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赤壁之戰(終章)

第363章 赤壁之戰(終章)

夜,江風清冷。

吳、楚聯軍的戰前軍事會議已經結束,周瑜帶着呂蒙、陸遜來到江邊,遙望長江對岸,只見烏林大寨里火把齊明,沸反盈天。

陸遜道:「大都督,涼軍約定三天之後在赤壁江面決戰,看來是準備好了。」

「大都督。」呂蒙憂心沖沖地問周瑜道,「這一戰聯軍恐凶多吉少啊。」

「是啊,這也正是末將所擔心的。」陸遜也附和道,「末將以為涼軍分三地架設浮橋還有擴建漢陽水寨,可不僅僅只是為了誘使我軍分兵襲擾哪,如果我軍不予理會,涼軍很可能會假戲真做,真在長江上架起三座浮橋,如此一來,長江天險頓時坦途,這仗也就不用再打了。」

「本督又豈能不知?」周瑜喟然長嘆道,「可聯軍不能分兵啊。」

「唉。」

呂蒙、陸遜相顧嘆息,周瑜說的沒錯,吳、楚水軍相比西涼水軍只是略佔優勢,如果再分兵的話那就有可能會輸掉赤壁水戰,如果連水戰也輸了,那吳、楚兩國又將靠什麼抵擋西涼大軍的南下?兩國的滅亡也就為期不遠了。

「涼國的國力太雄厚,涼軍的實力太強大了,如果不是馬屠夫急於求成,如果馬屠夫甘心再等上十年,等甘寧的水軍對吳、楚水軍擁有壓倒性優勢再發起南征,聯軍將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周瑜背負雙手,遙望對岸璀璨的火光又是一聲嘆息,「現在聯軍唯一的機會就是儘快打贏赤壁水戰,消滅甘寧的七萬水軍,然後燒斷浮橋,到時候就算有數十萬西涼大軍渡過了長江,可只要涼軍的糧草輜重過不了長江,吳、楚兩國就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呂蒙沉聲道:「可是甘寧橫行長江水道多年,本身精擅水戰,所募集的水軍將士又多是淮南、荊州熟悉水性的精壯,其中不乏橫行水路的江洋大盜,再加上聯軍在兵力上僅占微弱的優勢,與這樣的對手交鋒,恐怕難言必勝啊!」

陸遜點頭道:「更何況西涼水軍還擁有周泰將軍所說的超級艨沖戰船,到時候就算有東南風,火船隻怕還沒靠近涼軍船隊就該被這些超級艨沖戰船給撞沉了!還有涼軍戰船上的拋石機,末將總覺得馬屠夫不可能無的放矢,這些拋石機也許真和我們所知的拋石機有所不同。」

「事在人為。」周瑜喟然道,「既然是戰爭,就總會有勝負,只要儘力了也就沒什麼好遺憾了。」

呂蒙、陸遜相顧默然,十月的江風雖然不算太刺骨,可兩人卻同時感到了莫名的冷意,連大都督都失去了戰勝涼軍的信心,這一仗……聯軍還有希望嗎?

……

漢壽,楚國皇宮。

程昱、賈逵走進大殿時,發現曹真正站在御案后發怔,程昱上前輕輕喚了一聲陛下,才將曹真從迷離中喚醒,曹真舒了口氣,落寞地說道:「哦,你們來了?」

「陛下。」程昱拱了拱手,恭聲道,「車架都已經準備好了。」

「唉。」曹真嘆息了一聲,問道,「真的非走不可嗎?」

程昱、賈逵相顧默然。

曹真道:「仲德,這真是孔明吩咐的?」

「是的。」程昱黯然道,「丞相說赤壁之戰聯軍凶多吉少,建議臣等護駕前往桂陽暫避。」

「桂陽?」曹真臉上掠過一絲慘笑,「如果赤壁之戰贏不了,還有必要去桂陽嗎?」

賈逵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不。」曹真的臉色逐漸變得堅定起來,凝聲道,「朕哪都不去,朕就在漢壽等著,馬屠夫要來就讓他來好了,朕等着他!」

「陛下……」

……

建業,吳國皇宮。

「父親!父親……」

孫權大叫兩聲,突然從噩夢中驚醒,皇後步氏急上前擁住孫權,痛惜地問道:「皇上你怎麼了?」

「呼……」孫權長長地舒了口氣,這才驚覺方才只是做了一場惡夢,搖頭道,「沒什麼,只是發了場惡夢,夢見父皇渾身浴血,正向朕一步步走來,父皇目泛怒火,似乎是有話要跟朕說,可就在這個時候,馬超賊子拍馬殺到,一槍刺穿了……」

