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走向成熟

第111章 走向成熟

在東莞打拚的十多年間,歲月,使鄭少卿一步步走向成熟。經歷,促使他更加沉穩、練達。

一個人,一輩子,站在人生的每一個節點上,惟有走過、追求過、歷經過、打拚過甚至挫敗過,也才會感覺得到人生的美好,活着的意義。

鄭少卿的人生軌跡其實就是一條簡單的弧線,原本就在一個很低的起點,正因為心中有夢,不甘寂寞,才會在追求人生夢想的道路上漸行漸遠,以至於開創出自己事業的春天。

風華正茂,正值當年,幹事創業的年齡,鄭少卿其實就已經走在了同齡人的前面。

鄭少卿從來都沒有迴避過這樣一個現實,人生都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在一個人沒有任何背景的前提條件下,如果沒有捷徑可走,那麼,你唯一的選擇就是逆勢而行,背水一戰。

很多的時候,鄭少卿都會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人生的一些哲理。

自己能夠有今天,鄭少卿歸納總結了一句話:機遇加實幹。除此之外,都是虛幻的。

現在看來,當年從山東老家來到東莞,那時,也只是很單純地為了謀生的需要,目的就是那樣的簡單:活着,活出個人樣!

星光公司可以說是成就他夢想的地方。

在底層打拚的經歷,為鄭少卿日後的發展夯實了根基。

機遇,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鄭少卿的實幹,為他以後的成長、成功貼上了標籤,逐步引起了星光公司各級領導的重視。最終發現他這個「人才」的還是當年的董事長鬍子航。

成長需要環境,成才需要平台。

自身的先天素質決定了鄭少卿是一個實幹型的人。即使在生產一線辛苦勞動的那幾年裏,他也都是快樂地工作,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牢騷滿腹,而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

正是在那幾年中,一線的歲月磨礪了他,也使他做出了一些成績,獲得了很多的榮譽,最終被領導所發現。

所謂人才,首先必須是一個幹才。這是成就一切人才的基礎。

鬍子航發現了鄭少卿。

這一發現,無論對鬍子航而言,還是對於鄭少卿而言,其實改變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鬍子航多年後愈來愈覺得,自己當年破格提拔鄭少卿的決定還是非常正確的。儘管那時提拔鄭少卿,班子當中還有着許多不同的聲音,但他還是頂住了壓力,毅然決然地將鄭少卿選拔到了中層領導崗位上來,並逐漸成長起來。

星光五十周年廠慶暨新星光項目竣工慶典儀式上,作為特邀代表,鬍子航是出席了慶典儀式的。

對於眼前的一切,對於星光的巨大變化,鬍子航萬千感慨。自嘆弗如之餘,對鄭少卿更是十分佩服。

自己在任時,星光面臨着艱危的局勢,生產經營只能維持,企業可以說是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幹部職工怨聲載道。

鬍子航預感到自己在星光的發展問題上已經無力回天。他最大的一個心愿就是在自己決定卸任星光董事長前,一定要給星光選擇一個好的接班人,傳承下去自己未竟的事業。

在這種時候,鄭少卿走進了鬍子航的視野之中。

鄭少卿是在星光風雨飄搖的危機關頭走上主要領導崗位的,他接替了鬍子航擔任了星光的董事長。

鬍子航後來因為經濟問題出事後,鄭少卿在星光最初的幾年中雖然苦撐危局,但還是憑藉着他的思新求變的膽略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在幾年之後使星光扭轉了危局。

星光最終沒有倒下來,星光的幹部職工沒有一個失業,沒有成為政府的包袱或者累贅。

僅憑這一點,鄭少卿所做出的貢獻就是巨大的,更不要說後來星光所迎來的一系列的巨大的發展變革。很多事情,現在看來,都是鬍子航當年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現在,卻在鄭少卿的手中成為了現實。

