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伐蜀!伐蜀!(七)

第1017章 伐蜀!伐蜀!(七)

聽了隋雲的情報介紹后,郭崇韜便有了打算,「接下來大軍主力依然沿着金牛道進攻。

李副都統指揮包括先鋒大軍李保衡部在內的兩萬五千人繼續攻打三泉縣,必須在六月二十五日前拿下三泉縣,本都統會給你調派一個團的神機營。

另調一萬鎮西軍沿着米倉道南下,攻打集州、巴州、通州、渠州等地。

左龍武軍暫時駐紮在興元府休整,留下騎兵廂和后廂。」

左龍武軍的騎兵廂暫時沒什麼用處,蜀道的艱險,並不適合騎兵作戰。可以說在攻破劍門關之前,騎兵都無法參戰。

接下來的道路都是狹長的山路,騎兵無法發揮作用,用於留守興元府是最好的選擇。等前線的戰事勝利后,再出兵不遲。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四萬鎮西軍的騎兵只有五千人,因為太多也沒用。

「郭都統,這分兵走米倉道是否冒險了一些?有這個必要嗎?」李存敬聽聞有些皺眉。

「為什麼沒必要?」郭崇韜眉毛一挑,「在金牛道這邊和符都統那邊的進攻之下,米倉道沿線各州肯定得知消息,派一支偏師翻越米倉道一定能取得奇效,或許能儘快拿下蜀地。

李副都統真的認為拿下成都府就算是戰爭結束嗎?王建從佔領蜀地到現在,已經二十餘年,想要連根拔出王氏父子豈是那麼容易的?」

他自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沒說,那就是搶功。

若是這一支偏師能攻克米倉道沿線各州,就能最大限度削弱符存審的功勞,哪怕是符存審佔領米倉道東邊各州,實際的功勞也不會很大。

郭崇韜可謂是把朝廷上那一套搬到了軍中,但他也未做錯。他並未讓主力走米倉道,不會影響金牛道這邊的主戰場。

而在這支偏師的領軍之人上,李存敬選了秦州刺史葯彥稠,這位也是鎮西都督府老人了。

當初朝廷伐岐時,他就領兵參戰,在戰後就調任秦州刺史,這一下就是好幾年。不過在後續的唐蜀大戰和出擊吐蕃時,葯彥稠也表現不俗,深得李存敬的倚重。

別看葯彥稠是沙陀人,但李存敬也是河東集團的將領出身,所以對這些沙陀人也就沒什麼偏見。這幾年下來,葯彥稠跟李嗣源也基本沒什麼往來,若是此戰能立下大功,定能拜託之前的困境。

並不是所有沙陀人都要聽從李嗣源的,李克用和李存勖死後,沙陀人其實就是一盤散沙,只是李嗣源成為了最大的一股沙陀人團體的首領。

想到三泉縣的困局,李存敬便親自率領五千鎮西軍前往前線,還帶上了那一個團的神機營。

而此時,王宗勛抵達了利州,時間也來到了六月十八。

從六月十四日出發,到六月十八日,也就五天的時間,大軍自然不可能全部抵達。成都府到利州有六百多里,蜀軍的行進速度沒這麼快,只是王宗勛帶着部分騎兵先行一步,以穩定局勢。

至於王宗儼和王宗昱此時還未抵達劍州,而王宗弼這位都統剛剛抵達綿州。

先一步抵達利州的王宗勛便跟昭武節度使王宗威商議增援三泉縣的問題,但後者直接反對。

「三泉縣已經守不住了,這個時候應該固守利州和劍門關才是最重要的。」王宗威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幾日從北邊傳回的消息,讓王宗威擔心不已,唐軍對三泉縣發起了多次進攻,而守軍的士氣不佳。更是有消息傳來,興元府已經失陷。

「三泉縣是金牛道的重要關隘,若是棄守,對我大蜀十分不利,而且聖上要求我們必須增援興元府。」王宗勛的態度有些強硬。

別見兩人都是王建的義子,可王建義子一百多個,活下來的也有幾十人,這些人相互之間並不都熟悉。王建只是喜歡收義子,妄圖以親情來約束這些將領,而這些義子其實就是他手下的各級將領。

「可有小道消息傳來,說是興元府已經失陷,此時去增援興元府恐怕會無功而返。」王宗威吞吞吐吐地把之前那個小道消息說了出來。

王宗勛一聽直搖頭,「你都說了是小道消息,豈能相信?本使作為招討使,自應行使權力。

如今昭武節度使的軍隊可否集中完畢?」

王宗威見狀無奈地回道,「在聖旨抵達前,我便下令集結軍隊準備迎敵。為避免三泉縣丟失,數日前我派了三千兵馬增援三泉縣,也算是給興元府那邊一條退路。

除了那三千軍隊,昭武節度使尚有一萬軍隊可調派,僅靠這些兵馬,恐怕不是唐軍的對手。」

王宗勛聽眉頭微皺,「宗威,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金牛道地勢險要,只要我們利用地勢,就算是不能擊敗唐軍,也能擋住唐軍南下的道路。

況且,除了你這一萬兵馬,三日內便會有四萬大軍抵達。」

王宗勛是招討使,王宗威就算是不滿,也沒法反對,只能任由前者在那裏大放厥詞。而王宗勛本想等大軍到來,然後再起兵北上,可就在他抵達利州的第二天,三泉縣便派人來求援,唐軍再次增兵,三泉縣的防守岌岌可危。

沒有辦法的王宗勛便帶着手中僅有的一萬大軍北上,確保三泉縣的安危。

三泉縣其實就是以陽安關為基礎設立的,縣治在陽安關以西不遠處的一處高地上。

陽安關跟陽平關有不少的關聯,陽平關又名白馬城、盡口城,始建於西漢。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西隔咸河與走馬嶺上的張魯城遙遙相對,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

蜀漢時期,便在漢代陽平關西南七十里處設立陽安關,就成了現在的陽安關。到了歷史的宋朝,就把陽安關改為了陽平關,之後的陽平關也就是現在的陽安關。

陽安關東面是道路曲折的金牛道,北面是江水湍急、迂迴的嘉陵江。在唐玄宗時期,三泉縣的縣治就遷到陽安關,成為了扼守嘉陵道的重要關隘。

可此時的陽安關以東,卻是大軍雲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第一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第一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17章 伐蜀!伐蜀!(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