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文化轟炸

第180章 文化轟炸

西域的小國是原始城邦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淵發展,河西的匈奴右部是原始游牧部族向封建地主社會發展,劉閑自己的雲中,自然是更朝着高一級的近代帝國主義吸血鬼資本家發展了。

這趟回來,雲中的街市又熱鬧了幾分,旅館酒樓就新開了好幾家,宋朝才有的當街鐵鍋炒菜香味兒都飄到了街面上,吸引得那些剛剛遠征歸來的漢軍將士食指大動着。

還有成衣鋪子,後世滿大街都是的服裝店,在清代以前,其實都是個稀罕物件兒,人們都習慣於買布匹找裁縫量體裁衣,可劉閑偏偏不信邪,就要打破常規,去年出征前他就建了個被服廠,也按照後世的規格定製下大中小几個尺寸紡織成衣,直接掛在店面出售。

更重要的是,這幾間成衣鋪子,不僅僅出售平時老百姓穿着的素色衣服,還有印染和刺繡的成衣,上面印着或者刺繡著花鳥,翔雲瑞獸,甚至還有兇猛的干戈之類,劉閑一度還想非主流的把什麼骷髏頭,帥氣的靚男美女之類也刺繡上,刻印上,可這一次就連刀間都過來親自抗議,不得已,劉閑不得不把引領民間潮流的步子邁得低了點。

可就算如此,這年頭,有刺繡的衣服級別也相當於後世汽車消費的下沉了,劉閑父輩那個時代,桑塔納二十多萬,家裏能買個夏利都算是富戶了,到了劉閑那個時代則是家家都開得起小汽車,於是什麼牛鬼蛇神都上路了......,咳咳,總之一直到明清,穿刺繡或者帶花紋衣服,那都是地主官宦有權有勢人的象徵。

畢竟漢代專門印染圖案的印染工藝還沒有,至於刺繡,傳統技藝一針一針縫製更是費時費力,刺好一件衣服,別說當時,依照明清兩代的工藝,最快都得好幾周,甚至畫上一兩年好幾年都是常事兒,一般小地主都穿不起刺繡,只有列侯子弟或者諸侯官宦中的嫡系子弟才穿的起。

可是在劉閑的成衣店,一件胸口衣袖都有吉祥圖案的刺繡衣服,也不過是普通衣服四倍價格,至於燙烙印染著圖案的價格,更是比普通衣服沒貴出幾個銅錢來,就算是平民,努努力也能穿上這個時代達官貴人才能穿的「寶馬大奔,看得那些剛從西域歸來,領了賞金口袋裏現在就有錢的漢軍將士,又是食指大動。

至於各式稀奇珍貴的工藝品店,小資的茶樓酒樓,文藝的書店,甚至大保健會所,形形色色的「敵人」似乎邪惡的勾搭着手指,估計遠征漢軍口袋裏這點賞金是要全軍覆沒的下場了。

劉閑給軍餉賞金足夠大方,這些賞金又通過漢軍的消費,進入店鋪工廠,開工資養活了一大堆從事商業的人員之後,又再次歸攏到劉閑手裏,成為稅收,支撐著雲中各類公共基礎建設與軍費,同時發達的工商業又把大漢其他地區的財富給吸引過來,倒是形成了個良性循環。

而且還有新事物被「劉閑」發明創造出來呢!

挨着將軍府不遠的一處二層小樓中,空氣都濃郁的飄蕩著一股子墨臭味兒,一個一米多,格外沉重的滾筒被滾軸穿過正中心,沉甸甸的放在木頭架子上,十幾個雲中技術學院調過來的學徒工,則是忙碌的將成堆沉重的鉛塊,標點符號挑選出來,按照之前拿到的新聞稿,麻將那樣把鉛塊碼放在了滾筒的固定架上。

鉛塊和滾筒固定架上都有特意留出來的穿孔,碼放好一排,用兩根鐵棍重重一插,成片的鉛塊堆積上去,一片片細緻的文章就有了。

後世那種電馬達或者汽油馬達驅動是不要想了,還得憑藉人力,可饒是如此,才把紙穿越來不就,鉛活字印刷術又治上了,雲中的印刷業絕對堪稱這個世界一流水平,而且甩老二不知道多少萬里。

還不僅僅是印刷業,隨着沉重的滾筒,五篇一模一樣的磨具碼完,這頭兩名學徒轉動沉重的滾筒,兩名學徒拿着刷子刷墨水,最後兩名學徒將紙張推進去,世界上第一份報紙又出來了。

《雲中日報》

絲毫不顧墨水臭味兒,劉閑是興緻勃勃的將第一期報紙給抽到了手裏,雖然和後世的保健醫療小廣告的報紙都不能比,記錄的信息量也就後世報紙三分之一,但這依舊是實實在在的報紙啊!頭版頭條,他從西域遠征「大宛」勝利歸來,專門的雕刻師傅還把他劉閑的大頭貼給刻了下來,鉛活字印在墨水兒上,就好像個黑人大兄弟亮着大白牙那樣,端著這東西,劉閑激動的手都微微顫抖著。

