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人性的邊界》

第三十一章《人性的邊界》

在我們這部小說最初向縱橫中文網提交這部小說標籤的時候,根據玫瑰別墅空間(人性空間)的不可探測性,提交了一個無派循環的標籤。苗洪是無限制循環派程式作品的開創者及代表人物。無限制循環概念起源於縱橫原創小說《人性空間》(作者為苗洪),以及大量跟風小說的問世,所以縱橫出現了一個新的流派——無限制循環派。無限制循環小說有現世所未知的科技創造的獨特空間,把現世之人召喚過去並且人送往由此空間創造的一個個虛擬空間進行歷練等,由此可促進人體進化等。很明顯,根據無限制循環的這一特徵,我們小說情節在被穿越的那些過去時空中交叉出現的結構與之也比較吻合。但是,由於我們所闡述的文學主題又屬於批判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所以,嚴格來說,將我們的這部作品列入亞無限制循環程式的作品更為恰當一些。但是,因為我們的作品涉及到許多現實性的文學思考,邏輯就成為我們思考的主要參照。

事實上,由邏輯思維提供的幻想及假想邊界的擴展永遠沒有盡頭,具有幻想及拓展性優勢的作家明顯可以進行邏輯性探索和創新的空間非常大。從頭至尾,我們的這部小說的結構就是,一方面在進行正常的文學敘事,一方面在進行著關於文學邏輯的思考與辯論。關於文學邏輯的闡述一直以來實際上僅僅局限於所謂的情節是否吻合邏輯或者說某個文學人物心理特徵的邏輯吻合性。

實際上這種關於文學創作邏輯的論證是個關於事物必然性及偶然性範疇之內的討論。如果拋開事物本身所包括的偶然因素及其必然因素的屬性討論文學創作的邏輯明顯不能成立。有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人物的命運是,很幼稚的把某個人物最後的生死,都以為創作到那種必然生或者說必然死的驚心動魄狀況才認為是文學創作及文學藝術的理想程度。假如一個在文學創作中一直按照他必然死的邏輯思維去描寫的時候,這個人如果不死呢?那是否就是說這種描繪的過程就不合乎邏輯了呢?那麼,除此而外,生老病死的自然結果又如何描繪?所以說,關於邏輯的文學討論一定要非常慎重,不是某個文學人物必須死或必然死的機制。如果我們把一個文學人物的自然死亡也歸屬為某一區間的邏輯論證,很明顯這不成立。假如一個按照不死邏輯方針去一直跟進的一個文學人物突然間遭遇車禍死亡了呢?所以很多東西並不是按照正向邏輯發展的過程,也並不是說這樣寫最後這個人物的命運結局就一定會怎樣的問題。

在我們的作品當中,子影似乎是一開始就被我們定義為一個歷經婚姻磨難最終在覺悟中死亡的故事主人公。在我和創世編輯最初交流的時候也表明了這個意圖。但是關鍵所在是,對於一個歷經婚姻磨難的女性來說,死亡並不是她必然的結局及覺悟方式。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的話,那麼所有有多次婚姻經歷的女性似乎都必須得死。所以,至於決定子影最後死亡的因素不一定就是因為具有重複的婚姻經歷。而另外,我們在設計子影最後結局方式的時候,並沒有按照她具有多種婚姻經歷的邏輯層面去展開後續的寫作。實際上對於一個從事舞蹈事業的女人來說,對生活不幸的承受能力遠遠超出非從事舞蹈專業的女性。尤其是她們在身體伸展方面的大飛燕,小飛燕,騰空飛躍及劈叉等動作的成功練習,導致她們身體超越的同時,也必然導致心理素質的超越及養成。但是,從她自身的家庭優越性來說,基本沒有經歷過生存危機感的體驗,這又決定了她人生在世多層次體驗的缺陷狀況。至於這種人生體驗的單一性是否是子影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的因素也並不一定。婚姻其實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生機制。有陰謀,有功利甚至還有名譽,等級制度的因素包括其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婚姻範疇之內的多層次因素在長期性的被同一個人所經歷所體驗時,又彌補了人生經歷中的某些單一性體驗。

在我們塑造山戊這個文學人物的時候,實際上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產生了必須改變自己生存狀況的決心及覺悟。當他意識到擁有一架屬於自己的鋼琴比擁有自己的一部電腦更加不易時,在他心理明顯產生了一個遞減式的目標方針。先有電腦後有鋼琴。這個墊鋪實際上安排的非常有力。為他後來成為一名程序員奠基了雄厚的埋伏基礎。所以,當我們闡述到這裡的時候,讀者就會明確發現,我們看似跳躍感非常鮮明的背後,實際上一直是在嚴正邏輯推理的邊界線上認真的行走而不是隨心所欲的寫到哪裡就是哪裡。

