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峽谷戰結

470.峽谷戰結

「啪!」

張柔狠狠一個耳光,甩在張弘略臉上,「蠢貨!有你這麼打仗的嗎?老子一世英名,今日盡喪你手!」

張弘略羞愧的低着頭,不敢辯駁,回想之後,他也意識到自己犯下的大錯。

在這樣的困境裏,只有一鼓作氣,不惜任何代價,才有機會殺出一條生路。

「如今生機已絕,說什麼也無用了,堅守吧!」張柔無奈。

置之死地而後生,這道理很簡單,張弘略不可能不知道,但在自己的羽翼下,一生沒有受過什麼挫折,性子不夠堅韌,真正面臨生死抉擇時也就很難扛得住壓力了。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沒把兒子教好,報應臨頭也是活該!

清點了一下人數,剩下不到四十人馬。

前後都有敵人的情況下,他們乾脆背靠着一側峭壁,擺出一個半圓陣容進行防禦。

所有的馬匹都被趕到了外圍,頭尾相連,當成掩體來用,在跑不了的情況下,這也是無奈之舉。

宋軍已經趕上來了,停在了弓箭射程外,擺出了一幅進攻的姿勢。

此時的林徹一臉輕鬆,遠遠的看着,「這是打算死撐到底了?張柔不愧是名將,還是有點脾氣的。」

「死撐有用?重騎一個衝鋒就能解決了。」虎子咕噥著。

他見識過重騎兵的威風后,兩眼就冒星星,這玩意實在太合他的性格了。

一身刀槍不入,悶頭往前沖就完事,所向披靡!

林徹白了他一眼,「還重騎?你怕是沒睡醒,就剛才那一次衝鋒,就把馬力耗光了,沒個兩三天緩不過來。」

說起來,這其實只能算半個重騎,裝備和人是重騎兵的,但馬卻不是,所以只能算一次性用品。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張柔一方已經是徹底輸了,在宋軍擁有火油和火藥彈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堅持的意義,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死得壯烈一點。

可惜林徹這次最重要的目的並不是殺他,於是在勸降未果后,宋軍並沒有立刻發起攻擊,而是在上風處點燃了煙垛。

張柔看着宋軍的行為,感到一頭霧水,難道打算將自己等人熏死?這裏是峽谷,又不是山洞,用煙熏,還不如用火攻呢。

要不是還存着最後一絲幻想,在這樣的絕地中,張柔肯定選擇死亡式突擊,現在宋軍願意瞎玩,那他樂得拖延。

煙霧順風飄來,有些嗆人,但也就僅此而已了,甚至連下風處的宋軍被覆蓋的煙霧比他們還多。

「這宋軍統帥,該不會是個傻子吧?有這樣打仗的?」張弘略嘀咕起來,若不是身處絕境,他怕是都笑起來了。

郭若思靠着崖壁,站在防禦陣中心眺望着,神情緊張,卻又帶着好奇,「這就是宋軍么?他們怎麼會到這裏?」

「小股宋軍,只要順利繞開邊境防禦,偽裝潛伏后,要滲透到此也並不難,只不過這樣做風險太大,被發現后基本就是九死一生,這股宋軍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為我張柔,宋庭居然如此大費周章,不惜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真是太看得起我張某人了,真不知是我的榮幸呢,還是我的不幸。」

張柔跨著腿,坐在一塊石頭上,一臉唏噓,還帶着些許自嘲,「說起來,這三十年間,張某領軍與宋國大大小小二十餘戰,直接間接死於我手下的宋國軍民,怕是得有數十萬計,或許宋庭當權的某人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吧,容不得我這個『屠夫』老死於病榻。」

郭若思疑惑道,「安肅公,在下聞聽你曾義釋戰俘奴隸,也組織百姓恢復生產,修葺城池,興學利農,促進工商,如此想來,你應該不是一個嗜血好殺之人啊。」

「這些確實我亦做過,但是身處亂世,無論是建設生產也好,還是興兵殺戮也好,究其原因也只是想讓自己活下去,好好活而已,我用兵,殺人多矣,其中冤死者還不再少數,也曾說過『自今以往,非與敵戰,誓不殺也』,但因我而死之人,並沒有少多少。也罷,今日的確該還債了,老夫戎馬一聲,死於戰場,也算死得其所了。」

張柔的坐姿依然很挺拔,但在這臨死之際,回看自己一生,因此作出的自評,相對還算公正。

「阿爹,咱們真的要死在這裏了么?」張蓉扶著老爹的膝蓋,有些惶然,她一個十一歲的花季少女,突然間就要面對死亡,凄然惶恐也是很正常,即便她父兄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主。

