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加急塘報

第1章 加急塘報

崇禎17年3月15日,大明朝的京師北京城。

天氣晴和,陽春三月,卻乍暖還寒。巳時剛過的太陽,本該是朝氣蓬勃,萬丈光芒,普照大地,卻被天空中不斷飄來的浮雲遮遮掩掩,顯得陰晦乏光。朔北之風,時而呼嘯,時而盤旋,掠過山川,橫掃大地,令人感覺到瑟瑟的涼意。

然而這種含昏晦澀與苦冷籠罩下的北京城卻掩飾不住其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本該有的熱鬧與繁華。

270多年的國祚,歷史文化的興衰積與沉澱,這裏仍然是名副其實的龍脈之地,那些邊野蠻夷的宵小都府根本無法與之相比擬。

偉岸高大的外城內城皇城宮城,赫然屹立,紅磚綠瓦,顏色分明,街道店鋪,車水馬龍,五行八作,秩序井然。

此時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馬上一名軍漢,風塵僕僕,任憑滿臉大汗滾路塵埃,也顧不得擦一下,一手扯著馬的韁繩飛奔,另一手高舉著公文大喊。

「閃一閃!500里加急塘報……」

老百姓趕緊躲閃……

「都閃一閃,500里加急塘報……」

「閃開了,500里加急塘報……」

半個時辰沒出,三匹快三名軍漢叫喊著疾駛而過。

這可有些不正常了。

老百姓一陣騷動,紛紛躲閃,目光紛紛盯住了這幾個由遠而近旋即在面前疾馳而過的軍漢的背影。

軍情如此頻繁,從前線來的軍漢如此疲憊和匆忙,老百姓從中讀出了不良的預感,面面相覷之後,也都惶惶然走開了。

現在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之後,迫不及待的三路用兵,攻城略地,明軍處處吃鱉。最要命的是這一路,李自成御駕親征,率領主力先北上后東進,閃電般拿下了山西重鎮太原等幾座城鎮,京師震動。

幸好代州總兵周遇吉率部頑強抵抗,總算把闖賊的鐵蹄牢牢地擋在了寧武關下,寸步不能前。

李自成在寧武關前損失慘重。

京師的軍民稍稍穩定了一下心緒,包括崇禎皇帝在內也長出了一口氣,可是眼前明顯又有異常情況啊!

紫禁城。

崇禎皇上把龍書案拍的啪啪山響。

寧武關淪陷,周遇吉陣亡,崇禎皇上感到震驚。

然而令他震怒的是,宣府總兵王承允,密雲總兵唐通,這些手握重兵被朝廷倚重之臣關鍵時候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不戰而降,敞開城門,降街迎闖30餘里,使得李自成的軍隊長驅直入,目前闖兵的前峰已達高碑店。

離北京城不過200里之遙。

崇禎皇上焉能不怒?

朱由檢越罵越氣,最後把龍書案都掀翻了。

下面的文武百官個個面如土色,戰戰兢兢,一個個弓著個腰,灰著個臉,如末日來臨一般,大氣都不敢出,更是無一人敢言。

偌大的金鑾殿,鴉雀無聲,落針難聞。

最後崇禎皇上傳下一道旨意,讓提督京營的吳襄調度京師兵馬禦敵,務必保證京師安然無恙,至少得堅持到各路勤王之師抵達京畿。為了確保京師安全,集中所有的親軍禁衛,包括錦衣衛也要上城守城。

約模半個時辰。

午門外的校軍場,黑壓壓的開來了無數的特種軍隊,這種軍隊沒有盔甲,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飛魚服綉春刀。

很快南北鎮撫司的所有衛所的錦衣衛全部到齊。

這些錦衣衛的校尉、力士、大漢將軍、緹騎等等,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如此場面他們還是第一次見,蓋自錦衣衛成立以來也未有之。

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小聲的嘀咕著。

最前面的點將台上,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懷裏捧著聖旨,在兩個小太監的保護下腆著肚子站在那裏。

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以及南北鎮撫司的高官一起來拜見王承恩。

「廠公,京城錦衣衛已經全部集合完畢,請廠公宣讀聖旨並訓話。」

駱養性代表錦衣衛恭恭敬敬的施禮後退在一旁。

王承恩的胖臉面無表情,掃了一眼台下無邊無沿的錦衣衛,然後目光又落到了駱養性的臉上。

「多少人馬?」聲音嘶啞,卻有着無比的威嚴,令人覺得發冷。

「回廠公,16萬,當然……」

駱養性弓躬著身子,低着個頭,臉上有些發熱,說話底氣明顯不足。

不只是因為王承恩是崇禎皇上最寵幸的太監,提督東廠。更重要的是錦衣衛就是東廠養的狗,作為錦衣衛的一把手,駱養性在王承恩面前當然直不起腰來了。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的錦衣衛擴充的厲害,名冊上有16萬,但是實際人數連10萬不到,錦衣衛跟其他衛所一樣,甚至比他們更甚,吃空餉嚴重。