這份一定留好,必須泡上福爾馬林保存住,將來多少年以後,這世界上第一份報紙,估計可以拍賣出個天價來。

當然,相比多少年以後的後世,現世的意義對劉閑來說,還是更重要一些,這第一期報紙上各個欄目刊印的幾乎都是介紹這一趟遠征,在西域的所見所聞的。特產!道路地形!國家特色,甚至最後一個版塊,還有阿爾泰語以及龜茲語的教學。

為啥刊印這些?劉閑不是想向西擴張嗎,這就是為他建立涼國,然後向西域西擴打基礎!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就算世世代代,所想的不過是眼前的莊稼,頂天想着多積攢些糧食布匹,去附近的縣城買些好東西,思想局限於土地,他們不僅不會對自己縣城以外有什麼感興趣,甚至認知中,除了傳說中天堂那樣富饒的長安,也就只有自己這麼一片小小的縣城村莊了。

這時候,必須有人去告訴他,西面還有思域三十六國這個概念,零百七秒多,咳咳......,大漢的境外有着流沙黃土,有着沙漠中的綠洲,天山腳下又是如何的美麗愜意又富饒,沙洲出產的蜜瓜如何香甜,天山北麓烏孫人牧場的牛羊如何的肥碩,這才能讓死氣沉沉的農夫對於外界產生最初的感知。

英國佬西班牙佬不就是聽說了商人們帶來的忽悠,東方遍地是黃金,這才掀起了改變世界的大航海運動嗎!

有了對外的印象感知,劉閑才能煽動起大漢子民向外遠征探索的慾望,否則的話,就像這一次遠征,劉閑怒氣沖沖的叫嚷着去打大宛,可是絕大部分士兵直到出征都不知道自己要打的大宛在哪兒,是個什麼狀況,人長得什麼樣,甚至現在還有相當一部分士兵還以為自己攻陷的輪台烏汜兩個城邦奴隸國就是大宛。

而且除了思想啟蒙,這一頁頁報紙,還能是劉閑的武器!

孔聖以及儒家學派為啥流傳深遠,不就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三千門徒將他的言行思想整理成書,然後後人又對照着這些書籍,繼續傳播孔子的思想,然後擴散出來嗎!

可是抄寫一本《論語》,《孟子》,最快也需要一周世間,這還是在紙張上,一筆筆雕刻在現在還主流流行的竹簡上就更費時間了。但印一份報紙?一秒鐘,十二個報社學生門徒兩班倒連軸轉,一天時間下來,估計就夠長安識字兒的知識分子人手一份了。

就和後世網紅流量那樣,曝光度越大,賺得越多,到了劉閑這兒,報紙就是政治武器,在長安,什麼治粟內史薛山,丞相張蒼,上大夫蘇孫臣,不自己政敵,天天在朝堂上對自己歪歪嘴嗎!報紙上寫死他們!

天天在報紙花邊小頁上印這幾個偽君子混球兒的負面信息,什麼上會所按摩大保健不給錢,不講文明隨地大小便,沒事兒還偷偷買女裝絲襪不知道幹什麼,憑藉着報紙傳播量大,三人成虎,傳不死這幾個老貨的!

拿着報紙,臉上滿滿都是亢奮與愉悅的神情,劉閑又是興緻勃勃的對着被他拉扯來,產於到世界上第一份報紙誕生壯舉的老婆們,臣撩們介紹起來。

「這東西叫報紙,是孤故鄉吳國的特產…………」

「切…………」

沒等劉閑說完,自己府內的媳婦周九珂,韓秀兒,府外的家臣如親學生賈誼,老茅坑石頭馮唐,王建,蕭峰,曹老頭子,無不是一起把嘴巴都撇的好像偏口魚那樣了,這一幕看得劉閑自己也是臉皮子直抽,這幫逆臣,竟敢懷疑自己主公!

