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陰平激戰

第24章 陰平激戰

鄧艾在摩天嶺斷糧半月之久,戰馬全都殺了,幾近是身陷絕境。

「鄧艾,再這麼下去非得全軍覆沒不可,撤吧!」司馬師纂說。

「不能撤……若撤了的話,整個軍隊非亂不可。」鄧艾說。

「父親,你看這兒。」鄧忠看到了山壁上刻字。

「!!!」鄧艾觀后大吃一驚。

「諸葛亮??他不是早就死了嗎?」師纂說。

「哈哈哈!武侯顯靈了!(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是你張嶷在搞鬼,真是在我意料之外,你能成為我偷渡陰平的阻礙。)」鄧艾說。

同時,諸葛瞻將所有兵力部署在摩天嶺下,一個時辰換一崗,日夜監視摩天嶺的狀況。

「小瞻,張嶷來報,鄧艾很快就會下摩天嶺,到時候只要圍困住他們就行了。」諸葛果說。

「姐……」

「乖……」

「(這難道就是……)」張遵說。

「(戀姐癖?!)」關統說。

「(你們兩個給我閉嘴!)」張星彩也看不下去了直接一拳把張遵打在地上。

「(是……我的皇後娘娘。)」

杜預得知司馬昭戰死在漢中,迅速從陽平關一線撤出,繞過漢城和樂城直奔褒斜谷撤出益州。

姜維以騎兵部隊迅速追擊杜預大軍,而漢、樂兩城的守將王含和蔣賦也殺出城去阻擊杜預。

駐守在黃金城的柳隱也堵住關口擋住鍾會去路。

魏軍剩餘的二十萬兵馬都顧著逃跑,整個大軍全部潰散,姜維追兵很快就追上了杜預的兵馬。

但,許儀斬殺的鐘會卻還並未死去。

「哼哼!許儀你真的以為殺死我了嗎?那可就大錯特錯了。(說回來還是因為我的政治頭腦比較高超,司馬昭一死,我就扶持司馬炎!)」鍾會說。

「士季啊,原來你還有這一手啊。」杜預說。

「不像你,有個很好的軍事頭腦,不會射箭,不會騎馬,還暈船……」鍾會趁機酸了杜預一嘴。

「你!(雖然這個死鍾會很討厭,但是他說得確實很對,關於船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我祖父杜畿因為在徐州調試戰船結果翻船淹死……)」杜預嘆了口氣也沒再多說什麼。

快跑啊!

姜維要追上來啦!

后軍被趙統的騎兵衝散,整個魏軍的士氣下降到了零點,而柳隱殺出黃金城佔據關口也讓魏軍不得不繞道山路。

摩天嶺的戰鬥也在此時打響了,鄧艾的先頭部隊下山後不知山下情況,結果被關統張遵的部隊給圍困。

「還是大意了!」鄧艾無奈只能靠着鼓舞士氣衝出摩天嶺。

「士兵們!你們若不想死,就給我衝出摩天嶺!打到成都加官進爵!」

殺——

殺——

「衝鋒!」鄧忠先一步衝到張遵面前與其交手。

「你的對手是我!」張星彩攔住張遵親戰鄧忠。

「你是何人?!」鄧忠喝道。

「大漢車騎將軍張飛之女!」張星彩應道。

「張飛的女兒?!(我認識張飛,因為陳到當初保護我撤向荊州,他救了我……)」鄧艾驚道。

張嶷穿過摩天嶺,鄧艾后軍還未下山,看見張嶷的無當飛軍直奔他們而去,都紛紛跳下山崖,是死是活聽天由命。

「無當飛軍,所向無前!」張嶷提着大刀率先衝下摩天嶺與山下蜀軍完成合圍。

山下的鄧艾聽到了無當飛軍對后軍發動突襲的聲音,迅速調整剩餘的兵馬迎擊諸葛瞻的兵馬。

諸葛瞻之子諸葛尚也躍躍欲試,諸葛果同意了諸葛尚出戰的請求。

「皇後娘娘,鄧忠交給我吧!」諸葛尚說。

「嗯。」

此時鄧忠的左臂被張星彩打斷,遍體鱗傷的鄧忠即將要完成武人之間最後的決戰。

「來吧!來將通名!」鄧忠喝道。

「大漢諸葛武侯之孫諸葛尚!」諸葛尚提着刀喝道。

「喝!」

鄧忠大喝一聲,提着長槍向諸葛尚刺去,諸葛尚挺身一擋盪開鄧忠。

「殺!」鄧忠用盡全身力氣與諸葛尚決鬥,因為斷了一臂,他的招數沒有發揮到極致。

「喝!」諸葛尚大喝一聲壓住鄧忠,鄧忠終究沒有擋住諸葛尚沉重的一擊。

「忠兒……為父對不起你。」鄧艾抹着眼淚,在師纂的勸阻下撤出了摩天嶺。

張嶷在鄧艾後方鼓噪前進,將丘本等將全部活捉,隴西軍全軍覆沒。

諸葛尚斬殺鄧忠后也力竭暈倒,諸葛瞻以大將禮儀安葬鄧忠。

鄧艾偷渡陰平的戰略在張嶷和諸葛果二人協力下徹底地破滅了,因為鄧艾冒險的計劃使得三萬隴西軍全軍覆沒。

司馬昭也因姜維冒險突襲力戰而亡。

永安一線在宗預閻宇和羅憲等人的堅守下,擋住了沈瑩的進攻。

「大將軍,魏國全軍潰退,司馬昭在漢中陣亡,我們應該趁早收回荊州各地。」丁奉勸道。

「是啊大將軍,聖上只讓我們隔岸觀火,又沒說發動強攻將永安拿下,既然蜀國打敗了魏國,那就代表蜀國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張布說。

「嗯……好!傳我軍令,大軍轉向荊州,收回荊州各郡!」孫峻令道。

因為孫峻的種種表現都威脅到了吳國皇權,丁奉和張布密計殺掉孫峻兄弟。

吳景帝孫休即位后封丁奉為大將軍,濮陽興為丞相,張布為大司馬,下令陸抗繼續與永安的宗預對峙。

姜維重創魏國得到了益州人的肯定,但譙周依舊不滿姜維的所作所為,他終究認為大漢無力回天,不應該再行北伐之事。

「老師,您怎麼還沒想明白?大將軍重創魏國二十萬大軍並斬殺司馬昭,您的論斷已經錯了。」陳壽說。

「難道我真的錯了嗎?」譙周喃喃道。

姜維的大獲全勝也遭到了黃門令黃皓的嫉妒,他知道姜維的勝利對於他來說意味着什麼,所以他必須隱忍。

公元260年(正史258年),陳袛在成都病逝,雖然與黃皓互為表裏,但其內心卻向大漢,為了能讓大漢走向復興,只能以黑暗代表了他正直的內心。

在其擔任尚書令的時候曾多次幫助姜維度過難關,他死後姜維也依稀感嘆。

諸葛瞻也因為擋住鄧艾大軍獲封大司馬,位列姜維之上。

大漢內部還是充斥着無窮無盡的黑暗氣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幼麟姜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幼麟姜維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章 陰平激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