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最終卷之二 終

第620章 最終卷之二 終

劉備對於曹魏地界上的人心的收服,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疑難,畢竟如今的他是為天下之共主,手中自然有不少的功名利祿,再有如鄧瀚這些人給以身為范,構建的以雲漢貨棧這樣的例子在,或成商人,或成官吏,總能夠給先前曹魏的那些人物以利處的。

畢竟天下熙熙攘攘,都是因為利,這一點而成的。

最後劉備建都之地,終究還是落在了洛陽,畢竟如今的大漢的地盤更是向東方許多地方有了拓展,要是繼續以長安為都,自然是有些聯絡和通知不便的。

至於劉備這新建成的大漢,只因為前有西漢和東漢,倒是落得一個季漢之名,不過不管是東西兩漢,又或者是如今的季漢,都是以劉氏子孫為帝,故而在鄧瀚的建議下,統合大漢朝的前事到如今,卻是從高祖建號以來,這諸多年都換算成了大漢年曆,而劉備恢復了大漢的這一年,合計為大漢歷四百二十年。當然對於上一代的天子,其廟號,終是定為了獻帝,雖然其結局不測而隱,然為天子諱,卻也沒有做太多的探究。

其後待國號,年曆,以及都城等都確定了之後,劉備自是將手中的實力,統合到了洛陽城中。

論功行賞,自是以關羽,張飛二人為首,其下有徐庶,鄧瀚,諸葛亮,龐統,趙雲,糜竺,黃忠,馬超,陸遜,魏延,甘寧,法正,簡雍,馬良,馬岱,龐德,黃權,陳到,劉先,劉琦,張魯,田豫,楊阜,張松,馬良,周不疑,魯肅,吳懿,劉曄,孟達,徐康,陸瑁等共計三十四人。為鄣縣這些人之功績,於洛陽城中,劉備自是建凌煙閣,類比於當年光武之雲台二十八將,將此等人之功績一一列舉其上,供後人瞻仰。

這份名單中,當然沒有像劉璋,馬騰等人的名號,畢竟這些人卻是位份更高一些,劉備也就不做列表了。

至於對於這份功績表上的排位,或有人不服氣鄧瀚竟然能夠排列於諸葛亮之前,不過在將鄧瀚的功績給一一記錄並列舉名下之後,卻是讓人啞口無言。

「陛下龍行新野,彼時兵馬疲敝,而當此之際,瀚以雲漢貨棧為助,更是錢糧以資之,未知其數!

後用兵上庸,瀚以先行不費吹灰之力奪之,為恢復大業更添根基!

治政上庸,建荊州學堂之范,修杏林,招徠天下神醫為荊州引賢養士,更有將作坊,出於其手,為陛下大業,效兵甲器械之鋒!

且不論,其間瀚有公子紙,襄陽火藥等物出世,為陛下奪取荊襄也是多有奇功!

而後幾入許都,不辱其名,不損陛下之威,更是先後為荊州帶來,荀彧,王越,姜冏,姜敘,王基,廖化等等諸多文武賢達,至於其他功績,自是不需一一贅言!

再有和趙子龍將軍,於新野,荊北,汝南,等地大敗曹軍,后與馬孟起將軍於涼州,掃平涼州叛亂,配合君候關羽一起在雍州打退了曹操競爭雍州之大軍!」

「至於其,進漢中和張魯,下益州諧益州眾人,並掃平南蠻之亂,卻也多賴其力!」

「配合張飛,張任,於荊南平江東,后又助陛下蕩平曹魏,功勛卓著!」

這些卻也都是簡單介紹,畢竟鄧瀚的諸多功業都是通過手中的中司馬府而來的,而中司馬府卻又做得都很有些不能夠告白於天下的私隱之事,不過就是如此,也足以讓很多人信服了。

畢竟像諸葛亮,龐統,趙雲,這些人自是做得不少事情,可比鄧瀚光鮮的多,看到這樣的榜單之時,也是沒有絲毫的怨言。

單就是徐庶,卻也不過是佔了比鄧瀚更早於劉備麾下效力,不然這位鄧瀚的師兄,也不得不屈居其之下的,和鄧瀚一起的幾位師出同門的師兄弟,也幸虧有徐庶在他的身前,若非如此,看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幾個人還不得讓鄧瀚,這個水晶先生的關門弟子,給羞臊一番。