張柔伸出粗大的手,為小女兒捋了捋亂髮,「十九啊,現在後悔跟着爹爹出來了吧。」

張蓉眼眶突然就紅了,淚水泛出,將落未落,鼻子一抽想要強忍回去,結果還是沒能止住,「阿爹,蓉娘不悔,能陪着您,不管生死也是應該的。」

「傻孩子,你爹一生罪孽深重,能活到今日已是僥倖,但你一個女娃,從未做過惡事,你的路不該只走到這裏,稍後倘若有機會,我便向宋將求求情,一般宋人還是仁義為多,許能為你求得一條活命。」

張柔安慰完女兒,又轉頭看向郭若思,苦笑一聲,「賢侄啊,原本讓你與老夫同路而行,是為了順帶給你提供保護,卻不料,反而將你拖入這無妄之災了,實在對不住了,若是可以,宋將也應該不會殺你這文弱之人。」

想到這裏,張柔的心有些柔軟起來,死抗到底的心思也有了些動搖,沉思片刻,長嘆一氣,「罷了,義氣名節,哪有性命重要,稍後若是宋軍發起進攻,我便下令放棄抵抗吧,總得為你們兩個爭取一條生路。」

就在這時,張蓉感覺身體有些不對勁,軟軟道,「阿爹,蓉娘突然感覺身上使不出力氣了。」

郭若思腳下一晃,也發現身上發軟,「在下…也開始無力。」

張柔心中大驚,站起來運動手腳,似乎很正常,但隱隱間也感到力量在慢慢流逝,立刻估猜到了原因,「這煙有毒?」

此時的煙霧很輕淡了,剛才甚至都沒有影響到他們說話,所以張柔也不敢肯定,「也不對啊,那許多宋軍一樣被煙霧籠罩了啊。」

郭若思已經站不穩了,乾脆坐到了地上,然後似乎想起了什麼,「在下在西夏時,聽過一個傳聞,有一種迷香,分別下藥,結合之後才會起效……」

張柔感覺力量流逝越來越快,臉上的苦笑愈發沉重,「想來必是如此了,呵呵,宋軍設計之人,心思之深令人恐怖啊,跟着我們的商隊,進山前的驛亭,做誘餌的紅襖軍,出人意料的重騎,威力驚人的火藥彈、火油彈,前封后堵的策略,最後這迷煙,真是步步銜接,環環相扣,如今我等連困獸猶鬥都做不到,只能任人宰割了。」

很快,越來越多的怯薛失去力量,四肢發軟,張弘略大驚之下,解下腰間水袋,毫不吝惜的噴倒在臉上,企圖緩解身體出現的異狀,但結果沒有任何作用。

宋軍一直很有耐心,只小心戒備着他們突圍,卻沒有攻擊性的舉動。

察覺蒙古陣中騷亂起來,虎子提着斧子,有些按捺不住,「阿郎,咱們殺過去吧。」

林徹淡定道,「急什麼,再等等,待會撿死魚不好么?」

「那就一點都不好玩了……」虎子嘟囔著。

「虎子!」林徹輕喝,臉上也嚴肅了起來,「打仗,不是玩鬧,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管使用任何方法手段,原則就是以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能少流血,就一定不要做無謂的付出和犧牲!」

虎子見林徹認真起來,只好老老實實聽取教訓,「阿郎,虎子知錯了,以後一定改。」

林徹無奈翻了個白眼,對他這話的信任度並不高,這傢伙腦子一熱,便只會一頭莽上去,想要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官,還任重道遠啊。

繼續等待一刻鐘后,蒙古陣中已經躺成了一片,是時候上去收割成果了。

「豆子哥,行動吧,讓大家別鬆懈,小心有人使詐,都這個關口了,再多流一滴血都是虧的。」

「喏,謹遵阿郎命令。」竇智對林徹是越發敬服。

宋軍保持着戰鬥狀態,穩步上前,小心翼翼解開外圍的一圈戰馬,然後挨個先把武器收繳,然後捆豬一樣綁起來。

其實可以不用這麼麻煩的,直接殺了就是,不過林徹最重要的目的是郭守敬,在這之前,還是行事穩妥一點。

這些怯薛,其實人還是清醒的,也能勉強說話,不過一點力氣都沒有,根本無法動彈,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被俘虜。

