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乘風過江

第三百三十五章乘風過江

一天一天又一天,寧源谷中的大戰,依然在繼續。

經過了這些天的血戰,寧源谷變成了『人間地獄』。

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雙方將士堆積起來的屍體,已經達到了可以阻擋視線的地步。

可見,此戰是多麼的慘烈!

此時,雙方的將士們,只知道聽從主公的命令,然後,便朝着山谷內衝去。

至於最後的結果,他們知道:肯定是十死無生的。但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沖了進去。

軍令如山,不從便死。戰爭如此,豈能苟全?

此時的山谷,就是一個巨大的『絞肉場』。

進者很多,但能出來者,寥寥無幾。

寧源谷北側,諸將聚集在李清的身邊。紛紛請戰道:「主公,讓我帶人上吧。我這一衛的人馬,戰鬥力頗為強大,能頂兩衛的人馬使用。」

「主公,讓我帶人上吧。我這一衛的人馬,防禦力頗為強大,能扛得住對面的攻擊。將那些受了傷的戰友們,救回來。」

「主公,讓我帶人上吧」

看着眾將那殷切而希望的目光,李清的心中,生出了一絲激動之情。

這才是同袍,敢把性命交給對方的同袍。

這才是自己麾下的精銳之軍。

他們為何要如此?

是為了那份軍功和獎賞嗎?

自然不是!

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兄弟和戰友。

這一戰,定會糾纏很久。這是誰都能看清的問題。

越早的進入寧源谷中,生命的安全保障,便會越早的減少一分。

我們先入,兄弟們后入。兄弟們的生命,便多了一份保障。

這,就是大家的目的。

只顧對方的安危,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

與此同時,寧源谷南側,諸將也聚集在步思聰的身邊了。

相對於李清身邊的諸將紛紛請戰的樣子,步思聰的身邊,則黯淡了許多。

他們爭先恐後的,不是請戰,而是為別人請戰。

只聽其中一人率先對着步思聰說道:「主公,平日裏,吳承業將軍的那一衛人馬,自詡戰鬥力非凡,天下無敵。

現在,就是檢驗他們戰鬥力的時候了。

讓他們上吧,定能把對面打的落花流水,四散而逃。」

吳承業:「.」

這個時候,你說這個,想我死嗎?

哼,要死一起死!

吳承業聽后,也立即說道:「主公,你別聽齊安寧將軍胡說。

他的那一衛人馬,那才叫一個厲害呢。

上一次,我聽他說:『暗月山的三千山賊,他僅用了五百人馬,便將他們拿下了。』

這一次,對面的李清軍雖然難纏,但只要有齊將軍出手,定然也是手到擒來的。」

哼,誇功勞!

我也會。

看看誰先死。

齊安寧:「.」

「主公,要是這麼說的話,吳承業將軍可比我厲害多了。上一次平亂,我的人馬剛到,吳承業將軍便結束了戰鬥。攻其七寸,一擊致命。吳承業將軍的軍事素養,已經達到了這個世界的巔峰。」

吳承業:「主公.」

齊安寧:「主公.」

寧源谷內的長久戰爭,已經快把步思聰煩死了。

身邊兩人這喋喋不休的『聒噪』,讓步思聰的心,瞬間便處於了崩潰的邊緣。

這兩個人,什麼玩意?!

齊安寧和吳承業的小心思,步思聰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個時候,入寧源谷,那絕對是誰入誰先死。

這麼奮力的吹捧對方,不過就是為了讓對方先進去。畢竟,讓別人先進去了。自己的安全,便又多了一分保障。

都什麼時候了?一個個的,只顧自己的安危,一點大局觀都沒有。

悲哀啊!

此戰,危險啊!

「都給我閉嘴!我說讓誰上,誰就給我痛痛快快的去。再敢墨跡,軍法從事。」想到這裏,步思聰對着眾將大聲地呵斥道:「吳承業,下一個是你。齊安寧,在下一個,是你。就你倆能說,我倒要看看,你們的人馬的戰鬥力,是不是也像你們嘴上的功夫一樣,這麼厲害。」

吳承業和齊安寧一聽,瞬間焉了。

剛才跳的有多歡,現在沉默的,就有多安靜。

早知道,就不陷害對方了。

這下可好了,一刀切,兩人都死了!

這是『損人不利己』。這是用盡計謀,然後手拉着手,一起去赴死。

兩人相視一眼,皆能看到對方眼中那深深地哀愁之情。

一前一後,這結果,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

作戰雙方,一方是眾志成城,同心協力;另一方是勾心鬥角,互相算計。

在格局上,勝負已分。

這最後的結果,還會差多少呢?

步思聰一方的人馬眾多,足以彌補這其中的差距。

可李清一方,又怎能沒有準備呢?

他的準備,有點驚險。但勝利之後,受益匪淺。

說是『一戰定天下』,也不為過。

是夜,長江岸邊,豫州之畔。

黃天縱看着在月光之下,波光粼粼的江面,心中久久而無法平靜。

今夜,他要率軍做一件大事。此事一旦成功,這天下,便歸了李清。然而,一旦失敗,他的性命,估計就永遠留在那邊了。

這是用命換天下,這是,壯士之舉!

