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傳國玉璽

第一章 傳國玉璽

公元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興兵作亂,叛出後唐向契丹稱臣。他厚顏無恥,認賊作父,事小於自己十歲的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作為交換條件來求得帝位。耶律德光大喜,率三十萬大軍自雁門關入引兵來援,助石敬瑭大敗後唐名將張敬達,末帝李從珂聞訊心慌意亂。同年十一月,末帝見大勢已去,登上玄武樓引火**,後唐亡。耶律德光如約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

石敬瑭雖如願登上帝位,但他心中仍有憂慮。末帝手中握有自秦始皇起傳下的傳國玉璽,這傳國玉璽乃始皇帝命工匠將和氏璧打磨而成,歷代帝皇皆以擁有傳國玉璽乃正統為榮,故石敬瑭費盡心思命人尋遍整個皇宮都不得其蹤。

不知何時起民間傳聞四起,有傳聞李從珂當日抱着傳國玉璽縱身火海,又有傳聞李從珂自知命數將至,故將傳國玉璽交於次子雍王李重美,以待他日東山再起,可憑玉璽號令天下歸於正統。

對於民間傳聞,石敬瑭更信後者,並非他不信前者,而是他不願相信,他實不願接受傳國玉璽被毀一說。自李從珂死後,雍王李重美便再無蹤跡,似人間蒸了一般,如此一來他越加傾向於雍王持璽一說。他暗中派人在民間尋找雍王的下落,卻無任何消息。

翰林學士桑維翰深諳聖意,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在江湖中人盡皆知且又正邪難辨,通曉天下卻又行事乖張的江湖人物------通博先生。

這通博先生通曉天下之事,漂泊江湖,居無定所,為人行事乖張怪異,難辨正邪。桑維翰派人多方打探才總算尋得通博先生。

桑維翰向石敬瑭稟報此事,後者大喜。為顯誠意,他屈尊降貴,親自登門拜訪,可當他們來到通博住處,早已人去茶涼,桌上只留下以狂草書寫的一打油詩:「問鼎龍門心不實,豈是荊玉百般事。可嘆幽雲十六州,換得聲聲兒臣恥。」石敬瑭看罷氣得七竅生煙,甩袖離去。

石敬瑭心有不甘,命桑維翰重金召來江湖高手為他尋找雍王下落。一場生死爭奪在所難免。。。。。。

吳越之地歷來富庶,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朝廷奉行保境安民之策,固戰事甚少,百姓生活漸有起色,仍雖困苦,但較之亂世中的其餘眾國也算是比之有餘。周邊各國便有百姓不遠千里遷往此地。

再說那雍王李重美,他的確受了末帝遺命,持璽而遁。他聽聞吳越一帶富庶安寧,便帶着兩個隨一路南行直奔吳越,歷盡千辛萬苦終被他來到了吳越國。

主僕三人來到大滌山中,秀麗的風光令人心馳神往,雍王緊繃的心也略有鬆懈,此番出逃可說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時刻。可他萬萬沒料到那兩個隨從此時竟心生貪念,私下將他所帶財物瓜分不辭而別,所幸雍王將傳國玉璽貼身攜帶,並未被他們帶走。可憐雍王身懷稀世之寶卻只落得荒山野嶺,風餐露宿。

且說那兩個隨從分得財物后,便來到西府市集變賣財物。他們哪曉得晉國早已廣布殺手四處追查,雍王的隨身之物麒麟玉佩剛露面便引起了殺手的注意,跟着二人來到山間小路,制住二人,逼迫他們說出雍王下落。對方還未用刑,那軟弱的二人便交代了雍王的行蹤,原本以為能換來活命的機會,可誰知剛說出雍王下落,對方便已割斷他們的喉管。

殺手依著那二人所指一路追蹤,終於在大滌山追上了雍王。雍王見來者不善,撒腿就跑,殺手又豈會放過他,一陣窮追猛砍。殺手中為之人,舉起長弓就是一箭,羽箭直插後背,雍王受創腳下失重倒向一旁的斜坡,滾下山去。