孫權臉上泛起一絲苦澀,沒有再說下去。

步低輕輕地摩挲著孫權的胸膛,柔聲勸慰道:「皇上連日操勞國事,想是有些累了,要不臣妾讓奴婢們進來獻幾曲歌舞,也好緩解緩解陛下的心緒?」

「罷了。」孫權擺了擺手,蹙眉道,「現在大敵當前,朕哪裏有這心思。」

「唉……」說到這裏,孫權忽又長嘆一聲,抬頭遙望西方悵然道,「也不知道荊州局勢怎樣了,這一戰,聯軍是否能以弱勝強擊敗馬屠夫的三百萬西涼大軍呢?」

步氏安慰道:「陛下洪福齊天,必能逢凶化吉。」

「不睡了。」孫權忽然欠身坐起,向步氏道,「還是替朕更衣吧,朕忽然覺得蕪湖的人事得做些變更,二弟雖然驍勇,可為人剛愎自用,賀齊將軍的話他未必聽得進去,眼下吳軍主力皆在荊州,可千萬不要讓陳登和田豫趁虛打過長江才是。」

步氏粉臉上掠過一絲失望,旋即柔情脈脈地應道:「臣妾這便替陛下更衣。」

……

三天之後,赤壁。

浩渺的江面上,千帆競渡、百舸爭流,數萬艘大大小小的戰船幾乎塞滿了數十里寬的江面,尤其是涼軍的大群連環戰船更是顯得氣勢磅礴、威風凜凜,當先一排連環樓船的飛廬上,甘寧身披都督官袍,在十數員水軍將領的簇擁下傲然屹立。

站在飛廬上居高臨下往前看去,上千艘艨沖、鬥艦呈散開隊形行駛在連環大船船隊的前面,就像身披鐵甲的衛士死死護衛著主帥的安全,在這龐大的艨沖鬥艦戰鬥群中,隱藏着由工部侍郎司馬懿親自督造的三百艘新式艨沖戰船。

猛然回顧,身後甲板上聳立着一架龐大的投石機,投石機修長的桿臂正靜靜地壓在甲板上,由纜繩系住的拋籃里靜靜地擺放着瓦罐,瓦罐里盛滿了火油以及極易燃燒的絲綢等雜物,甘寧是親眼目睹過這具龐然大物的威力的,火油罐在夜空下綻放出的華光似乎仍在甘寧眼前流轉。

倏忽之間,甘寧緊緊握緊了鐵拳,這一戰他是志在必得!

東吳水軍的旗艦上,周瑜一襲儒衫手持羽扇,在呂蒙、陸遜的簇擁下肅立一艘超大型樓船的飛廬之上,遙望北方江面,西涼水軍的船帆幾欲遮蔽整個江面,那一排排的連環戰船儼然將起伏不定的江面變成了堅實的陸地,大群西涼弓箭手正在連環戰船的甲板上嚴陣以待。

吳、楚水軍面臨的情形非常險惡,如果不能解決掉西涼水軍的連環戰船,只是這數十萬西涼弓箭手射出的火箭就足以將所有的聯軍戰船燒為灰燼!但是,當周瑜看到涼軍連環戰船船隊前那一隊隊艨沖、鬥艦船隊時,一顆心便不禁沉到了江底。

但是,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言放棄。

周瑜眸子裏掠過一絲淡淡的決然,朗聲道:「呂蒙。」

呂蒙急上前一步,拱手應道:「在。」

周瑜道:「傳令周泰出擊,肅清涼軍陣前的艨沖船隊,替火攻船隊掃清障礙。」

「遵命。」

呂蒙轟然應諾,旋即轉過身來向著雀室上的傳訊兵狠狠地揮舞了一下手臂,高高攀爬在雀室上的傳訊兵迅速舉一面紅色三角令旗,向著左側使勁地揮舞了兩下,號角聲和戰鼓聲沖霄而起,一隊由四、五百艘艨沖、鬥艦組成的水軍船隊從聯軍本陣中分出,向著西涼水軍緩緩逼了過來。

當先一艘鬥艦上,周泰一身短打,手持砍刀傲然肅立。

周泰身後,五十名吳軍悍卒手持飛鈎吊索、背負鋼刀,就像五十名水鬼陰森森地守在甲板上,一個個目光里都充滿了冰冷的殺機,在陸地上,關涼漢子所向披靡,可到了水面上,還是江東好漢天下無敵!