在我們第27章的時候,進行了一個非常明確的邏輯式闡述過程。實際上,這個展示的過程在單個閱讀效果上還令人滿意。但是,與浩的犧牲也我們後續章節的寫作及故事的推進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這主要是我在後來產生了一個懷疑:就是說,那束帶血的玫瑰很有可能是由與浩將玫瑰從死亡現場移動到客廳里去的。但是,這僅僅只不過是個推測而已,那束玫瑰也有可能是子影帶到客廳里去的。如果是由子影帶到客廳里的話,又要涉及到子影在楚紫死亡之後已經進入到房間的問題。

所以,關於這束玫瑰最後確立的問題因為與浩的犧牲幾乎完全失去了證人的概念。而與此同時,子影如果早先曾經進入過自殺現場的話,她又做了些什麼呢?那就是給電視台打電話。但是,這個步驟的設計又明顯不合法。因為子影去劇院之前應該是將大門關閉的,即便她曾經去過自殺現場的話。

如果說在後來的章節中出現過與浩車輛會通過人臉識別核心驗證而自動打開大門的話,而實際問題是,與浩並不是在子影離開之後的第一進入者,只不過是在通過這個監控檢測到這個自殺現場之後,才匆匆趕到了玫瑰別墅。這種分析的路徑似乎在表面上看非常完整而正確。但是,話又必須說回來,在子影離開別墅時將門關閉的情形之下,電視記者又如何進入大門的呢?所以,這又是一個在我們之前閱讀時沒有認真注意的問題。假如是大門的識別程序是憑藉面孔識別核心完成的話,那麼在這個中間,應該存在一個與周家某一成員面孔存在非常相似的情況。但是,也不排除預設識別的狀況。如果程序中曾經為某個人做了預設識別的話,那麼就意味著這個人即便與周家家庭的某一成員相貌不相近,他也可以自動打開大門。

如果細心的讀者閱讀到這裡的時候可能會產生的一個質疑就是,既然我已經在子影家工作了一段日子,卻不知道這個大門的識別核心是面孔嗎?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也合乎邏輯。但是,提醒讀者的是,一個是我沒有車不需要經過大門。其次是所有具有如此規模的別墅肯定會有測門或小門。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這麼簡單扼要,是一個沒任何沒毛病的答案。再者,即便我和子影同時驅車回來的話,子影不需下車同樣可以遙控大門自動打開。這個問題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已經得以解決。

可是,這個被預設的進入者到底會是誰呢?如果我們將故事中目前所出場的所有人物名單做個篩選的話,僅僅還有林惠這個人物尚沒有進入到我們正式的描繪工作當中。首先,儘管她曾經說過,山戊始終對她若即若離,但並不等於他們之間不可以以朋友相處。如果我們仔細思考的話就會知道在異性之間的交往中會經常出現的狀況是,除了排除愛不合適的因素外,他們絕對可以會成為關係密切的好友。甚至可以成為非常經典的藍紅顏知己。而從這點來分析——既然林惠能夠以異性的身份走進山戊這個二次元男孩的朋友圈,那外形自然不會差到哪裡之外,並且在職業女性的特徵之外,還有著某種程度的單純與柔性涵蓋其中。

這是我們第一次將林惠這個人物納入正常的書寫程序。這個給電視記者打電話的女性如果是她的話,那麼一切的問題就會變得簡單很多。當然,即便是她的打的這個電話,讓我們的心理上似乎也不怎麼容易接受。因為象那個電視記者下確認下電話號碼即可。即便林惠在撥打電話時隱藏了號碼,只不過是我們眼睛看不見號碼的存在而已,只要按照已接電話的路徑回撥過去,就會顯示出相應的電話號碼。而另外,即便一卡捆綁多號,那麼主號也極其容易查對。因此,在我們的描述過程中,關於邏輯邊界線的把握十分嚴謹。

