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忍者的一些知識

關於忍者的一些知識

日本忍術,一直是神秘而詭異的,想必各位看官多數都對忍者有些了解,近日老北也搜集了一些有關忍者的資料,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喜歡的可以看下,不喜歡的直接跳過既可,對本文沒有什麼影響。

據說日本忍者起源於鎌倉時代。他們主要是為自己的主君進行秘策、破壞、暗殺、收集敵方前線情報、攪亂敵方後援基地等種種間諜活動,因此需要極好的功夫,主要功夫體系分類近於中國的五行,分為水巡之術、火巡之術、土巡之術等,每個體系的功法各有奧秘,其精妙之處令人嘆為觀止。我們常在電影里看到,日本忍者隨手扔出某個類似於煙霧彈的東西用於脫身,就是屬於火巡之術的範疇,卻是最粗淺的一種。忍者重衣素裹、包頭蒙面,也是為了方便隱蔽。尤其在夜行時,忍者更要將臉部塗成黑色,以便迷惑敵人。

過去的忍者組織非常嚴密,上下有序、管理有法,一般分為上、中、下忍三個級別。「上忍」也稱智囊忍,如同司級官員,負責制定策略,調兵遣將;「中忍」是行動組指揮頭目,負責發號施令,決定何時動武;「下忍」則是特戰部隊,衝鋒陷陣全靠他們。此外,忍術還包括陰忍和陽忍。「陰忍」強調隱身潛入敵人內部進行刺探或破壞活動,「陽忍」則強調在大庭廣眾之下運用智謀取勝。目前我們看到的忍者幾乎都是「陰忍」。

日本各地雖有無以數記的忍術流派,如武藏、甲斐、越后、信濃、伊賀、甲賀、紀伊等,其中后三派的忍術在日本最為發達。但是,追根究底,還是會回到伊賀(三重縣西北部)、甲賀(滋賀縣南部)兩地。雖然流派分開,可是忍者修練的經典卻是同一本書,這本書後人叫做《萬川集海》,該書由正心、將知、陰忍、陽忍、天時、忍器六部分組成,有着教導忍者如何施行忍術的一切理論基礎與技能。

許多人誤以為伊賀忍者與甲賀忍者,是不共戴天的宿敵。其實並非如此。兩者祖先是同一家人,雙方之間大部份也都有親戚關係。只是,彼此的僱主(主君)若是敵對關係的話,他們便不得不同室操戈,甚至演變成兄弟鬩牆的結果。而另一方,為了便於忍術能世代傳授下去,他們之間也不得不頻繁通婚,可以說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旦生長在該地,無論男女,為了家族秘密,不能跟他鄉人結婚生子。因此,男忍者背後,也通常有女忍者在撐持。

忍者世界中,有四項基本戒律:不準濫用忍術——只能用在公事上,捨棄一切自尊——危險時刻逃命要緊,必須守口如瓶——即便為此失去性命也不能吐露主君的秘密,絕對不能泄露身份——這是最基本忍術。而且生前必須隱姓埋名,過着終生見不天日的生活;死後也不能留下只言片語,以免日後東窗事發。

忍者通常是穿黑色裝備,但在新月或陰天夜晚潛入敵方城樓與宅邸,如果全身黑色裝束,輪廓反而會更顯突出,因此,基本裝束顏色是深藍。碰到月明星稀的夜晚,便換成灰色或是茶色裝束。有時候外面是灰色,裏面是茶色,萬一遭遇敵方追擊,可以在途中將裝束反穿過來,利用顏色錯覺逃脫險境。這就是通常所謂的忍者隱身術。另外,用含有鐵分天然染料染成的深藍色布料,可以防治毒蛇、蚊蟲等的侵襲,利於長期潛伏。

至於內褲,是日本傳統的兜襠布(一條細長白布)。只是,忍者的束法同一般人不同,長度也比較長。他們將兜襠布從脖子纏到**,最後綁在腰際。如此,可以隨時從脖子后抽出兜襠布,當做繃帶或繩子應急。上衣裏頭有許多口袋,放一些不能淋濕的火藥、縫衣針、救急葯(包括蒙汗藥、毒藥)等;腰帶裏頭則放一些日用雜物。手套與綁腿里,通常藏着一些暗器。