雍王負傷昏厥滾下山坡,片刻功夫消失在眾殺手的視線中。殺手頭領命手下順坡而下一路搜尋,怎奈坡陡路險,只得一步步向下挪動。雍王滾入山道終於停了下來,擋住一輛正趕路的馬車。馬兒受驚一陣嘶鳴,前蹄高高抬起一陣撲騰。車夫忙將馬兒安撫,車內有人道:「趙管家,何事令馬兒驚慌?」

車夫道:「員外,有人受傷擋住了山道。」

車簾掀起,一個中年男子探出身子向外張望,果然有男子身負箭傷爬在路中央,他沖趙管家點頭示意。後者心領神會,上前用手一探,轉頭道:「員外,還有氣。」

員外忙起身下車,和趙管家一起將雍王抬上馬車。

「快,立刻回府。」

趙管家駕車揚鞭疾馳,員外在車內為雍王拔去羽箭,雍王吃痛,醒了過來。員外面露喜色,安慰道:「公子,你醒了。」

雍王面白唇裂,氣若遊絲,額前汗珠斑斑駁駁,他欲開口。員外製止道:「公子,你傷勢過重好生休息,在下剛為公子拔去這箭,待回府為公子敷上祖傳的秘制金瘡葯,很快便好。」

雍王身受箭傷,又失足滾下山坡,早已重傷難治,他只覺全身力氣像是被抽走了一般,慘淡一笑,微微搖頭,他知道自己已到了油盡燈枯之境。他喘著粗氣吃力道:「好漢在下有東西託付於你。」沒等員外開口,雍王搶先道:「你先別說話,聽我把話說完。」

員外擺手道:「不可,聽閣下所言,所託之物必定牽涉甚大,在下只怕擔當不起。」

雍王道:「這位好漢,你不知在下底細是善是惡,便施以援手,足見閣下仁人之心,絕非背信棄義之徒,在下絕不會看錯人的。」雍王雖然已奄奄一息,但腦中一片清明,他知道眼前之人是可託付大事之人。

雍王一番言語令員外萬分感動,他不再推脫,由著雍王繼續道來。

「好漢,不瞞你說,在下李重美乃唐廷雍王,石敬瑭認賊作父,雖篡位成功,但名不正言不順,他妄想得傳正統,千方百計想要從我手中奪取傳國玉璽,所以他派人一路追殺於我。」說着,雍王從懷中掏出一物,將外包的布打開,一方大印顯現眼前,這枚方印正是傳國玉璽。雍王將玉璽置於員外手中道:「好生保管這方玉璽,亂世分分合合,自有一統天下的真龍現世,到時還望好漢代為獻上!」

員外着實吃驚不小,他沒想到這男子竟是唐廷的雍王,而傳國玉璽此刻正真真切切地在他手中。

「雍王,這怎麼可以,事關重大,在下怕有負所託!」

「好漢,本王難過此劫,所幸天可憐見,能讓我在臨終前遇到好漢,雖未能如父皇心愿舉事復國,但能保全玉璽也算是對得起父皇了。」雍王雙目直勾勾地看着車頂,臉上露出些許欣慰之色,神色漸僵。

員外再想說話,卻現雍王已然斷氣,他嘆息道:「唉!雍王,你放心,凌瀟承蒙信任擔此重託,必不付所託!」

原來這員外名喚凌瀟,此人乃三國時東吳名將凌統之後,凌氏一族深居大滌山中過着閑雲野鶴的生活,平日裏積德行善,頗受當地百姓敬重。然而正是雍王的臨終所卻托徹底改變了凌氏一族的命運。。。。。。

新人新書,需要的是您的支持,如果您覺得我的書還行,那我就厚著臉皮問您要個推薦,問您要個收藏,在這裏現行謝過了。o(n_n)o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亂華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亂華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傳國玉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