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智慧開啟,成功之門

4.智慧開啟,成功之門

什麼樣的人在擁擠嘈雜的人群中,能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對其它事情熟視無睹呢?只有戀人、詩人和藝術家,只有對事業充滿崇高熱情的人。

拿破崙「集中思想」的技巧高超,他可以從一個問題輕鬆自如地轉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問題上去。律師和精神醫生也可以毫不分心地把注意力放在一個又一個的請教者身上。毫無疑問,這類人比一般人更接近寧靜沉思的境界,就像圖書管理員比一般人更接近書籍一樣。常聽人說「我思想集中不起來」、「我記憶力很差」。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所謂思想不能集中,原因不過兩種:其一,某些沉重負擔的壓力影響智力活動。其二,情緒變化無常,對注意的事情只有表皮的接觸,一旦想集中精力思考某個問題時,就有一系列不相干的意識前來干擾。如果要消除這種混亂,隨之而來的又是一陣緊張不安。每每碰到這種情況,結果會給人以輕浮、空虛的感覺。而人們往往寧願被視為輕浮,而不願遭受思考的「痛苦」。

這便是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去幹些表面的、事務性的工作,而不願潛心思考的原因。據觀察,當在班上讀一篇有趣的故事時,學生會表現明顯的煩躁不安;相反,如果是進行日常單調的、甚至是索然無味的數學解題時,他們竟會心滿意足地坐在那裏聚精會神地傾聽並參與。因為他們覺得那些故事有趣得足以阻止他們思考別的事,而看上去平淡枯燥的卻能使他們自由地充分發揮想像力。

能學會集中思想嗎?事實上。任何具有全神貫注能力的男女,十之八九是通過耐心的實踐獲得的、心理的本質就是不斷地添加印象,又不斷極力地消除它,而當有了某種需要或強烈願望時,才能使某一印象或思想佔據統治地位。

任何興趣都可導致思想集中,因為興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的。如果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是會影響注意力的培養的,因為讓缺乏興趣佔據了頭腦,就不可能有意識地努力鍛煉自己的注意力了。

至於腦力勞動,可以發現真正的興趣對集中思想並立即發揮它的作用至關重要。同一個小孩,當他作文時可能心不在焉,無精打采;若是讓他解數學題或擺弄一個電視機零件,他可能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而無枯燥之感。所以思考的藝術是努力去尋求那些毫不費力、無須心煩意亂就可使思考者得到滿足的東西。

靜思之美,人怎樣才能對沒有吸引力、很容易使人分散精力的事情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呢如果身體不適或疲勞,精神抑鬱不振,要集中思想是很難的。另外,睡眠過多或不足,飲食過飽或過飢,運動過量或過少,都會使大腦出現空虛。如果此時完全靜默一會兒,或在敞開的窗前小想十分鐘,或獨自在樹下散散步,或靜靜地品杯茶。無疑這些比其它活動更有助於調節人的思維能力。

智慧不像智商,無法精確測量。它是無形的。它包含人生的層面,像透視力、自發性、創造力和社會技能。智慧是倫認知的感覺,一種直覺。被視為「現代心理學之父」的威廉借姆斯(WillianJames)說:「智慧是以非習慣性的態度去看待某件事。」它是用新鮮的目光去觀看一個老問題,當你發現並旦開始信任你的智慧時,你就會將自己從固定的慣性思考模日與解決問題的方式中釋放出來,而且可以更輕易地邁向喜悅與繁榮。簡單地說,智慧就是不必「思考」就「看見」答案的能力。它存在於你的思考心靈的界限之外。通常,智慧是看見顯而易見的事。與思考心靈不同的是,智慧沒有憂慮。

我最喜歡的一個示範智慧的故事,是一輛大卡車卡在天橋下。這輛卡車太高了,所以看不清楚路況。警察把城中最優秀、最聰明和身價最高的工程師都找來,集思廣益看應該怎麼處理。他們帶來了電腦、筆記本和滑尺。他們彼此討論這個議題。他們想了好幾個鐘頭,就是想不出來如何能在不破壞上面的高速公路的條件下移動卡車。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太複雜了。這時有一個小男孩,大約七歲左右,走向這群男士。他扯拉其中一人的褲管,「對不起,先生。」小男孩以尊敬的口吻說。「你們為何不把輪胎的氣放掉?」一句童語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最會賺錢或事業最成功的人肯定不是最聰明也不是受過最高教育的人。有許多哈佛高材生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卻不一定賺得到大錢。通常,賺最多錢和得到最多賺錢樂趣的人,都是具有高度創意,有高度動機,有敏銳的直覺,有膽量,反應穩健,直覺靈敏,而且是有能力看見機會的人。這些特質和其他特質,不是來自智商,而是來自智慧。我不是反對制式教育,或者反對標準智商。然而,曉得你不需要用缺乏教育當作火藥來攻擊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很重要,也很有用。但是千萬不要讓任何人說服你,沒有受過正式教育就註定要失敗,因為你不會的。

取得智慧的最佳方法就是,曉得它存在,並且信任它。讓你的心靈儘可能保持澄明,曉得有一種更深刻、更聰明的思考——你的智慧——是唾手可得的。當你覺得自己的思緒太恐慌、反應過度、或者你太努力時,實驗一下後退一步的絕招。你將會發現,善用心靈就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柔和的焦點,比較自如,而非更費力,放輕鬆就會成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得不知的成功小原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不得不知的成功小原則
上一章下一章

4.智慧開啟,成功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