見身後的眾將士們早已經準備就緒了。黃天縱遂下令道:「登船,過江!」

話音落下,數萬名精銳的李清軍將士,登上了在一旁,早就準備就緒的水軍戰船。

他們的戰船,皆用巨大的鐵鎖鏈連接在一起了。這樣,在風平浪靜的夜晚,便可平穩如初。從而避免了北方將士們暈船的現象。

這是安穩之舉,同樣,也是極度冒險之舉。

一個時辰之後,他們的戰船,向前安穩的行進著。

但此時,江面之上,亮起了幾盞明燈。

那是數十艘『白虎水軍』的戰船,正朝着此處快速地駛來。

長江天險,步思聰一方最後的屏障。

那必然是嚴格防守的。

黃天縱這裏,這麼大的動作,負責守衛的『白虎水軍』,豈能看不見?

既然看見了,那還用說。

駛船進攻!

『白虎水軍』的強大,也該展露展露了。

在水面上,我們可無懼任何人。

這天下,不能到處都是李清軍的騎兵的威名,我們『白虎水軍』,也要名揚天下。

這一戰,便是踏腳石。

看到江面上的場面,黃天縱的臉上,無所畏懼。反而,表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這一切,他早就想到了。

『白虎水軍』不出現,才是怪事。

同時,他們會用什麼進攻方式,黃天縱的心中,也猜到了一二。

李清說,這一戰,全看天意。

但我黃天縱,不服。

我認為:事在人為,人定勝天。

既要看天意,也要看人,怎麼做。

天意,只是一個指引,最後,還要靠人來完成。

戰船之上的李清軍將士,彷彿受到了黃天縱的感染,自信滿滿,鬥志昂揚。

在戰場上,我李清軍,從來沒輸過。

這一場,也是一樣的!

「備戰,進攻!」黃天縱下達了全軍進攻的命令。

突然間,一陣風起,東南風颳了起來。

『白虎水軍』的主將步擎天見后,心中大喜。

傳下命令:趕緊安排快船,裝上乾草,朝着李清軍的戰船駛去。

這一戰,步擎天要用火攻。

多少年前,北方霸主攜八十萬大軍南下,被南方的一員大將,以五萬人馬,在赤壁之地,以火攻之法破之。

此戰,名揚天下,流傳千古。是長江以南的所有將領的驕傲。

這一次,相同的場景再次上演。

『東風』再來。

不正是我步擎天揚名天下的時刻。

我要像先輩一樣,名傳天下。

不一會兒,數十艘快船準備好了。

步擎天一聲令下,他們揚起風帆,朝着北方而來。

勝利,就在眼前!

名揚天下,就是如此簡單!

然而,就在他們快要靠近李清方的戰船,點了火焰之後,江面之上,忽然之間,風向大變。

好像有一頭巨龍出現,將東南風吸進了肚子裏,然後,又吐了出來。

一股強烈的西北風,颳了起來。

步擎天一方的快船,在強烈的西北風之下,越刮越遠。

「這是怎麼了?

天佑李清?」

『白虎水軍』的將士們,在心中念叨。

「哦,真是天助我也!」李清軍的將士,高聲地喊道。

「殺!」

隨着黃天縱的一聲令下,李清方的戰船加快了速度,朝着對面駛去。

最前面,是步擎天一方的快船開路,勢不可擋,所向睥睨。

不久之後,雙方的戰船相遇了。

李清軍的將士,衝上了對方的戰船,正在進行短兵相接的廝殺。

這時候的『白虎水軍』,才知道李清軍的強大。

這時候的『白虎水軍』,才知道自己和李清軍的差距。

這不僅是戰鬥經驗,勇氣等單一方面的差距,而是全面的壓制。

天微亮,大戰結束。

李清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將士們在黃天縱的率領之下,登上岸邊。然後,朝着東方的揚州而去。

擒賊先擒王!

破了步思聰的老家,看他的軍心,亂不亂。

這一切,好似有天神相助,但實際上,沒有的。

皆是李清的算計。

東南風和西北風,對李清來說,只是一個概率大小的問題。

李清隱約記得《赤壁之戰》中的場景。當時,諸葛亮幸不辱命,借來了『東風』。幫助周瑜施展了火攻之計,功不可沒。

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存在於李清的心中。

為啥,諸葛亮能借來東風呢?他的手段,真的如此通神嗎?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能借來東風,只能說明,他對天氣,有一定的研究。通神不通神的,只是無稽之談。

同樣,也說明了一個問題。

在冬季,西北風偏多。

要是東南風偏多,諸葛亮就不用借了。

直接用,多省時省力啊!

有了如此前提之下,李清便悄悄的告訴了黃天縱,你在豫州,派人仔細觀察江面上的風向。要是連續兩天,都刮東南風,那麼,你就可以出兵了。

保證如有神助!

黃天縱照做,果不其然。

渡江之時,有天神相助。當然,這天神,是李清請來的。他黃天縱,沒這個身份。

PS:這一章,致敬三國中的《赤壁之戰》。

當年,若諸葛亮沒有『借』來東風。

會不會發生『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景象?

戰爭之中,『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所有的勝利,皆是精心的準備,而不是只單純的靠一場能出現,或者是不能出現的『東風』。

機會,永遠給有準備的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平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清平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乘風過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