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等你做到老教師時再說

164、「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等你做到老教師時再說

我:從照片上看,你那個學校好像是深圳的「第三世界」,比長沙明德環境差遠了,我看虧了!

蘭:不虧,畢竟是沿海城市,要是還在明德我才虧了。

我:你不是想去江蘇崑山發展嗎,現在死心了?

蘭:沒辦法,你跟我媽媽不是要求我找一個旱澇保收的工作嗎?

我:你去深圳我有點擔心,生怕小姨遷怒於你,很多年前,她說我是個好父親,但不是好丈夫,被我狠狠修理了一次。

蘭:事情,她肯定記得,但不會跟你計較,她只跟有錢人計較。

我:那就好,行客拜坐客,現在看你如何修復關係,我說了,任何被破壞的關係都可以修復。

蘭:不說她了,這次我去見姨奶奶,開始我還怕聽不懂話,會陷入尷尬,沒想到都聽懂了,除了她講述我不熟悉的事,需要翻譯。

我:這個不難解釋,都是家庭、日常用語,你跟奶奶長大,熟悉這一套語言,雖然不會說。

蘭:我發現奶奶和姨奶奶越來越像,特別親切,姨奶奶特別高興,話很多,這時二表叔就示意她喝口水,哪像你,經常沒禮貌打斷奶奶說話。

我:我的教養不夠,這是事實。說說深圳的城市面貌。

蘭:差不多,有好就有不好,尤其那些外地農民工,女的也在工地上和男人一起工作,曬得又黑又丑,鼻孔好大,氣喘吁吁,好可憐!

我:一個城市的繁榮發達,就是建立在剝削外來勞工的基礎上,最優秀的人才和最低賤的農民工都是外來者,本地人坐享其成。

蘭:我在德國見到的情況也一樣,可見國籍差別不大,差別大的是階級、階層——

我:還有文化,主要是階級、階層和文化的差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同此情。

蘭:說來有意思,我媽媽和小姨也越來越像,包括她們的聲音,真是越老越像。

我:人的骨架都一樣,包括面部構造,只是附着在上的肌肉有多有少,造成長相不同。我的奶奶去世后,凡是上了九十歲的人看上去都像我奶奶,吃飯抿著嘴,羊吃草似的,因為面部肌肉萎縮了,露出相似的骨相,返老還真,你媽媽和小姨是同胞姐妹,自然越老越像。

蘭:將來我會像誰?獨生子女,沒有可像的,可能會像表的堂的。

我:將近兩個月了,說說你在深圳遇到的一件最不愉快的事情。

蘭:一個房間住兩個人,我的室友是一個常德人,深圳的湖南人,一掃把掃得一門角彎,那天她對我說,隔壁是空房,如果我想單獨住,可以搬到隔壁去。那是一間發霉的空房,她讓我搬進去,我沒有理睬她。

我:這麼自私無禮,難怪是常德人,常德德山山無徳,你就應該堵她,把她堵回去。

蘭: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樣,不必撕破情面,她明白我的意思就要得。

我:她都撕破了情面,你情何以堪?搞好同事之間的關係沒有錯,但不能軟弱,讓對方說出這樣的話,讓你搬進一間發霉的房子,你也聽之任之!

蘭:這就是你我之間的差異,各有得失,沒有好歹。

我: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如何治理學生,你要搞清楚,你現在是教中學,站在講台上,面對中學生,千萬不要做好人,「動之以情」是冠冕堂皇的說辭,說得做不得。「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等你做到老教師時再說,你現在跟學生一動情,他們馬上就有一個判斷,你是好人,是一個好講話的人,接下來就會推理,你是一個軟弱的人。

蘭:知道,我又不是第一次當老師,你要相信我。

我:在小姨家住了多久,她對你好嗎?

蘭:當然好,她是我姨媽,只是好得有點難受,事無巨細都要管,我在小姨家住了半個多月,直到開學,她開車送我到學校。

我:姨爹沒有出差?

蘭:最近沒有,把我呼來喚去,寫啊,算啊,他自己的親生女兒不吩咐,他的女兒偶爾來一次,父女兩個坐着看電視就看電視,一個晚上可以不說一句話。

我:錯過了建立感情的機會,父母一定要陪伴兒女成長,事業發達,丟了根本,還是不划算,這是姨爹的教訓,我的經驗,當時我可以去惠州當老師,去廣州當編輯,但我不想離開你,在那種特殊的情況下,我做得對,無怨無悔。

蘭:姨爹的話不多,做人做事十分真誠,他以前為我辦事,默默無聞,從不表功,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所以小姨要我給他買一部七千塊錢的手機感謝他,我沒有買手機,給他打了一萬。

我:很好,買手機不如給錢,給錢隨他支配,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買一個手機他不滿意,錢打水漂兒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意思,一萬對他來說是一塊錢,關鍵是你有這份心。另外,我交代你天天給小姨買菜,你做到了嗎?

蘭:沒有天天買,買一次可以吃兩天,到了學校沒有買了。

我:還可以買,又不費力,在手機上點幾下,禮輕人意重,懂我的意思嗎?

蘭:你不要把我帶壞了,我表達的是真情。

我:我也是真情,投桃報李更是真情,真情用什麼表達,口惠而實不至?要用錢,孔方兄何辜?錢最能溫暖人心,錢是什麼,是你付出勞動的憑證,把你的勞動成果轉送給他人,難道不夠真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客居異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客居異鄉
上一章下一章

164、「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等你做到老教師時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