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二 週遊世界(二十七)梵蒂岡

八十 二 週遊世界(二十七)梵蒂岡

龍星結束德國的巡遊后,準備到歐洲最小的國家訪問。這個國家就是梵蒂岡。依據導遊資料,龍星知道:梵蒂岡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地處意大利羅馬城台伯河右岸,除東南部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均有城牆環繞。由於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它的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該國現僅有32名女性公民,540名男性公民,還有大約3000名世俗工人。雖然梵蒂岡很小,卻是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龍星來到梵蒂岡的標誌性建築就是東南部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其前部的聖彼得廣場。教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馳名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和雕塑。因教堂是為紀念伯多祿而建,故又名聖伯多祿大教堂。據說可容納6萬人同時祈禱。

這麼小的國家是怎麼成立的呢?導遊介紹說: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宗,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宗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遙望梵蒂岡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意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聖座於意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意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後,更主導成立了意大利王國。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意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意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意大利王國的公職。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時間轉至1860年,著名愛國志士加里波第正疾風驟雨般掃蕩南意大利的兩西西里王國。法皇拿破崙三世擔心民主派會在南意大利掌權,遂默許撒丁王國攻取受其保護的教皇國領地。9月教皇國東部2/3左右的領地被併入撒丁王國,自此僅羅馬周邊地域遊離在新生的意大利王國之外。1870年意軍藉助普法戰爭時駐羅馬法軍奉命回調的良機,破羅馬城而完成統一。

而居於羅馬的教皇庇護七世則退居梵蒂岡城堡。1929年,意總理墨索里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協議:意大利承認梵蒂岡城為羅馬教廷絕對所有,天主教為意國教……。自此延續上千年的教皇國正式被梵蒂岡國取代。

龍星認為:宗教的產生的原因是人們因為沒有辦法理解一些現象或者沒有能力解決自己面臨的困境,只有祈求神的護佑並希望來生有更好的歸宿。更高的追求就是通過神的遴選進入天國。這些其實就是教徒的夢想。然而這些夢想脫離現實,停留在教徒的意識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追夢與碰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追夢與碰壁
上一章下一章

八十 二 週遊世界(二十七)梵蒂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