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四道阻擊網,老虎撤退

16、四道阻擊網,老虎撤退

作為清和源氏系,原義光的後裔,武田家的目標一直都是上洛(日本文中是「赴京都」的意思。「去京城」比較正式的說法;但並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主要是用於形容實力最強的地方藩首集結大軍開往京都表明地位的過程。這也是證明自己實力的旅程。)但是很多人就想問既然上洛為什麼和上杉公耗了那麼長時間?事實上我們看到在五次川中島之戰中武田信玄都完場的他的既定的戰略目標或者基本完成了戰略目標,像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從越中,信濃,上野三麵包圍了越后,但是事實上這項戰略最後並沒有成功。原因不是上杉公太強或者武田公太弱,而是因為一開始是三國同盟使得平坦的東海道被盟友今川家把持,背信棄義雖然在呢時候並不少見,但依然有損武士之榮耀再加上一開始義元公尚在,三家都奈何不了對方(事實上在三國同盟前武田家一直在攻侵駿河)而中山道的兩條路南信濃,飛彈國雖然可以更近的完成上洛但是路相對而言就差了許多,南信濃還好,飛彈國的那條路一到冬天就會封山(也就是很多遊戲不顯示這條路的原因。)而且後來武田家與織田家的同盟也是這條路斷絕,如果說一開始的武田上杉合戰是為了各自背後的安全,呢么後來的合戰(四五次)就是為了爭奪兩家最後的,唯一的上洛路線——北陸道,雖然冬天也有一定幾率會造成封山,但是相對中山道而言這已經不錯了。但是實際上在1568年完成駿河壓制,遠江攻侵的武田家(還是滅了今川)獲得了常年不封路的東海道上洛口,因此也就沒有發生後來的川中島合戰(其實信長包圍網使得兩家握手言和。)

但是現在依然把目標定位北陸道中山道雙上洛的武田晴信依然要完成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越后壓制!而他的第一部就是完成信濃全攻侵和上野國全攻侵(事實上只完成了西上野)但是在信濃戰況焦灼時武田晴信突然抽兵攻略是上野這是除了信興誰也沒想到的,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該抵抗還是要抵抗的所以信興的這五千人就是拖延武田家步伐消耗武田家有生力量的前鋒部隊。

上野與信濃交界處稻村山城,作為上野豪族稻村家,常年的邊境生活讓他們養成了左右逢迎的習慣,而僅有8000石領地的他們不得不在5000軍勢的威壓下留下20名武士帶領剩下的應徵來的足輕退往松井田。事實上這一路大大小小的豪族也讓信興的部隊擴展到了5200了,其中武士,野武士,浪人加起來就有1200人,其中箕輪城的騎兵軍團的武士500人,守備武士300人豪族武士200人,野武士200人信興將這些部隊打散重新編組,按照實力分配分為左右兩隊,左隊騎武士100人,守備武士200人野武士200人豪族武士100人,有信興統領。慶次郎為副手。右隊騎武士400人守備武士100人豪族武士100人長野業盛為主帥,兩隊雖然都是600人但是這麼分配全是為了以後的陣地戰,業盛熟悉騎兵將來他要帶領騎兵部隊奇襲武田家本陣。而雇傭來的忍者散忍家族忍者一共150人已經全部散落出去佈置各種陷阱。而剩下的4000足輕則被信興分為四個階梯,第一階梯2000人,一定要給武田家一個當頭棒,第二階梯500人,第三階梯500人讓武田家放鬆警惕,最後一階梯1000人,當然最後不可能只有這麼點因為前面後撤回來的足輕也會使最後的防線加強。第一階梯是在野外的山地森林,第二階梯在愛鉑山,第三階梯在則是流兵負責在愛鉑山和稻村山一帶襲擾,最後的防禦戰就在稻村山城,為此,信興要求業盛守備稻村山城必要時候派出他的武士部隊對武田家進行襲擾。而信興則是負責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

4月5日,日暮山,押木山處,此處兩山交接中間只留下了20米寬的路這一點直到新幹線開通后被開到百米。但是此處陸地平坦適合行軍。

信興在這裏又把隊伍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押木山的300足輕,和日暮山的500足輕,他們負責第一波的進攻,剩下的800足輕負責堵住武田家前進的通路。最後的400足輕則作為押木山的援軍一人兩旗衝下山增援。而信興的600武士則作為日暮山的增援使用。

