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考上秀才

第151章考上秀才

五月一到,田裏的春耕全都忙完了。

雖然有司墨和雇的兩個丫鬟貼身伺候,但畢竟不如青菱那麼默契,似錦使喚起來並不得心應手,整個人瘦了不少。

雖然辛苦,但她心裏高興,去年秋季她種了幾千畝菜油籽,這次收成后賣了幾萬兩銀子。

為此,她給所有田莊里的員工都發了一兩到五兩銀子的紅包。

並且承諾,只要在她家當長工,莊稼如果豐產,而且賣的好,他們就有大紅包可拿。

田莊里的員工的積極性全都被她激了起來,幹活越發賣力。

考試的前幾天,夫妻兩個回到了府試。

養了將近一個月的傷,青菱也養得差不多了,畢竟身體好,人又年輕,恢復的就快。

徐剛家的兩小隻在似錦家待了將近一個月,全都養胖了不少,也該送回家了。

徐剛見兩孩子被送了回來,偷偷問他們,青菱願不願意做他們的娘?

兩個孩子有些失落的告訴他,青菱不願意做他們的娘,還不許他們再提這個話題。

徐剛這才死心,打算找個賢惠的女人回來,照顧孩子和老人。

他現在每個月的月錢那麼高,再娶個老婆也不是啥難事。

院試和府試差不多,也在府城考,只不過府試每年都考,而院試則是三年兩次,今年正好有一次,

五月的荊州天氣已經很熱了,人們都穿上了夏裝。

古代沒有空調和電風扇,納涼全靠扇子,或用冰塊降溫。

可是考場上又不許帶丫鬟去扇扇子,也不許帶冰塊降溫,似錦真怕把良笙給熱壞了。

良笙聽了她的話笑了起來:「五月算什麼熱,將來鄉試在八月,白日裏烈日灼灼,考生們都擠在小號房裏,還要自己生爐子做飯,日頭加爐火,那才是煉獄般的煎熬!」

似錦腦補了一下那畫面。

那麼多人吃喝拉撒全在一排排小隔間里解決,再被八月的烈日一曬,那酸爽的複合氣味,想想都要吐了。

良笙見她乾嘔了兩聲,不禁開懷大笑:「媳婦,你覺得是折磨,卻不知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個折磨。

那可是鄉試,考過了就是舉人,和舉人功名相比,在煉獄里呆幾天又算什麼?」

似錦想想也是。

做舉人能免十幾個人的徭役和賦稅,有不少地主會來巴結。

把自己的田產物業寄掛在舉人名下,用來逃避賦稅。

做為報答,這些地主每人都要給舉人不少銀兩。

而且舉人還可以做官,這俸祿也是不少的,足以養活一大家子人。

總之,考上舉人,就等於發達了。

不同於縣試、府試,院試的過程更精簡,只有正試和複試兩場。

正試考完,所有通過的考生座位號會被寫在圓形榜單上,一圈圈排列,並無排名之分。

中案者皆可參加複試,複試才會有排名,頭名稱院案首,或者直接叫做案首。

正試一場良笙覺得很簡單,考完就出來了。

等在考場外的似錦雖然很關心他考得怎樣,但是忍着沒問。

她前世也經過中考,高考,知道在所有考試沒有結束之前最好不要問考生考得怎麼樣,會給考生壓力。

幾天後,到了複試,良笙拿到試卷有點懵。

正試那麼簡單,沒想到複試那麼難。

走出考場,他腳步都有些發飄。

不少考生已經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了。

似錦一看,都考得不好,那就不用擔心了,只要良笙沒有掉鏈子,那他還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考生里最靚的崽!

良笙都被她的樂觀逗笑了。

叫似錦說中了,複試的題目難,大家發揮的都不咋樣,矮個子裏拔將軍,良笙中了頭名。

縣案首、府案首,再加上院案首,他這也算連中三元了!