忍者具有豐富的藥草知識,可以分辨毒藥與良藥,對野生動物的習性,也了如指掌,許多忍術,都是從野生動物習性學以致用的。天文氣象學,更是不可欠缺的基本忍術之一。例如,夜晚觀察蜘蛛網上有沒有水滴,若是有,翌日便是晴天;月亮周圍有一圈月暈,或是月光比平日亮時,翌日則是雨天;深夜十二點、清晨八點、傍晚時分開始下的雨,可能會連續下好幾天。在深山中迷路時,用火烤熱縫衣針針頭,或是在針上塗上蠟,立即放在水中,針頭所指的方向,便是北方。忍者身上的縫衣針,不僅可以用來分辨方向,也可以當成受傷、疲累時的針灸道具。身上水壺內的水喝光時,可以找螞蟻洞或螻蛄洞,其附近必定有水源。這些知識的運用,使忍者在極艱苦的環境下也可以隱忍生存完成任務。

忍者由於得時時隱身在天花板上、地板下,甚至懸掛在樹上、屋內支柱上,用只手支撐自己的體重,因此,必須注意不讓自己的體重超過六十公斤。「忍者食」以穀物為主,主食通常是糙米、小麥、蕃薯,配菜是黃豆製成的豆腐、味噌,其它是梅子、蔬菜、芝麻、鵪鶉蛋等。會增強體臭的食物,例如韭菜、肉類、蔥、大蒜、姜,嗜好品香煙等,一律列為禁品。而且,忍者時常洗澡、洗衣,目的都是去掉體臭。另外,松子、榧子等植物果實,也是忍者的主食之一。

「攜帶食」也很重要。一旦接獲任務指令,無論是野外露宿,或是潛伏在敵方宅邸天花板上,身上都必須有「攜帶食」,以便維持體力。乾燥芋頭,可以串成項鏈,掛在頸上;蒸熟的米,曬乾后,可以防腐。二者皆可用開水沖泡,成為充饑快餐。此外,用麥角、梅子、冰糖攪合成藥丸,便成為「止渴丸」;用紅蘿蔔、蕎麵粉、麥粉、山芋、甘草、薏苡、糯米粉,全部磨成粉末,浸泡在酒中三年,待酒蒸發后,揉成桃子核一般大小,一天僅吃三粒,便不用擔心會耗費體力。還有一種「兵籠丸」,是用紅蘿蔔、麥粉、糯米粉、蜂蜜、酒,用文火熬干,再揉成小丸子曬乾,一天服用三十粒,便可以獲取必要的維生素,這也是主要「忍者食」之一。

忍術的功夫修練很有講究。首先,當然是得學會臨機應變化身為各種身份。忍者的基本「七化」是:出家(光頭和尚)、虛無僧(頭上戴着圓筒形竹笠,蓋住整張臉孔;身上披着袈裟;頸上掛着托缽;邊**邊化緣乞討)、山伏(在山野中修行的僧侶)、放下師(相當於現代的街頭藝人,表演魔術、特技、耍猴等)、常之形(化身為在地農人或武士,必須會講一口流利的當地方言)、商人(就是賣葯、賣糖的行商)、猿樂師(江湖藝人)。其它還有變相術、變體術、變聲術等,涉及文、武、藝、樂,數不勝數。

忍者傳遞機密文件時,有時候是縫在衣服裏邊;有時候將文件捻成一條繩子,同草笠編在一起。更有將細長紙條纏在一個圓筒上,於上面記載下文書內容,之後解下紙條,內容便會成為脈絡不明的文字;收件人於收到文件后,再將紙條纏在同樣粗大的圓筒上,回復原形。還有將文字刺青在頭皮上。還有利用「神代文字」。這是中國漢字傳到日本之前的大和古代文字,相當於中國的甲骨文。日本戰國時代時,已經罕得有人能夠讀解出神代文字,於是便成為忍者之間的暗文。

其實真正的忍者在出任務時不像小說和電影所敘述的總是以黑衣蒙面的姿態出現.他們通常都是化妝成各式各樣的社會人士或各行各業的角色,混入一般人群之中作為自我身份的掩護,跟現代的情報員(特務)的形態是一樣的.