「江東的兒郎們!」周泰高舉砍刀,厲聲喝道,「都給老子打起十二分精神來,讓對面那群西涼土狗知道這長江江面是我們江東好漢的天下,誰若是想要橫插一腳,老子就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讓他們嘗嘗滾刀面和餛飩麵的滋味!」

「哈哈哈……」

周泰身後的水軍悍卒哄然大笑起來。

周泰舉刀一揚,水軍悍卒的笑聲便嘎然而止,周泰這才向身後的親兵喝道:「傳令各船,待會聽老子號令行事,千萬不要急着衝刺!」

……

涼軍本陣。

有部將向甘寧道:「大都督,約有四、五百艘艨沖、鬥艦正向我軍逼近。」

「哼哼,來正好,本督正等着他們哪。」甘寧厲聲喝道,「傳令,前軍出擊,擊潰東吳水軍!」

「前軍出擊!」

肅立甘寧身後的親兵急抬頭向雀室里的傳訊兵大吼起來,傳訊兵激泠泠地打了個冷顫,急舉起令旗使勁地揮舞起來,涼軍陣中旋即也響起了綿綿不息的號角聲,正在陣前來回遊弋的千餘艘艨沖鬥艦迅速調轉船頭,向著周泰所率領的東吳水軍迎了上來。

瞬息之間,兩軍陣前響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吶喊聲。

激烈至令人窒息的吶喊助威聲中,周泰高舉砍刀聲嘶力竭地吼道:「傳令全軍,艨沖在前,鬥艦在後,擺開進攻隊形,以衝刺速度……進攻!」

所謂艨沖,其實就是古代版的「鐵甲艦」,船體狹長、艙室低矮並且封閉,裹以獸皮御火,船頭堅固並且擁有尖銳的撞角,艙內除了櫓槳手並無軍士,其進攻手段既非接舷戰,亦非火矢,而是純粹的衝撞!而鬥艦則是專門用來進行接舷戰的,側舷設有抵禦箭矢的女牆,船上除了負責操槳的櫓手,還專門蓄有五人至五十人不等的死士,死士一般都配有飛鈎吊索,用來搶奪敵船。

東吳水軍雖然處於逆風,可艨沖、鬥艦並不借力風帆,因此受到風向的影響不大。

兩軍對進猶如利箭破浪,不到盞茶功夫就已經扎在一起,霎時間「膨膨膨」的撞擊聲便連續不斷地響起,數十艘艨沖戰船已經惡狠狠地撞在一起。

東吳水軍畢竟是久經沙場,優勢已經盡顯無遺,由於兩軍對沖,西涼艨沖配合不夠默契,基本都是各自為戰,所以很難對東吳艨沖構成威脅,而東吳艨沖卻憑藉嫻熟的技巧兩船配合,一船側靠撞斜西涼艨沖的方向,然後另一艘艨沖再惡狠狠地撞入西涼艨沖的側舷。

快速穿行的艨沖戰船就像是水上的騎兵,乍一接觸之後即交錯而過,當兩國的艨沖兜轉船頭準備下一輪的撞擊時,兩軍的鬥艦已經無可阻擋地糾纏在了一起。事實上,艨沖與艨沖之間的較量只是戰爭的序曲,鬥艦與鬥艦之間的角逐以及兩國水軍死士之間的殊死博殺才是水戰的主題。

「唆唆唆……」

十數道飛鈎掠空而起,深深釘進了一艘涼軍鬥艦的船舷,握住飛索的十數名吳軍死士發一聲喊奮力牽動飛索,兩艘鬥艦便在吳軍死士嘹亮而又整齊的號子聲中迅速接近,周泰背插砍刀,手執竹篙傲然肅立船頭號,狼一樣的眼神已經惡狠狠地盯上了對方一名涼軍小校。

「快,擲投槍!」

涼軍小校夷然不懼,鬥艦仗着自己的鬥艦體型較大,船上的水軍將士也足有百餘人,渾然不將周泰的五十餘人放在眼裏,迅即召來二十多名投槍手在側舷一字排開,聲嘶力竭的呼喝聲中,一排鋒利的投槍已經向著東吳鬥艦攢射而至,周泰悶哼一聲揮刀格落了射往身上的數支投槍。

一聲慘哼自周泰身後響起,旋即就是噗嗵一聲輕響,周泰不用回頭都能知道,肯定是有士兵中槍落水了,而此時,兩船相距已經不足十步,周泰將手中竹篙片船頭輕輕一點,龐大的身軀已經像大鳥一般騰空而起,向著涼軍鬥艦的船頭重重壓落下來。