鬍子航最大的歷史性貢獻就是及時地發現了鄭少卿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將星光引領好、發展好,星光的員工幾乎沒有跟着他過上美好的生活,鬍子航一直以來感覺愧對全體星光人。

從一個頻臨破產倒閉的企業,到成為一個日漸強盛的企業,星光融入深圳皇家地產集團公司這個巨大的產業平台之後,不僅星光公司重新煥發了活力,而且一千多名星光的員工也都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鼓足了幹事創業的勇氣。

老星光搬遷之後,星光人全部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那份喜悅,那份激情是無以言表的歡暢和舒心。大家內心都非常清楚,給他們帶來甜蜜和幸福的感覺及實惠的人,是他們都十分敬重的年輕的董事長鄭少卿。

這次升職之後,新星光的幹部職工以為鄭少卿就要去深圳皇家地產集團總部去任職了。讓大家萬份驚喜的是,集團公司的任命文件仍然讓鄭少卿兼任星光公司董事長一職。大家普遍認為,只要他們的董事長在星光,星光就會發展的紅紅火火。眼下的所有的權益、利益、福利都是在鄭少卿的直接關注下不斷提升的。

星光的每一名員工內心都涌動着一股股熱流,這一股股的熱流化作了無窮的動力,大家都傾注到了工作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穩步提升,幹部職工隊伍十分穩定。。。。。。。

新星光公司項目竣工投產當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5億元,上繳國家利稅、實現利潤指標也是相當可觀。

日常工作中,鄭少卿的辦公地點仍是在星光公司。每個禮拜,他堅持到深圳皇家地產集團總部去一次,每次呆上1-2天。集團公司的許多事務和工作也要等着他去處理。對於分工負責的工作,鄭少卿從來都不推諉,更不扯皮,每件事情都要有一個結果,并力求完美。這是一直以來,鄭少卿對待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標準要求。

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喬楓林退休之後,華總裁又將他留用了一段時間,由於喬楓林身體原因,不久之後提出了請辭。

對於集團公司的人事調整和人事任命,華總裁再次召集集團公司辦公會議進行了研究。

根據集團工作實際,決定任命鄭少卿為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工作分工也做出了重大調整。很重要的一塊,將集團公司的房地產項目開發與建設、集團公司經營管理工作劃歸鄭少卿負責。

從一名普通工人,到成長為一名中層幹部,再到成為星光公司的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後來又升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鄭少卿走過的每一步都是紮實的、積極的、穩健的。

機遇,對於一個有所準備的人,從來都不是吝嗇的。

機遇,對於一個毫無準備的人,從來也都不是大方的。

機遇選擇了鄭少卿,鄭少卿把握住了機遇。

鄭少卿真正所需要的,除了偶然的機遇之外,必然需要的還是一個人生的平台。他的所有的夢想和人生的抱負都亟待從這個平台上構築、升騰。

如果沒有良好的機遇和平台的話,鄭少卿的人生軌跡也許會是打了一個折扣的。在這一點上,鄭少卿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但是,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僅僅依靠機遇和平台的力量也是遠遠不夠的。

有的人,即使機遇就在眼前,也不會緊緊抓握在手中。

有的人,即使平台就在腳下,也不懂得牢牢地把握。

人生,和人生不同。

夢想,同樣和夢想不同。

不同的人生,會有着不同的夢想。

鄭少卿的人生夢想,心中裝着的是一個「大我」。這並不是說鄭少卿有多麼地偉大。他同樣是一個十分平凡的人,只不過,在平凡之中,映襯出的是一種不平凡的精神,這的確是有別於其他人的。

人,是需要一種精神、一種信仰的。

鄭少卿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仰就是把企業發展好並培強做大。這個夢想,已經在現實中不斷地延續。

鄭少卿升任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的消息還是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便又傳遍了星光公司。