雖然是小三元,也殊為不易。

新晉秀才,認識的,不認識的全都巴結了過來,哭着喊著稱他同年,還請他喝酒,讓他坐上首。

並且還要了他的家庭住址,打算去拜訪他。

和新晉秀才們喝完酒,良笙坐着自家馬車回家,才到巷口,街坊鄰居們就攔着他賀喜,他急忙下了馬車還禮。

他夫妻二人以前就對每個街坊十分和氣,現在更和氣了。

不能讓別人覺得良笙有了功名就尾巴翹上了天,哪怕真的尾巴翹上了天,那也是偷偷的翹。

良笙一回到家裏,似錦就讓司墨、司硯撒銅錢,足足撒了幾十吊的銅錢。

不少街坊笑着問似錦擺不擺酒席。

雖然似錦夫妻兩個為人謙恭和氣,但是並不經常在府城住。

再加上似錦不愛串門,因此跟街坊鄰居們都沒啥交情。

街坊們都希望藉著似錦家擺酒席,和她們家攀上交情。

似錦笑着道:「我們可能要回鄉下辦酒席,畢竟親友都在鄉下,這裏……回頭再說吧。」

馬上有街坊道:「如果決定擺酒席,一定要請我們家。」

「也要請我們家!」

「還要請我們家,讓我們也沾沾案首的喜氣!」

……

似錦笑眯眯道:「請,都請!」

街坊們方才依依不捨的散去。

似錦派了司硯跟青山交待,為了慶祝良笙考中了秀才,給每個員工發三百文錢的紅包。

她自己則坐在家裏琢磨著晚上做幾個新奇好吃的菜肴,她夫妻倆個慶祝一下。

俞知府突然派人請良笙去他府上赴宴。

雖然良笙對俞知府有大恩,可畢竟是草民,俞知府幫她家在縣城買下兩大片荒地,又送了喬遷之禮,過後和良笙並沒什麼來往。

如今突然請良笙赴宴,夫妻兩個哪怕用腳趾頭也能猜得出是因為良笙考中了小三元的緣故。

雖然小三元算不上什麼,可是真正能夠考中的又有幾個!

而且一般能夠考中小三元的,以後在科舉上肯定還有更大的成績,前途也不可限量。

俞知府當然要趁著良笙還沒有發達時,和他建立交情,貧賤之交才可貴嘛。

良笙夫婦都不在乎俞知府如此勢利。

一個人如果沒有價值,人家憑什麼跟你來往!

良笙帶着似錦給他準備的厚禮欣然赴約。

這一頓酒一直喝到戊時才一身酒氣的回來,和他一同回來的還有一輛兩匹馬拉的豪華馬車。

這輛馬車是知府大人送的。

其實似錦家是買得起兩匹馬拉的馬車的,也就幾百兩銀子的事。

可是他夫妻二人都不想張揚,就一直沒買。

似錦看着那輛雙匹馬拉的馬車,笑着道:「看來我們必須在府城擺幾桌酒席了。」

總不好請知府去鄉下吃酒席吧。

當晚夫妻二人便擬定了客人名單。

街坊肯定是要請的,恩師和族長更要請。

剛結識的那些新晉秀才也要請,畢竟他們家認識的人層次都太低了,不拉那些秀才來撐個門面都不行。

至於縣令、主簿和古大人那邊,等回到縣城再請,以免他們奔波。

酒席就安排在府城的鴻運酒樓。

街坊和那些秀才收到似錦和良笙下的請柬,全都很高興,這說明他們跟良笙攀上了交情。

赴宴那天一看,良笙竟然請來了知府大人,才知道他們一家海水不可斗量,能量大著呢。

不少客人心裏不停的打鼓,自己這禮是不是送輕了?

吃過酒宴,知府兩口子還紆尊降貴去了良笙家,俞敏自然也跟着去了。

知府夫人見似錦家只是一進的宅子,雖然種滿了花花草草,十分清雅,可終究有些小,想讓她換個大點的宅子。

可似錦很喜歡這座小宅子,因為投入了心血,被她收拾得賞心悅目。

可知府夫人的話她不能不聽,笑着道:「大宅子肯定是要買的,不過不急於這一時,想看看阿笙能走多遠再說。

若是考中了舉人,並且還能往上考,說不定有機會做官,到那時阿笙分到哪裏做官,就在哪裏買大宅子安家。」

說完這些,她一臉羞澀:「俞夫人,恕我想的太多,讓您見笑了。」

俞夫人笑着道:「你相公那麼聰明,將來肯定有個好前程,你這哪算想太多!」

正廳里,俞知府在問良笙,等辦完了酒席要在哪裏讀書。

他總不可能還回他夫子那裏念書,他夫子自己只不過是個童生,哪還教得了他!

