智的人,轉身回到自我的軀殼中,控制着自己的行為。

凡人們很少才會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多重性質組合起來的,他們很難擺脫單一性的幻覺。

他們無法察覺到,自己其實是由許多個自我組成。

如果他們意識感覺到了這種分隔,說不定就會被關起來,把他們確診為患有精神分裂症,防止他們做出壞事。

但沒有一個人是純粹的單體,連最天真幼稚的人也不是,每個「我」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一個小小的星空,是由無數雜亂無章的形式、階段和狀況、遺傳性和可能性組成的混沌王國。

每個人都力求把這混沌的王國看成單一的整體,談起自我時的語氣給人一種錯覺,似乎自我是簡單的、固定不變的、輪廓清晰的。

然而,當承認意識和宇宙本身就是混亂之後……

就比如李啟和觀世音菩薩,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自身,乃至於整個宇宙的複雜性。

宇宙從來不是簡單的,單一的東西可以描述的,正如同他們自身也不是一樣。

「我從未想到,觀世音菩薩,居然會有太一的性質。」李啟打量著觀世音菩薩,如此說道。

觀世音菩薩也回應道:「巫覡……認為世界是矛盾的,這也很少見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道長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萬道長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989章 觀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