確認一切安全之後,林徹見到了郭守敬。

「若思兄,別來無恙?」林徹笑得很真誠。

郭若思以為難逃一死,索性閉上眼睛等最後一刻來臨,聽到熟悉的聲音呼喚自己,訝然睜開眼,「西門賢弟?你怎麼在這?」

「是你!?」張弘略大驚。

邊上的張柔見此,一臉訝異,「你們都認識他?」

林徹沒有理別人,只回答郭若思,「若思兄,小弟自然是為你而來啊,你如此人才在異族統治下,實在過於浪費了,請你且隨我回大宋境內,異日襄助漢室重整河山如何?」

「大宋?!賢弟你是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我?而且還是你一手策劃的?」郭若思懵了,原以為自己是受牽連,沒想到自己才是禍源。

「是的。」

「那你何須如此大動干戈,在中都不就可以下手么?」

林徹聳聳肩,「因為我還有許多謀划,所以不能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險啊。」

「這?」郭若思傻了,不能暴露身份,卻寧願採用兇險的武力,這是什麼思路?

「好了,詳細的事以後再說,現在,我得先處理完手尾。」林徹也不多想,命令道,「留下張家父子,哦,這還有個小女娃,也先留在吧,其他所有俘虜都處決!」

張柔要殺,但不能現在殺,也不能把屍體留在這裏,不然,張家知道張柔死了,一定會發瘋,林徹想要離開蒙古境內,那將艱難上數倍,留在手上還有大用。

半個時辰后,留下一地屍體,林徹帶着部下,離開了峽谷,在夕陽的照拂下,向預先選定的山區進發!

兩日後,王瑤和小喬收攏殘餘的紅襖軍,在林徹的援助下,與許家父子的彌勒會火併,一統方圓百里內的地下武裝。

隨後進入太行山深處,佔據險要山頭,設立多處山寨,打出對抗蒙古暴政的旗號。

林徹將張柔父子交予王瑤,留下李起以及部分老兵,通過故布疑陣,轉移視線,七進七出,與蒙古朝廷派出的圍剿軍隊鬥智斗勇,大打游擊。

一個月後,經過艱難轉移,林徹帶着部下避開圍剿追捕,順利到達膠東沿海,登上等候已久的林家船隻,楊帆南下。

回到泉州后,開始將從各地收攏而來的流民遷往流求,以其為種植業基地,生產糧食,以及經濟作物,同時經略南洋,建立起龐大的艦隊,獲得了大量的資源。

五年後,忽必烈發佈《建國號詔》,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大蒙古國皇帝變為大元皇帝,正式建立元朝,改中都為大都,並且正式重啟南征,採用降將劉整之策,兵圍襄樊。

此時的林徹,已經完成了對泉州,甚至整個福建路的滲透控制,此時他已經具有了初步的武力基礎,於是帶領所屬新生部隊前往襄樊外圍,一是為了緩解宋朝壓力,給自己更多成長時間,二是體驗戰場,實戰練兵。在這裏,林徹的武力得到了壯大,也裹挾了大量的軍事難民前往流求。

再過五年後,襄陽淪陷,大宋防禦崩潰,元軍沿長江順流而下,直取臨安,此時大宋幼帝登基未久,謝太後下詔,宣佈投降,但許多地方依然堅持抵抗,比如李庭芝領導下的淮揚地區等等。

元軍兵進福建,但遭遇伏擊,損失慘重,此時林徹已經掌握了閩贛山區,元軍最大成果就是攻佔了福州等幾個大城,卻泥足深陷。

林徹與元軍展開了漫長的游擊作戰,並收留了殘宋小朝廷,陸續壯大自己的實力,但又很好的隱藏,讓元朝以為不過是癬疥之患,只是以漢軍為主力慢慢征剿。

又五年後,元軍第二次征倭,遭遇颱風,林徹利用早有預見,設下佈置,逼降失去援助的元軍,並且趁勢攻略倭國,獲取了廉價勞動力和炮灰,然後繼續攻略高麗,作為前進基地之一,扶持乃顏等東道諸王反叛忽必烈,對元朝進行戰略騷擾。

最後經過十年的不懈奮鬥,林徹率軍攻陷大都,垂垂老矣的忽必烈不敵之下,逐漸向西退縮。

公元一二九三年,林徹建國稱帝,國號『大明』。

……

本書完結。

新書《不宋》已發佈,各位大爺,有空常來。

另外完結感言移至作品相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徹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徹元
上一章下一章

470.峽谷戰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