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還看今朝

第112章 還看今朝

閑暇的時候,鄭少卿喜歡捧讀偉人的詩詞《沁園春.雪》。

這首詩詞,可以說是從初中時代就熟讀與心,甚至倒背如流。詩詞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眼,都是那樣的振聾發聵,具有強大的感召力。

尤其是詩詞的最後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更是令鄭少卿熱血沸騰、激情澎湃,他總有一種壯志未酬、一切還在路上的感覺。

職務上的變化,給他帶來的並不是喜悅,在他看來,那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

在別人心目中,鄭少卿手握重權,可謂一步登天,前途一片光明,不可限量。

在安家的問題上,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了他跟韓潔茹的面前。

此前的幾天,總裁已經多次跟他談過,集團公司在深圳開發的房子中,還余有幾套面積不小的現房。

按照職務、級別,鄭少卿完全可以享受集團公司領導的住房待遇,價格方面,購房時也只是一個內部價格。作為集團公司內部的一項福利,所購住房也只是相當於一個白菜價。

面對總裁的關心、垂愛,鄭少卿也只是心動了一下,但很快就打消了這一想法和念頭。

當下,深圳住房的價格,鄭少卿是心裏有數的。

如果說,以目前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在深圳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加上按揭貸款的話,也只能算得上是勉為其難。如果普通職工以現行的收入在深圳想買一套哪怕面積不大的住房的話,恐怕也得要用一輩子的打拚去努力。

問題在於,集團公司等於拱手相送的大戶型房子,鄭少卿卻拒之門外。

職務發生變化后,鄭少卿的工作地點在兩地:深圳-東莞。

在深圳工作期間,家,對於鄭少卿其實很重要。

總裁已經替他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甚至還告訴他,把家安到深圳來,隨後,由她親自出面協調政府和兩地教育主管部門商調韓潔茹,從東莞到深圳來教書,並且找一個好的學校。

總裁的意思就是盡己所能幫助鄭少卿解決後顧之憂,也好讓他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接下來,集團公司的很多重要的事情都需要鄭少卿主持完成。一個較為舒適、寬鬆的生活環境有助於鄭少卿的事業和身心健康。

韓潔茹是傾向於在深圳安家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家四口的戶籍可以遷入深圳。

政府對有特殊貢獻的企業家在政策方面是有規定的,像鄭少卿這樣的人,也可以說是符合遷戶條件的特殊人才。

眼下,萬事俱備。

韓潔茹的意思已經十分明了,要珍惜這次機遇。

鄭少卿的想法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韓潔茹有些大惑不解。

鄭少卿對韓潔茹說,總裁的好意咱們心領了。深圳、東莞也是不遠的距離,無論在深圳工作、生活還是奔波於東莞與深圳之間,都是工作需要。家,在哪裏其實並不重要。

頓了頓,鄭少卿又對韓潔茹道,總裁給安排的深圳的那套住房,可以說是一套面積很大的別墅。說句實在話,雖然是內部價,買得起買不起先擱置在一邊,就是讓白住,我也很不習慣,住起來會很不舒服。打拚的年齡,不能享受安逸。。。。。。。

鄭少卿還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接下來跟韓潔茹又講了許多的大道理。

韓潔茹保持了沉默。

鄭少卿依舊過着深圳-東莞的雙城工作、生活模式。

在深圳工作期間,除了自己擁有一間面積不大屬於自己的公寓之外,他最終沒有接受華總裁的安置和饋贈。

鄭少卿每一天的工作日程都是安排的滿滿的。他是一個有思想、有思路、有計劃、有準備的人。

擔任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經先後兩次深入到十六家分公司調研、指導工作,先後數次召開相關專題的現場交流會。

管理思路的改變,管理手段的加強,改革力度的加大,帶動了集團整體工作躍升到一個新水平。各個分公司之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集團發展蒸蒸日上。過去,一直處於潛虧邊緣的三家分公司,經過鄭少卿的把脈、會診,在果斷地調整了這三家分公司的領導班子之後,引入崗位競爭機制,一批優秀的管理者走上了領導崗位,重新啟動了內部活力,常年潛虧的企業在經過調整、佈局之後全部實現了盈利。

鄭少卿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不僅華總裁看在了眼裏,而且整個集團公司上下的幹部職工都看在了眼裏。

作為改革的急先鋒,鄭少卿在涉及集團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從來都是不手軟的,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他的管理哲學就是;部署的任務、安排的工作,就得要不打折扣、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加大執行和落實,並且要嚴格兌現考核。

幹部隊伍,要始終堅持從嚴管理,惟業績說話。

職工隊伍,要始終做到穩定第一,確保不出現任何問題。

在思想觀念、企業的發展理念上,鄭少卿極力倡導改革創新,堅決反對因循守舊。

對於舊有的、在幹部思想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東西,尤其是那些影響創新發展的東西,敢破敢立。

日常工作中的鄭少卿,儼然一位重臣,總理著集團的內外事務,成為總裁最為得力的幹將。

新星光的二期擴建項目已經開啟。

老星光原址上的那片廣袤的土地也已經列入了房地產開發議程。這兩項重要的工作,都屬於鄭少卿工作的範疇。

在涉及老星光土地開發及房地產建設問題上,對於遇到的資金問題,鄭少卿還是向華總裁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和主張:同翔鳳鋼鐵集團聯手,共同開發這一千多畝土地。借力翔鳳鋼鐵集團雄厚的資金實力,達到自己的開發目的,最終實現戰略上的互動雙贏。

新星光的二期工程建設所需要的資金仍是一個較大的數字。儘管深圳皇家地產集團實力十分雄厚,但是,其它分公司也在上著不同的項目,所有的項目建設加起來會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即使再殷實的家底,也會有捉襟見肘的時候。

