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崩離析

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崩離析

其實,元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都打到了歐洲,但是打的地方太多太遠,統治不過來,不可能一直佔領。所以,元朝不斷武力征服不同的地方,最終還是選擇佔領華夏疆域來長期統治,其原因就是華夏這塊疆域在地理上有着獨特的屏障,可以實現長久統治。

對於贏丹來說,為什麼說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歷史沒有斷開,這是有原因的。贏丹雖然沒有說明大夏國和孔雀王朝的軍事強弱,但是卻明確的反對了急於追求開疆擴土的行為,同時諫道:「開疆容易,守土難。待西域統一,大秦疆域,東之極為東海,南之極為南海,北之極為冰寒之地,西之極為沙漠,大秦四方,皆屏障。若再往外開疆,則非炎黃。」

「大秦一但族類繁雜,大秦就不再是指華夏民族之大秦。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最終,大秦必亂,不可久也!」

「是故,坐擁華夏之地,一統炎黃子孫,富國強民,如此大秦方能千秋萬代。因為只要華夏民族尚存這個世間,大秦就永遠存於這個世間。」贏丹把心中的看法通通講了出來。

這番話,讓大帳里的眾人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殿中,一時寂靜。

因為贏丹的這番話,是大家從來都未曾去想過,去思考過的一個話題。

經過一番細細揣摩之後,大家紛紛都不約而同的露出了恍然醒悟之色。

是啊,大秦現在一統了匈奴、東胡、埃及、印度,百越,甚至可以去一統整個天下,原因是大家皆以炎黃子孫自居。

而若想着去一統中亞,一統更遙遠的世界,那裏的人,不僅族類不同,膚色、信仰皆有不同,屆時就算大秦一統了這個天下,可是這天下,又有誰會以秦人自居?

更重要的是,大秦一但將不同膚色之族類包含在內,那麼大秦就不再是代表華夏,大秦它只會淪為一個帝國的名稱。

一個無法統一思想,無法統一民族意識,沒有認同感的帝國,遲早會分崩離析。

到那時,秦必亂。

而若大秦坐擁華夏之地,一統炎黃子孫,那麼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華夏地域大一統,思想和民族意識大一統,每個國人皆有認同感。如此一來,大秦,就是所有炎黃子孫之祖國,換句話說,大秦的名字就是象著着華夏民族!

只要華夏民族還在,大秦就在,千年萬世,永恆不朽。

想明白這一切后,眾人紛紛對贏丹深深一揖,齊道:「太子殿下高瞻遠矚,我等受教矣!」

公子高身為皇子意識到了大秦的族類不能雜,大秦只能是華夏民族之大秦,於是當下也對贏丹一揖:「殿下教誨,我定謹記於心!」

贏丹滿意的點點頭,只要能統一整個西域,這對大秦來說,就等於是奠定了華夏民族的疆域版圖。

接下來,華夏民族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心,守土愛國,眾志成城,互助互愛,自強不息。不要再像原本的歷史那樣,屢被外族所侵,不要再像原本的歷史那樣,屢被外族所辱,而是應該以一個強者的姿態,千年萬世的屹立於這個世界。

當然,這一切都是贏丹心中的理想。至於會不會如他所願,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力的朝着這個目標努力。

原本的歷史上,華夏民族屢遭游牧民族入侵,每次異族入侵,華夏民族都是屍橫遍野,千里無丁之慘象。比如,五胡亂華,忽必烈南下建元,皇太極八旗入關……

而如今,贏丹已經將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全部一統,併入了大秦。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大秦和這些游牧部族,並沒有因為風俗不同,而再細分民族,而是以炎黃子孫的身份,共同以華夏族自居。

如此一來,自然就避免了歷史上的五胡亂華,避免了南下建元大屠殺,避免了皇太極入關大屠殺。因為大家都是華夏族,就算朝代更迭,也沒必要像原本的歷史那樣,為達到平衡人口,利於統治,而去屠殺所謂的「漢人」了。

因為如今的華夏民族,將不再分彼此了。

沒有了游牧民族的侵略和屠殺,贏丹相信,華夏民族一定會比原本歷史上的華夏更加強大,更加的昌盛!

如果能居亞洲,號令世界,世界霸主之地位,千年萬世的屹立不倒,那就更好不過了。

大帳內,眾人商議著大秦以及華夏民族的千年大計,這個公元十一年的除夕就這樣悄然過去……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除夕晚上,大秦確定了未來的奮鬥方向。

大秦的疆域,將止步於西域,不再急於擴張開疆,而是以富國強民為重。大力發展手工業,努力打造商業社會,實現華夏民族的繁榮昌盛。

同時,儘快打通海、路商貿通道,以貿易為主要手段,強大的軍事力量為輔助手段,將大秦紙幣,打造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以秦幣的霸權,實現控制全球資源與財富,統領世界經濟,統治世界秩序,達到居亞洲,號令全球之最終目的!

這……也是最適合大秦的霸權道路!

這種霸權,才是最先進的,最光明的,對華夏民族來說,也是利益對大化的,且又是最能長久的,可持續的霸權道路。

當然,除了大秦的長遠計,贏丹對新的一年,也是提出了計劃的。

比如,鼓勵農民養蠶,種桑,大力發展紡織行業,特別是絲綢。同時大力發展玻璃行業。

新的一年,一但國際貿易通道打通,絲綢和玻璃工藝品,將是大秦國際貿易的主要商品,而且還是奢侈品秦朝時期,是有絲綢的。

另外,贏丹還建議,新的一年,鼓勵農民可大量種植甘蔗,甘蔗可製作糖果,作為奢侈品銷往世界各國的貴族們食用。甘蔗大約在周朝就在中國南方種植了,先秦時代的「柘」就是甘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秦:公子丹,鎮守邊關八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秦:公子丹,鎮守邊關八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崩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