周泰人在空中,鋒利的砍刀已經來到手中,旋即以一招直劈毫無花巧地照着涼軍小校的腦門劈將下來,涼軍小校大喝一聲,揚刀硬架,只聽咣的一聲巨響,周泰已經將那涼軍小校連人帶刀劈翻在地,涼軍小校未及起身,周泰跟進又是一刀橫斬,頃刻間就將涼軍小校斬成兩截。

「殺殺殺!」

凄厲的吶喊聲中,三名西涼水兵猛撲而至,周泰臉上霎時浮起一絲猙獰的笑意,陡然間仰天長嘯一聲,手中砍刀旋即化作一團光影,呼嘯著掠過三名士涼水兵的腰際,亡命前撲的三名西涼兵身影猛然一頓,然後有些困難地低下頭來,才驚恐地發現自己的腰際正有殷紅的血絲激濺而出。

「噗噗噗……」

三截殘軀從腰幹上殘忍地滑落。

躺在血泊中猶未斷氣的一名西涼兵竭斯底里地慘嚎起來:「阿媽,我要回家……」

兩船終於相接,一名強壯的吳軍小校最先躍上涼軍鬥艦,手中鋼刀順勢一切,西涼兵的慘嚎旋即嘎然而止,一縷魂魄終於化歸故里,不到片刻功夫,數名東吳死士已經追隨周泰身後殺上涼軍鬥艦,百餘西涼將士竟抵敵不住,在吳軍的進攻下節節敗退。

同樣血腥的場面在江面上連續上演,涼、吳兩軍的數百艘鬥艦已經死死糾纏在一起,近萬名士兵正為了各自的生存奮力博殺,這將是一場不死不休的博殺,不是生,就是死!刀光霍霍、血花激濺,一具具斷肢殘屍墜落江中,殷紅的血水已經濡紅了江面。

終於,連最後一名涼軍士兵也被周泰斬殺當場。

「嗷哈……」

周泰高舉砍刀,引吭長嘯。

「嗷哈……」

「嗷哈……」

「嗷哈……」

倖存下來的千餘吳軍將士紛紛跟着咆哮起來,雖然死傷慘重,可無論如何東吳水軍已經贏得頭陣!

……

「可惡!」

甘寧惡狠狠地一拳捶在女牆上,臉色陡然間變得鐵青。

雖然這一結果早在甘寧的預料之中,可眼睜睜看着自己親手訓練的水軍就這樣毫無懸念地敗在東吳水軍手下,甘寧還是感到難以接受,如果甘寧能親自領軍出擊,也許結果會不一樣,可遺憾的是,馬躍嚴令甘寧不可親臨陣前。

……

「呼……」

江風呼嚎,飄蕩的旌旗突然轉向。

呂蒙見狀大喜,急向周瑜道:「大都督,起東南風了!」

「太好了,果然起東南風了!」陸遜也喜不自禁道,「真乃天助我東吳也,哈哈哈……」

「好。」周瑜輕輕頷首,道,「傳令,蔣欽隊出擊,準備火攻。」

……

涼軍旗艦。

「將軍。」副將張豹突然大叫起來,「風向變了!」

「嗯?」甘寧聞言急抬頭看時,果然看到飛廬上的旌旗已經轉向,遂沉聲喝道,「沒想到十月天居然還真能颳起東南風,看來要小心聯軍的火攻了,傳本督軍令,將三百艘新式艨沖戰船一字排開,其餘艨沖、鬥艦尾隨其後,隨時準備接應。」

……

吳軍旗艦。

呂蒙再次興奮地大叫起來:「大都督快看,起霧了,呵呵,起霧了!」

「太好了!」陸遜也欣喜若狂地大叫起來,「真的起霧了!」

「哦?」

周瑜急回頭看時,果然看到茫茫白霧正從東邊的江面上向著這邊瀰漫過來,浩渺的江面以及長江兩岸的山巒景象逐漸隱沒在蒼茫的迷霧中,周瑜眉宇間霎時浮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西北風陡轉東南風,給聯軍的火攻創造了條件,而江上突然瀰漫的大霧,更是天賜良機!

一旦江上起霧,兩軍就會完全失去指揮,敵、我兩軍的戰船將只能各自為戰!這樣的情形對於訓練有素、久經沙場並且佔據戰船數量優勢的吳、楚水軍而言無疑是極其有利的!真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周瑜縱然明知不明也絕不輕言放棄的態度似乎感動了上蒼。

上天並沒有捨棄吳、楚聯軍,這一刻,周瑜感到勝利距離吳、楚聯軍竟是如此之近!

