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君臣相會

第三百九十八章:君臣相會

江東,晉都,建康城。

作為收復半個中原的功勛之臣,李峻能想象出自己的到來會有相應的迎接之儀,更何況還有遙控朝堂的王敦同行,不敢說是百官相迎,至少也會有王導之類的權臣來走個過場。

然而,李峻沒有想到,當他與王敦一行人來至宣陽門外時,竟然看到天子司馬紹與百官正等在城門處,更有一眾樂師在城門的兩側鼓樂齊鳴。

「需要如此誇張嗎?這是迎接你呀?還是為了我呀?」李峻翻身下馬的同時,對著王敦說笑了一句。

王敦整理了一下衣冠,面露不屑地說道:「我估計是為了迎你,也是為了做給我看。」

李峻用手肘碰了一下王敦,笑道:「注意表情,人家不辭勞苦地迎了出來,咱們也要把面子遞迴去,畢竟那是天子呀!」

「哎呀,李二郎。」王敦指了指李峻,笑著繼續道:「我看就屬你最狡詐了,左右都不得罪,賺的便宜也最多。」

建康原名建業,為吳主孫權所築。

晉太康三年,改建業為建鄴。永嘉元年,司馬睿聽從王導的建議遷鎮到建鄴。建興元年,因避愍帝「司馬鄴」諱,改建鄴為建康。

當下,建康城依舊沿用東吳的舊城,僅是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擴建,增闢九座城門,並分置建康、秣陵二縣,並稱為京邑二縣。城區範圍擴為東西南北各四十里,中心地域則為宮城,即建康宮。

在建康城的北面為白石壘、宣武城、南琅邪郡城,西面有石頭城,西南為冶城、西州城,東南為東府城,南面則是丹陽郡城,各座城池皆有屯兵。

建康城作為南遷朝庭的都城,其周長為二十里一十九步,又因建康城恃大江為固,故而只建了夯土城牆,城門多為竹籬門。

建康城開六門,其正南則為宣陽門,本吳時所開,世謂之白門,晉稱宣陽門。

宣陽門正北所正對的是宮城的大司馬門,其間有二里的御道,御道兩側開有御溝,溝旁植槐、柳,為天子所行之路,其後則為太極殿。

李峻與王敦快步來到宣陽門下,不等二人開口,卻見天子司馬紹上前兩步,微笑地說道:「世回,處仲,得知你們今日將至,天光將明之時,吾便在此處等你們啦!」

李峻從未見過司馬紹,聽天子如此說,趕忙與王敦對視一眼。

繼而,二人退後一步,向司馬紹長躬執禮道:「陛下,臣等何德何能,怎麼敢煩勞聖駕相候?是臣等的舟行遲緩,耽誤了行程,還望陛下恕罪!」

「哎...」司馬紹擺手笑道:「你們二位是朝廷的功勛之人,更是朕的股肱之臣,封賞還來不及呢!哪裡有什麼恕罪之言呢?」

說著,司馬紹上前拉住了李峻的手臂,隨後望了一眼王敦,也將他的手臂拉起,笑著說道:「你二人隨朕一同乘龍輦入宮,朕在太極殿設宴,犒賞你們的守土之功。」

李峻見狀,心中雖然覺得好笑,卻是神情肅穆地退了一步,執禮道:「陛下,管仲曾言,朝有定度衡儀,以尊主位,衣服緷絻,盡有法度,臣等雖有尺寸之功,卻不敢亂了君臣之禮,望陛下收回聖意。」

李峻的話是一種謙辭,也是一種規勸,盡顯出為臣之人的忠肝義膽。

其實,對於眼前的司馬紹,李峻與他也只是一面之緣,根本談不上喜與惡,只是覺得對方是天子,自己的身份還是晉臣,人家親自出城相迎,場面上的話還是要說一些的。

另外,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李峻懂得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的道理,沒有必要在這裡炫耀自身的強勢,懂得藏鋒才是強者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則。

聽到李峻的推辭與規勸,司馬紹不由地一怔,讚許地點了一下頭,隨後笑道:「武都公的諫言讓朕甚感欣慰,如此也好,你與丞相騎馬護在龍輦的左右,讓天下人都知曉朕有你們兩位安邦定國的賢臣。」

說罷,司馬紹笑著走向了自己的龍輦,並未再看王敦一眼。

王敦冷哼了一聲,正欲喚人牽來馬匹,卻被李峻攔了下來。

「兄長,掌控朝堂不需要動怒,也不需要與天子在威儀上爭個高下,你手裡有兵馬,這就足夠了。」

李峻輕聲地說著,抬手在王敦的肩膀處拍了一下。

槍杆子里出政權,如果司馬紹有足夠的兵力,早就將王敦鞭屍無數次了,又何苦要逢場作戲呢?

