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稱帝(大結局)

第三百零一章 稱帝(大結局)

擒劉備,降諸葛,兵不血刃拿下長安。

當天,劉封遂令劉備寫下手書兩封,分別送去給潼關的趙雲和蒲坂津的吳懿,招降此二人。

在收到招降書的當天,吳懿便解除了蒲坂津數萬兵馬的武裝,放黃河東岸的魏延進入關中,吳懿本人則親率軍中諸將,星夜趕往長安來拜見劉封。

對於這些歸降之將,劉封皆好生安撫,並令備安其職.,唯有潼關趙雲,卻是遲遲的不肯歸降。

趙雲手中雖有兵兩萬,更握有潼關天險,但其糧草全賴從長安運輸,如此糧草一斷,趙雲在猶豫的之間,潼關的眾軍便開始鳥獸四散。

劉封本可以將趙雲圍殺於潼關,但他想到趙雲於自己有傳武之恩,當年自己在劉備麾下受冤枉時,趙雲又曾多番維護,這番的恩情,劉封一直都銘記於心。

劉封向來是那種恩怨分明之人,別人敬他一尺,他便回人一丈,有感於趙雲的1日恩,劉封便不想將這位忠肝義膽的戰將逼上絕路。

故是,為了逼使趙雲歸降,劉封遂親率三萬兵馬,挾著劉備東往潼關去招降趙雲。

當潼關城上的趙雲,親眼看到灰頭土臉,被五花大綁在高台之上的劉備時,他才真正的接受了這殘酷的現實。

當天,這位傳奇般的將領,終於是大開城門,神情黯淡的前來歸降。

轅門處,劉封親自迎接了趙雲的到來。

「罪將趙雲,拜見宋國公。1趙雲翻身下馬,單膝跪伏於前。

劉封一躍下馬,忙將趙雲扶起,看着這張久仰的英容,劉封心中是感慨萬千,撫其肩道:「子龍,過了這麼多年,你我終於不再是敵人了。」

趙雲苦笑了一聲,不知該說些什麼。

劉封又道:」往昔之事都已經過去,咱們都把他忘了吧,從此往後,你我君臣共享這太平便是。」

劉封的大席,令趙雲心中有所感動,他遲疑了一下,拱手道:「多謝宋公的大度,只是雲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望宋公能夠允諾。」

「何事,子龍但說無妨,但凡我能做到,一定答應你。」劉封欣然道。

趙雲默默道:「我請宋公能夠大仁大量,留得玄德公的一條生路。」

原來如此。

趙雲不為自己求取官爵,卻只為劉備求情,這份忠義,着實令劉封感慨。

劉封本來也沒有打算殺了劉備,他早就準備着把劉備留着,讓他一生活在羞辱與痛苦之中,生不如死。

如今趙雲既是開口相求,劉封便樂得做個順水人情,欣然道:「子龍放心,終我在世一日,必保得劉玄德壽終正寢。」

見得劉封大度的答應,趙雲這才大鬆一口氣,遂深深的一揖:「多謝宋公。」」好好,走,咱們一起回營,我要與子龍痛飲一番,今日咱們不醉不休。

劉封心情甚好,當下攜著趙雲一起歸營。

高台之下被縛的劉備,看着劉封和趙雲談笑而過,心中盲如針刺一般的痛苦難當。

狂風撫面,兩行辛酸的老淚又悄然滾落。

#{睾###替####劉封帶着趙雲重新回歸長安,在這裏,他一連住了三個月,一面安撫關中的人心,一面坐鎮督促討滅馬超的後續之戰。

關東的數路大軍相繼入關,劉封遂命魏延將馬忠、張嶷等諸將,率軍五萬,向西穿越隴山,討滅逃往涼州的馬超餘孽。同時,漢中的黃忠和馬謖所部三萬兵馬,亦由祁山攻人隴右。

馬超利用其在涼州的威名,重新糾結起了數萬羌胡叛軍,並自稱為涼州王,枉圖劃地自守,割據一方。

劉封對於馬超的冥頑不化大為震怒,遂斬其弟馬岱,並盡誅其留在長安的家謄數十口,命令魏延等急速進兵,務必將馬氏亂黨誅盡。

馬超雖然在西涼擁有着強大的號召力,但僅憑這一點,又如何能是擁有整個天下做後盾的魏延等大軍的對手。

魏延、黃忠、馬謖,劉封原從的三員大將聯手,先後在略陽、平襄數敗馬超,逼迫其放棄了隴右,向北逃入涼州。

魏延自率三萬步騎,窮追不捨,接連在金城、蒼松數敗馬超,並在武威郡治所姑臧以南將馬超殘部包圍,經過一番大戰後,遂將馬超圍殺。

馬超一死,最後一股后抗勢力就此湮滅,劉封遂令將馬超首級遍傳西涼,羌胡之眾大為震恐,紛紛表示臣服於新主,涼州諸郡悉平。

劉封遂委任馬謖為涼州刺史,令其坐鎮涼州,又命魏延總督關中之兵,留守長安,三月之後,劉封自率大軍東歸洛陽。

此番回歸洛陽,帶回來的除了凱旋的大軍之外,劉封還盡遷長安萬戶於洛陽,這萬餘戶多為劉備原屬的舊臣家眷,為了盡量減少劉備1日勢力在關中的影響力,劉封特將這些人統統迂迴洛陽。

