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神像

第37章 神像

歇了會腳,主僕三人過橋去往城西。

行不多遠,在第二道岔路口出現個露天小花園,種有太陽花、一串紅、梗海棠等好些類花卉和矮植灌木。

花園中心處立有一座石刻神像,不時有過路人等穿過花間小道進去膜拜一番。

石像約兩丈高,是位女子形象,她左右手各攬抱了個嬰孩,整個形體呈飛向天際之態。

陳迎賓僅瞄一眼已是駭然莫名,女子石像人首人身卻蛇尾,跟華夏古老傳說中描述的女媧娘娘…..

「內主得解大難全仗祖神娘娘,咱們去拜拜。」

果然是這位神靈的雕像,陳迎賓尋思間已被醉兒求安拉進了花園。

入內,視線剛繞過灌植遮隔,陳迎賓便嚇了一跳,在雕像旁不遠的海棠樹下,架有個最多一米五高,僅幾平方大的平頂棚子,棚下有把長躺椅,一位老大娘正安詳的躺在上面打瞌睡,好在不是一間平板床,陳迎賓差點就以為停了具屍體在那兒。

棚外有張矮桌子,上放有香燭和投錢箱,醉兒走近輕喚了聲:「屠姥姥..」

老大娘眼虛一線復又閉上,手指擺了擺示意別打攪。

醉兒討個沒趣,遂投錢三文取了九支香,一人三支。

神像正面的基台下,有香案、蒲團,三人燃香下跪各自許願。

抱着試試的心態,陳迎賓叩首默禱:來到這方世界,不知是否受的您老人家偉力牽引,我還能回家嗎?尚望您能給以指點,哪怕托個夢也成。

起身,留意了下天空及四周,沒有發生什麼異象昭示,也不知這位神靈有沒收到自己的心念。

細觀石像,雕工上佳,形姿可稱仙絛飄飄栩栩如生,比較引陳迎賓注意的是她的髮式,應該是把兩側頭髮梳聚於頭頂,然後捲成了一個前粗后細的筒型,挺新穎。

醉兒不曉得在禱告啥,仍趴伏着,好虔誠的樣子,便拉了求安詢問:「祖神娘娘的髮式蠻好看,有何說道?這倆奶娃兒又是誰?」

求安差點伸手來捂嘴,「內主可別不敬,這一男一女嬰孩乃祖神娘娘誕下的人族始祖,頭髮嘛這叫遨天髻,只有國主家女子才能梳的髮式。」

現代人思維是善於聯想的,聞言后,陳迎賓神情有如曰了狗。

始祖?豈非說這世界各國人族的先祖們,全是這對兄妹或姐弟…

思之極恐。

不會的不會的,從遺傳學角度出發,統統得畸形啊,定是年代太久遠,傳說內容走了些樣。

話說,祖神大大下半身是蛇形…

孩子是從哪個部位生下來的?

另外,蛇類好像是卵生吧?手上應該抱兩個蛋才對啊。

還有還有,孩子他爹是誰?

「轟..隆..轟轟..」一串旱天炸雷突然響於當空。

嚇得陳迎賓臉一白,真有祖神?聽到了我之所思?

趕緊收了胡想,心中默禱:小生罪過,祖神娘娘大人大量莫要著惱,您也知道我們那世界的人都愛瞎想,原諒原諒,要不您送我回去吧…

雷聲就響了十多秒,來得快收得快。

虔誠醉兒被雷驚起,與求安雙雙茫然望空:「烏雲都沒一點,怎麼打雷了?」

是巧合還是神明?陳迎賓雲里霧裏,起身道:「拜完了吧?走。」

才挪步,一對小夫妻已進到花園,投錢數文自拿香燭,接力了蒲團開始跪拜。

回頭看了兩眼,陳迎賓邊走邊說:「此處每日至少有上千人敬香吧?這香火營生來錢好輕鬆,誰家的?」

求安沒憋住笑,「內主你又開黃腔了,那箱子裏的香火錢,是文道衙門的…哈哈..」

文道衙門,陳迎賓在公衙職引一書中看過介紹,它是個主管文學、道德與信仰相關事的部門,和前世古時的禮部職能有些共通,但由於沒有科舉,其官員在權力範圍和影響力方面,比之禮部遠有不及。

「香火錢沒內主你想的那麼多,」醉兒笑着接了嘴,「投錢是自願,有許多民眾燒香,不一定次次都投錢的,而且,文道衙門專門安排了三位六閃輪流值守神像,剛那屠姥姥就是其中之一,光她們仨每月俸餉加一起都近二十貫,若靠香火錢,文道衙門該餓垮台嘍。」

醉兒話又觸到了陳迎賓的爵祿痛點,真特么低,那老大娘估計也不是啥高職,俸祿竟高過自己爵祿好多倍。

「衙門派人守它幹嘛?難不成還有人敢偷?那份量,怕偷不走吧?」

「不是偷,是破壞,每個城郭中都有祖神雕像,但也有外邦僕從呀,萬一哪個吃錯藥砸毀神像呢,以前國中有幾個城市發生過這種事,特別是北邊和西北邊小國遣來的蠻子仆,裏面有時候雜有北虜或者西北狼的細作,他們可沒西南蠻那麼老實。」

陳迎賓懂了,道統之爭,在信仰分流后的各個派別或國家眼裏,其他的信徒都屬異端,建造的神像自然也屬對神明的褻瀆,當砸。

而表面上看去老實的西南蠻仆,若真的長期無人看守神像,搞不好他們也會有樣學樣。

由此可見,除非都如拉大爺那樣自小長在中原,否則,成年人來漢地為仆做工,即便他們會工作勤懇也會尊敬主家,但想要完全同化收他們心,難度系數也是超大的。

畢竟,大家連最基本的神名稱呼都存爭議,是兩個派別。

——

除了曲府那邊的東城門附近,城中最好的門面口岸當屬城心,其次是西南北三個城門附近和主幹道上。

這些好門面,像陳迎賓這種單純受封蔭爵,自身卻並無什麼貢獻的公家人是分派不到的,和小公職差不多,只能分到些岔街中的門面。

餅鋪,就在城西第三個岔街中,民眾稱為西三道街,口岸相比茶社自是不如,陳迎賓興趣不大,到店拉了會兒家常,再順便買了些糕餅就離開了,雖說張氏一家包了餅鋪仍算依附他名下,但買東西還是得付錢的,要不然天下主家皆到名下包鋪吃拿卡要,人家活不去了。

在兩個娃帶領下,又視察了曲府在城南方向的鐵匠鋪米糧鋪等幾個鋪子,之後便回了府。

通過今天幾個時辰的逛街市調,陳迎賓自覺收穫滿滿,了解到了很多物價相關的民生基本情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郎君有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郎君有禮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章 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