真正的忍術源於中國,又名隱術,即隱身術(中國稱為五行遁術),同空手道、柔道、少林寺拳法等日本武技一樣,最初是由中國武術傳到日本后逐步發展起來的日本特殊武功。忍術的山中伏擊技巧、來自住在大和、吉野、鞍馬、根來、伊賀的山地實戰經驗。京都則是忍術中使用的法術(陰陽道)發祥地、因為不遠處有高野等佛教密宗的本山。忍術的武功來自柳生流劍派、寶藏院流槍術等。形成所謂的「風、林、火、山」四字真言。其主要則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術。

金遁術(金巡之術):就是用亮金屬反射光線傷害對方眼睛,藉此反擊或逃脫。

木遁術(木巡之術):日本天狗足的祖先.主要利用攀爬和跳躍.藉助一些工具逃脫.木遁的來源是在練習時一般是在樹木上練習,以前房子地勢低矮,能上樹者基本能潛入任何宅院。

水遁術(水巡之術):培養水性,利用管子做水下呼吸,用特製木頭鞋子(水蜘蛛)過河等。

火遁術(火巡之術):利用化學方式做成煙霧彈等,或一些放火的道具,以前並沒有炸彈出現.火遁的火器停留在原始的煙火上。

土遁術(土巡之術):主要用來挖地道、陷阱,主攻此術的人會根據土的性質來挖地道或地洞進行隱藏。

忍術的訓練要求必須從小開始,凡忍者家族成員,不拘男女老幼,均須無條件的繼承這一家庭職業傳統(忍術訓練),就忍術訓練內容來看,其基本訓練主要包括平衡、靈敏、力量、持久以及特殊技巧五個方面。

平衡訓練:首先從走竹竿開始,至能立於滾圓竹竿上而不滑倒;將竹竿升離地面三尺左右,繼續走竹竿,練到行動自如;繼續增高竹竿高度,直至三四十尺高度,至此身不畏高,翻騰跳扎,如履平地。具備這樣的平衡能力后,才能在屋頂、牆頭及樹木上行走如飛。

靈敏訓練:訓練從幼年開始,多進行靈敏素質專項訓練,如跳過插滿刀片的繩子,訓練後期做危險障礙跑,跑步途中佈滿許多危險的障礙物,身法稍有不靈或反映略有不敏,即受障礙物致傷。因此,忍術的靈敏要求十分嚴格。

持久力訓練:忍術的持久力訓練分靜、動兩種練法。靜練法:雙手掛於樹上,支持全身,地上則放滿暗器,要求練者決不能鬆手跳下來,動練法,採用基本的長跑功夫,要有跑五六十里的耐力。一個優秀的忍術高手,加上跳躍,可以每日跑一百五十多里。

力量訓練:忍術的力量訓練力求最大限度的發揮人體的力量,採用的訓練方法很多,這裏不再列舉。

特殊技巧訓練:忍術武技中的特殊技巧訓練有多種,諸如潛水屏氣、徒手搏鬥、劍道、暗器、化裝術、藥物術、施毒解毒術、聽力嗅覺訓練……且要有高水平的忍飢耐渴的野外生存能力。化裝術更是忍者的特長,他們能製造人皮假臉,改換性別。讓一個忍者在人群中穿行,由幾個人在一旁辨認,結果各人所見都不相同,高矮胖瘦,不一而足,真可謂「千面人」。

忍術武技要求忍者在劍術、箭術、馬術、柔術、腳功、身體平衡、放毒鏢等方面必須有一流的水平。但要求最高的武技還是聞名的隱身飛遁之術。日本隱術,其實並非作者在《天機不泄錄》介紹修鍊的那種真正的隱身之術,只是訓練到手腳異常靈敏,縱跳奔跑能力很強,在人未發現他時,忍者便已一縱即逝(其實就是中國的飛檐走壁),或者利用環境,使人的視線產生錯覺的方法。由於忍術高手詭秘的行動,隱匿的行蹤,人們又稱忍術為「鬼術」、「無形術」。

除飛行隱身外,發放暗器亦為忍術武技之一絕。忍術暗器多為毒鏢及銅幣(邊峰開刃),也有劍、鑿等。忍術暗器應用較多,擲發淬毒的銅幣是每個忍術高手的絕活。

與「飛行術」、「發暗器」並稱「忍術三絕」的還有「施毒解毒術」。忍術高手個個都精於此道。據載,忍術所用毒藥是從礦物和動植物中提煉出來的,藥力之強,足以致人死命;僅少許藥量也足使人昏昏欲睡、癱瘓或大笑不止。忍術的投毒手段很多也很隱秘,匕首、飛鏢及箭的尖端蘸有毒藥用於暗殺;食物或飲料中摻入毒藥以謀殺;使用各種有毒物品如有毒的鮮花等。忍術的解毒術通用解藥,是用草藥和藥酒等調製而成。