因是掃滅劉備,平定天下的大功,劉封回京不久,洛陽的群臣便上表,請漢帝劉協策封劉封進位為王。

群臣的上表,再加上劉封威勢如日中天,劉協豈敢不從,遂下詔策封宋公劉封為宋王,並進封相國,都督中外諸軍,全權執掌軍國重事。

劉封欣然奉詔,遂進位為宋王,並立孫尚香為王妃,子劉裕為王世子。

劉封進位為宋王的當年,逃往塞外的曹操1日部趁機聯合匈奴作亂,南侵雁門、太原數郡,大肆擄掠。

宋王劉封大怒,遂令甘寧統兵三萬,自河東郡北上,大破匈奴人寇之軍,斬殺胡虜達兩萬餘口。

趁著并州之亂為借口,劉封遂頒佈了驅胡令,禁絕塞外胡入內遷,並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並一度南遷至幽並一帶的北胡盡數驅之北遷。

與此同時,劉封又令魏延和馬謖在隴右一帶大興屯田,將國內刑徒罪民的漢人盡數遷往隴右一帶,意圖重新確立漢人在西涼一帶的人口優勢,逐步將羌氏的胡人驅逐出大漢國境之外。

經過近兩年的外征內撫,天下基本平定,劉封的聲望已達到了頂點,在這一年春天,朝野群臣再度掀起了一股上表的熱潮,這一次,則是勸說漢帝劉協,將漢室江山社稷禪讓給劉封。

當然,這般上表的熱潮,自然也是在劉封的授意下才掀起的。

時至今日,天下已平,人心盡撫,放眼天下,劉封已經再沒有敵人。

沒有誰再能夠威脅到劉封的地位,他辛苦多年,終於打下了一片太平的江山,而他一手把漢朝重新統一,就是為了一手結束這個朝代。

對於漢帝劉協來說,今日的局面,早已在他的預料之中。

其實早在當年劉封掃滅劉備之後,劉協就曾向劉封示意,自己可以直接的把帝位禪讓給他,無需再經過他進位為王這一環節。

只是當時劉封考慮到天下初平,還有許多更重要的要處置,所以暫時就沒有答應。

如今時機成熟,劉封既有暗示,劉協似乎早受夠了這般傀儡的皇帝生活,竟然毫無猶豫,欣然的下詔將帝位禪讓給宋王。

於是,在經過一番再三的推讓之後,劉封遂應天下萬民之心,於是年初夏接受劉協禪讓,繼皇帝位,並改國號為宋,改元為永初元年,封孫尚香為皇后,立長子劉裕為皇太子,大赦天下,封賞百官。

繼位三年之後,國泰民安,天下漸露承平之相。

這一年的秋天,秋收之後,天下諸州喜獲豐收,久居宮中的劉封興緻大起,遂留丞相龐統輔佐太子守洛陽,自與皇后孫尚香,在數萬精銳御林軍的保護下,擺駕南巡。

南巡的聖駕由洛陽而發,一路經魯陽、宛縣、新野、襄陽,向著江陵而去。

這一天的黃昏,南巡的隊伍經過了當陽長坂坡。

夕陽斜照,晚風徐徐,一望無際的原野,到處都流轉着柔和的金黃。

劉封駐馬眺望着這片熟悉的景緻,此時此刻,過往的1日事如煙雲一般從眼前一一的浮現。

「陛下,這裏便是你當年第一次上陣的戰場嗎?」身邊的皇后孫尚香笑着問道。

劉封微笑着點了點頭,指著左前方道感慨:」如果朕沒有記錯,當年就是在那裏,朕和虎痴許褚首度交手,若非是子龍及時的出現,恐怕朕當時就要死在許褚的刀下。「那驚心動魄的場面,至今回想起來,劉封都有一點餘悸的感觸。

孫尚香卻道:「可是,如果沒有經歷那日的生死一線,很多事情也許就不會發生,或許也就不會有今日的陛下了。」

孫尚香的話,勾起了劉封諸多的遐想,誠若當年他沒有碰上許褚,便也不會撞見糜夫人,亦不會救下阿斗,那便也不會引起糜竺的懷疑,或許,他便不會選擇鋌而走險,而若沒有長沙的破釜沉舟,又何談今朝的九五之尊。

命運,果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

「或許吧,不過,如果歷史真的發生了改變,最讓我難過的,一定是無法遇上皇后你。」

劉封說着,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孫尚香淺淺一笑,握得更緊了些。

他二人並肩而立,一齊遠望着西沉的落日天邊雲霞似火,那落日之景美不勝收,恍惚若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戰神劉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戰神劉封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稱帝(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