在等了一個下午後,武田家的前鋒終於出現在了長野軍的視線中。「圓桔梗(家徽)?山縣家?」山縣昌景作為武田家名將四天王之一,作為前鋒本來並不吃驚,但是現在不是十年後,五次川中島讓武田家損失慘重。而山縣昌景也是在這時才嶄露頭角,但是現在武田家名將原虎胤還在,小潘虎盛還在高坂昌信還在,馬場信房還在怎麼也輪不到山縣昌景做先鋒吧,他只是侍大將掌管不過150騎,怎麼會這樣?但是看着後面跟着的3000足輕,「沒錯是前鋒」信興肯定到「難道是因為重臣全在川中島?也是不然晴信也不敢抽兵來攻略上野。」深知武田軍中軍可怕的信興一開始就沒打算去頭截尾殺中間,他的目標就是前鋒再說前鋒的人數就不比他要多。當3000軍勢過去五分之二時信興呵道「放!」這並不是放箭,而是讓周圍的忍者將逃命用的煙霧彈全部扔出去。同時扔出去的一瞬間將足輕將山上的巨石扔下去大量的煙霧讓武田家軍勢一亂,而巨石趁著煙霧蒙蔽大多數人的眼睛從各個角度滾下,砸在不知情者的身上,當然陷阱只有這麼點信興也不敢打武田家的注意,地下挖了一個個虎落(陷阱,帶竹刺)如果是士兵的話還能承受的平板在巨石的壓力下頓時一塊塊的陷落下去,順帶着武田家的士兵掉下去,當然這還沒玩,前面堵截的800足輕乘勢衝出,殺進混亂中的武田軍,而山上兩邊大量的箭雨落下,縱然日本的丸木弓不咋地,武士本多忠勝身中十餘箭不倒,但是呢是人家鎧甲好,普通的足輕和農兵哪有這麼幸運,縱然沒射死,也被射到在地在混亂中被同僚踐踏至死。而在前方的山縣昌景看到軍勢混亂頓時喊道「不要慌穩住,敵軍軍勢不多不然也不會使用陷阱和煙霧,他們是迷惑我們,隨本將軍殺出去!」而周圍的武士親兵也幫着喊。一般來時一個軍團的前鋒象著着宣示實力的任務,因此配置是軍團中最高的(雖然人不多。)這也就是很多時候前鋒被消減后軍團撤軍的現象時有發生。

武田家的前鋒部隊的配置是500名武士1000守備足輕2000農兵,即使是農兵,也是體格健碩,戰力強大的那種。聽了山縣昌景的話,武田家混亂有所遏制開始慢慢結陣。

「不愧是武田軍啊,這麼快就恢復了。沒時間了第一波,沖啊!」眼看敵軍就要結陣信興果斷下達的衝鋒的命令,第一波兩邊800人沖了下去瞬間把還沒有結陣而混亂的武田軍勢衝擊的更加雜亂,不同於武田,信興知道自己無法彌補人數和質量優勢,因此絕對不能讓武田家軍勢結陣不然人手一把素槍的武田前鋒會把自己搞死。所以他給這2000人人手一把武士刀(太刀,打刀,短刀什麼都有)前面衝擊的一部分人人手在加一把素槍。他要製造混亂與武田軍進行貼身戰,因為只有這樣武田軍的人數和配合優勢就會化為虛無,而即使武田軍的前鋒怎麼怎麼強悍但是使用長槍的他們在貼身戰中,長槍反而成了一種累贅,因此單兵素質也大大降低,再加上武田軍的換亂,不是沒有勝算。

山縣昌景看到敵軍沖了下來說道「看敵軍人數沒我們多,結陣包圍他們!」武田軍行令禁止很快就有一部分士兵將衝到軍勢裏面的長野家士兵包圍就在這時信興拔出腰間的天狗抄對着身後的士兵喊道「敵軍只是一群跳樑小丑,他們居然用陰*血(這個。。。不想解釋了但是,武田家的顏色確實是這樣的。以前顏色少,火紅沒有隻能這樣。)的顏色作為鎧甲的色漆!」聽了信興的話,士卒們都笑了「哈哈哈」「看看我們的勇士們,他們是多麼的英勇!他們是真男人!那麼我們怎麼能輸給他們?現在!讓那群武田娘們兒知道!我們上野武士的厲害吧!隨我衝鋒!」說罷轉身帶頭衝下山去。突然的援軍讓武田家無所適從,剛剛賺回的士氣再一次降到了冰點,從背後襲來的長野家將前往包圍的武田家殺的支離破碎。戰局再一次變得極其混亂。兩家軍勢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正在前面率領武士殺呢800足輕的山縣昌景看到中后兩陣的混亂,立馬下令,武士向後增援,而前面的700足輕(死傷100了)則交給他們的足輕去對付,本來傷亡十分之一就會崩潰的日本軍團在家庭和鮮血以及援兵的刺激下止住了頹勢,在武士走後又殺進了武田家的足輕隊,兩家這次是徹底的混亂了。