許多所謂好看的文學情節都往往是經不起邏輯驗證的現象。就比如說那個流傳極廣的愛情故事,一個男孩突然發現摩托車剎車失靈時,完全可以通過換擋降低速度,切斷供油等措施來解決問題,可是這個故事的作者卻一定要讓這個男孩壯烈的死亡;還有一個非常荒謬的傳說竟然連壁虎最起碼的生物特徵都不顧,竟然編造出一個壁虎尾巴被釘子釘住十年,而另外一個壁虎始終契而不舍,銜食餵養的所謂經典傳說。實際上,壁虎的尾巴受到刺激時會自動切斷不說,並且根本生命周期沒有十年。所以,一定要慎重考慮邏輯與好看的邊界線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被作者所把握的話,假如是別的作家創作我們這部作品的話,可以發揮出很多好看的情節及細節出來,甚至可以將子影與兩名男性園林工之間的關係延伸出美女總裁與雄壯花工的花邊故事。如果哪一天哪個作家有心的話,我們就把版權轉讓給他,他不但完全可以隨心所欲的去做所有好看的細節描繪,甚至在邏輯思維中也非常吻合獨居女性的生理及心理特徵。對於我們這個埋伏功底比較深厚的作品來說,繁育出很多精彩的細節及片斷實際上是極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其他作家在創作這部作品時拋開許多關於邏輯邊界線論述的話,更新到兩千章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不知我們的讀者發現問題沒有,在我們那些極其枯燥乏味的邏輯討論中,儘管缺乏詳細細節的描述過程,但是很多東西還是在我們面前逐漸變得的越來越清晰起來。即便現在你想阻止它向縱深發展而始終讓它保持在這麼一種狀態的努力也無濟於事。沒辦法,既然故事真實的一開始就發生了,無論你如何阻攔,它都必須朝前發展。故事的內核動力一直在不斷的進行著各種不同類型的發酵,打破,重組,分離,置換,聚合過程,它不以你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就像楚紫及山戊死亡之後要火化,與浩犧牲之後要火化一樣,山戊與浩的其他親人必然要來到火葬場進行告別儀式。既然他們的親人來臨現場,那肯定就會帶來一些隱藏死者秘密的證物。山戊父母的到來,揭開了山戊與玫瑰的淵源,與浩父母的到來,揭開了與浩與玫瑰的淵源,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們非常努力而完美的做到了玫瑰與文學主題環環相扣書寫方針。

我們曾經試圖將玫瑰的主題元素拋開,獨立的討論一些關於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說,林惠。實際上對於這個年齡段的林惠來說,也同樣避免不了她將來或者說現在已經有過接受玫瑰的經歷,儘管一些玫瑰並不代表愛情,還有事業還有其他的儀式等。而另外,當我們走進楚紫及山戊死亡現場的一剎間,就註定了死亡與推理的碰撞過程。雖然,我們假設了許多楚紫死亡與陰謀相關的可能性伏筆,但是,實際上這些看來非常合乎邏輯的設計並不理想。因為陳立格既然決定楚紫是唯一的合法繼承人的話,那肯定是在其家族會議上基本是個達成協議的決定。其他家庭成員即便有反對的意見,但是陳立格在這個家族的權威決定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便有其他人阻攔這個計劃的施行,作為浪跡江湖一生的陳立格也必然有解決問題的足夠能力。而事實上,從老船王將企業順利轉交到女兒身上的情況來看,西方國家對於繼承者身份的維護很明顯十分有利。而另外,即便陳家家族其他成員對楚紫採取了所謂恐嚇手段而導致楚紫一定死亡的概率也並不很大。假如楚紫接受了這個恐嚇不死呢?實際上對於這些九零後來說,除非他自己願意死,否則誰也不會憑藉一張虛擬的恐嚇信件而自殺。

所以,我們在創建這個小說的框架之中,就明確確立的一個原則立場是在邏輯上滴水不漏。我們要讓他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維繫邏輯完整的作品,第一部將故事創作與文學討論融為一體的工作日記體作品。而實際上,對於第一部將故事創作與文學討論融為一體的工作日記體作品這個概念來說,其實只不過是個擦邊球的說法,因為這種手段在《紅樓夢》及其他作品中的出現已經屢見不鮮。曹雪芹在小說中安排了大量的品詩場面,實際上目的性與其說是大家亮詩,不如說在交流創作詩詞的經驗而已。

實際上對於大觀園內的下層女性來說,打死也不能創作出那樣水準的詩歌,甚至這些詩詞的高難程度,現在連高級教授都自愧不如這些下層女性的創作能力。當我們再次回到那束自殺現場的神秘玫瑰的時候,實際上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疑問就是,那束玫瑰被移動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一個怎樣的移動動機及移動過程。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對於子影,林惠,與浩,電視記者來說,他們都有移動玫瑰的可能。並且,這些人移動玫瑰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幾乎是屬於亞無限制循環的秘密。

在談到我們這個作品的亞無限制循環屬性時,出現了與無限制循環程式關係上辯證形態。我們幾乎是在一個比較封閉的別墅中完成了故事的構建。儘管故事以此為基礎向前後左右不同層次的空間延伸,但並沒有繁衍出一個比較相應的虛擬空間。由此,我們對於這個虛擬空間所產生的質疑時,那些已經屬於過去時的空間是否能夠列入虛擬空間範疇的問題。如果這個提問不能成立的話,那麼又如何解釋現在實體空間與過去及未來空間的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性空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人性空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人性的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