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後記

後記

感謝重慶出版集團重新出版我的長篇小說《飛越太平洋》,感謝責任編輯羅玉平先生。該長篇小說是上世紀的1998年10月在重慶出版社首版的,一晃17年了。小說出版后,很快銷售一空。至今,一些朋友、學生還找我要書,可我自己只剩下兩本了。不少網友也問我在哪裏可以買到(我在網上發過些章節),我只能回答,沒有書了。

小說受到讀者青睞,也許是來自生活的苦果蜜棗,來自生活的拼搏,來自生活的切身感受吧。

有幸,我曾飛越太平洋到大洋彼岸參加一個國際學術會議向大會報告醫學論文。之後,在那邊學習研修了一段時間。結識了學識淵博熱情待人的美籍華人醫學專家葉思仲教授,並且意外地碰見了在那邊的20多年未見了的老戰友,還碰見一些熟人。回來后,寫了一篇散文《飛越太平洋》,在《人生與舞台》雜誌上發表並在《重慶晚報》一周筆會上連載了。還寫了篇短篇小說《邂逅紐約》,也在《新聞彙報》上刊載了。覺得還遠沒有把話說完,就寫了這部長篇小說。

《飛越太平洋》是我寫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人物和矛盾當然都是虛構的。開先,就打算寫40萬字,主人公夏坤飛過去寫20來萬字,餘下的寫他飛回來的事情。然而,由於忙於醫療、教學、科研、行政、帶研究生及電視劇創作諸事,只寫了飛過去的20萬字就撂筆了。投了出去,得到了信息反饋,還想看,這故事還沒有講完。就利用教學假和雙休日,又揮筆寫了後面的文字。《紅岩》文學雜誌1997年2期發表了前18章,責任編輯是當時該雜誌的編輯現副主編蒲衛平先生,發表時的題目是《一個中國教授在美國》,得到好評。《文藝報》發表了著名評論家敖忠先生《本意就是想寫出幾個人物》的評論:「比許多同類題材作品更顯得豐富多彩。夏坤這個人算不上叱吒風雲的英雄,也沒有什麼大醫院院長、教授的做派,但他卻質樸感人,讓人覺得親近。像夏坤這樣的人物,在知識分子中其實是很多的,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地創造著、撐持着,正是我們民族的脊樑。」當時的重慶市文聯主席呂進先生給我來信,認為很真實,有生活氣息。專家、同道也提了建言,希望能改得更好。當時的重慶市文聯和市作家協會於1997年3月18日組織召開了對本作品的改稿會,到會專家、同道給予了肯定並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見。文壇前輩熊小凡老師更是對通篇進行了熱心指點、修改。

那陣,我已經購買了計算機,但仍捨不得筆落紙頁和自我保存手稿的快意,依然是手書文稿。是我的賢內助把這幾十萬字敲打進了計算機里,我則坐到計算機前修改、編排,才體會到了計算機的好處。

小說首版后,著名評論家李敬敏先生評道:「1997年的手稿討論會已經過去快兩年了,當時也提到了寫故事與寫人物的問題。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這部30多萬字的小說,仍然有很吸引人的故事,不同的是,人物突出了,主人公夏坤及他周圍的史瑩琪、寧秀娟、章曉春、甘泉等都有個性,能夠給讀者留下鮮明的人物形象。」小說獲2002年首屆重慶文學獎,著名評論家林亞光先生評道:「……但王雨的這次獲獎,卻得到了各方面一致的認同。這當然是由於他本身的創作實力和獲獎長篇《飛越太平洋》的成就和多年來早已在讀者中形成的熱烈反響,但我想也與長期來引起廣泛關注的『王雨現象』不無密切關係。」他這裏說的「王雨現象」是指我是醫學教授又寫文學作品之事,這是對我的鼓勵。小說在《重慶晨報》、《新聞彙報》連載,在重慶廣播電台全文廣播,《文藝報》等多家媒體發了評論進行了宣傳報道,美籍華人醫學專家葉思仲教授來信熱情讚揚。2002年7月1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重慶市作家協會聯合在北京召開了對該作品的研討會,著名評論家、當時的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雷達先生評道:「這是一部很有趣很好看雅俗共賞的長篇小說,寫一個男人和四個女人的糾纏。情節引人入勝,故事編織巧妙,穿插合理,敘述有層次……表達了愛國情懷,表達了當代知識分子的一種生存境況。特別是表達了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出國已變得並不神秘,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當今的人和事,展現了在國內的在美國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命運和他們的愛國心。這一點上是很有新意的。」重慶作家文友楊耀健先生評道:「在當代文學創作中,任何嚴肅的進取者、開拓者,都不能拒絕或失去對『中國人』的精神形態和文化形態的凝重回眸。」首版責任編輯張世俊先生評道:「全書展現了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近半個世紀的人生事業與愛情的追求,表現了一個男人和四個女人的情與緣、靈與肉、愛與恨。」

永不枯竭的生活的流水,搏擊著過去生活的沉澱,掀動着當今生活的波瀾,總給人以新的感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人和事、愁與樂、物與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記憶、回憶、反思,能夠用文字記錄用文學表達留下紙質版圖書真是一大幸事!這次重新出版《飛越太平洋》,我再次進行了修改,希望能夠得到讀者的喜愛。

2015年5月

王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飛越太平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飛越太平洋