良笙恭敬的笑着道:「學生正在尋學堂呢。」

知府拍了拍胸口:「別尋了,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跟南山書院的山長說一聲,讓你去他書院念書。」

南山書院是府城最好的書院,有官方背景。

不僅要求入學的學生成績好,還要求相貌好,家世好,不然根本進不去。

考功名,不僅拼成績,也拼顏值,長的不好看,下至主考官,上至皇上,都不樂意錄取。

傳說鍾馗就是因為長得太丑,在金鑾殿上被皇上所厭惡,沒有欽點他為狀元,他一氣之下撞柱而死。

家世好,考取功名之後容易走的更遠,為南山主院爭光。

雖然良笙成績好,相貌也好。

但是家世就談不上多好了,畢竟不是官宦人家,知府大人這可是幫了大忙。

良笙忙起身致謝。

俞知府和氣道:「不要謝,你以後有出息,能夠為朝廷出力,就不辜負我的心意了。」

良笙又一揖到地:「學生謹遵老師教誨。」

俞敏在一旁直瞪眼:「夏叔叔,我怎麼聽你跟我爹一口一個學生自稱?你是我爹的學生,又是我的叔叔,這……這輩份有些亂……」

俞知府有些臉紅,當初因為良笙保住了他的烏紗帽,他一激動,稱他為夏賢弟,如今被兒子提起,這臉沒地方放啊。

府試俞知府是主考官,按例,考生和主考官有師生情誼,所以考生要稱主考官為老師。

良笙對俞敏道:「俞大人是我的主考官,當然是我的老師,以後你也休叫我夏叔叔,咱們是平輩。」

俞敏兩隻眼睛頓時亮晶晶:「那我可以叫你夏兄,對不對?」

他其實也不喜歡叫他夏叔叔,兩人稱兄道弟多親熱!

再說他也在南山書院讀書,以後在書院裏叫良笙夏叔叔,那多尷尬!

知府一家在似錦家待了半個時辰便一起離開了。

俞敏其實還想再待會,只是他爹不讓,非把他給帶走了。

雖然鄉試是三年一次,但明年正好有鄉試,所以良笙得儘早進南山書院讀書,那就得抓緊時間把縣城的酒宴擺了。

夫妻倆回到縣城的第二天就下請柬,第三天就在鴻運樓宴請賓客。

除了古大人、縣令、主簿、鄧掌柜等人,街坊也都請了。

至於村裏人,則只請了族長,和夏氏家族的人。

雖然里正一家得罪了似錦兩口子,但是本着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良笙不想做得太絕。

所以才沒有請村裏的異姓人,就是為了給里正保全一點面子。

可這點面子哪裏保存得住!

里正六十大壽那天發生的事村裏已經人盡皆知。

良笙夫婦擺酒請客,可以不請村裏任何外姓人,但不會不請里正,可這次卻沒請,說明良笙夫婦不想再和里正來往。

鄉親們全都站隊良笙夫婦這邊,換做是他們也不想被人算計。

夏老漢老兩口得知良笙考中了秀才,心中百般不是滋味,他一心想要供出夏老三,沒有供出,還被砍了頭。

他夫妻二人打小就嫌棄的老四,卻光宗耀祖!

在縣城辦完酒席,夫妻兩個回了一趟荷花村撒銅錢,一撒就撒了幾十吊的銅錢。

不僅全村男女老少都跑去撿,就連隔壁村的得到風聲也跑來撿。

荷花村的不讓外村的撿,差點發生衝突,似錦忙又拿了七八吊錢讓下人撒了出去。

大喜的日子,不想鬧出啥意外來。

夫妻倆離開荷花村,不少村民追着塞雞,塞鴨,甚至還有塞魚的……

似錦和良笙不收都不行,因此只得收下。

雞鴨鵝這些活物還可以養著慢慢吃,可魚真心養不住。

一回到縣城,似錦就吩咐孫媽媽和王媽媽在她的指點下把那些幾斤重的大草魚和大鯉魚全都腌成了酒糟魚。

似錦的酒糟魚是前世跟外婆學的,做法簡單,但是味道好極了。

將幾斤的草魚和大鯉魚處理乾淨,去除內臟和頭,剁成塊,用鹽和花椒、八角、桂皮腌漬,然後放進罈子裏,倒上白酒密封。

腌制大概十來天後就好了。

吃的時候,把魚塊放進鍋里煎到金黃,一直到煎熟為止。

這樣煎出的酒糟魚跟胭脂鵝肉一樣,呈玫瑰紅,肉質既不像新鮮魚那麼鬆軟,又不像臘魚那麼硬,咸香可口,十分下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梅她靠種田威震四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青梅她靠種田威震四方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1章考上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