而事實上勝利的天平已經向長野家傾斜,因為一開始衝下去的都是足輕農兵,所以沒有什麼武士被討取的消息,反而武田家到現在為止一刻不停的都有武士被討取的消息傳來,讓士氣低落的武田軍再也沒有信心一戰,出現了潰兵,但是潰退的只有少數,因為山縣昌景帶領武士的回歸使得武田家看到了希望,原本想要逃跑的足輕也止住了步伐回到戰團。但是山縣昌景的武士部隊有用嗎?

「敵將山縣勘九衛門被我前田利益討取!」一聲爆呵讓戰局中的人聽的清清楚楚,山縣勘九衛門是山縣家的良將,負責掌管前鋒軍團的后軍,他的死瞬間在戰局中爆發出連鎖反應,首先戰損最大的后軍在主將死後開始大規模潰退,而中軍的一部分士兵也夾雜在裏面逃跑,只是山縣昌景的武士離后陣太遠,根本阻止不了頹勢。而他們也被信興所率領的武士部隊盯上正在廝殺。

本來劍術還不錯的信興在經受的劍聖的教導后又增進了很多,就這樣他在侍從的守衛下(虎之助和業盛給他的幾名武士)殺進武田家武士軍團一時間竟然沒有一合之敵。「我乃武田家侍大將山縣昌景,敵將通名!」再也看不下去的山縣昌景對着信興說道「長野家外樣(外家武士)難波田信興!」「可敢與我一騎討?」

一騎討就是雙方武將一對一的對決,親兵,護衛,侍從。手下的足輕都不能參與進來,這是屬於他們兩人的戰場(三英戰呂布呢是犯規,是可恥的,聯軍其實當時很羞愧:出自三國志,士氣低落。到了三國演義裏面變得士氣振奮了。我哩個擦。)那個時候的一騎打禁止用箭射擊對手的坐騎,只能較量弓馬嫻熟的本事。

「有何不敢。」說罷沖了上去,在混戰當中山縣昌景早就下了坐騎,所以看見信興衝過了也就沖了上去與他一戰。而兩邊的護衛主動圍成一個圈給兩人留出空間同時護衛兩家主將,也就這事兩家的親衛好像握手言和了一樣和平的站好。而其他武士當然各自找自己的敵人去了。

信興與山縣昌景混戰在一起,你來我往,昌景的力量大,信興的技巧好,一時間竟是不相上下。但是事實上手握長槍的昌景確實一直把信興逼在身體範圍外。

兩邊武將在騎討,手下的農兵可不幹,本就士氣低落看到勝利無望的武田家終於開始了大潰散。而騎討一方信興使用一個巧妙的轉身身體倒了昌景背後天狗抄反握刺向昌景,身穿大鎧的昌景受傷了,但是大鎧的防禦力擺在那裏再加上躲過了要害也沒什麼,信興把刀躲開揮來的長槍滾到一邊,看到地上的長槍,順勢撿起,因為他知道剛才的機會昌景不會給他第二次機會,刀在槍面前,那2米的禁區很難穿過。而他用撿起的素槍隔開揮來的長槍,一個直刺昌景頭顱揚起「當」的一聲昌景的兜被挑飛,信興一個順勢劈砍下來,打槍桿在昌景的頭上,受到重擊的昌景到底不起,「將他擒了。」本來準備動手救主的昌景親衛,看到只是捉住也沒了動作,畢竟這時候戰敗轉仕很平常。