因此,李峻才會提醒王敦不要在意這些虛無的榮耀,也不要成為所有大臣的眼中釘。

王敦無所謂地點頭道:「好吧,我就聽你的,你怎麼做,我就跟著做好了。」

李峻笑道:「處仲兄,俗話說的好,聽人勸吃飽飯,走吧,咱們兩個就做一次保駕之人吧!」

王敦撇了李峻一眼,笑道:「哥哥不聽人勸,照樣也吃得山珍海味。」

片刻后,宣陽門向北的御道上,由六匹駿馬駕馭的龍輦緩緩而行,嵌有金銀玉器的車身兩側分別是李峻與王敦扶輦前行,文武百官則緊跟在他們的身後。

御道的左右為朝廷的官署府寺,在其後的里巷中則是百官的府舍。如此一來,這番君臣和睦的景象為眾人所目睹,不少大臣心中的那份擔憂也隨之有了改變。

太極殿,建康宮的正殿,多用於舉行隆重的典禮,除此之外極少會開啟殿門。

太極殿的兩翼設太極東堂和太極西堂,各七間,此處才是天子日常議政、筵宴、延見、起居之所在。

此刻,太極殿的殿門開啟,李峻與王敦以及文武百官跟在天子司馬紹的身後走進大殿,並按照官職的不同依次落座。

李峻環顧左右,發覺太極殿真是頗具規模,雖說用料與裝飾上並不奢靡,但做工卻是考究,即便是細節之處也能彰顯出皇家的風範。

「皇后,臨江公主與裴太妃來了沒有?」御座之上,天子司馬紹轉頭望向皇后庾文君,輕聲地問了一句。

庾文君回道:「陛下,臨江公主與裴太妃早就到了,她們一直在東堂候旨聽宣呢!」

司馬紹點了一下頭,即刻命人去東堂宣旨,隨後望著李峻笑了笑。

不多時,一身華服的裴太妃與司馬英槿走進了太極殿,而在她們的身後則是朝服在身的裴瓔與李秀。

李峻見狀,不由地苦笑了一下,心中暗嘆司馬紹的用心良苦。

「裴氏,李氏,你二人恭行婦道,對夫君恩愛有禮,行事忠信,心思順從,以此成就和諧之道,當為嘉賞。」

司馬紹望著稽首於階下的裴瓔與李秀,笑著繼續道:「朕還要勉戒你二人,夫坤德尚柔,婦道承姑,崇粢盛之禮,敦螽斯之義,記住了嗎?」

繼而,司馬紹頒旨封賞了裴瓔與李秀,同時再次微笑地望向了李峻。

李峻知曉這是天子的暗示,是在提醒自己該出來謝恩了。畢竟恩賞的是你李峻的妻妾,作為臣子的夫君豈有安坐的道理?

無奈之下,李峻起身來到了裴瓔與李秀的中間。

亦是在無奈之下,李峻屈膝跪了下來,沖著金階之上的天子司馬紹稽首謝恩。

司馬紹見狀,滿意地頷首,他想要的效果便是如此。

稽首之時,李峻發覺裴瓔的身子似乎在輕微地發抖,知道它應該是被這皇家的威儀所震撼。

故此,李峻在起身時握住了裴瓔的左手,微微地用了一下力氣,沖著愛妻笑了笑。

裴家雖然與河東裴氏沾親,卻也是遠親,只是同族的枝末,而且裴家一直從事商賈之營,以往在錢財上的確不缺,但權勢地位倒是沒有。

裴瓔出身富裕,之前多少也見過一些世面,尤其是嫁給李峻后,更是見慣了官府之人。

然而,此時此刻是在皇宮之中,左右皆是文武大臣,說話之人更是當今的天子,這讓裴瓔從未想到過,也從不敢奢望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因此,即便是再有見識,裴瓔還是慌亂了起來。

從踏進東堂的那一刻起,她就覺得自己的手腳發涼,身子也有些不受控制地顫抖,直到感受到了夫君手掌的溫熱,才徹底安定了下來。

對於這樣的事情,李秀倒沒有覺得有何不妥。

「不就是個天子嘛!若是二郎想要,自己會毫不猶豫地衝上去殺了司馬紹。」

不過,李秀心作如此想的同時,還是對李二郎沒有握自己的手感到不滿意,因此也便毫無忌憚地強行握住了李峻的左手。

如此一來,在太極殿上,李峻的雙手皆被兩個女人緊緊地握住,在彰顯恩愛的同時,更是面露尷尬之色,滿朝文武也都看了個真切。

皇后庾文君亦是看在眼裡,與司馬紹對視了一眼,不禁掩嘴笑了起來。

宴席之上並無國事可談,大家除了對天子的歌功頌德外,也多是對收復疆土的高談闊論,隨後也便是在絲竹歌舞中結束了酒宴。

華林園,位於皇宮的正北,是一所東吳的舊宮苑。

散了酒宴后,李峻並未離開建康宮,而是被天子司馬紹單獨留了下來,君臣二人一同遊走在華林園中。

「世回,我覺得你的建議不可行,司州與兗州還是要由你的兵馬來鎮守才可。」

來至一處石亭,司馬紹入內坐在了石墩上,口中繼續道:「朝廷在錢糧方面不會短缺與你,這個你大可放心。」

之前,李峻向司馬紹陳述了司州一戰,並請朝廷派官員赴司州與兗州任職,全面接管那裡的政務。司馬紹雖然對李峻的提議大感意外,但在思量下還是說出了拒絕的話。

作為偏於一隅的晉天子,司馬紹真的不想將中原之地納入自己的掌控嗎?事實並非如此。

他只是清楚當下不能這樣做,如果西府軍退離了司、兗二州,朝廷沒有鎮守的實力,反倒會因為戰線的拉長而被拖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晉末征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晉末征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八章:君臣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