「能夠守城的只有86,500餘人,請廠公明鑒。」

對於錦衣衛的這些貓膩,王成恩當然也是知道的,只是用鼻子輕輕的哼了一聲,然後就開始宣讀聖旨了。

「聖旨下!」

8萬多人全部跪下了,包括駱養性和李若璉等等這些錦衣衛的高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闖賊馬上就兵臨城下了?讓我們去守城……」

這些錦衣衛跪着,臉上的表情各異,彷彿聽到了天底下最荒誕之事,有的還嘀咕出聲來。

的確,派錦衣衛上戰場迎敵,絕對是亘古未有之事。內部剿賊也好,抵禦外侮也罷,這些都是軍隊的事情,與他們錦衣衛何干!

不錯,錦衣衛也是軍隊,但是他們是朝廷的禁衛軍。站殿,皇上出來的時候扛刀助威,為皇上搜集軍情,監督百官,製造詔獄,順便撈些油水,以滿足個人的私慾及陞官發財的階梯,這才是他們的職責。

至於其他的好像與他們無關。

守城殺敵,當年的土木之變,好像也沒開過如此之先河!

難怪這幾萬錦衣衛要驚詫了。

此時錦衣衛千戶的隊伍當中站定一人。他的裝束也是黑圓帽,飛魚服,綉春刀。他的腰牌上綉著北鎮撫司第五千戶劉衛國。

劉千戶1米8的個頭,身材算得上魁梧,寬肩膀,細腰身,尤其是一對長腿顯得高人半頭。濃眉虎目,五官端正陽光,但此時他的眉頭早就擰成了疙瘩。

黝黑的臉龐,堅毅的目光,卻掩飾不住他滿臉的懵懂之色。

此劉衛國早已經不是彼劉衛國了。

他是來自後世發達社會的特種兵王,名字也叫劉衛國。

他17歲入伍,因為入伍之前曾在少林寺學過幾年功夫,成為新兵蛋子的第2年便破例加入了特種兵的行列。

這一干就是8年。10年的軍旅生涯,他戰功顯赫,亞丁灣護過航,非洲維國和,還曾一度出現在中東戰場上執行過特種任務,所得榮譽高高一大摞,勳章掛滿胸前。

然而最後一次執行特種任務時卻出現了意外。情報被泄露,他們三個在海外被A國的雇傭兵包圍了。

為了掩護戰友突圍,作為隊長的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隨着一聲巨響,異域埋骨……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便來到了這個世界,成了這個身穿飛魚服腰胯綉春刀的劉衛國。

這個劉衛國生性耿直,恪盡職守,對朝廷忠心耿耿,但就是不知道曲意逢迎,巴結權貴,儘管辦理了很多大案要案,仍然得不到升遷。若非是錦衣衛的二把手李若璉的賞識,也絕對爬不到千戶的高位上。但是在千戶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幾年,再也上不去了,好像成了強弩之末。

前幾天在辦理一件詔獄案的時候,抓到了尚膳監掌印太監杜勛的把柄。未來及徹查此案,卻被新上任的世襲千戶杜太監的侄子杜興下毒,這個劉衛國就被毒死了,靈魂和軀體被穿越而來的劉衛國所接納,合而為一。

已經好幾天了,劉衛國仍然沒有適應過來。

他怎麼也想不到,穿越歷史這種極其荒唐的事,竟然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而且竟然是明朝末年,沒法再末了,李自成兵臨城下,再有幾天,大明朝就滅亡了。然後關外的韃子開始肆虐中原屠殺漢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竟然成了錦衣衛,要麼投降,要麼戰死。明末錦衣衛的下場大抵就是這兩種結局。

穿越成這樣,豈不是對自己最大的侮辱?

好像是做夢一般。

那個社會的一草一木,親朋好友,和戰友訣別時的竭斯底里的吶喊,和那一聲巨響,彷彿還在耳邊……

然而眼前的一切,已經無法回去了,思來想去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確來到了明末這個極其荒唐卻真實如鐵的事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錦衣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明末錦衣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加急塘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