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慈禧被逼自盡之後,依附在慈禧周圍的勢力也瞬間土崩瓦解了。大多或罷或抓,其餘的調轉槍頭,誓對皇上盡忠,或者對醇親王盡忠。

這讓關緒清領教了官場上世態炎涼,不過關緒清並沒有多少閑功夫去慢慢體會。他可不想把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局面白白浪費。

關緒清立刻下了四道任命書:一、令原京城神機營統領董梁出任直隸總督。直隸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河南和山東的軍民政務。而由於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因此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而原來的直隸總督李鴻章則被調回京城,專心總理洋務,軍機處行走。

二、令李震出任戶部尚書,掛從一品。負責全國土地徵收、賦稅、官員俸祿支出等,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併兼任內務府反貪污小組組長。由王商出任內務府總管,有貪污的官員一律核實罷免。

三、令帝師翁同穌出任輔政大臣、軍機處大臣、武英殿大學士。掛正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副主席

四、令醇親王出任九門提督一職,領侍衛內大臣。掛正一品。

四道任命一出,軍、政、財都掌握在了關緒清的親信手中。全國傳檄而定……外臣一片驚呼,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麼!!

國外各國一片嘩然,都十分關注著東方這個沉睡的獅子所發生的一切驚人變故!

三月二十三,天壇。關緒清舉行了親政大典。

清朝歷史上最年輕親政的皇帝。關緒清神色莊重的登上天壇,此時祈年殿前已擺好了香案,從王商手中接過三燭香。分三次插入前面的銅鼎之中。這是有說法的,每插一燭香都要拜三次,第一燭香,祈求上天保佑風調雨順,第二燭香祈求五穀豐登,第三燭香祈求祖先保佑大清延續萬年。

一道道繁瑣的程式結束之後,起駕回宮。

終於回到了養心殿,關緒清召見了董梁。在即將上任之前聆聽皇上的聖訓,也是清朝的一個傳統。特別是直隸總督這樣的特殊要職。

「臣叩見皇上」董梁跪在地上。

比起七年前,關緒清剛進宮那會。董梁明顯蒼老了些許,但是更加沉穩。老練了。

「平身吧」關緒清擺了擺手。

「謝皇上」董梁站了起來。

「來來,坐着說話。」關緒清坐在龍椅上,指著旁邊的座位說。

「謝皇上。」董梁一屁股坐下,依然沒有絲毫的客氣。

「董梁,朕把大清最重要的職務給了你。把李鴻章換回來,不是因為他做的不好。這幾年他的洋務運動搞的有聲有色,購買軍艦。興造兵工廠,金陵機器製造局已經仿製出了美國的加特林機關炮。並且已經大批量的生產並裝備於湘軍、淮軍的部分部隊。你知道為什麼朕還是決定讓你去當直隸總督?」關緒清淡淡的說道。

「臣怕自己做不好,臣一介武夫。無法體會皇上的深意。」董梁站起行禮道。

「坐着說話」關緒清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如今我大清入不敷出,各省官員中飽私囊。每年還要歸還之前的戰爭賠款,已經無力發展軍事。可是不發展又無法抵抗外敵。所以,朕要開源節流。」

「臣……臣聽不明白。」董梁撓了撓頭,尷尬的說道。

「如今大清歲入稅銀九千萬兩,全國官員一年俸祿就要一千萬兩,戰爭賠款二千萬兩,內務府開支兩百萬兩。搞洋務、造搶,造炮,修河,賑災,每年就要五千多萬兩。還剩不到一千萬兩,要養活全國總共一百萬的兵啊。」關緒清繼續說到。

「皇上,不成啊。臣是帶兵之人,臣知道,每個兵一個月要一兩銀子的餉銀,還要吃飯啊。一個兵一個月的開支要有二兩銀子啊,一年就要二十四兩。一百萬的部隊一年要二千四百萬兩。」董梁張大了嘴巴算到。

「呵呵,看到了吧。就是不給餉銀,這些兵光吃飯就要吃掉朕一千兩百萬兩的銀子。」關緒清皺着眉頭道。

「臣知道了,臣讓他們少吃點。給皇上省點錢。」董梁天真的說道。

「呵呵,朝廷不用餓兵,糧餉一個都不能少。他們為我大清流血,朕不能虧待了他們。」關緒清繼續說到。

「那皇上的意思是?」董梁不解的看着關緒清。

「裁兵」關緒清果斷的說。

「裁兵??」董梁驚訝的問道。

「對,當然了,對外不能這樣講,只能講重新整合部隊。那些滿漢八旗,綠營的部隊,沒有戰鬥力,連儀仗隊都當不了,朝廷養着他們幹嘛。這次讓你出任直隸總督,就是當好這個差事。解散所有滿漢八旗、綠營將士。當然了,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有能力的,還是要為朝廷留下。明白嗎?」關緒清說道。

「臣遵旨。」董梁跪下接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到清朝當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越到清朝當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