關於忍者的武器和暗器。過去為了矇混國境關卡守關人員的審問,忍者在旅途中,通常是農夫打扮。因此,所謂的忍者暗器,往往是改造自農具、日常用品、園丁器具等。這些武器,大多自行發明鑄造,只有自己深知其用法,因而在旁人眼裏看來,跟一般日用品沒什麼分別。

現代人從各種忍術秘本中,所得知的忍術武器,主要有七種:手裏劍,撒菱,忍刀、吹矢、忍杖、手甲鈎、水蜘蛛。手裏劍是飛鏢.刀尖塗有劇毒。撒菱是逃走時撒在身後的一種菱形武器:凡是凹凸不平,能夠刺傷雙足的東西,例如天然石頭、乾燥果實、鐵器等,都可以拿來代用。忍刀附有一條長約數公尺的繩子,翻越城牆時,可以當踏腳工具,再利用繩子收回,刀鞘,臨危時可以當潛在水中的通氣管。吹矢則是毒針,通常藏在笛子內:有時候旅途中必需扮裝成藝人,因此,忍者除了必須學吹矢手法,還得練習吹笛技術。忍杖,是一根藏有鏈子、長矛、刀劍等武器的手杖。手甲鈎,各式各樣,有裝在指甲上的,有套在手背上的,就看當事者擅長哪種功夫。水蜘蛛,渡河時用的道具,平時可以疊起來藏在包裹內

忍者有五道,成功的忍者要善於將自己和外界環境合二為一,動靜結合地完成任務。所以他們講究通過食、香、葯、氣、體這忍者五道來完成日常的修行和鍛煉。

前文已說過忍者食。忍者要經常輕巧地出沒於樹枝屋頂,因此據說一名合格的忍者體重不可超過60公斤。其一日三餐以黑米、燕麥、豆腐、魔芋等為主。與此同時,忍者又需要保持充沛的體力,因此芝麻、松子、紅糖、鵪鶉蛋等富含蛋白質、鐵和維生素的食品也經常使用。這一飲食結構與現代生活倡導的「低熱量、高營養」不謀而合。

再說香。據說成功的忍者可以通過衣服上的味道判斷對方的經濟情況和社會地位。但同時為了不被對方摸清自己的底細,忍者經常要使用商人、修練者、和尚、遊歷僧侶等變身掩蓋身份。丁香、檀香、桂皮等基礎香料就是他們用來製造不同體味、增強變身真實性時用的。

至於葯,也不簡單。忍者在執行任務時,難免磕磕碰碰或被對方打傷,而其在執行長時間的潛伏任務時,如何避免蚊蟲叮咬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合格的忍者必須同時是一名合格的醫生和藥物專家,善於運用山林中的各種植物和草藥來治病驅蟲。

所謂氣,是說忍者在平常要注重修身養性,以便實戰時可以集中精力,果斷勇猛且處變不驚。

體,則是講忍者注重鍛煉肌肉和關節,同時配合著靜坐、呼吸、按摩、針灸等恢復方法來鍛煉自己。

除以上五道外,高明的忍者還是天文學家和化學家,他們可以通過觀看星空預測天氣,並能調製出各種火藥。

忍術與其他修練不一樣的是,它強調精神上的修練,也有着一套切實可行的強大精神力量修練方法,這種精神修練法才是忍術的精髓。這種忍術的秘中之秘,就是東密的修行。東密和我國的藏密,印度的雜密一樣,是佛教中密宗的一個支派,而且東密對於人體念力的開發,向來有着自己獨特的傳承,在密教界一直以顯著快捷著稱,忍者通過東密秘法的修習,錘鍊自己的意志,精神變得無比純粹和堅韌,體內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可以完全除去心靈的迷惑和恐懼,全神貫注的投入戰鬥,這和忍者追求的極限體術不謀而合。密宗推崇傳承、真言和密咒,而「忍者九字箴言」是指「臨、兵、斗、者、皆、陳、列、在、前」,來源於中國古代的道家典籍《抱朴子》。這九字咒語是道士在山中驅逐妖魔時所念的咒語,忍者也用這「九字箴言」作為咒語來使用,因為他們生存在一個隨時都會死的環境裏,念這種咒語可以給自己一種自我催眠,以消除恐懼,增加精神力量的作用。

忍者是寂寞的,而忍者的命運也是殘酷的,從小被精神洗腦而打造出來忍者比任何宗教信徒都更加忠誠、狂熱和無所畏懼,可以為了主君的命令輕生死,這也許是他們的宿命,但卻令人感覺到忍者的一生,都是悲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機勿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天機勿語
上一章下一章

關於忍者的一些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