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漕糧

第24章 漕糧

這半年來,湯斌一有空就要到縣學來指導呂岳的學業,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呂岳的文章學識和以前相比,均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不過說句老實話,對於自己有幾斤幾兩,呂岳其實心裡清楚得很,他從來都不奢望自己能夠在文章學問一途出人頭地。

他進縣學的初衷很簡單,也很實際:先混個出身,想辦法脫離社會的最底層再說,因此,對於湯斌的幫助和教誨,他是打心眼裡感激。

其實,在湯斌的感覺中,自己與呂岳這半年來的交往同樣是獲益匪淺,作為一個信奉程朱理學的道學先生,湯斌深知格物致知的道理,雖然個性耿直,但絕不迂腐。

每一次與呂岳的交談過後,他都在暗自感概,這個年紀不過十餘歲的少年人,腦袋中怎麼會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呂岳每每脫口而出的每一句話看似不經,但若是仔細回想一番,卻又能夠發現其中往往充滿著哲理,往往能夠一語中的!

就在湯斌擔任江寧府同知之後不久,發生了一件讓他非常為難之事。

因為江寧知府與通判一向不和,知府便將其視作眼中釘,恨不得除之對方而後快,但因為這位通判一向都是做事勤懇,為人也算得上是清廉正直,知府一直都苦於找不到他的錯處。

不過,後來終於被這個知府找到一個機會。有一日恰逢文廟丁祭,這位通判正好重傷風,行禮的時候咳個不停。

知府當時隱忍不發,事後卻盯住了這個錯誤,回家跟幕友商量,那幕友順從東家的意思,隨即舞文弄墨,大張旗鼓,上奏參劾那通判失儀不敬。

原本這隻不過是一件小事情,但在這位知府的刻意渲染之下,整件事情鬧得紛紛揚揚。一般來說,凡有彈劾,朝廷通常總要查了再說,情節重大則由京里特派欽差,馳驛查辦。

作為當時在場的官員,按照規矩,湯斌也要如實上奏當時的情況,說句老實話,在湯斌的心中,其實也是對知府的此舉頗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大家互為同僚,理應互相體諒。

並且湯斌的心中也很清楚,通判的失儀,情非得已,就算是真的失儀,至多事後教訓一頓,又何至於毛舉細故、吹毛求疵,還要專折參劾?

因此,當他在與呂岳聊起此事之時,心中也是頗為糾結,實在是不知道這個復奏該如何寫法。

若是如實照奏,他在心中覺得頗有些對不住這位通判同僚,但若是要違心而言,卻又不符自己一貫信奉的理學信條!

不過呂岳在聽說了此事之後,卻顯得胸有成竹,他先是微微一笑,隨即便緩緩地說道:

「湯大人,小生倒是覺得,您不妨照實回奏,既然知府大人說是自己親見此事,想必也是錯不了的。

不過,您只需在奏摺的最後加上這麼一句話:『位列前班,理無後顧』,就行了!」

原本心懷糾結的湯斌一聽此言,立時雙眼一亮,臉上顯出了一絲興奮之色。

對啊!就是這個輕描淡寫的八個字,知府用心昭然若揭。按照文廟丁祭的序列,知府當時肯定是跪在通判前面,他如何知道後面的通判失儀,還言之鑿鑿乃是親眼所見?

照此說來,肯定是是知府先失儀往後面看了,這才發現通判失儀,最後這八個字當真可以算得上是點睛之語!

後來湯斌便按照呂岳的建議回奏,月余之後京中的結果下來了,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如此結局,自然是原告失面子,被告雖然受罰,心裡也是痛快的。

自此以後,在湯斌的心目當中,這位呂岳小友的地位益發顯得特殊了起來。

雖然兩人無論是年齡還是身份都相差懸虛,但在湯斌看起來,兩人其實是互為師友的關係。

這大半年下來,呂岳固然在湯斌這邊學到了不少的經史典籍,反過來湯斌自覺在呂岳的言談當中也是受益匪淺,頗受啟發。

尤其是關於經世之道,湯斌感覺,這位少年雖然有的時候顯得涉世未深,說起話來也是雜亂無章,但每一句話好似都含有深意,令人傾佩不已!

以湯斌的淵博學識,每每都能夠從呂岳這些隻言片語當中提煉出閃光之處,並且形成精闢之策!

不過,我們的湯斌大人可是不知道,他的呂岳小友也許是隨意冒出的一句話,可能就是後世的有識之士總結了數千年的歷史和經驗,所做出來的結論。

換句話說,那可是站在巨人肩頭的遠見卓識,這些隨意之語,也許在呂岳自己看來覺得很平常,但若是放在湯斌這等碩儒的眼中,那可都是發人深醒的經世至理。

這樣一來,湯斌就益發覺得呂岳的見識乃是得自天授,言行之間無不隱含至理,甚至有時候湯斌回想起來,反而覺得自己在交往的過程中受益更多!

作為地方官而言,在其任上有兩件大事,一個是刑名,另一個是錢糧,只要管好了這兩件事情,就能夠確保一方的安靖祥和!

這一日湯斌和呂岳聊起自己最近審理過的一件錢糧案:

曾有這樣一件事,有個姓余的百姓,應繳的漕糧一直沒有足額上繳,自己先前答應分期完納,但一而再,再而三,說了話不算數。稅吏上門催繳了數次,都是無功而返。

漕糧的制度起於兩漢,盛行於唐宋,明清遂成定製,京都數百萬人口的生計口糧,幾乎全部依賴於東南地區的漕糧北運。

因此,自蘇杭一帶開始,沿著運河北上,沿岸的產糧州縣,每一年的漕糧徵收任務都是異常的繁重,尤其是逢上旱澇年份,往往要逼的家破人亡!

湯斌其實也曾派人去查過,這姓余的因為連年不幸,尊親相繼亡故,光是殯葬的花費,就鬧了很大的虧空,同時也沒有什麼比較優裕的親戚,可予以援手,論境況確是很困難。

然而對於地方官而言,**要公平,不責罰此人,無以對依限完納的百姓,湯斌到後來實在是無可奈何,於是下令將這位余姓百姓傳來行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頂商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紅頂商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章 漕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