重任在肩!在別人看來,鄭少卿升職這是天大的喜事,然而,在他看來,卻顯得平平淡淡,甚至波瀾不驚。

目前,整個集團公司除華總裁之外,職務最高的領導就是鄭少卿了。鄭少卿職務上的不斷調整、變化,而且從當選集團公司董事被任命為副總經理到今天被改任為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在這麼短暫的時間之內,鄭少卿還是開創了兩個先例。一個是,集團公司有史以來升職最快的人;一個是,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人。

鄭少卿不是一個神話,在別人眼裏,鄭少卿卻在不斷地創造著神話。正是由於在過去看來一個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一個個被前任畏之如虎的難題,都是在鄭少卿的手中迎刃而解的。

看待一件事情,人們往往會十分注重結果。其實,過程比結果往往更加重要。

在星光的生存與發展問題上,鄭少卿可以說是基本做到了魚與熊掌兼得。他要得不僅是一個相對完美的結果,而且在通向一個完美的境界之前,中間那一段長長的路,他沒有任何的省略,更沒有尋求任何的捷徑。

事實證明,通向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拼搏、實幹、奉獻!

想想鄭少卿這麼些年來也還是蠻拼的,作為相濡以沫的妻子,韓潔茹是了解他的,也還是萬千感慨的。

自己跟鄭少卿的婚姻早已經歷過了七年之癢,夫妻倆共同走過的這些歲月,韓潔茹都會一輩子牢記在心間的。儘管期間兩個人有過誤會甚至產生過一些矛盾,韓潔茹是從心底深處愛着鄭少卿的。

轉身就是一輩子,遇見愛情遇見你。這是韓潔茹經常跟鄭少卿提起的兩句話。

鄭少卿對於韓潔茹的愛也是自始至終純凈、透明如一汪清澈的湖水,日月可鑒。

女兒茹茹八歲了,上小學三年級了。兒子致遠也已經上了幼兒園了。一家人幸福、和美,韓潔茹感覺自己簡直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鄭少卿升任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以來,每個禮拜,一半的時間在深圳,一半的時間在東莞。無論在深圳還是在東莞,鄭少卿提倡的都是高效率的工作。

在集團公司重新調整工作分工的時候,鄭少卿曾鄭重地向華總裁提出過自己的要求,儘可能地將工作重心向星光偏移一下。華總裁也是讚許有加的。但是,對於新增加的工作分工,一樣也沒有少。

鄭少卿所真正關注的,不是工作量的多少和大小,他想集中下心緒全力搞好星光的整體運作。畢竟,真正牽扯自己精力的還是在星光這一方面。

鄭少卿目前還在積極考慮的是,關於星光二期工程的上馬問題,就此問題,他也已經向華總裁提交了報告,建議於明年下半年就開工建設二期工程,條件成熟之後,緊接着上馬三期工程。。。。。。。

鄭少卿的這一設想,幾乎是同華總裁的想法吻合的。

華總裁在工作分工中之所以明確由鄭少卿負責集團的項目工程建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等項工作,就是看到了鄭少卿非同一般的智慧。有時候,華總裁甚至連自己都喟嘆,企業的用人,就是要把合適的人用到適合的地方,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華總裁在集團人事佈局上,就是把鄭少卿這個「合適」的人,放到了一個在她看來十分「適合」的地方。這就是慧眼識才。

鄭少卿還在考慮老線星光全部拆遷之後的那一千多畝土地。

按照規劃,老廠區搬遷完畢之後,將馬上進入房地產開發之列。

新建一個巨大的高檔商業住宅小區,這是當初深圳皇家地產集團早就計劃好了的。目前,也已經到了儘快實施階段。

這一項目如果能夠很快立項並批複,將成為繼新星光工業園區之後全集團最大的另一個建設項目。

新官上任,鄭少卿開始着手對這一新的項目的規劃統籌。按照華總裁的意願,在這一千多畝的土地上,將利用3年的時間建成340座不同檔次的住宅,並輔以商店、托、幼兒園、老年公寓、休閑娛樂中心等具有完全社會功能的智能化小區。