恍惚之間,周瑜看到濃霧中瀰漫起了滔天的大火,西涼水軍的一排排連環大船正在烈火中劈叭燃燒,烈火翻騰的甲板上,無數的西涼士兵正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亂轉,潮水般的吶喊聲中,吳、楚水軍駕乘小型走舸趁勢突襲。

一隊隊口銜尖刀的江東死士順利飛索攀上了僥倖未被大火波破的西涼戰船。

「傳令全軍……」周瑜鏗然抽出寶劍,高舉過頂大喝道,「從現在開始各自為戰,進攻!」

「進攻!」

「進攻!」

「進攻!」

肅立周瑜身後的傳令兵急抬頭向雀室上的傳令兵厲聲大吼起來。

霎時間,周瑜的軍令被一道道地傳達下去,聯軍光禿禿的戰船桅杆上已經升起了片片風帆,東南風喬得正急,吹得聯軍戰船的布帆嘩嘩作響,在狂風的吹送下,吳、楚聯軍的近萬艘大小戰船紛紛拔錨起航,向著涼軍船隊逼了過來。

……

涼軍旗艦。

副將張豹突然驚恐地大叫起來:「大都督不好了,起霧了!」

「什麼!?」甘寧聞言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失聲道,「起霧了!?」

「大都督你看東邊!」張豹急道,「大霧正從東邊江面上順風瀰漫過來,看樣子最多也就半柱香的功夫就該完全瀰漫赤壁江面了!大都督,我軍戰船數量處於劣勢,再加上又處於逆風,如果在濃霧中與吳、楚水軍混戰則必敗無疑呀,怎麼辦?是殊死一搏還是撤回大寨?」

「吳、楚水軍已經開始大舉進攻了,現在再想撤退已經來不及了!」甘寧凜然道,「如果強行後撤,結果只能敗得更快!」

張豹厲聲道:「那就拼了!」

甘寧眉頭一挑,厲聲喝道:「傳令全軍,艨沖在前,鬥艦居中,樓船、走舸在後,將所有的連環戰船分前後兩排擺開,所有的弓箭手全部列於甲板之上,一刻不停地向前放箭,直至射完最後一支火矢為止,各連環大船的投石機也需不間斷地拋送火油彈!」

真所謂天不助我,事到如今,甘寧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如今只能橫下心與吳、楚水軍進行一場濃霧中的混戰了,縱然明知必敗,可甘寧已經別無選擇,誰又能想到這節骨眼上居然會冒起一陣大霧呢?

……

江陵。

朔風陣陣,雨雪飄零,馬躍冒雨登上城頭,遙望南方蒼茫的天際。

雖然看不見,可馬躍卻分明清楚,眼下的赤壁正在進行一場空前絕後的水軍決戰!馬躍不想讓甘寧為了保護自己而分心,所以並未御駕親臨烏林,而且為了這赤壁之戰,涼國上下可謂是費盡了心機,只是這結果……真的能盡如人意嗎?

捷報未至,噩耗先傳。

「陛下!」賈詡長子賈穆跌跌撞撞地奔上了城樓,仆地跪倒在馬躍身後,嚎啕大哭道,「陛下哪,家父快不行了,提着口氣說非要再見陛下最後一面,嗚嗚嗚……」

馬躍臉色一變,急向典韋道:「快,給朕備馬!」

「陛下。」典韋不無擔憂地看了看漫天雨絲,建議道,「這天下着雨,還是坐車吧。」

「閉嘴!」馬躍厲聲喝道,「立即給朕備馬!」

……

江東,建業。

「喀喇喇……」

一道刺眼的閃電掠過長空,旋即有滾滾驚雷旋即響徹山川,刺骨的朔風中,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整座建業城頃刻間就浸潤在漫天暴雨之中。

肅立孫權身後的虞翻惶然道:「都十月天了,居然還打驚雷?」

張昭喃喃低語道:「天降異象,必主大凶啊……」

孫權不以為然道:「大凡起承轉折,必然伴隨着紛呈異象,焉知不是吳、楚聯軍將在赤壁大敗涼軍?」

群臣皆無言以對。

……

荊南,漢壽。

二八佳人孫仁(尚香)踞坐高台,正臨案撫箏,修長的十指輕輕拂過箏弦,悅耳的清音婉轉而起,猶如款款清流順着石縫潺潺而流,令人聞之心曠神怡,曹真手持寶劍正聞曲起舞,一邊舞劍還一邊吟唱着蒼涼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錚……」