還好,對於報紙還有印刷術這兩樣新興事物,群臣還有劉閑老婆們,還是都持着一副積極向上的肯定態度的。

「可真是個好東西,有了這玩意,學校的教材也不愁了!」

不愧是女校長,一大早晨被興緻勃勃的劉閑拽來看本來還不願意,可現在,周九珂也是興緻勃勃一把搶了過來,一邊美眸放着光彩的瀏覽著,一邊滿是亢奮的說着。

而且難得兩個爭風吃醋妞能有一件事兒達成同樣意向,跟着周九珂身邊探著秀首看着,韓秀兒同樣美眸冒着光輝,而且亢奮的同時,她美眸中還閃爍著陰仄仄的狠笑,明顯和劉閑想到了一塊去,把輿論的負面導向作用發掘了出來。

「有了這東西!教化民眾也更方便了不少!」

不敢和「師娘」搶東西,可從背後看着印得密密麻麻的報紙,賈誼卻也是激動的直哆嗦,他甚至也幻想了出來,自己儒皮法骨的學說通過這報紙也是傳揚整個大漢,到時候,他就成了和孔子並肩的賈子,也是冒着金光被收錄到太廟中場景,那張帥氣的臉,此刻卻是笑得要多猥瑣有多猥瑣了。

不光賈誼一個,王建蕭峰曹老夫幾個,也跟着同樣幻想着自己登報,和古代名將,開國名臣那樣名揚四方的模樣,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新事物,踮著玉足捏著鼻子,將世界上第二張報紙接過來,才看了兩眼,現在劉閑也不知道到底是真蘿莉還是偽蘿莉,過了一年還堅決宣稱自己二十五歲的蘇無月,立馬就大大的打了個哈欠。

攻略了匈奴人,攻略了西域人,如今該攻略自己人了!看着滾筒跟石磨那樣搖晃得嗡嗡作響,劉閑是興緻勃勃的猛地一揮巴掌。

「先印五萬份,兩萬份供給雲中九原還有暴風鎮河白翟,剩下三萬份,全送到長安城去!」

聽着劉閑的喝令,那些屬下臣子也是沒多想的共同抱拳迎合道。

「屬下遵命!」

...............

三萬份報紙,六百斤左右,後世賣破爛也就能賣上六七百塊錢左右,卻好像個炸彈那樣,重重降落到了長安,一夜之間把長安氏民的生活習慣都給改變了。

陳家村!懶洋洋的守在自己的地總鋪子裏,躺在劉閑傳出來的「太子躺椅」上,已經更名為皇恩集團的公司屬下地總陳九公是眯著個眼睛,吃力的逐個字逐個字的閱讀著,是不是還得把同樣是劉閑印的《太子吳書字典》搬出來,對照兩下。

長安最大的文化人團體,太學生們,則是對劉閑報紙出現了格外嚴重的兩極化看法,一群蘇孫臣那一類別吹毛求屁死板老學究們的文化人看着報紙是氣得咬牙切齒,不說內容,首先書寫的字體,那種根據劉閑記憶中簡體字搬運過來太子體就令他們氣得恨不得將劉閑食肉寢皮了。

在他們看來,滿篇不是錯別字多少的問題了,乾脆整篇都是錯別字了!文字是那麼書寫的嘛?改的這麼簡單!文字的神聖性呢?美感呢?竟然還敢將這麼上不得枱面的文字推廣到大庭廣眾?這吳國太子真是大大的異端,真該被吊在長安朱雀廣場上燒死。

不過另一派年輕些,富有朝氣好奇心的列侯親眷,士子太學生們,則是真正看進去了,一頭扎進了《雲中日報》內容中來。

「出了北地郡,向西竟然還有那麼遠,龜茲,疏勒,還有該死的大宛,都是第一次聽說,大宛以西還有那麼遠,世界的盡頭到底是什麼?」

「原來域外也不是不毛之地,還有那麼多奇特的胡人!」

甚至這股潮流都吹到皇宮中來了,被劉閑揣了個得罪人的大包袱,都瘦了幾分的文帝親密同志,擔任皇恩集團總裁的鄧通是興緻勃勃的端著一份摺疊好的報紙入了宮來。

「陛下,北面又傳來了些新奇玩意,臣斗膽,請您閱覽!」

文帝的表現就格外提現「帝王廣博」了,結果報紙,他先是對「太子體」也表達了一番不屑和蔑視,但是旋即,劉閑這次的西域見聞錄,又是將他新奇的吸引在了其中。

這年頭可沒有電影或者電腦手機,皇帝的生活其實也挺無聊,這一份報紙,文帝竟然反反覆復看了三遍,方才意猶未盡的放了下來,感慨的搖了搖頭。

「難怪河駒這小子那麼興緻勃勃的非要跑到苦寒之地去!」

「過癮啊!」

但是,事物的兩面性在這兒也提現了個淋漓盡致,就在文帝感慨欣賞的時候,門外的宦官又是昂生稟告起來。

「陛下,上大夫叔孫臣求見!」

「宣!」

和鄧通興緻勃勃給文帝找樂子不同,也是捧著一份報紙進來,這個叔孫通的族人侄子則是滿臉悲憤怒火,撲通一下年糕趴的糊在了地上,聲音悲切的好像劉閑隔壁老王了自己媳婦兒那樣,怒不可遏的把自己老巴掌向北邊一指。

「陛下,那征北將軍,虎狼之心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碰瓷在大漢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碰瓷在大漢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0章 文化轟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