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找人聊天

第四十二章 找人聊天

向天雲很快便回心轉意,跟着元雪融四人沿江而上,而且,他還答應陪同酈道元回到魯陽郡。

聰明如元雪融,如果手中沒有籌碼,自然不會去拍他的肩膀。

是人都有弱點,所謂弱點,便是有所求。一個無欲無求的人,不是聖人就是蠢人。

元雪融告訴向天雲,在酈道元管轄的魯陽,就有兩樣他想要的東西,且是雙手無償奉上。向天雲一聽,立馬便答應了。

舟行逆水,速度頗慢,向天雲興緻很好。他先是和斛律金躲在船尾暢聊射術,一個修仙者,一個凡俗之人,兩人並沒有衝突,對方都誠懇,便無所隱瞞。

斛律金再聰明,畢竟不如向天雲廣博,自是受益匪淺,但向天雲至少也從斛律金這裏學到了一樣極為實用的技術。在遠程射擊的時候,如何測出目標的準確距離?

修仙者依靠神識,用神識鎖定,但神識又是什麼?

神識是元神的外化,是無數的念頭,是知識和智慧的外化。它又是怎麼來的?

其來源是身體各種器官,以器官溝通代表萬物的五行媒介,諸如空氣、水、大地等,形成神識。

就好比一條蛇,必須伸出蛇信感觸空氣的成分,用皮膚感知大地的震動,才能捕捉到外界的信息。

一個植物人的元神是渙散的;反之,絕沒殘疾的神仙。

斛律金有很多辦法,其中目測術向天雲很是感興趣。

假設目標在前面數百米處,先右臂前伸,再豎起拇指;把拇指和目標重疊,先閉上左眼,用右眼通過拇指的左側去觀察;拇指不動,閉上右眼觀察;測出換眼后移動的距離,再乘以10即得出自己與目標的距離。

這種簡單的辦法可以測出三百丈外的目標,熟練以後,誤差絕不會不過三尺。原因何在?

如果仔細觀察測量,人的兩瞳孔之間距離,恰好是手臂長度的十分之一,利用這一原理便可目測目標。

這辦法很古老,斛律金已經不需要伸出拇指去測量。他曾經讓手下分別站到十丈、百丈甚至三百丈開外,強行記住觀察到的面部、衣衫、耳環等特徵,觀察模糊與清晰的程度,熟練之後,一眼便能說出目標在自己多少丈開外。

他的銳利眼神,便是多次苦練之後修成的。五官之中,眼睛和耳朵無疑是最敏銳的。

向天雲對他激賞不已,開始他還打算去一趟襄陽城外的黃家灣。黃家灣有個黃月英,那是諸葛孔明的夫人,小名阿丑,但聰慧無比,據說武侯的諸葛連弩、八陣圖、木牛流馬等都是阿丑夫人所教。沒準在黃夫人的老家能找到諸葛連弩的一些奧秘。

諸葛連弩名動天下,向天雲其實知道根本沒那麼誇張,其特點是把幾支短箭壓縮到機匣中,省略了一些拔箭上弦的時間,但還算不上真正的連射,且射程和準確率都大成問題,但畢竟比弓箭要強一些。如果真那麼神,武侯也不會七伐中原還沒成功。

須知,始皇為何能讓天下束手,一大功勞便是弩箭。始皇的弩具和箭簇都是有模具,能大規模生產的。當敵人的騎兵,尤其是那些兇悍的匈奴騎兵,吹響號角衝過來,百丈外已經成了靶子。再結實的鎧甲也擋不住三稜錐的金屬箭頭;而把這些弩箭撿回去,冶鍊的技術又達不到,根本無法模仿。

諸葛連弩讓貧窮的蜀國能幾次三番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挨打,已經立下不世功勛,但魏國和吳國也有弩箭,技術稍弱,但相差並不很大。

弩箭與弓箭完全是兩碼事,它射程遠、準確度也高,更妙的是容易上手。培養一名神箭手或許需要十年,但一名弩箭手,聰明一點的十天就夠了。因為只需要懂得基本的瞄準原理就夠了,並不需要臂力和心理磨礪。

但機械的威力又如何與修仙者的靈力相比,因此,向天雲需要做的就是熟悉其中的發射驅動等核心原理,便可以得弓箭之長,相比那些揮舞著寶刀寶劍的修士,或許彈指間便能取對方項上人頭。

當然,殺戮絕不是修仙。但想要從普通人修成永生的仙者,起碼不能在修行的過程中隕落,因此,武裝到牙齒保護好自己,是完全必要的。絕學、利器、丹藥等,使命在此。

向天雲現在築基期都還沒達到,如同一個剛剛起步的柔弱的嬰孩,學習是最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但魯陽之行能取代黃家灣之行,時間能省便省了。

因為弩箭的瞄準器「望山」便是根據墨子三點共一直線而來,而魯陽便是墨子的出生地。那裏更多墨家子弟,可以說組成了是一個俗世煉器門派,把墨子關於時空(久宇)、數學、力、動止、本標、光與影等理論付諸實踐。「世之顯學,儒墨也」,墨家能和儒家平起平坐,絕非那麼簡單。

向天雲的第二個聊友是酈道元。一聊才知道,這位太守對山川地理有着驚人的熱情與天賦,還對歷史、軍事、神話等等極為淵博。兩人聊得驚心動魄,元雪融遠遠地看着,看得都怕了,因為那兩人一會勾肩搭背,一會涕淚齊流。

