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前線情況

第二百三十八章 前線情況

再說說衛國。

衛國三面夾擊,背腹受敵,只得想辦法破局。李楨先是傳令趙國,讓趙國派兵進入衛國,一同抵擋北上的楚國。

一面派出上將軍廉奢,率軍北上抵擋南下的堯軍。廉奢乃是一員守將,極善防守。

利用小荊郡複雜的丘陵地形同堯軍周旋,雙方打了一個多月,互有勝負,但都不至於傷筋動骨。

而對付陳國,衛國就沒有這麼穩健了,畢竟是自己常年欺負的小老弟,陳軍有什麼水平,衛國還是清楚的。

李楨派上將軍白鑫率領三十萬中央軍攻打陳軍。

白鑫不愧有衛國軍神的名頭,率領三十萬人馬將陳軍打得節節敗退。堯國出售的那些火器,一開始的確給了衛軍一些影響。

但是白鑫立刻反將一軍,誘惑敵軍上當,引到一處山谷中設伏,將陳軍的火器隊全軍覆沒。還繳獲了不少裝備。

僅僅十幾天時間,陳軍就被打得落花流水,龜縮在東申郡的邊境,不敢存進,只是一味固守。

好在是陳軍的糧食夠吃,堅守半年也不是問題。陳國本來就是產糧大國,糧食自然是不會缺的。

白鑫直到自己必須速戰速決,所以快速對陳軍大營展開了潮水般的猛攻。一次次的攻擊也叫交戰雙方都疲憊不堪。

陳國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的。加上組織起來的的五萬火器隊,一共出兵四十五萬。這已經是陳國全部的家當,都扔到賭桌上了。

一臉多天的高強度戰鬥,衛軍同樣疲憊不堪。

即使是白鑫嚴令守夜將士務必打起精神也不管用,疲憊的時候就是想睡覺,誰也沒有辦法。

陳軍這邊挑選了五千死士,趁夜襲營,一把火燒掉了衛軍大半糧草。

白鑫無奈,只得下令暫時休整,然後傳令後方運輸糧草。

陳軍和衛軍就在東申郡暫時對峙。

任誰都能看出,白鑫是在積蓄力量。憑藉他的才能,陳國能夠堅持下來,靠的就是全軍將士同仇敵愾。

所以,壓力全部壓在了堯軍這邊。

隊友不能說不給力,但是人家已經做的不錯了。衛國是老牌強國。無論是位置還是面積,都算得上是南方霸主的地位。

現在北方霸主和南方霸主坐下來掰掰腕子,正是看到雙方實力的時候。

衛國的糧草很快就能夠補給上,到時候白鑫一旦擊敗陳國,很有可能會直接南下,先打敗實力稍弱的楚國,然後回過頭組織大軍來反攻堯軍。

屆時,堯國將同時與衛國,趙國,曹國三國開戰,就算堯軍裝備先進,武器強大,但也要遇到人手不足,糧草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唐煜在這幾天才愁眉不展。

作為幕僚軍師,郭彧當然有想過辦法。

什麼示弱誘敵,趁夜襲營,截斷糧道……反正所有的常規計策都試過。

廉奢以不變應萬變,我自堅守不出。不斷的加固城牆。死死將堯軍拖在小荊郡不得寸進。

如果再不想辦法突破,很有可能落敗的就是堯軍一方。

聽完郭彧的話,徐奕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的確,現在形勢對於堯國來說的確算不得多好。一時間,兩人相對無言。

「對了,」徐奕想了想,「有沒有可能,讓敵軍自己亂了陣腳呢?」徐奕擅長的是對於人心的把握,順着這個思路,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如何對付廉奢上面來。

有的時候,人的思路要是陷入了死胡同,那真的是一點都出不來。要麼怎麼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呢!

「郭祭酒,其實我們可以試一試,能不能叫衛國人自己把這個元帥給換了。」

「此言怎講?」郭彧也來了興趣。

「兩軍交戰,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善者也。」徐奕笑了笑,這是他很早之前在桃谷散人的藏書中發現的話。

「妙哉!妙哉!」郭彧聽完,細細品味,發現越品越有味道!

「不錯,正是徐大人精於人心,能對人性有細緻入微的把握,才能想到此等妙言絕計!」郭彧大加讚賞。

「今晚多謝徐大人為在下解惑。」看到徐奕陷入沉思,郭彧知道自己差不多該走了。

於是站起來告辭。

「哪裏的話,還要多謝郭大人才是。」

兩人互相客套著。

徐奕了解了前線的情況,送走郭彧后,第二天就叫來校事府密諜處的人,把衛國所有能說得上話的人的資料,都拿了過來。

尤其是最近,他們各有什麼動作,立場是哪一邊。

研究了兩天後,找到唐煜獻策。

「大王,末將有一計,雖然危險,但是只要用的好,必然造成衛國內亂,屆時,即便我們中途退兵,好處依舊攥在手裏。」

「哦?計將安出?」

……

徐奕見過唐煜后的第二天,段克禮和南馥,周炎暫時全面接管了大堯軍隊。對外宣稱是大王偶有感悟,閉關突破。

前線戰鬥,若敵不動,我軍亦不可妄動。

然後,整個人消失不見。不僅是唐煜,還有一直貼身保護唐煜的老太監畢嵐,校事府指揮使徐奕,都沒了人影。

衛國的王都在新衛郡的新衛城。

新衛城長公子府。

自從李績利令智昏,想着賺堯國的便宜卻被校事府的人發現后,雖然被送回國,但是李績思來想去之下,還是決定向李楨坦白。

因為李績就是這樣一個性格。說的好聽叫謹慎,說得不好聽就是懦弱,還有想得多。

李績就是如此,如果他強硬一些,就是把著這價值數百萬兩的銀票,要求堯國必須兌現,其實唐煜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或者退一步,只兌現一半或者回個本就行,也可以。

但是李績被校事府的人一嚇唬,自己放棄了銀票,灰溜溜的跑回國了。

最後還得李楨出面,想辦法給兒子討回銀票。

可以說李績的繼承夢到此就結束了。

李績也知道,乾脆從王宮裏搬出來,搬到自己在王宮外的一處府邸居住。

「哎,對影湖中邀月難啊!」李績站在後花園裏,看着挖出來的人工湖裏倒映出來的月亮,忍不住想出這麼一句詞。

「詞是好詞,只可惜意境太仇怨。」突然一道聲音傳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堯指揮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堯指揮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前線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