琴弦崩斷,清音嘎然而止,孫仁緩緩抬起嬌靨,已經然珠淚紛垂。

……

赤壁。

蔣欽最後一個跳到走舸上,然後親手將系住走舸的纜繩從艨衝上解開,旋即回頭喝道:「點火!」

「噗噗噗……」

數枝熊熊燃燒的火把投擲到了艨衝上,事先已經澆過火油的艨沖便騰地燃燒起來,吞吐的火焰順着敞開的船艙瀰漫而入,又引燃了船艙中滿堆的乾草、乾柴等引火之物,火勢頓時變得越發猛烈,不遠處的吳軍艨沖從迷霧中看到隱隱的火光,也紛紛跟着放起火來。

「嗵!」

已經釋放了火船的東吳水軍轉乘走舸,尾隨而進。

蔣欽手持單刀肅立在船頭,正等着火船衝進涼軍船隊大燒特燒時,耳畔陡然響起一聲尖銳的響聲,彷彿有什麼東西狠狠地扎進了水裏,急回頭看時,一股水柱已從身邊的江面上衝天而起,水柱騰起足有數丈之高才轟然綻裂,化作漫天水珠,蔣欽和走舸上的吳軍士卒都被淋成了落湯雞。

「怎麼回事?」

「出什麼事了?」

走舸上的十數名吳軍士兵面面相覷,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咻……」

又是一聲尖厲的銳嘯拖着長長的尾音掠空而至,蔣欽以及走舸上的吳軍將士只聽到耳畔轟然一聲巨響,急定睛看時,船上一名士兵已經倒在了血泊中,可憐的傢伙,整顆頭顱都被一塊四面三棱青石砸得粉碎,青石砸碎士兵頭顱之後余勢未竭,又砸穿了走舸的甲板,還在船底砸開一個大洞。

冰冷的江水頓時汩汩湧入。

「他***。」蔣欽惡狠狠地咒了一句,正準備跳江時,身後一名士兵忽然驚恐地尖叫起來,「將軍快看,那是什麼東西?」

「嗯?」

蔣欽急抬頭看時,恰好看到瀰漫江面的濃霧散開了一條縫,在這濃霧的空隙中,一團燃燒的火焰竟然像流星般從空中疾速墜落,散開的濃霧中,一艘尚未引火的艨沖被這團烈火砸下正著,只聽轟然一聲巨響,那團燃燒的火焰已然綻成無數火星,早就澆過火油的艨沖便從船頭到船尾同時燃燒起來。

可憐十幾名吳軍士兵還沒來得及換乘走舸就被烈焰所吞噬。

……

聯軍旗艦。

呂蒙突然回頭,震驚莫名地望着周瑜,嘶聲道:「大都督,霧散了!」

周瑜的眼神一片寒涼,不用呂蒙提醒他也已經看見了,這場詭異的大霧來得快,消失得也快,老天爺似乎是有意要和聯軍開這個玩笑,讓周瑜心中剛剛升起的必勝信念頃刻間又打了折扣,失去了濃霧的掩護,聯軍縱然能勝,只怕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已經沒關係了!」陸遜奮然道,「蔣欽將軍的火船隊已經引燃,正全速沖向涼軍船隊,再有幾十步就能衝進涼軍船隊了,我軍已經勝利在望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隊艨衝突然從涼軍船隊中沖了出來,以極快的速度惡狠狠地撞上了燃燒的火船隊,雖然相隔三百步之遙,可周瑜等人卻似乎仍能聽到火船被撞穿時發出的木板碎裂聲,好幾艘火船被撞得斜了過來,旋即又有第二隊艨衝上前,照着火船的側舷惡狠狠地撞了上來。

縱然有幾艘火船逃過艨沖的衝撞,可還沒等它們接近涼軍大船,就已經被尾隨涼軍艨沖身後的涼軍鬥艦給攔截了,一隊吳、楚水軍戰船搶上前來,試圖驅散護衛涼軍大船的艨沖、鬥艦,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悲慘的命運,失去了濃霧的掩護,涼軍大船上的數百架投石機發揮了驚人的殺傷力。

凄厲的破空聲中,黑壓壓的巨石鋪天蓋地地砸落下來,靠近涼軍大船兩百步以內的吳、楚船隻很快就被砸得七零八落,僅有幾艘艨衝突破了涼軍投石機的封鎖,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連環大船上數以十萬計的弓箭手的火箭齊射!

