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君子藏器於身

第36章 君子藏器於身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強魚不脫於淵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錦書道德論

「第三十六章也是極為簡潔的,前面幾句都是四八成句,後面一句則稍有變化。我也是先進行斷句吧。」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強。魚不脫於淵,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

山雨欲來,輕霧籠罩了整個山脈。秦無敵與秦深把早已準備好的篝火一一點燃,待燒得通透之後,再均勻敷上熱灰蓋好,以熱力驅開迷霧與寒氣。

這樣,秦無敵今天早上的授課就沒有因預告之中北下的冰霧而停止。

「第三十六章斷句后就能輕鬆找到其中的中心主旨了。明白文章的主張,再譯起來也就不會覺得困難了。我把譯文已經稍微調整了一下,讓它顯得更為通暢易讀些。」秦無敵將板書上的字寫得大了些,授課的講話聲音也稍稍提升了少許。

「想要合圍擒敵,必然要先張開布置羅網。

想要示弱引敵,必然要先讓其敵覺得自己很強大。

想要消滅殲敵,必然要先下餌引誘敵人上當。

想要奪取敵陣,必然要先裝敗避讓使得敵人防禦鬆懈。

所以說這些微妙的戰爭技巧都能證明,(不需要強大的兵力去與敵人硬碰硬,計謀能讓)看似柔弱不堪的軍隊卻也能戰勝強敵。

魚兒與河谷之水是分不開的,(軍隊與國家的關係也是如此,)軍隊作為邦國的鎮國利器,要像魚兒一樣隱藏在水中,不可以輕易讓對手摸清行蹤明示於人。」

明亮的蓄能燈下,秦深依然認真地作著筆記並把疑問處用符號標註出來。秦無敵耐心地在一旁等待秦深停下筆來,才又開始對本篇剖析起來。

「本篇與軍事戰爭有關。當然,本篇中的大部分內容並沒有直指軍事之字眼。如果不是最後一句中的邦利器,完全可以作為通用於他處的大道來看待。

李師在本篇之中,闡述了他的一貫主張,那就是精兵政策。

這種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軍事主張。在那種個人命毫無保障,底層人民的性命不值一提的大時代背景下,顯然是難以被統治者採納的。

李師是有軍事功底的。就以本篇看來,完全可以稱得上軍事大師。

他不喜戰,故以不戰而戰,以不戰而勝。這就是他貫徹了一生的斗戰精神。

不戰而屈人之兵,此為兵家孫師之策中的上上者也。」

「師父,你之前不是說他一直敗於當時之勢,鬱鬱寡歡,又何來勝之?」

「李師之道,依道而存,逆天轉勢,此此為不爭之爭也。

其敗在一時,因其知彼勢之強,非一己之力以勝之。當時之彼勢,高於天脈之山,而及天也。

天之勢,以不可擋而擋之,此非人也。故李師敗於當初,卻勝於其後之千秋萬世也。」

……

晨課早已結束,但秦深在草廬中盤坐了良久,及至烈陽當空,霧氣散盡,這才起身走出門來。

陳曉曉和瓊尼在草堂中依然是研茶泡煮慢慢討論著,以此等待秦深過來。

「從本章也可以看出,李師並不是一味地去主張和平。李師認為精兵密藏,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以計勝敵。這也是我喜歡的風格,兵貴精而不貴多。」

「我覺得吧。戰爭想要獲勝,更重要的是實力。一力破萬巧,只要真正強大,直接平推就好。」

「如果敵我雙方實力接近,同等條件下,怎麼能夠平推?戰爭真正拼的,就是智慧巧計。」

「若是同等條件,兵自然還是愈多愈好。因為這戰爭拼到最後,拼的是持久,拼的是數量。」

陳曉曉與瓊尼各持己見,互抒其優,爭執不下。

正說完自己的意見的陳曉曉,注意到秦深恰好到來,於是忙出聲邀之加入討論。

「秦深,你來得正好。給我倆評評理。究竟這精兵之策是好,還是不好?」

聽到這話,秦深覺得不妙。但腳尖都已經踏入亭中,完全避讓不了。所以秦深只得嘆著氣無奈走到空位上坐了下來。

借著喝著咖啡潤喉的這點兒功夫,秦深好好理了一下頭緒,然後開口勸和道:「在我看來。兵之多寡,為養兵之道。而養兵之道,在於合適與否。

之前也與陳師請教過領地中的軍隊建設。陳師告訴我,兵者,將之體也。將者,兵之魂也。將之壯,則兵亦重。將之瘦,則兵亦輕。

我又有將這個問題同樣向師父進行請教。師父對我說,觀大炎領邦久矣,人才濟濟。為將者大成,而兵亦強大也。

復觀炎興之領邦初成,其無大將也。為將者初生,則兵亦嬰兒之。此二者,可視為炎興之未來與現在。

故為軍者,領之固。無者,軟之。強者,立之。為將者,軍之靈。無者,散之。有著,合之。為兵者,將之實。無者,虛之。有著,長之。故曰,兵之眾寡,在於其邦。兵之強弱,在於其將。」