這邊戰局結束,那邊看到主帥戰敗的也就全面潰敗了。信興知道武田家中軍立此不遠,於是名人收拾地上的武器摘下武士的鎧甲和足輕的斗笠(這個是木板,竹板的可以防箭矢還有些貼了鐵皮。)隨後後撤。事實上信興的判斷是對的,在收到敗報后武田晴信率領中軍趕來,就在信興走後的一盞茶后。看着滿地的屍體,晴信下令,不用追擊的了統計傷亡人數安葬失去士兵,(長野家的屍體已經帶回去了。)後來經過雙方的統計,這一戰武田家損失兵力兩千三百餘人(大部分逃跑了,其中800人後來回到武田軍勢)戰死重傷1000人,長野家戰損800,戰死重傷550人。要知道第四次川中島之戰武田上杉兩家四萬人對決不過是武田家戰死重傷2000,上杉家200。戰損比例二十分之一,而這次5000人的混戰雙方戰損居然達到了三分之一當然這其中地勢和混戰的原因使得潰逃的士兵沒逃走被殺死的有一部分。但不管怎麼說武田家的先鋒是廢了,這一戰徹底殺了武田家的銳氣。而沒有預想到戰況這麼好的信興下令第二道防線放棄,全軍退守稻村山防線。

另一邊,看到傷亡報告的武田家眾人引申了退意家老秋山信友對晴信公說道「主公,退吧,我們的損失太大了,還有北方也很不安定啊。畢竟謙信公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他的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這次合戰已經抽空了整個武田家的兵力,不能再耗下去了。而晴信這是手握軍配閉着眼睛思索著得失,良久說道「有北條家和上野的消息嗎?」「北條氏康來信說領內不穩已經退兵,他向主公道歉。」秋山信友一看主公問道就立馬回答「長野方面的忍者報告,長野家已經集合了全上野的軍勢18000人(原來靠近武田的豪族沒參加,現在在信興的威壓下參加了)在松井田佈陣。」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心裏一個咯噔,18000加上那群與先鋒一戰的殘兵那就是兩萬啊,對於只有10000人,而且是士氣低落的武田家。這簡直就是有一個強敵。武田家的眾人趕緊加把火說道「主公退吧,萬一上杉公出陣怎麼辦!」就在這時,一名背插八腳蜈蚣旗指物(日本戰鬥時士兵背後插得小旗子用來分別敵友)以及大雁毛的番使(傳遞消息的使者)衝進本陣「緊急軍情,緊急軍情!」「什麼軍情。」晴信緊張的問道「越后守大人昨天攻陷高黎城,正在向海津城迫近。」

海津城位於上衫和武田交界處,是武田家為了牽制上杉家而建立的一座城池!其作用是為了在川中島一帶截斷上杉軍後路而建立

永祿四年六月下旬,謙信從關東退兵歸來,與此同時,陸奧會津的蘆名盛氏和出羽的大寶寺義增的援軍來到越後。在同年八月十六日,謙信命長尾政景為春日山城的留守大將,而謙信親率一萬六千大軍向信濃進攻。而另一方面,武田信玄得悉上杉謙信的攻擊信濃消息後,率領一萬八千大軍援助海津城的防備,向北信濃進發。該戰的經過是,在同年九月十日,兩軍在川中島爆發激戰,上杉謙信佔領妻女山為本陣,與武田軍的海津城對峙,在九月十日早上,上杉謙信率兵渡過千曲川向八幡原與武田軍對決。初時,武田軍陷入苦戰,但是得到武田別動隊的支援,在側翼攻擊上杉軍,使上杉軍陷入劣勢,最後往善光寺撤退。

「傳我軍令,立即撤軍!」稍作思考之後晴信立馬做出選擇「全軍向信濃川中島進發!」然後又對三枝友守說道,「有你前去上野締結停戰條約。然後又對秋山信友說道,你作為殿軍護住軍勢的後衛」「是」

一道道命令傳出,武田軍正是結束第一次上野的侵討開始撤退。而收到三枝友守的來意的信興獨自帶領500騎軍沿途「保護」他前往松井田。而這一路信興也在思考着武田家會提出什麼條件,而我們是否要接受?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事實上如果這次武田家慘敗,收益的只有長野家和上杉家對於他的復國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他覺定極力促成兩家的停戰。

這是昨天的,5700應該很給力吧。

說實話這5700寫了我3小時,我都不想再寫今天的了,但是我說過這是昨天的,今天的會有不過作為過渡章節字數恐怕有些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立雪謙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立雪謙信
上一章下一章

16、四道阻擊網,老虎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