「哦,不!」陸遜英俊的臉龐上忽然浮起難以置信之色,大叫道,「這不可能!」

「僅憑艨沖、鬥艦不足以獲勝,它們的甲板抵擋不住涼軍的投石機!」呂蒙急回頭,向周瑜道,「大都督,全軍出擊吧,勝敗在此一舉!」

「嗯!」周瑜狠狠點頭,揚聲喝道,「傳令,全軍出擊!」

……

江陵,賈詡軍帳。

「陛下,陛下哪……」

賈詡眸子裏那絲最後的光彩逐漸消散,抓住馬躍衣袖的雙手頹然鬆開,旋即氣息沓然。

望着賈詡安祥的臉神,馬躍整個人彷彿石化了一般,半天愣是沒有轉動一下眼珠子,典韋連喚了幾聲陛下,馬躍才轉動了一下眸子,黯然道:「出去,你們都出去,朕想和文和單獨呆一會。」

典韋嘆息一聲,向賈穆、馬征、馬戰等人揮了揮手。

眾人魚貫退出,典韋最後退出營帳,又順手放下了帳簾。

帳蓬里的光線黯淡下來,馬躍輕輕嘆息一聲在賈詡榻前一屁股坐了下來,抓住賈詡逐漸冰冷的雙手,夢囈似地說道:「文和啊,如果朕沒有記錯,你應該是在中平二年的春天跟的朕吧?時間過得可真快啊,這一轉眼都已經過去25年了,唉,你和朕都老了……」

……

赤壁。

「轟……」

一塊巨石從空中呼嘯而至,重重砸在周瑜身後的桅杆上,只聽喀嚓一聲脆響,那桅杆竟然被攔腰砸斷,上半截桅杆頓時在風帆的牽扯下傾倒,竟然向著周瑜站立之處砸落下來。

「大都督小心!」

呂蒙眼疾手快,急撲上前來一把推開了周瑜,而他自己卻被桅杆重重地砸倒在地。

周瑜急翻身爬起,與陸遜將呂蒙扶起,關切地問道:「子明,你沒事吧?」

「末將沒……沒事。」

呂蒙張嘴剛說了半句,便有鮮血順着嘴角滑落。

「快……」周瑜急回頭向身後的親兵喝道,「快將呂蒙將軍扶下去。」

「轟!」

周瑜話音方落,又是一塊巨石凌空砸落,直接將周瑜砸翻在地,陸遜急回頭看時,只見周瑜已經整個貼在了飛廬的甲板上,背上赫然壓着一塊足有三四百斤重的四面三棱青石,青石鋒利的銳角已經刺入周瑜背部,直透甲板,殷紅的鮮血已然染紅了周瑜的青衫。

「大都督!」

「大都督!」

「大都督!」

陸遜和一眾親兵倉惶圍了過來,只見有淡淡的血絲從周瑜的嘴角、鼻孔、眼角和耳孔里汩汩溢出,可周瑜的嘴角卻分明綻起了一絲淺淺的笑意,正所謂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身為一名軍人,能夠死在戰場上,也算是莫大的榮幸了。

呂蒙掙扎著向前爬了幾步,一顆腦袋忽然無力地夯拉了下來,從此再也沒能抬起來。

「大都督,呂蒙都督,你們放心吧,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末將也會率領聯軍繼續戰鬥下去!」陸遜緩緩站起身來,臉色已經變得一片肅然,忽然擎起周瑜的寶劍,仰天喝道,「傳令全軍,繼續進攻,絕對不能予敵喘息之機,一鼓作氣打垮西涼水軍……」

……

涼軍旗艦,飛廬。

副將張豹急步來到甘寧身前,厲聲喝道:「大都督,吳、楚水軍完全是同歸於盡的打法,現在兩軍戰船已經完全糾纏在一起,敵我難分了,亂了,全***亂了!」

「知道了。」甘寧眸子裏霎時變得格外的猙獰,厲聲道,「只要能和吳、楚水軍玉石俱焚,赤壁之戰就算是贏了!沒有了水軍的封鎖,陛下的百萬大軍就可以輕易跨過長江,吳國和楚國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了!傳令全軍,不準後撤,今日之戰,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遵命!」張豹聞言惡狠狠地揮舞了一下手中的流星錘,厲聲大喝道,「跟他娘的江東南蠻拼了,弟兄們都跟老子上,殺呀……」

……

江陵。

「報……」

凄厲的長嚎聲從遠處漸行漸近,旋即有急促的鐵蹄聲驚碎了暗黑的寧靜,守在帳外的典韋、馬征、馬戰等人急回頭看時,只見一騎快馬正如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

