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車店

第39章 大車店

『啪』一聲驚堂響。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一回目,董卓進京。」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經久不衰的名著,自是有其引人入勝之處。

戌時中,隨着劉關張的嶄露頭角,第一回書結束了,府中大部分人員有點意猶未盡的開始散場。

但也有發雜音的,包嬤嬤便為其中之最,她是書至一半時才跑來趕的熱鬧,而李嬤嬤顯然還鼓著氣,並沒來捧場,楚嬤嬤也沒來,其人通道喜靜。

「少內主,那關羽抬石磨取肉,估其力氣最多和老身伯仲之間,算不上厲害啊,而且你講的這故事,怎麼全是男人間在廝殺?沒有女兵女將嗎?」

「嬤嬤此言正理,張某剛才就核計來着,為何儘是男子打仗?」

「對啊,祖神娘娘未傳下宮法嗎?」

「王某認為,若少家主在場,劉關張加一起都不夠她打的。」

「王大哥高見也…」

我特么,陳迎賓好想有把四十米大刀砍翻這幾位,聽故事就聽故事嘛,哪兒來這麼多說道?

你們是來砸場子的吧?

難不成為了符合你們口味,我去把三國武力往天上吹?再把關羽張飛之流的性別給改成母的?

「眾位,開頭不就說了,這是另一方天地,當作傳說故事聽就好,再者說,祖神娘娘另創個世界,就一定得照着當今天下去塑造嗎?興許她老人家有別的思慮呢。」

瑪的,在此間講個三國演義,又是忽悠又是解釋的,累不累。

見陳迎賓有些不樂,主家面子還是得給滴,眾人當即熄了雜音,一個個逐漸離場,就包嬤嬤還在邊走邊念:「這故事裏頭的戰力是不行嘛,我西川府都足可滅那什麼東夏國了。」

——

拿起求安所記的一疊紙,陳迎賓道:「內容記全了嗎?」

「我辦事您放心,嘿..嘿,就是手有點兒累。」

「你覺得這故事如何?」

求安摳摳頭,「還…..行吧,咋的也是個新故事,不過包嬤嬤說的也沒錯,故事裏人物戰鬥力是差了些,前漢英烈傳等等故事裏,敵我斗將最低都八閃,雙方搏殺起來那是真夠味兒,內主,我擔心會....不大吸引聽慣故事的老茶客。」

陳迎賓想了想,「這樣,你明早把稿子交去茶社,跟李立說,後續故事情節我會提供,但打鬥方面,讓他依其它故事,自己改改。」

「好的,內主。」

收拾完桌椅,主僕三人出了府,找晚飯。

陳迎賓手一揮,「求安記寫辛苦了,應當獎勵,今晚吃什麼,由你定。」

兩個娃還是挺懂事的,中午才吃了大餐,不忍心再下嘴。

受了表揚,求安一笑又成了眯眯眼,「買包哨子糖就行了,五文錢,我和醉兒分著吃,嘿..嘿..」

醉兒道:「沒錯,內主咱們省著點,去大車店的攤子吃面吧,實惠又管飽。」

踏上城東主道,夜色中燈火點點,戌時未盡,街上仍不乏散步人群。

日常用品之類的生意早已封板歇鋪,只余吃食、茶酒、孩童玩具等等攤鋪還在守候着買主。

醉兒在糖人攤子買到了哨子糖,兩個娃含嘴裏噓噓作響,陳迎賓拿一粒看了看,其實就是糯米磨漿沉澱后所制的糖塊,對穿了個錐度孔,含上一吹便可發聲,和九十年代流行的吹吹糖同一原理。

鄧記大車店,在曲府主幹道出口的斜對面岔街中,是靠北主街上的第六道街了,離東城門只半里,由於東城外不走車馬,這一片屬於全城人流量最低地帶,主道上還好,岔街中卻無疑為城中最差口岸。

像這類差勁的口岸位置,被指派到的那肯定是小公職人家,除加工之類的生意,這種口岸想依靠門面攬客基本沒戲,怎麼辦?

往往是數個小公職各出個生意份額掛靠一起抱團,相輔相成的互聚人氣才把生意做得活。

國家機構對此是默許支持的,各門生意按律繳稅即成。

不是所有公家人都置辦得起牛車馬車,別小看牛馬,養大型牲畜開銷並不弱,包括曲家,不算上城外各農莊,想在府中湊個五輛以上牛馬車亦是辦不到,陳迎賓想買煤,他也得在大車店或貨棧雇車才行,它們做的就是貨運相關買賣。

城東生意不好做,這條岔街中的鋪子明顯少於其它城區,並且為數不多的鋪子中,也多為醬坊磨坊等加工型生意,此時均都關了門,鄧記大車店字樣的五個燈籠,孤零零的豎掛在前頭街邊,給周圍帶來些許光明。

一到跟前,卻發現店門口頗為鬧熱,一個麵食攤一個燒餅攤,街邊分桌坐有二十來人,全是等著拉貨搬貨或下工晚的平民們在此消費,要麼吃碗面要麼燒餅配熱湯,此處,是平民階層生活的真實寫照。

選了門檐下的小桌就座,求安開喊:「三碗八文面…」

「好嘞,稍坐會兒..」經營麵攤的是對小夫妻,答話同時動作熟練的各自案板擀麵、觀火、調佐料。

醉兒:「我不算太餓,但一碗肯定不夠,我再要個餅子吧內主。」

幾文錢的東西而已,陳迎賓當然是同意。

燒餅是現成的,旁邊餅攤大叔馬上夾來一個,另配送一碗豆芽骨頭湯,醉兒付了五文錢后,開始了啃喝。

陳迎賓羨慕的盯了眼,宮法等於鐵胃,咱沒法比啊。

又看眼燒餅,和前世烘烤而制的鍋盔差不多,只不過做得更大,而且酵發程度不深,更接近於死麵餅子。

此點再次體現出了蕭國民間的飲食標準~份量與實惠,死面的它才管餓,隔壁桌吃的麵條也在標準之內,全是大海碗,陳迎賓揣度其一碗面頂多看利兩文,相比前世,超級無敵的良心經營了。

「求安,八文面是何意?」

「頭道磨粉的白麵條唄,另外也有二道粉的灰麵條和現壓的蕎面,才五文一碗,但內主你可能不喜歡吃,面質要粗些。」

趁著面未上桌,陳迎賓起身進了大車店,實際上一入門已算是個倉間,兩邊麻包貨物堆得高高。

「有人在嗎?」

「來了來了…」一個青年小哥從店內深處的貨物堆放處轉了出來。

陳迎賓沖其笑了笑,「兄弟能管事不?我有筆生意托給你們。」

小哥禮貌的拱了拱手,「晚間是在下值守店子,也接洽買賣,不知郎君是要拉貨還是搬運?」

當說了雇車去南江拉煤后,小哥原地懵圈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郎君有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郎君有禮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章 大車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