「酈姓是黃帝之後,子孫食采於酈,因地為氏。酈兄,你在鮮卑人手下做事,一切可好?」

「向兄弟此言大謬,江山未必是掌握在漢人手裏才是正統啊。」

「這話奇怪,難不成鮮卑人比我南朝還正統?」

「我知道你不信,也不說南朝發生過多少爛事。我隨便說兩件關於北魏女人的事,你自己琢磨。」

「酈兄請說。」

「一件是通婚,知道先皇拓跋宏與大長公主的母親是誰嗎?姓李,我們漢人。但凡北魏皇族,是禁制同族通婚的。」

「嗯,這個好,起碼比士族門閥之間才通婚好。還有一件呢?」

「你知道北魏的皇後為什麼都有兩個嗎?知道他們的母親,那位李皇后是怎麼死的嗎?」

「不知,難道還有什麼隱情?」

「北魏從開國皇帝拓跋珪開始,便有不成文規矩,子貴母死,甚至滅族。也就是說,他們的母親李皇后,當拓跋宏被冊立為太子時,李皇后便必須自殺,而後另立乳母之類為皇太后。」

「。。。。。。這是為何?哦,難道是為了避免外戚干政?」

「對,你看看,改漢姓,通婚,拒絕外戚,這些漢人政權哪一朝做到了?還有諸多政策,想必你也聽說過。人家的強大可不是僥倖得來的。那是一種突破了家天下的層次。相比那些血腥消滅異族的政權,我覺得這才是民族融合的真正之路,或許百年之後,鮮卑、羌、氐、匈奴什麼的,包括漢族,都不存在了,站在九州大地的就是一個包羅萬族的強大帝國。」

「。。。。。。酈兄真是熱血之人,小弟佩服。不過,我還是覺得逼殺親母,過於酷烈,並非良策,甚至另生激變。」

「嗯,不過這總強於陰謀詭計和道貌岸然之下的骨肉相殘。你看這滾滾長江水,不知掩蓋了多少醜惡、血淚和罪惡。就說當日王敦第二次政變失敗之後吧,他的接班人王應父子跑來荊州投奔刺史王舒,都是一家人啊,王舒竟然把他們父子沉江買榮,後來還把王敦從墳墓里拉出來砍頭。」

「可能是苦肉計吧。。。。。。」

「可能吧,還有你們那位蕭衍皇帝,據說通道又信佛,瞧著多仁慈啊,實際先是在荊州利用年幼的蕭寶融對付蕭寶卷,然後把齊明帝蕭鸞的七個兒子殺掉了五個,剩餘兩個一個跑到北魏,一個啞巴,才沒殺;做了皇帝后,就把蕭寶融廢為巴陵王,旋即殺害。」

「酈兄表面寄情地理,卻是心憂天下。」

「我們不像道長你已經超越世俗,在我看來,地理現象經常變化,上古情況更加渺茫,其後部族遷徙、城市興衰、河道變遷、名稱交互更替等都十分複雜,所以我決定以水道為綱,描述地理。但站在黃帝後人的角度,你不覺得《禹貢》所描寫過的版圖才是母國真正的容顏嗎?」

「酈兄以地理明志,並不清談政治,令人佩服,也確實是一條妙計。但聽元道友所說,你的《水經注》洋洋三十餘萬字,難道你真的曾經踏遍了萬里河山?」

「向道長過獎了,你我有緣,不妨告訴你。雖然我跟隨先皇去過不少地方,看過一些古籍,但其實《水經》一書,不過千言,怎能作注?這也屬掩人耳目之策。我小的時候,父親是青州刺史,有一次我在海邊玩耍,忽然遇到一個白馬朱衣的老者,他傳授了我『七聘』之術,一生有七次能夠明見萬里、精細入微的機會。」

「哦?白馬朱衣么?對了,這七聘之術真的能看到那麼遠嗎?」

「那當然,一千多條河流、遠及天竺、扶南、高麗、中南半島,舉凡幹流、支流、河谷寬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節變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經的伏流、瀑布、急流、灘瀨、湖泊等等都廣泛搜羅。你當我和你們修仙者一樣朝發夕至呢?」

「嘿嘿,老實說,我這修仙者還真沒這能耐也從沒這個想法。」

「放心,你是大長公主的朋友,她已經和我說了,到了魯陽,我會把《水經注》,連同《本志》和《七聘》抄錄於你。不過,話說在前頭,《本志》簡單,《七聘》卻是我把一些施術期間的模糊景象記錄所得,所以很多地方語焉不詳,有些卻過於怪誕,你看了莫要鄙夷笑話就是。」

「哪裏,哪裏,不過酈兄難道無法把那些模糊的景象再看清楚一些嗎?」

「太難了,或許那些地方有你們修士說的靈氣或者瘴氣掩蓋吧,而我為了完成此書,七次機會已經用完,再也沒有辦法觀看了。」

「這倒真是可惜,酈兄此書如此寶貴,為何急於成書呢?」

「這你或許也看出來了,我這人性情有些過直嚴厲,得罪了不少人,而且家中兄弟姊妹的關係也頗是惡劣,我擔心萬一哪天像別人一樣早逝,不得不抓緊時間了。」

向天雲點點頭,這數百年來,據他所知,已經發生過無數次匪夷所思的事情,骨肉相殘、皇帝與名將早逝、天象異常等等。酈道元諳熟地理人文,有所防備也是正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弓神奇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弓神奇緣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找人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