而在這份名單之中,不拘是原先跟着劉備一起打天下的,亦或者是後來的荊襄之人,還有益州,涼州後來居上,甚或著是江東有功之人,卻都是沒有受到什麼偏見,在劉備這裏當然是一視同仁,更是讓事實說話,因此,自是讓許多人都明白了,這位季漢立國之主,確實是仁人明主。

倒也因此,讓孫權以下的孫氏子弟,曹丕而下的曹氏宗親,也開始不再那麼的驚懼,也漸漸的加入了季漢的官員之中效力,當然這其中最先表現出來的,卻是夏侯淵的幾個兒子們,或許便是素世的緣分,夏侯霸這位仁兄,倒是因為張飛之故,比歷史上更早的加入了劉備的大軍之中效力,有了這麼一個榜樣,像夏侯衡,夏侯威,及曹真,不甘心籍籍無名之人,也是隨即步入了劉備的麾下,當然江東孫氏卻也先後有孫皎,孫桓等人併入劉備手下。

待將江東和曹魏等原先那些人物對於彼此之間的隔閡漸次化解之後,劉備的大漢自然也是平穩了許多,大漢四百四十五年,在位五年之後,劉備卻是因病而亡。

後繼之人當然便是劉禪。

而當此時,鄧瀚卻是在劉備在位之時,上奏要開挖運河,連同大河和大江,並將淮水也一併鑿通,卻是為了加強天下各地之間的聯繫,也將原先在荊州等地實行的修路之事,一一的搬到了遼東,曹魏,江東等諸多地方,至於扶桑,三韓,夷洲等地自然也是在這其中的。

通過這一系列的大事之後,加上先期凌煙閣中,像糜竺,徐康,陸瑁這些人為劉備在恢復大漢的過程中,建立的那些功業,自然也讓許多的商人見到了他們行商之事也是能夠得到朝廷認可的,並不再是軟弱可欺的,故而在鄧瀚貫通南北,修築運河的過程中,這些人也是多有貢獻,而因為有了這些商人的加入,倒是沒有讓大漢的朝廷因為這樣規模巨大的工程而敗光,更沒有造成內部的不穩,而隨着這些修路開河之事的進展,也是讓天下間冒出了不少商業上的霸主。

有了這些人的崛起,卻也讓大漢,漸漸的帶來了一些商業帝國的氣氛,這其中自是少不了鄧瀚的引導。

畢竟像南蠻地盤上的那些出產,以及中南半島上的富饒,以及塞外極北之地的皮草,遼東之地的藥草,這些都是能夠給人帶來利潤的,而為了追求這些利潤,有了實力的商人們,自然也在漸漸的浸潤了朝廷之後,開始用他們的金錢開道,鼓舞著大漢的軍隊為了他們的利益開始服務。

而鄧瀚,自然不會阻止這種苗頭的誕生的,畢竟在這些人當中,他的雲漢貨棧,當然雲漢貨棧已經是關羽,張飛,諸葛亮,龐統,徐庶,趙雲,陸遜,甘寧還有鄧瀚,這些大漢的重臣的共有的利益的結合體,當然也是其中的擁護者。即便是已經和大漢的國庫分離了的劉氏皇室的內庫,也摻雜其中。

畢竟錢財固然不是萬能的,可是沒有了這東西,卻是萬萬不能的。

總是鄧瀚在當年和荀彧這位經歷了生死的大賢,有了幾番探討之後,或許是為了自保,又或許是為了避免這大漢朝廷在像歷史上那樣,循着分分合合的輪迴,他卻是將商人所代表的,要比那些地主更為先進的一點點的生產關係,給帶了出來,雖然在鄧瀚有生之年,他自是更多時候也只是暗中引導,而不是怎麼直接參與,不過有了他的鼓動,這一股勢力,總歸是讓他給弄成了,卻是這新生的季漢,在他誕生之初,便已經為這股勢力所沾染,故而這樣的大漢,究竟能夠發展到一個什麼程度,即便是鄧瀚也不好預測的。

不過,有了這樣的基礎,加上這時代的大漢,並沒有損耗多少漢人的實力,還有了更加寬闊的視野,也掌握了火藥的用處,以及在那些商人追求利潤的腳步下,不斷向四方,不管是陸地上又或者是大海之上的擴展,這樣的大漢王朝,這樣的漢民族,終究不會停滯這個天底下最優秀民族他們對於世界的野望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雲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雲台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0章 最終卷之二 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