「報,烏林急報!」

「站住!」

馬征一聲輕叱,馬戰早已上前一把勒住來騎的馬韁,疾速飛奔的快馬竟被馬戰這一勒之力生生止住,跨騎在馬背上的涼軍小校卻在慣性的作用下往前拋飛而出,只見馬戰疾如閃電般探出右臂一撈就將小校撈在手中,然後又隨手扔在地上。

小校掙扎著爬起身來,急道:「烏林急報!」

馬征朗聲道:「講。」

小校一怔,旋即拜倒在地,喘息道:「水軍大都督甘寧呈上,赤壁之戰已經結束。」

「啊,赤壁之戰已經結束?」馬征失聲道,「結果如何?」

小校正欲回答時,帳中忽然傳來一把疲憊的聲音,問道:「赤壁之戰結束了嗎?」

小校急跪地稟道:「正是。」

「進來吧。」那把聲音道,「進帳細說。」

「遵旨。」

……

涼太祖太平九年(210年)十月。

規模空前的赤壁之戰最終以西涼水軍的慘敗而告終,七萬水軍連同上船助戰的十萬西涼弓箭手大多葬身江底,水軍大都督甘寧只率百餘艘走舸狼狽逃回烏林大寨。

不過,吳、楚水軍雖勝卻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東吳大都督周瑜、水軍都督呂蒙、楚國水軍都督蔡瑁戰死,八萬水軍以及上船助戰的五萬弓箭手大多戰死,近萬艘大小戰船也損失大半,最後,陸遜僅率八千餘殘兵、六艘樓船、三十餘艘艨沖、鬥艦以及五百餘艘走舸返回赤壁大寨。

赤壁之戰後,吳、楚水軍實力大損,再無力封鎖長江防線,至此,楚國國門已經完全洞開。

涼太祖太平九年十一月,浮橋建成。

同月,涼太祖馬躍親率六十萬騎步大軍跨江南下。

十二月,楚國北部重鎮巴陵陷落,大將張遼戰死,三萬楚國精銳全軍覆滅。

涼太祖太平十年(211年)二月,曹真率眾倉惶出逃桂陽,被涼國太子馬征率輕騎追上困于衡陽,曹真走投無路之下,遂將孫仁等後宮妃嬪趕入別館、舉火**,是夜衡陽城中楚軍嘩變,楚國丞相諸葛亮、大將張郃以下所有文官武將皆死於亂軍之中,楚國正式滅亡。

三月,馬躍遷陳登為荊州刺史,然後班師回朝。

涼太祖太平十二年(213年)正月,馬躍禪位,太子馬征即位,尊馬躍為太上皇,改元開元,史稱涼文帝。

涼文帝開元元年三月,征東將軍高順,征南將軍徐晃各率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征討江東。

六月,徐晃攻陷柴桑,吳國大將太史慈戰死。

九月,高順攻陷建業,孫權投降,吳國滅亡,天下一統。

自開元元年至開元四十六年,涼文帝馬征在位的四十六年間,採取與民休養的政策,鼓勵農耕,鼓勵工商,同時減免稅賦,精簡政府機構,減少財政支出,在涼文帝的勵精圖治之下,大涼帝國一改建國初期千瘡百孔的凄涼景象,漸漸有了盛世氣象,史稱開元之治!

涼文帝開元四十六年,文帝崩,皇太孫馬拓繼位,改元揚武,史稱涼武帝。

涼武帝繼位之後,一改文帝朝時罷刀兵,與民休養的策略,對大涼帝國的周邊地區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侵略擴張,自揚武元年至揚武三十七年,涼武帝在位的三十七年間,大涼帝國對周邊地區發動了三千多場血腥的掠奪戰爭,先後擄掠奴隸一千餘萬,屠滅大小部族兩千九百零七個。

揚武九年、揚武十三年以及揚武二十六年,涼武帝三次御架西征,率領漠北鐵騎三次攻進西方強國帕提亞,其中兩次攻佔帕提亞帝都斯賓城,帕提亞國王的兩位寵妃、七位公主全部倫為涼武帝的奴隸,揚武三十七年,涼武帝病逝在西征羅馬的征途中。

涼武帝死後,漠北三部萬戶舉兵叛亂,大涼帝國陷入短暫的分裂。

但繼位的涼明帝馬懿是涼太祖馬躍之後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僅僅不到三年,涼明帝馬懿就再次征服了漠北草原,維護了大涼帝國的統一。

此後,大涼帝國一直延續了八百餘年,歷三十六帝,始為大唐所替。(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readnovel。,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在三國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3章 赤壁之戰(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