華總裁十分讚賞鄭少卿的這一提議,在思襯片刻之後,原則上同意了鄭少卿的這一初步設想。並指示鄭少卿儘快安排時間同翔鳳鋼鐵集團總裁徐末深接洽,探尋一下對方的意見。

徐末深在接到鄭少卿電話之後的當日下午,就驅車來到了深圳。

對於這個提議,看得出他十分地感興趣。如果可能的話,雙方合作進行房地產開發,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交談中,徐末深幾乎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下了鄭少卿的這一提議。

鄭少卿將徐末深向華總裁進行了引薦。

兩位企業界的大佬、精英,在深圳見面,自然是格外地親切。

切入正題之後,徐末深開門見山,表示在房地產開發問題上,自己完全可以投入至少十億元。

徐末深建議,如果雙方能夠儘快地就細節問題達成協議,這十億元資金可以作為首期開發費用先期進行墊資。

徐末深已經清楚地看到,關於房地產聯合開發項目,無疑是一塊巨大的利益蛋糕。這塊蛋糕,他算是吃定了。

鄭少卿的一個提議,竟然促使華總裁下定了一個很大的決心。她最終決定房地產開發項目由他們兩家共同開發。在此之前,華總裁還沒有產生這樣的想法。

鄭少卿的分析、建議,還是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主意。她覺得,鄭少卿還是具有相當的大局意識和戰略上的眼光的。

徐末深第二天上午離開深圳后,回到翔鳳鋼鐵集團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董事們開了會,專題磋商、研究這一問題。

與會的董事們經過分析、合議,都覺得這是上天賜給翔鳳鋼鐵集團的一個大好時機,不僅要抓住、抓牢這個機遇,而且要好好地大幹一場,在房地產開發領域,與深圳皇家地產集團平分秋色,獲得最大利益。

華總裁也在徐末深離開深圳的當天下午就召開了集團領導班子會議,通報了就房地產開發問題有意與翔鳳鋼鐵集團進行合作的意向。

鄭少卿先是簡要通報了情況,接着全面分析了集團公司當前面臨的財務現狀。同時,進一步說明了翔鳳鋼鐵集團的發展實力。

集團公司班子成員中分為兩種意見。

同意鄭少卿提議跟翔鳳鋼鐵集團合作開發的領導認為,這樣做可以優勢互補,藉助對方的力量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

不同意跟翔鳳鋼鐵集團進行聯合開發的另一方領導的意見認為,這麼大的一塊市場蛋糕,說什麼也不能讓翔鳳鋼鐵集團分一杯羹,他們正愁找不到合適的可以開發的土地資源,主動聯合他們搞房地產開發,無異於給他們雪中送炭,最終會使自己深受損失。

為了平息兩種不同的意見,儘快地將大家的思想統一到一起,華總裁耐心地聽完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說了一番頗有見地的話。

華總裁這番話的意思,其實是在鄭少卿的意見、建議之上的一個引申,只不過上升到了一個相對的高度。

鄭少卿之所以想到要跟翔鳳鋼鐵集團進行聯手開發房地產項目,就是要省出至少十億元的錢來用於新星光的二期甚至三期擴建項目的開發。資金問題,這也是華總裁正在考慮的事情。壓力也還是很大的。

會上,大家最終還是形成了統一的意見。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在一些重大的涉及集團核心利益的問題上,鄭少卿的目光是深邃的,思路是清晰的,考慮問題是深遠的。這種遠見卓識,在日後的實踐中,勢必會給集團公司帶來長遠的根本利益。

決策力、執行力在鄭少卿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作為一個權力核心層的領導成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華總裁對鄭少卿除了信任有加,更加格外器重。在她看來,鄭少卿真得是人才難得!

更令華總裁感慨的是鄭少卿的嚴格自律的精神,那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雙城生活對於鄭少卿而言,除了一些辛苦之外,他並沒有感覺自己有什麼不適應。在他日常的概念里,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不是他不懂生活,也不是他不懂詩意的浪漫,更不是他不熱愛自己的家庭、妻子和孩子,對他們,他報以深沉的愛,只不過,對工作的投入,弱化了他對家庭的付出,減少了對孩子們的呵護與陪伴。

小時候,鄭少卿記得經常抽打旋轉不停的陀螺。至今想起兒時的記憶,彷彿一切都還是在昨天的光景。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一個人,只要是還活着,還活在這個世界上,活在人世間,就得要像兒時不停地抽打的陀螺那樣,需要不停地旋轉。

人生中一切的美好,從來都沒有不勞而獲。每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也都是頂着生活的重負在一步步艱難行走,品嘗著苦辣酸甜的滋味。

鄭少卿走過的每一步路,都印證着他堅實的人生足跡。

在這個世界上,他活過、苦過、累過、哭過,也開懷大笑過。

為着人生的一個綺麗的夢想,他一路打拚到現在,名譽有了,地位有了,嬌妻有了,孩子有了,事業更是有成。

鄭少卿追求的不是名譽和地位,今後的人生之路,還會遇到大風大浪甚至艱難險阻。他依然有着自己的人生信條,那就是,無論面臨多麼大的困惑,自己都不能把自己擊垮。

他永遠記着自己的身份,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無論今後地位發生多麼大的變化,自己的初心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心會一直紮根星光,紮根集團這方深厚的土地。

活着,且行且珍惜。

活着,就得要活出個人樣來!不僅自己活出個人樣,而且要讓廣大的員工有尊嚴地活着,都過上幸福的好日子,都活出個人樣。。。。。。。

(作者的話:這部小說寫到這一章,就要完本、結束了,在此,謹向編輯老師們、讀者朋友們說一聲:謝謝你們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活就活出個人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活就活出個人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2章 還看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