「哼。你這是避重就輕,偷換概念。」

「嗯,有嗎?」

「當然,你就是在逃避問題。」

見兩個夥伴都不肯妥協,秦深無奈繼續開口解釋道:「我也只是在表明自己的觀點而已。

正所謂,時也,勢也。我如今當上了炎興的領主,看待這個問題,自然要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

當然,從曉曉你的角度來看,精兵完全就不適合你的風格。我知道人工智慧的強大,以一控百,以傷換傷,正是你們人工智慧的初始一貫作戰風格。

蟻多堆死象,你們的作戰大多都是暴力輸出型的最佳範本。這也正是我們炎興的底氣所在。

而反觀瓊尼你這邊。你們常採用的作戰風格我也是有所了解的。強大的戰鬥單兵組成的小團隊,敵後破壞能力非常巨大。你們往往能出奇制勝,實施斬首行動。

被你們歸入目標,想必無論誰都會感到不安的。我看過你們的訓練,以一敵百,這只是你們的日常。所以對於你所打造的精兵,我是從心裡感到佩服的。

精兵政策,是我詢問過師父與陳師,而定下來的領地發展計劃。這是目前最符合炎興的軍事策略。但是,精兵政策也是有缺陷的。

也就是說,從長遠發展來看,領地的軍事建設,必須不斷升級。充實兵力,增強實力,才能跟上國力不斷增長的需要。

所以,並不是我搖擺不定,不作選擇。精兵政策的好與不好,其實在於形勢適不適合。作為我來說,當然是準備取長補短,兩者都要。」

「兩個都要?」陳曉曉探出三個指頭狠狠修理了下秦深,然後吐槽道:「只能說你的想法美得冒泡。」

瞧著秦深吃痛的模樣,瓊尼樂不可支地笑了起著。甚至連說話都笑著停不下來:「好了…哈哈哈…好了。我們繼續討論道章中的其他疑惑之處吧。嘻嘻,秦深哥哥,要不還是你來說說。」

「要我繼續說,也行…」秦深停頓了下,看了看旁邊的陳曉曉,這才說道:「探討學問,可不能突然動手。不然的話那就不能繼續了…」

「哼,」陳曉曉雖然不肯認錯,但語氣已是稍稍軟了下來。「別磨磨嘰嘰的,說你的。」

「哼,嗯。」秦深稍稍調整了下狀態,然後開始說道:「本篇開篇,師祖用四小個對句來作為引論。

在師父沒有教授之前,我對這四句話的理解沒有這麼透徹。這就導致了對後面的話語也存在理解不到位的情況。

師父點明了本篇的中心主旨之後,我再回過頭來看。這幾句話無疑是戰爭謀略的經典總結,牢牢抓住了謀略的精要之處。

明白了前面的引論,而接下來的後半部分段落,也就順理成章地深入理解了。師祖認為這些謀略歸納出來后,從細微處可以證明,以弱勝強是完全可行的大道。」

「當然,這以弱勝強雖然是經得起證明,且完全可以實現操作。大家也都能夠看到,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容易達成的。」陳曉曉插話打斷了一下。

在幻世的資料庫中不僅有大量的戰爭統計分析數據,也有眾多的推演模型和論文資料為陳曉曉的觀點提供佐證。

「確實是這個道理。」秦深連連點頭回答到,「就好比剛才說的精兵政策。其實在現實中實施精兵政策,實際可能未必比普兵政策耗費得少,甚至可能更為燒錢。」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陳曉曉笑臉嫣然,而繼續插話,「其實我覺得李師這篇文章恰恰是在說明,普兵更優於精兵,無兵更優於普兵。

你們看這最後一句,魚不脫於淵,邦利器不可以示人。我覺得這是全篇之中的無上精要。

軍隊像魚一樣生活在河水之中,水乳[]交融不分彼此。這僅僅是李師說的邦利器藏著掖著不可以示人嗎?

我認為李師是在說全民皆兵,如魚水之藏,不示於人,不戰則[]民,戰則皆軍也。

天下之大帥者,能達到全民皆兵者寥寥爾,卻皆取得過舉世矚目的輝煌之大勝。有淮陰帥,曰多多益善者,取天下如探囊取物般。有元先祖,率游牧之族,所征之處皆伏於金帳之下。有華偉人,領中國之民,以弱者之合平四海之外敵。

能達到無兵之兵,為兵之王者,其更合於道之極奧之義。魚藏於淵,因其不脫於淵也。邦利器藏不示人,因其皆為民也。」

秦深與瓊尼均聽得目瞪口呆。良久之後,草堂之內才傳出一聲驚呼。

「曉曉,你悟了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甘苦紀年之大道參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甘苦紀年之大道參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章 君子藏器於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