有生之年,這也將是華總裁最後的一個心愿。自己未竟的事業,她相信,鄭少卿一定能夠完成。

一個智者,跟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在於,處變不驚、忙而不亂、條理清晰、主次分明。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的基礎。

在自己的許可權範圍之內,鄭少卿很快微調了星光的人事安排。一個精幹、高效的星光領導班子再次呈現在全體星光人面前。

董事會秘書范小棗進入了星光公司的領導層。

這麼些年來,范小棗一直比較紮實,工作很有思路和主見,並且在政策解讀、把握方面頗有研究,尤其在對上爭取工作中,在新項目建設過程中,緊密配合華雯娜和鄭少卿為新星光的建設尋求政策支持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對於這樣的人才,鄭少卿是要果斷地啟用的。

星光的發展需要人才,集團公司的建設同樣需要人才。在多方努力之下,哈士奇回到了星光,接替了即將退休的黨委工作部部長的職務。

華雯娜在事先沒有跟鄭少卿打一聲招呼甚至沒有經過鄭少卿同意的情況下,經過向總裁提議,一紙調令就將松花調到了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擔任了副部長。

鄭少卿想阻止的時候,對松花的任命已經下到了星光公司。鄭少卿一直還蒙在了鼓裏。

松花事先接到華雯娜電話的時候,華雯娜就很委婉地向她提及過這件事情,並徵求過她的意見。

當時,松花還是愣怔了片刻,對於這個從天而降的喜訊,她感覺到幸福得了不得,她真想大喊幾聲。

松花問及華雯娜這件事情表哥鄭少卿是否知情的時候,華雯娜卻在電話中咯咯咯地笑了起來,她沒有正面回答松花的問題。

華雯娜在末了最後問了松花一句,我所關注的是你願不願意到深圳來工作,至於別人有沒有意見,暫且不要去管。

華雯娜由總裁助理被任命為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后,在人員配備上,華雯娜最先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星光輪胎報的廠報編輯、大才女松花。

華雯娜欣賞松花,不僅看在她有才的份上,重要的是看在她識大體、顧大局的智商、情商上。她需要一位能幹的下屬,松花就是她需要的那個人。

以往的時候,華雯娜曾經當着鄭少卿的面誇讚過松花,並開玩笑說,將來把松花調到身邊來工作,她感覺自己跟松花很投緣。

華雯娜生病住院的那些日子,松花日夜陪護著華雯娜,華雯娜對松花更多了一些好感。

鄭少卿當時也並沒有把華雯娜說過的話放在心上。在他看來,松花就是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員,在星光工作下去就很不錯了。

望着集團公司印發的任命文件,鄭少卿禁不住愣怔了片刻。

華雯娜的電話恰恰在這時打了進來。

一陣爽朗的笑聲過後,鄭少卿沉默了。

當他得知松花有着想去深圳集團總部工作的意願之後,鄭少卿便沒有再說什麼。

在回到家中跟韓潔茹提及松花將要調到集團總部黨委宣傳部門任職的事情時,韓潔茹卻並沒有任何的驚訝。

韓潔茹其實知道鄭少卿心裏在想些什麼。鄭少卿覺得,自己擔任了集團公司的領導,松花緊接着調到集團公司機關去工作,並且還被任命為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不了解情況的人也許會以為是利用了他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

同樣一個問題,韓潔茹不是這樣認為的,她對鄭少卿說,松花這丫頭也是蠻拼的,工作上沒得說,人也很機靈很優秀。業餘時間還出版了兩部詩集,加入了省市作家協會,大小也是一個社會知名人士。眼下有了這麼一個機會,你卻不願意放過她,你也得為人家的前途着想一下。。。。。。。

韓潔茹這麼一說,鄭少卿也覺得松花的確是很優秀的,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松花的頭上。再說,既然是組織調動,自己也無話可說。

松花在接到任命后的第二天上午就趕到了集團總部組織部門報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活就活出個人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活就活出個人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1章 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