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十年

第398章 十年

春風一展,十年很快便過去了。

十年間,天下間經歷了很多波折。荊州的宗室最終還是叛亂了,叛亂的源頭不是因為他們不滿朝廷。而是這些宗室相互之間互相侵吞財富和丁口,於是,有錢有閑的他們發生了小規模的交戰。

戰爭的結果有勝有負,這些宗室對此樂此不疲。朝廷也在後面推波助瀾,將武器販賣給他們謀取暴利,還因此端掉了幾個私自鑄造兵器的宗室。

一開始這只是一場小打小鬧,一個村的封王不滿另一個村的搶奪水源,於是帶領自己的衛隊上陣了。

兩百人械鬥的結果就是一個封王從單村王變成了雙村王,從此可以在兩個村子裏稱王稱霸。

這是宗室許多人調停的結果,有了這次調停,宗室們的紛爭不但沒少,反而多了起來。大家都是一個祖宗的,打起來也不會真的要了對方的命,只是把錢財全都捲走了。

就這樣,這些宗室越來越過分,最大的已經拿下了小半個郡的地盤。

此時,許多宗室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氛圍,向著被架空許久的荊州牧劉備求救。當他們在刺史府後園找到種地的劉備后,後者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寄到雒陽諸葛亮處。正巧回雒陽看望姐姐的諸葛亮收到了這封信,便讓劉備置身事外。

多年的鬆散生活,劉備富態不少,看起來也多了幾分喜慶。他也知道荊州不再需要自己這個州牧,於是,立即收拾東西,帶着二弟關羽兩人一起向雒陽出發。雒陽有他的前軍師現涼州刺史諸葛亮,還有多年未見的三弟張飛,怎麼也比荊州好多了。

劉備離開之後,這些宗室封王慌亂起來,有的人一咬牙跟着劉備的向雒陽逃命去。這一去便是拋棄封地,以後只能隱姓埋名,再也沒有宗室福利可以享用了。

不過,隱姓埋名總好過寄人籬下,而且,他們已經預感到這一次的叛亂之後似乎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動着。

於是,宗室封王或逃或降,整個荊州瞬間失去掌控。

在荊州叛亂的第二天,早就防備在江東和蜀中的兩支兵馬分別由趙雲和呂布兩人率領,一舉將這些作亂的封王殲滅。那些投降的封王全都削去王爵,貶為庶民。這一頓操作下來,宗室之中再也沒有名正言順的子弟了,遊離在朝廷掌控之外的荊州,也再度被納入朝廷,如同其他州縣一樣,被分成數個小州。

這則是唐粥行政后的另外一項舉措,將天下充分劃分區域,將原本的山川地利分割開來,再也沒有哪一州能夠獨佔天時地利。

涼州,諸葛亮如今作為刺史,手下已經有了異族百萬人。這十年間,每年都有陸陸續續交到他手上的草原民眾。到了後來,大部分都是帶着嬰兒的女子。

反正他們留在草原也很難活下來,不如送到中原去。

諸葛亮做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婚配屯田修路。

十年足夠那些少年長大成人,或許老一輩人還對草原有感情,但是這些在中原生長的新一代卻沒有這種感情。

涼州是為數不多沒有進行分割的大州,然而,最終還是逃不過這個命運。朝廷的文書來了,一同過來的還有三位新的州刺史。

這份分割文書,同樣也是一份出兵文書。草原人侵擾中原多年,如今需要還債了。

諸葛亮被封為征涼大將軍,將在這裏徵兵訓練士卒,然後去開闢新的涼州府。

雒陽,如今的唐粥正當壯年,然而卻沒有過多的參與到政事之中去。如今他依舊還是攝政,不過真正行事的是丞相荀攸,更多時候他只是把控一個方向和尺度。

雖然他沒有參與多少政事,但是民間他的聲望卻是越來越高,甚至有人稱為「攝政王」。

當初為戰事而設的黑衛,如今轉黑為白,深入到方方面面,將所有的消息依次傳到唐粥的案頭。

簡單的處理完今日的事務,他抬起頭,下面跪坐着的是他的大兒子唐羽。

最近他總是想要在自己面前蹦躂,似乎是急於表現自己。

這些年,唐粥藏在崇德殿的密函被無數人窺探過,但是卻無一人真正打開過,誰也不知道裏面寫的是什麼。

有人猜測當年只有唐羽一人,密函中的繼承人定然是唐羽,也有人認為過了這麼多年,裏面的密函一定被攝政調換了,或許是其他人也說不定。

這封密函引起無數的遐想,同時也避免了無數的爭端。無論是哪一個孩子坐在世子的位置上,對於他和其他兄弟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因為這位子他很有可能再坐三十年四十年。

有華佗還有他的一眾徒子徒孫在,唐粥覺得自己能夠百年不倒。

「怎麼了?有何事要求見我?」

「孩兒想要去涼州,跟隨諸葛將軍為國家開疆擴土!」

看着這個一心想要建立功業的孩子,唐粥心中思考着如何回復。他作為無數人的希望,自然沒有人希望他離開雒陽這個中央之地到偏遠的涼州去。

但是,將他一生困守在雒陽等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不是比這更加殘忍嗎?

「好!我答應你!」唐粥點了點頭。

「多謝父親!」唐羽滿面歡喜。

「不過,你既然離開雒陽去涼州,那自然需要一個封號,也需要一片封地!」唐粥自言自語道,不過,天下如今已經沒有封國的土壤了,他也不想在中原弄出一個獨立王國。

「就叫北海王吧!去替為父到蘇武牧羊的地方看一看,撰文立碑!」

唐羽不知為何會忽然提起這個蘇武,不過還是拜謝退下。

等到唐羽離開之後,不過半個時辰,張寧便來到了這裏,哭訴著質問為何她的兒子要遠去塞外,還要被封一個什麼北海王。是不是將來還要像蘇武牧羊十九年不歸鄉?

「不是他一人,將來所有孩子都要到外面去闖蕩。我能給他們的,除了一個廣闊遨遊的天地,什麼都沒有!」

「你!」張寧看着唐粥,驚叫一聲,夫妻十餘年,唐粥心中想着什麼她如何不知道。只不過,她沒有想到他竟然真的會選擇這樣做。

「你同意了,可是你手下的那些人同意嗎?」

唐粥呵呵一笑道:「他們不同意又能如何?十年不同意,我還可以等二十年,二十年不行還可以等三十年,到了四十年後,活着的估計已經沒有幾個了!

至於孩子們,也不用太過擔憂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他們將來都會像羽兒一樣有自己的天地,只有那最不爭氣的一個,才能回來繼承我的位子!靠着老子的臉面混一個富貴!」

很多事情,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又是一回事。唐粥好說歹說也沒有說服張寧,只能等她在自己兒子那裏碰壁之後再去安慰她了。

十年生聚,天下安穩,百姓從多年的戰亂之中喘息過來,這時正是繁榮昌盛的時候,此時才該是自己發力的時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封神系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封神系統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8章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